幼兒園孩子回家不想寫作業怎麼辦?

煮夫張


幼兒園本來就是玩的,國家已經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提前小學化,不能教小學一年級知識,幼兒園的主要任務就是玩好,在玩中啟發思維。


選擇與自己理念相符的幼兒園。

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理念。很難說,什麼樣的理念是對的,什麼樣的理念是錯的,只有最適合的。在孩子入讀幼兒園以前,家長可以多去考察附近的幼兒園,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理念的幼兒園。

比如有的幼兒園偏重於動手能力,如手工、畫畫等;有幼兒園偏向於學習外語,特別是那種雙語幼兒園或外語幼兒園;有的幼兒園可能偏重於藝術細胞的培養;還有的幼兒園偏重於國學、傳統文化的培養。家長應該好好考察一下,幼兒園再選擇適合自己理念的。


好好配合老師的教學。

在選擇了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兒園以後,家長應該充分的信任老師,爭取和老師多溝通,多配合老師的教學。

正常來說幼兒園是不會有什麼作業的,即使偶爾有作業,也主要是一些動手的,比如春天來了,去認識花啊,葉子呀,端午節來啦,和家長一起做個粽子,中秋節做月餅之類的。對於這些作業,家長應該以好的態度,耐心的帶孩子去做去認真的完成。

多和孩子一起玩樂,啟發思維,少教條主義。

我要以一年級孩子的水平來要求幼兒園的孩子,幼兒園的孩子,不需要認識漢字拼音,一年級的時候自然會教。這個年齡的孩子主要是玩得開心,寓教於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比如各個季節的,動物植物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春天植物長葉子開花,夏天很多蟲子出來了,秋天葉子黃了,冬天下雪了,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這樣也是學知識。

還可以帶著孩子做各種運動,讓孩子認識不同種類的運動,或者帶孩子體驗一下各種簡單的樂器,讓孩子進行簡單的拍打,尋找一種節奏感,帶孩子玩樂高拼七巧板,認識形狀數字等等,這些都是學習,不用去專門的學習漢字拼音,數學加減那些知識性的東西。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少一些條條框框,多讓自己靈活一些,以靈活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就把知識教給他了。


家長應該多花心思,以有意思的形式讓孩子來做作業或學習,幼兒園如果沒有作業就讓孩子開心玩耍,不要用我們小時候的經歷來衡量現在的孩子。


爸媽共讀


幼兒園寫作業確實是有點頭痛,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的思想就是玩,他不想寫字他只想玩,可是對於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我認為在幼兒園大班,學前班的時候還是要養成這個習慣為小學做準備。

我家大寶現在上大班了,每週一三五也是有家庭作業的。這小子他不是說不寫哦,他回來他知道他有作業要寫,可是字難寫的時候他就不耐煩了,他喜歡數學的算術跟拼音,因為這個簡單很快就寫完了,一到寫漢字他就開始各種理由在那裡磨嘰了。上個月家裡有事請假幾天,回來要補寫幾個漢字,老師就給他帶回來補寫,他發脾氣哭太多了,還說是我讓他寫的,他老師不會要他寫那麼多的,好說歹說都不行,後面我還得請他們老師出馬,給老師發微信叫她跟他說寫作業,寫哪個寫多少,後面乖乖寫完了。孩子很奇怪,有時候無論我們怎麼說他就是不聽你的,但是老師一句話他就乖乖服從。

我從我大寶身上總結了兩個讓他寫作業的辦法。

1.讓老師跟他說叫他寫作業,寫好了給老師檢查,然後老師還會表揚他們,我家大寶就是,回來跟我說老師表揚我這個漢字寫得很工整漂亮,然後心裡美滋滋的,就開始寫作業,一定要老師表揚我們表揚的人家不接受。

2.讓他看他其他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我們班群裡有家長喜歡拍孩子寫作業到群裡去,每次他磨嘰不寫,我就給他看,我跟他說你看誰誰誰已經寫完了,他可以出去玩了,你還不快點,他一點開視頻看到他同學寫,他就開始著急了,就趕緊寫,還一邊說你要跟老師說我已經在寫了,我沒有偷懶。

很多人反對幼兒園提前教育,我覺得這是給他養成一個習慣,等上小學,他已經習慣了要做作業,就不會因為磨嘰不寫有寫作業到深夜的現象。



全職寶媽小包


本來幼兒園就不應該寫作業,我那時候是特地打聽哪家幼兒園不寫作業才放心讓孩子去,打聽來打聽去只有公立幼兒園不寫作業,我就送離家很遠的公立幼兒園了,還沒校車,要自己每天接送。

公立幼兒園不允許小學化的理由我就不說了,可以自行百度。當然,有些家長雖贊成幼兒園寫作業,但卻任憑孩子完全自由發展,導致小學時學習上面臨重重困難。我認為幼兒自由發展不是絕對自由,幼兒園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社交,和培養學習興趣,還有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為一年級打下基礎。文化知識,比如識字和拼音在孩子心情好,興趣佳的時候家長適當講一講就可以了,能記住幾個就幾個,量力而行。

我們家小孩就是這樣長大的,讀一年級的時候雖然在拼音學習上有一點困難,但因為有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很快就克服了。周圍所有認識的小孩,要麼幼兒園是做作業長大的,要麼是完全放任不管自由長大的,現在家長都是各種頭痛,現在他們還在為孩子怎樣自覺完成作業頭痛,我們已經在開始提前培養高年級的學習習慣了。


木子29282


我家大寶現在上幼兒園中班,老師每週會佈置兩次家庭作業就是寫漢字和數字。他從來沒有不想做作業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

1.孩子從上幼兒園起,不管有沒有作業,放學回家我都會對他說這樣一句話:“大寶,上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寫作業,複習、預習功課哦!”,到現在他都形成習慣了,雖然才到中班,他每次回來把書包放下後,第一件事就是主動給我說他的作業情況,有作業就去做,沒作業就可以玩。也許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才上幼兒園,完全沒必要這樣,我卻覺的,培養孩子自覺的學習意識比做作業本身更重要。

2.陪孩子一起完成作業。有時間一定要陪著孩子做作業,孩子現在還小,很多東西都需要大人教他,有家長陪著他做,他會做的踏實,安心。就會專心做作業。等上小學了再放手讓他自己做。

3.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的學習離不開一個適合的環境,如果他在做作業,你們在熱鬧的看電視,打遊戲,如果是你,也許也不想去做作業吧!

4.設置適當的獎勵制度。每次大寶達到我設定的做作業規則,他就會得到從1到五顆五角星,每學期累積到一定數量就會有相應的小禮物。所以,他每次做作業都會爭取得到五顆星,然後也會更願意去做作業。

以上方法是我自己親自嘗試很有用的方法,希望能為朋友帶來些許幫助!


二胎寶媽談育兒


萬事開頭難,我的寶貝今年上大班,剛開始老師留作業孩子有些牴觸,完成時間很慢,我很著急而且懷疑孩子智商有問題。大約10天的時間孩子慢慢習慣回家就寫作業背古詩,當老師覺得他的幾步會給予一些小禮物,他會非常開心😊。所以說每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孩子,父母共同努力!孩子本是一張白紙,但他會慢慢的給予我們滿意的答卷!家長的細心耐心很重要的,對於我來說我還在摸索中,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想和孩子一起成長!最後我很感激我能成為我寶貝的母親,讓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愛!愛你❤,寶貝!


Adawuyang


我是超級奶爸。

不愛寫作業,太正常了!你小時候愛寫作業嗎?

做作業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我女兒六歲,大班了,有時候還不願意寫作業呢!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做作業的習慣,這個需要耐心。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定困難太正常了。

第一步,家長陪伴,需要大人陪著孩子一起完成;

第二步,家長監督,需要在孩子身邊,可以做自己的時,但要督促孩子不拖拉;

第三步,孩子獨立完成作業,不明白的給孩子答覆。

這是我的做法,另外,孩子的作業一定要有速度,千萬別由於在意細節,影響了速度,否則上學後,作業一多,就寫不完了。先有速度,再有質量,這個一定注意。


女兒的超級老爸


重要的是怎麼引導,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大,而且又貪玩!在家的時候你花一定的時間讀書,最好是故事書,讀給他聽,讀的時候還要寫。小孩子都喜歡模仿,當他願意聽你講故事的時候你在引導他寫,同時不忘給他鼓勵。我家的讀小班,當他寫了第一個的時候我會說一個字很孤單,多寫幾個陪它,不管他寫得好不好,還要懂得誇他。每個小孩都像大爺一樣難伺候,你要來硬的,他最多給你寫兩個,然後各種藉口就出來了,所以只能正確的引導


天等哥哥


首先幼兒園階段不應該佈置孩子作業,佈置了也是給家長的,很多家長是叫苦不迭,因為大人上一天班確實很累。但現實中的確無論是公立私立都存在著家庭作業,其實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了。我的看法是短期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如正確的面對它,怎麼面對呢?

把它當做親子互動時間來對待。

首先不管多累,反正都要有時間來陪伴孩子,幼兒園的家庭作業無非是讓大人與孩子合作互動創作出一些老師設定好的主題作品,家長最好已輕鬆歡快的口吻和方式與孩子共同完成,不需要過分強調這是作業,作業,作業!機械應付式的完成做給第二天的老師看。

其次,對於老師有些作業不一定是老師真心實意佈置安排的,很多是園區學前幼兒教育的教研課題或實驗調查類的東西,有應付上級差事的成分,還有一些是老師自己本身獲取一些榮譽性的級別,為專業發展而做的課程研究教研論文實驗報告材料,達到自我的發展與上升。

最後要說 孩子如果不上那麼多所謂的培訓班,那麼完全有精力和時間和興趣去完成所謂的家庭作業,難道你下班不陪陪孩子嗎?再者偶爾有幾次特殊原因沒完成,也不必勉強,老師會注意分寸的,家長也不用內疚,但這是一個小遺憾 ,成長就是這樣,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另外補充一句,我很反對上幼兒園開始做小學的準備,上小學開始做中學的準備,上了大學開始為找工作準備。這樣反而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當下最好的狀態中。


rou和遠方


首先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作業,對於幼兒園佈置書寫作業,國家也是明令禁止的,並不是說,一定不能寫,但是首先得孩子想著,如果孩子本身很反抗,反而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孩子的書寫敏感期在5——6歲,除非孩子自己願意寫,一般都不建議孩子過早的寫字。

另外我女兒讀的是私立幼兒園,大班時,老師老師教拼音和簡單的字,並且有了家庭作業,其實我很反感,並不是說寫作業有多反感,而是幼兒園老師教的太水。

比如一年級的拼音,老師教的時候會教每一個怎麼佔格,怎麼起筆落比,以及聲母韻母怎麼組合,生字也是先從筆畫教起,甚至數學1——10的數字,開學第一個月都專門寫在田字格。

但是女兒學校老師,有時拼音自己都搞不太準,有幾次給學生排好的“字頭”還有錯誤。

有些家長覺得,先學皮毛,後來慢慢掌握,其實不然,教育界最反對提前教學,孩子先學一點,又沒學透,等到上課時,感覺自己會了,其實是半桶水,然後又不認真聽。不利於長久的學習。

另外孩子過早握筆,對孩子的手指發育也不好,容易變形,

如果只是,簡單的畫畫閱讀作業,幼兒時期父母陪伴閱讀,孩子會有很大的興趣哦!

家長不要緊張到把作業當做壓力傳給孩子,正確的認識作業,讓孩子感受到這是快樂的事,手工作業美術作業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啊!



吾家囡囡初長成


一、家長放正心態,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

開始的時候,挺難的,不是覺得孩子磨蹭,就是寫字太難看。可是,別忘了,他只是個幾歲的孩子。作為家長,試想一下,你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所以,給孩子自由發展的時間,也不要拿你孩子和人家家的孩子作比較。

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陪伴。

是真正意義上的陪伴,而不是家長身在心不在。比如家長拿著手機,嘴裡一直叨叨:快寫快寫別磨蹭!你沒有看見孩子在很辛苦的寫作業嗎?

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很長時間,家長要做好準備,比孩子更要有耐心。

我有過這樣的經歷,站在孩子的身後,看她一筆一劃的寫漢字,就好像是我自己寫的一樣。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心流吧!

三、多肯定讚揚,少否定打擊

有的家長太多嚴厲,動不動打壓懲罰,讓孩子過早地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有的家長太囉嗦,動不動就“苦口婆心”,讓孩子為家長而學。

有的家長看不見孩子的成長進步,卻能揪住孩子一點點的小問題不放。

這都是不對的。我們要孩子學習,是為了培養他學習的能力,不妨以興趣為導向,慢慢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從而養成學習習慣,接受學習。

這樣說,其實是家長的責任,學習做以時俱進的家長吧!做家長的,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