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

羊小草的生活


三本院校在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取消的差不多了。不過還是有許多過去的和未來的三本學生,揹負著三本這樣一個不太值得炫耀的大學背景。



之前我說過一個案例,我朋友家的孩子,三本院校工民建本科畢業,交給我帶實習。實習的過程之中,我讓他幫我計算一段塑料管道的重量,他竟然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計算。

這樣一個使用中學物理公式的簡單計算,一個本科畢業生居然不會。更加讓我愕然的是,當我告訴他使用哪個公式,並且告訴他塑料產品的密度時,他居然不知道水的密度是1,真的是讓我的眼鏡和下巴同時掉到了地下。

我不知道這樣一個孩子是如何考上大學的,而且是如何學的工民建,又是如何畢業的。我當時和他開玩笑,我說會有人敢讓你幫他造房子嗎?你造的房子能站得住嗎?



現在上大學非常容易,實在考的不好,可以上一個三本。

但是三本不是低能的理由,三本不是你不學的理由。即使是隻上了三本,你也依然應該認認真真的,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掌握本領,為你將來就業,為你將來為社會為家庭做貢獻積蓄能量。



當高考結束,當報考結束,當錄取結束,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希望每一個孩子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不管你是身處985的高殿堂,還是處於三本的低領域,你沒有理由心高氣傲,更沒有理由妄自菲薄,認認真真,踏踏實實,讀好你的專業。

如果每一個三本的孩子都這樣做,你的學校將來會以你為榮,你的學校將來會晉升為二本一本,反過來給你增加更多的榮耀。


行學組


離我高考8.9年了,當初我考的就是三本,家裡不寬裕,嫌貴沒去,讀了個好點的專業也比較好的三A。



其實也沒什麼遺憾,只是出來工作後偶爾也會想,如果有學位本科學歷,會不會選擇更多。因為我剛好是學醫的,而公立醫療單位大多需要全日制本科學歷,這個即使我大學畢業繼續升學也沒有辦法的。但是如果我硬著頭皮去上個三本,我不一定會讀這個專業,也許又跟讀了三本或是三A沒有關係。



而我老公就是上的三本,他確實遇到更多的就業機會。三本學校大多都有好學校的頭銜,就好比如XXX附屬醫院一樣。而且那時候三本學校的更多熱門的專業可選,學校環境大多優美,條件也好很多。

所以,我認為如果家庭經濟還算寬裕,那就去讀個三本吧,對於愛好學習之人,還可以考研上個更好的學校。


再追經典劇


對於高考上三本(現在沒有三本了,與二本合併成本科了)的學生是一個什麼定位?我認為應該從多個方面來看。

01 高考本科錄取率

2018年全國高校錄取率是81.1%,本科錄取率是43.3%,一本錄取率是15%。從錄取率來看,三本學生在全國考生中的位置是中等偏上,畢竟還有56.7%的學生沒有考上本科。這一部分學生還是努力學習了的。只是同錄取一本的學生相比,在學習上的鑽研程度還不夠。正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當然,這是全國平均錄取率,在不同省市錄取率可能有一定的區別。

02 高考本科分數線

2018年全國三本檔次(有的省市已經和二本合併為本科)的分數線,不同省市是不一樣的。四川省最高,為458分,最低是西藏335分,全國平均分為368.5分。這裡排除了西藏少數民族和江蘇(總分480分)、海南(總分940分)、上海(總分660分)。其他省市總分為750分,全國得分率為49.13%。也即,平均每科拿到一半的分就可以上本科了。

2018年數學平均分:廣東理科78,文科66;江西理科85.68,文科73.44。理綜平均分:江西142.16;湖南151;廣西126.36;廣東148。能上本科的學生,其高考成績大約相當於省平均分。當然存在個體差異。

03 高考試題難度

這裡講的不是錄取難度係數,而是高考試題難度係數。全國高考一般試題難度係數控制在0.62左右。這個難度是根據全國考生的分數統計出來的,也是全體考生的比較結果。

對於考生而言,題目不是很難。之所以錄取結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錄取率制約。

04 考上本科的學生在高中的學習狀態

對於上本科的學生,相比不能上本科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要好很多,基本上能夠學習。但普遍表現是在學習上的控制力不夠,也就是不能堅持長時間的學習,易受外界干擾影響。如上課聽課時斷時續,作業普遍比較馬虎,不認真。

再就是學習比較淺層次,不愛主動鑽研。如一道題做不來,很少翻書,而是喜歡看答案和問同學。錯題往往是根據答案看一遍,知道自己怎麼錯了,但不愛回到課本追究知識的根源。

05 本科線學生的高中學習習慣根源

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映從小的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學生在學校的層次。在當前教育形式下這是對的。這部分能夠考上本科的學生,往往是從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對,導致許多學習品質沒有建立。

我要說的是,這種情況與我國中小學教育密不可分。許多學生,包括可以上本科的這一部分學生以及連本科都不能上的學生,在學校期間是厭惡學習的。上本科的這部分學生相較於考不上本科的學生,老師講的話基本還能夠聽進去,其很大的動力,就在於他們自我預知可以上本科,即有一個目標在推動著。當然,成績很好的學生也有這樣的動力,但那些學生往往還有學習的興趣在驅動。

學生厭學的根源,在於學校教育從小就忽視了學生的生命體驗,而是靠老師的強迫。所以,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是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老師的強迫效果就會越來越弱。以至於,現在很多老師呼籲需要懲戒才行。

我國目前的新高考改革正是希望從高考開始來改變當前的教育現狀的。


小屋聽雪


三本學院的學生怎樣看待,客觀辯證地看待唄!為什要要這樣看呢?

從學生成績來看

本科三批當然比一批,二批差點,這個毋庸置疑,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肯定比專科好。有人說:“我也能上三本,但是當時嫌學費貴,沒有去上,上的專科,三本有啥好的”。可是你沒看到的是還有大多數的專科分數上不了三本。還有就是每個省的高考狀況不一樣,有的三本分數在別的省份都能上一個好二本。不要單純從學生層面對比,就比如我們現在的社會,人家有家庭好的專科都比你重點大學研究生混的好,所以不能單純對比。再者說二本三本也開始合併,不再區分。



從學生努力層面看

三本學生沒有一本,二本學生努力程度強,學習成績好,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三本中有一批學生很努力,只是成績不好。我們的未來不是由我們的學歷決定,而是由於我們的能力和未來的努力程度決定的。三本中也有很多人才,他們考研有的去了985,211,有些人還都笑話人家。說人家三本考到這麼好的學校,我們學校收他們幹嘛?你不從另外一方面看,你和人家一個水平線了,你還笑話人家。人家只是後期努力趕上的。




未來發展

三本和普通本科(非985.211本科)基本一樣,沒有什麼差別,都是本科學歷。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本科改革,至少三本也可以享受這個變化。其實公司也不看你具體是二本還是三本。工作能力突出,吃苦耐勞,有頭腦,懂變通,靈活性對企業公司事物就可以。

人才不是看的,是用的。英雄不問出處嘛!


一葉孤舟在岸上


怎麼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我覺得,既然已經考上了三本學校,那就要勇於接受現實,勇敢面對。

三本院校,就是以前的民辦大學,或者是獨立學院,現在很多省都已經把二三本合併了,基本上很難分辨了,但還是可以從收費上區分一下,三本學校一般收費都比較高,都要1萬元以上,甚至兩三萬,一般的家庭,很難承受,而且三本院校,相比一二本的公辦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術水平不高,綜合實力跟一二本學校相差很遠,當然也有個別三本民辦學校,整體實力,不比普通二本學校差,但是這種都是極少數,大部分民辦三本,都不怎麼好。

作為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既然已經選擇,就要勇敢面對,既來之則安之,就要好好讀書,要對得起父母,父母花費了不菲的費用,來供我們讀書,要懂得感恩,拿出實際行動,好好學習,雖然三本學校整體實力不強,學習氛圍也不好,但只要你努力,還是可以學到想要的知識,畢業之後也可以參加考研,記住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總之,既然考上了三本院校,就要面對現實,踏踏實實,努力學習,畢業後,先找一份工作,先就業,再擇業,人生還是要靠拼搏的,很多二三本的畢業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照樣做出了一番成就。所以不要氣餒,相信自己,命運靠自己創造。


一輪明月6966


怎樣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

可以說,高考就是篩選人才的方式,通過高考來區分的層次,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已取消三本批次,二本、三本合併,但是還是存在一本、二本,985,211,國家重點大學,省重點大學,這就是層次等級的區分。

高考進入三本院校,這就說明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識面還是有限的,三本院校畢業生就業選擇面是比較窄的,在社會的競爭力不如其他本科大學。

三本院校的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往往比一本、二本的畢業生更加艱難,現在國內有許多知名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明確招聘條件,要求重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這就說明學歷的重要性。畢竟三本大學在教學、師資等各方面和一本、二本大學是有很大的差距。

高考進入什麼樣的大學,這只是一個起點高低的問題,進入三本院校,那就要面對,不要氣餒,給自己以後的人生做出一個正確的規劃,自己想做什麼?選定目標專業,努力學習,通過四年的大學學習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競爭力,雖然是三本院校,但也是本科學歷,社會還是承認的,可以考公務員、事業編、考研、教師資格證等。與其他本科畢業生沒什麼區別,在企事業單位,升職、加薪也是有利的一面。

只要自己堅定信心,不斷努力,個人的命運始終是由個人的努力,而不是所讀的學校決定的。


觀教育文化


三本院校以前多半都是民辦高校或者獨立學院,因此三本院校的收費一般比較二本院校要高的多,關鍵原因就是他本身的‘身份’不同,按照國家培養大學生的標準,一名大學生一年的培養花費是按照1.5萬的標準,而二本及以上高校,由財政向學校每年撥款一萬左右,因此二本類院校的學生就只有5000左右了,而三本院校,因為身份的特殊性,沒有享受撥款,因此學費較高!但是並不代表三本院校就不好,好好也提到,三本院校的由來,既然是獨立學院或者民辦院校,那麼肯定要有點實力,或者有當前所需的熱門專業,而且學校也願意出大價錢請高學歷的教師任職,因此從某些層面上講,三本院校在師資配備上還略勝一籌!近些年,某些省市取消三本的錄取,直接併入二本批次,或多或少也可能有擔心三本院校實力超過二本院校的考慮在裡面!因此,在家庭情況能夠負擔得情況下,上三本院校也是不錯的!


野蠻教授123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人生路,他們畢業以後不一定比一二本的大學生差。

三本的學生不一定就是那些差生,我國每年高考的考生都要幾百萬,但是一二本招收的學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容納所有的學生,所以這就導致總有人去上三本,即使我國幾百萬考生都很優秀,那也會有很多的學生去上三本。目前來看,這些去三本的學生大多都是嚴重偏科,不努力學習和實在學不懂的,這些學生高考失利後就會選擇去三本學校,但是他們在三本里也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我們不應該對這些學生抱有偏見,這些學生

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現在我國的大學生有三千多萬,大學生的數量嚴重超過了市場需求,所以就算你是一二本的大學生,你畢業之後不一定會有好的發展。現在的高校主要培養的是面向社會的全能高技術人才,你去了一二本不一定就是高技術人才了,大學四年你不努力,你說不上還要比三本的學生差,三本的學生雖然基礎差,知識理論方面可能比較薄弱,但是在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上要比一二本的學生更強一些,他們畢業以後往往能更快的適應社會。

總的來說,一二本的學生往往更被大眾所接受,而且一二本大學和三本大學相比起來,教育環境,學習氛圍等很多地方要好很多,但是一二本大學生畢業後往往眼高手低,這一點要比三本大學生差差很多。三本大學出來的學生也是學生,他們的未來不一定比一二本大學的學生差,主要還是取決於自身的努力,三本大學的學生通過努力一樣可以完成逆襲,不管怎麼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


認知Pro


#全民聊高考#

《怎麼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

考上三本院校的學生怎麼看待?個人主張儘量考上重本和“雙一流”大學,教育資源和學科專業比較前衛,只是一般而言。

其實三本(獨立學院)和二本也只差5-30分之間,高考成績不理想,也有一些外在願因,也有填報志願的技巧,不能一慨而論你的智商不行。像今年高考語文作文有媒體報道,高考作文“字”錯一個扣一分,可能書寫格式,卷面分也是要求嚴的。這種情況對那些平時粗心的同學可能會中標的,習慣還是要改好的,有些知識領域是要求“零”差錯的,確實出不得問題的,當然也有發揮好的同學,暫且不論。以前有位湖南師範大學的權威學者到三本院校講課,課後與學生共進中歺並交流心得,並在網上發帖,建議三本學院的學生多參加高校學術比賽,校社團組織活動,多去圖書館索求知識求證,求實。同時還要有持續學習,勤奮和創新精神。另外,獨立學院(三本)也是本科,只是學費高的,我國有些省份已經合併了,不分二本和三本,而本科錄取線下還有幾千的專科高校和職業學院等等,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的專業和前景發展,同時還要提醒你,當下是互聯網+5G智時代,是知識多元時代,不管是重本大學,獨立學院、專科高校和職業學院,你真的要多選修幾門專業才適合時代發展,立足於社會。

筆者的見解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大家,只作參考。

班門弄斧,承讓!🙏



長沙PengWangMei


我高考在2001年,超一本線58分,因為是先填志願後考試,所以進的學校並不突出,211,之後完全出於愛好考取了現當代研究生,之後參加工作,邊教書邊學習,然後同樣出於興趣考取了985的政治學博士。至於說三本這個概念,首先,一旦離開學校踏入社會,能力是第一位的,但是一定要關注兩方面能力,一是口才,而是寫作,輔以過得去的電腦操作,基本就能在社會上游刃有餘了;其次是考研,強烈不建議,除非你是出於興趣,如果有留高校,做研究的想法,趁早死心,因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尤其注重第一學歷,此路不通;第三,公務員或事業編制,沒有任何影響,只要你基本功過硬,好好複習,其實是和其他人處於同一起跑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