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肉牛養殖場如何科學管理環境衛生?

執而不惑


一、建設規模化肉牛養殖場的科學管理中環境衛生問題。

首先,選址是個重要的因素,地點選的好,對之後的環境管理至關重要。

現代化標準肉牛養殖場區的選址首先要符合當地政府行政規劃政策,不能在政府規定的禁養區建,也不能在居民生活區建設,更不能在生活用水水源地建設,規模化肉牛養殖場區建設儘量遠離河道,遠離交通主幹道,遠離村莊最好選擇在林場區等人煙稀少的地方。

二、科學管理環境衛生應考慮一下兩方面因素

1、養殖場糞汙對環境影響

需考慮養殖場糞汙排放量, 1頭牛年產生糞尿近10噸, 可向周圍排放約52.0kg氮、39.0kg磷, 排放COD142.9kg、BOD103.9kg。養殖場所帶來的各項汙染問題。肉牛養殖場糞汙中糞尿分解產生的惡臭汙染空氣, 影響人畜的健康。


2、 空氣汙染

糞便產生的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等有毒有害氣體, 對空氣造成很大的汙染。

3、 水體汙染

肉牛養殖場,糞汙處理不好排放汙水的地面徑流, 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汙染。

4、土壤汙染

養殖場處理糞汙的主要方式是將其直接作為糞肥施於農田,糞便中過量重金屬鹽漬化板結, 破壞土壤結構。


三、要想科學管理中環境衛生,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養殖場實現糞汙處理系統與養殖場同步規劃。

2、牛糞發酵, 一部分用作種植的有機肥, 另一部分還林還林。

3、採用科學方法改進飼料配方減少重金屬汙染。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飼料博覽


規模化肉牛養殖場如何科學管理環境衛生?

規模化肉牛養殖場可以分為管理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病牛隔離區和汙糞處理區等功能區,要想科學管理規模化肉牛養殖場的環境衛生,這幾個分開的區域一定要合理規劃。


管理區:管理區包括辦公室、財務室、接待室、實驗室等。管理區應建的牛場入口的上風位置,嚴格與生產區隔離,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管理區要建立在水流的上游方向,以保證管理區良好的衛生環境。為了防止疫病傳播,要嚴禁外來人員入內,還要對來往車輛進行嚴格防疫消毒。

輔助生產區:輔助生產區是為生產區提供服務的場所,主要有飼料儲備加工、機器維修等部門組成。飼料庫應該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較高處,與其他建築物保持60米的防火距離,還要準備好乾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等設備。


生產區:生產區是整個牛場的核心區域,應設在管理區的下風口,從而保證安靜的環境。我們現在看到的規模牛場,大門口都設有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外來人員根本無法進入,內部人員進出必須要經過消毒。生產區為了保證生產便利有各種牛舍組成。

病牛隔離區和汙糞處理區:這個區要設在牛場的下風口,地勢比較低的地方,應該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汙糞處理廠最好建在下風口比較偏僻的地方,以防止細菌蚊蟲蔓延和惡臭味到處擴散,從而影響到整個牛場的環境衛生。


最後總結:以上就是規模化牛場的幾個主要區間構成部分,其核心區域為生產區。平時多打掃牛舍衛生,定期消毒,保持牛舍乾燥清潔,給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空間,才能帶來更好的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