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都是教師,讓孩子選擇當老師的極少,這是為什麼?

中學教育研究工作室


夫妻雙方都是老師,選擇讓孩子不再做老師的例子不在少數,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孩子未來的職業選擇還是由自己決定為好。



在現實中,我們同事有很多夫妻雙方都是老師,的確大部分人都是沒有選擇讓子女去讀師範大學,瞭解其背後的原因,無非不外乎以下幾點:

1、教師的個人發展預期比較明朗。工作和生活都只是湊合,並沒有讓人大驚大喜的地方,在很多人眼裡,教師的工作是非常的平淡,所以很多教師子女如果成績還不錯的話,首選肯定不是師範類大學。

2、教師的待遇還不是令人太滿意。雖然說最近幾年教師的待遇已經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相比於其他行業還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在中西部的農村地區,收入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所以說在農村地區的教師子女也一般不會選擇再繼續當老師。

3、教師工作的繁瑣性也會導致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繼續在做老師。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挫折,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誤解,一直處於鬱悶之中,這部分老師的子女也不會選擇繼續當老師的。

但教師的工作穩定性,可預期性,也會讓很多家庭繼續去選擇讓子女做教師,再加上教師家庭從小對孩子的影響,很多孩子也會自主自願的去做老師。

所以,夫妻雙方都是老師的家庭一般讓子女不再做老師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其實這也很正常,讓家庭成員的職業多樣化對家庭成員的發展也有好處,而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子女本身的意願,教師世家的例子也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覺得有道理,歡迎給個關注和贊哦


美蛙英語


我們家就這種情況,我給我兒子說了,就是去餵豬,也不去當老師。不是貶低老師,而是深知其苦。

首先,老師這一職業,收入太低,我工作二十三年了,現在打卡工資三千五,就是加上今年剛調的教齡工資和鄉村補貼,也沒四千,不要說詩和遠方了,就基本生活保障都保證不了,從生存的角度,教師是給那種家裡有礦,沒有生活壓力,工作拿來怡情打發時光的。或者是懷有崇高的理想,為教育事業六親不認,七情斬斷之人準備的。我們家窮,我兒子也不想單身,所以得遠離教師這一行業。

其次,當老師沒尊嚴。城市的老師還好些,家長對老師客客氣氣,農村,當老師就是給人當孫子,家長想什麼時候找你茬你都得侯著,罵你不能還嘴,不然一個電話打到教育局告你,一告一個準。這就不是小不忍亂大謀了,是吃不了兜著走。如果真捱了不良家長的罵心裡委屈去找領導訴苦,領導還要罵你不省事。教師其實也算文化人吧,真是顏面掃地。我孩子不能再跪著當老師了。


還有 當老師太累,備課,批作業都不算什麼,這是老師分內之事,都樂意幹,而且不管多累毫無怨言,最怕各種檢查,各種評比,忙通宵也常有的事,好像這些事還與教學沒多大關係。有人常拿教師假期說事,有假期又如何呢,各種培訓等著你呢,每到放假前,領導就開會說,放假不要遠走,有事了通知不到,完不成任務,後果自負。當了老師就這樣被一根無形的繩子拴住了,老老實實做個井底之蛙吧。

當老師如果沒有背景,不要說升遷,就是正常晉級都沒你的份。一個小學就一個校長,一干就一輩子,你要是想當校長,不是你教學出色表現優秀就能升職的,得等校長退下來,不過到時你也老了。而且好多老師到退休了,高級也沒定上。不過今年好了,到一定年限的老教師不受指標限制有綠色通道。但是又有消息說,定級不等於定崗,定上高級教師,沒有高級教師的崗位,還是拿不到高級的錢。

說了這麼多牢騷話,其實我是愛自己的工作的,但是我愛就夠了,我願意為教育窮苦一生,但是我想讓孩子過好日子,這也是千千萬萬父母共同的心願。所以我不會讓我兒子再做老師。


以上圖文屬個人原創


會尬笑的湯姆貓


我們夫妻倆都是老師,孩子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選擇的是一個工科類專業。

記得孩子小時候,我問孩子長大了相當什麼,孩子說:“當老師?”因為他覺得爸爸媽媽都是老師,他就該當老師。後來,再問孩子想當什麼,孩子想當醫生。這個願望直到現在都保留著。高考時,分數比較尷尬。上川內最好的醫科大學分數不夠,二類醫科大學孩子不想上,也就放棄了讀醫科大學。

我叫孩子在大學階段,考取“教師資格證”,他不同意,直接說不想當老師。問他為什麼,他為了給我和他爸留面子,就說一家人都是老師沒意思。的確,我家的老師太多了,不光是我們夫妻倆是老師,去世的外祖父和母親都是老師,兩個妹妹一個教英語,一個教數學,一個妹夫是高中數學老師。

孩子親眼目睹了我們的辛苦,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晚上十點左右才回家,還經常把工作拿回家做,他便不想當老師;孩子親身感受了教師的清貧,人家孩子讀書,穿名牌,用名牌,而他一直都比較樸素,因為他知道我們夫妻沒有太多的錢讓他去跟別人攀比。當然,我們比起其他人的社會地位要低,孩子也是有所感受的。

無獨有偶,前幾天家人聚會。我姐姐的小姑子一家也是老師,孩子跟我兒子差不多,我們建議女孩子當老師還是可以,她也是堅決不同意。

反正我的同事、朋友幾乎都是老師,最後孩子選擇老師這個職業的幾乎沒有。也許孩子們想感受不同職業的生活方式,也許孩子們真的不願意再過父輩們的生活。雖然家長們都是讓孩子自己選擇職業,但是都不願意再走父輩們的路還是反映出一定的社會問題。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就是題主所說的這種夫妻雙方都是老師的家庭,孩子填報高考志願,態度堅決地不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這完全是孩子自己的意願,不是我們強迫孩子選擇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當老師很辛苦,孩子體會最深

我們夫妻倆一個在初中,一個在高中,一年中除了假期,基本上都是5:30起床,匆匆洗漱完畢就上班了。我們從家裡到學校才不到10分鐘的時間!等其它單位的8點半上班的時候,當老師的已經是累了兩小時了。而且從一上班到下班,老師的這一天會非常“充實":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檢查背誦、棒打鴛鴦,還有聽課、評課、教研教改,等等,能記住喝水就不錯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這樣。班主任、中層以上、語文英語老師一般都這樣。

其次,世界這麼大,孩子想走出去看看

我家孩子曾說過,你們倆都是老師,我都不知道別的行業是怎樣的了。確實也對,老師天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心理年齡越來越小,對外界的東西知道的並不是很多,更多的認識是來自於書本。

子承父業有利於孩子儘快適應該行業的工作,父母的圈子和人脈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子承父業也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鐵匠的兒子會以為釘掌是天下最賺錢的,皮匠的兒子以為做什麼工作都像熟皮子一樣奇臭難聞,醫生的兒子以為從小就應該學會打針輸液……



所以,我認為,各行各業的父母都應該鼓勵孩子走出行業的藩籬,到別的行業去試試,雖然,我們在業務上可能幫不到孩子,但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沒有了父母自以為是的所謂“經驗",或許孩子更能放開手腳,闖出一片天地來。


愛河北人


我並不介意我的孩子做老師

我是一個鄉村初級中學老師,我老婆是個鄉村小學老師,我們在同一個鎮的範圍內做老師。我從來沒有向孩子提過關於讓孩子未來做老師的事,似乎我也沒有聽見我老婆對孩子提過關於讓孩子未來做老師的事。那是不是我就不願意讓我的孩子做老師呢?不!我並不介意我的孩子做老師,我想我老婆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沒有刻意的向孩子灌輸未來要做老師的思想。我的孩子現在還小,未來他要做老師或者醫生什麼的,又或者其他我不瞭解的職業,隨孩子們喜歡。當然啦,這個職業必須是正當職業,最好是社會認可度較高的職業。

現階段,老師還不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

現階段,我國的確出現了一種比較奇葩的現象。做老師的說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做老師了,做醫生的說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做醫生了。為什麼呢?我想這最起碼說明一個問題:老師和醫生這兩份職業的工作絕對不輕鬆。至於收入嘛!,咱們就不聊了。反正就是你2000塊一個月有人說你不值這個價,你2萬塊一個月人家更加會說你不值這個價。近段時間,我國政府提出了一種說法:讓教師這份職業成了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為什麼要提出這種說法呢?原因便是現階段教師這份職業還不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否則就沒有這種說法。

結語

綜上所述。其實我根本就懷疑“夫妻雙方都是老師,然後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做老師了”的現象是否具有普遍性!最起碼我們倆夫妻並沒有刻意教育孩子以後不要做老師。如果你一定要我找這種現象的原因,那麼原因便是“現階段,老師還不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而且老師作為老師更加能夠明白做老師的苦,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期待你的認可和關注!


肥仔老師談教育



穩重287068317


孫工試答:夫妻雙方都是教師,讓孩子選擇當老師的極少,這是為什麼?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你如果查每年全國各地(省級、市地級、縣級)的高考狀元都“去哪了”,幾乎沒有上師範大學的。每個優質高中或示範性高中裡的最優秀的考生填報師範院校的也不是很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給出一種如下說法。

我的老家在東北遼西,住在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線上,歸屬遼寧省管轄,非常偏僻。父親是老師,母親也教過學,我也教過3年學。

我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坐火車到外面去看看,經過連續4年高考,實現了坐火車的夢想,離開了我喜愛的教師職業,幹了一輩子不怎麼喜歡的機械維修、設計、製造工作。

父親和母親都很希望我們也是老師,特別是父親,可是我們4位他們的孩子,沒有一個是老師的,其原因各不相同。

在我兒子高考的前前後後,爺爺就鼓動他報考師範大學。他不屑一顧,考取了北京的一所211大學,學的是能源電力專業,畢業後“北漂一族”。

他爺爺至今,還經常對我牢騷滿腹,學個師範教學多好啊,你也不好管一管,……。

其實,我也想讓他上師範大學,可以說,“苦口婆心”,一丁點效果都沒有。

究其根源他思想根源,是在他的初中和高中老師那裡。

—— 他初中三年的語文老師,不是班主任,是一位老“憤青”,學富五車,很稀罕他。經常灌輸給他到北上廣上大學,別像老師一輩子就去過省城,……。

—— 他高中班主任老師是教數學的,是典型的東北大漢,管理班級手腕非常“硬朗”,說話偶有“髒”字。經常掛在嘴邊“訓斥”學生的一段話是:“別他媽像我,一輩子都沒去過北京,當個破老師,天天跟你們操心費力的,你們他媽一個個還不領情,發給你們的卷子還有多少沒做完,……”。他的學生有很多考考取了211或985大學。

他的學生也真聽老師的,也對得起他,沒有一個上師範大學的。

—— 我還記得我的高中語文老師。他是讀到我高中之前,在所有教過我的老師裡,是同學們認可度最高的老師,沒有之一。至今,他的學生聚會的時候,回憶起高中“苦難而快樂的生活”時,都把他講授的翦伯讚的《內蒙訪古》及幾篇經典古文《孔雀東南飛》《六國論》《過秦論》《阿房宮賦》的經典課堂片段“搬出來”作為談資。

我還記得,在指導作文《你最佩服的人,給你的啟示》時,就使用論據不要用太多的“高大上”如果這樣,要麼通俗,要麼不好把控。不如使用身邊的“低小下”的事例,如你的同學,你的父母等。

接著他就“自嘲”了一段話,你們千萬不要把我寫進作文裡,作為正面論據,做反面素材還是不錯的。可以這樣寫:我的語文老師,是遼寧師範學院畢業的,沒啥出息,遠不如他的同學,他們都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他卻可憐兮兮地,流落在“窮鄉僻壤”,天天對著語文書“嘚吧嘚吧”……。

反思:高考狀元及高分考生,極少考取師範大學的原因,可能來自他們任課老師的“教誨”。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的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教師這一職業,用一種比較官方的說法就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而照很多人的說法就是:老師一天只上幾節課,每逢節假日就休息,還有兩個長長的寒暑假,相當於幹半年歇半年,工作多輕鬆的;而且工資待遇還不錯,還可以給學生補課增加額外收入。

照這樣來說的話,教師這個行業,應該是有很多人爭著搶著要來乾的。但是作為一名從教十多年的老師,確實沒有發現,有很多人想要加入到教師隊伍,很多人都是無奈的選擇。而且在我所認識的很多老師當中,認真的回想了一下,他們的孩子從事教師行業的真的是比較少。

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是有這麼幾個方面的情況:

一、有些是成績太差考不上。

  •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你自己是老師就太有優勢了,還可以好好教一教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有人說:你是老師,那麼你的孩子成績應該很好。

  • 其實事實證明,老師的孩子,不一定成績就會好。有很多老師的孩子,都只能考上一個很普通的大學,甚至是有很多,連稍微正規一點的大學都考不上。
  • 所以就有這樣一部分教師的孩子,不是他們不想當教師,而是他們既考不上大學,又考不上教師這個崗位。

二、另一部分是因為成績太好了 ,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和出路。

  • 在雙教師家庭,也有不少成績很好的孩子,他們能夠考上很好的大學,也有能力加入到教師隊伍裡面。

  • 但是因為人家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選擇一個比教師更好的職業,所以也就不會來當教師了。

三、有的父母是比較反對孩子選擇教師這個職業。

在眾人眼中看似輕鬆的教師工作,其實只有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方面,教師這個工作確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輕鬆。

  • 雖然說一天只上幾節課,但是學校裡面還有很多繁雜的工作需要做。有些是教學相關的,也有一些是與教學無關的,很多老師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很多時候在校時間都是超過12小時。

另一方面,教師工資也確實不佔什麼優勢。

  • 不說別的,最起碼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沒有趕上公務員;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一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師的工資,還比不上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公務員。

  • 至於很多人說的,老師的灰色收入,也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有的。特別是一些比較基層的農村學校,有償補課是不可能的;紅包禮物更是不可能有的,甚至有些時候不倒貼就算不錯了。

三、還有很多教師的孩子是不願意進入教師行業的。

  • 記得在前幾年,高考結束以後,有一個同事家的孩子要填報志願。父母想著去讀一個師範學校,以後找工作機會可能會更多一些,而且工作也穩定,但是孩子死活不願意。

  • 當時孩子說的理由就是,不想過父母的那種生活。因為這個別人看著很輕鬆的工作,只有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辛苦。

大家都說醫生工作輕鬆待遇好,但是也有很多醫生說,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醫生這個職業。而且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在這裡想說,其實很多工作都是很辛苦的,只是如果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的話,就不可能真正體驗其中的不易。


大P老師地理課堂


首先,他們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具有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他們知道,社會上辛苦考教師編制的年輕人太多太多,他們主動地把教師崗位讓給別人。其次,他們非常鄙棄安逸舒適的生活,崇尚奮鬥精神,讓他們的孩子在大風大雨中鍛鍊成長。再次,他們牢記孟子的教導,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以至於他們熱愛顛沛流離風雨飄搖的生活,因為當了教師,沒有過上辛苦的日子,感到非常遺憾,所以讓他們的孩子到社會闖蕩,最終過上顛沛流離風雨飄搖的生活,以彌補自己的遺憾。


中華典故學習課堂


教師擁有最美好的稱號,最尷尬的收入,最卑微的地位,最辛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