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發朋友圈嗎?

jeiiiiii


自從今年5月份開始在頭條上寫東西之後,我已經不發朋友圈了,頭條已經讓我忙不過來了。自己感覺,棄朋友圈而熱愛頭條的原因有:

1、我在朋友圈除了曬吃曬喝曬美景之外,好像學不到多少新東西,當然,微信公眾號裡也有不少好內容。隨著今年我新換工作,感覺跟朋友圈裡的前同事更沒有多少話題了,所以慢慢就不關注朋友圈了。

2、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更關注的是能提高多少,而不是在朋友圈炫耀。即便是偶爾發個朋友圈,也會設為私密,作為自己某一天生活的紀念,而不願讓朋友知道。

3、今日頭條滿足了自己可以寫作的願望,這裡的圈子豐富多彩,雖然自己並沒有掙到錢,但是,看到自己寫的東西可以得到陌生人的喜歡和點贊,可以幫助到一些人,就很有成就感。越寫越順,自己也從別人寫的東西里學到了很多。

4、頭條上有很多很正能量的人,多關注他們,可以學到五花八門的知識。這是新崛起的一個媒體平臺,讓人很振奮。我現在越來越喜歡今日頭條了,自己的生活經驗也漸漸能寫出來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其他平臺上活躍著,朋友圈也越發越少了。工作之外的時間,我一般看看頭條裡別人寫的文章和經驗等等,也關注和自己粉絲的互動。就像一群陌生的朋友,更自在一些。


快樂魚K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現在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了,我發現我身邊的同齡人也是一樣。

我其實是一個很喜歡記錄生活的人,還記得讀書時,特別是讀大學時,一週至少要發四五條到QQ空間,把每天的想法和動態都發出來,後來流行微信了也經常發朋友圈。工作幾年來,漸漸的如果沒有什麼大事,我一般不發朋友圈了。

可在半年前我發現我這樣是不好的,當有一天我翻看著自己以前發的QQ空間或朋友圈時,我發現我近幾年的動態真的太少了,留給自己的回憶也太少,我去想也想不起近幾年某個時間去了哪些地方,幹了什麼事情,於是半年前我決定又開始發朋友圈了,特別是QQ空間的動態,但我把QQ空間設置成了私密,僅我本人可看,發朋友圈也是分組可見,這樣做只為給自己以後留下一些回憶,就像做電子筆記一樣。朋友圈只能在手機上看,所以我更願意把這些回憶留在QQ空間,QQ空間既可以手機看也可以電腦看,當用電腦打開QQ空間時,拖動鼠標往下翻看時,那曾經一張張照片和視頻,真的更容易勾起人的記憶和懷念之情,剎那芳華紅顏彈指老,人生如夢醒時萬事空。

現在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做人生的減法,剔除不必要的社交。到了一定年紀,

我們終將懂得,沒人真正在意你。沒人在意你今天穿了哪套衣服,也沒人在意你究竟過得好不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活,無暇顧及你的喜怒哀樂。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父母、親戚、朋友都圍著自己轉。漸漸長大才發現,我們只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以前總以為自己很重要,其實,每個人在別人心中都沒有那麼重要。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會傷害,太遠會疏忽,不遠不近,恰到好處,才能相處不累。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到了一定年紀,我們要學會給自己打傘。懂得自我欣賞、自我成全,才能活得肆意灑脫。


獅子資訊


隨著微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微信上發自己的朋友圈狀態,甚至有事沒事還會不停的去刷新朋友圈,尤其是對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而我基本上是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但我是個每天早上、睡前都會去刷刷朋友圈的人。



可能是性格原因,不喜歡發朋友圈。曾從網上看到說性格內向的人,他一般是不願意向外人展現自己的,他比較滿足於自我享受,不管是做什麼事,不管在哪,他都不想讓其他人過多的知道,這種人喜歡這樣的不被打擾的狀態,並且喜歡這種沒有存在感的生活狀態。



不過最近在今天頭條上有寫寫看看,來自陌生人的點贊以及評論,感覺挺好的。


何以為


一、新鮮感過了,視覺疲勞


曾經記得微信朋友圈剛剛興起不長時間,簡簡單的一頓早餐,普通到一個煎餅果子辣椒放多了都有曬曬的慾望,無時不刻感覺到新鮮感。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海鮮大咖、各種自助餐、Ktv等等都懶得去曬了。感覺已經普及到視覺疲勞,再曬感覺自己都很low了……


二、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隨著物質基礎的提升,精神層面也得到了提升。曾幾何時一輛大眾薩塔納都想合照經常發個朋友圈記錄行程,一個簡裝的房子也想經常曬下各個佈置。如今豪車越來越多,房子越換越好越大,各種事物日益完善,發朋友圈的心情也越來越淡了,人家都奔馳奧迪寶馬了,一般生活再發感覺好普通,實在沒得發了…

三、精神層面匱乏


所有朋友圈,無非消極和積極兩種。積極的表達大多數是看到有心裡共鳴的,複製借鑑粘貼來的。消極的心情有感而發,但發了感覺沒人關注,而且也沒得到安慰,實屬有些失落。久而久之感覺自己的才華僅限複製粘貼而已,好像也沒什麼更多的人生感悟去記錄,才華搭不上文采,不能天天只曬圖片吧……乾脆也不發了。

四、不打擾也是一種溫柔

朋友圈的初衷是記錄經歷成長或有意義、有情緒、有見解、生活的紀實。但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128G內存都是標配了,還有各種雲儲存,可以存儲非常多的圖片和視頻。久而久之也不想讓自己平淡而又想去記錄的生活,頻繁的打擾到其他人。並且各大網絡平臺,比如頭條、火山等等,紛紛鼓勵原創打造自己的Id去記錄生活,而且能獲得更多的觀看,存在感遠遠高於朋友圈好友的一兩千人。因為選擇性多了,也就不再想去發朋友圈。

總之朋友圈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和過渡的必需品,隨著時光的推移,我們漸漸的忘卻,也會很少的去翻閱朋友圈。就像風靡一時的QQ空間一樣,又有多少人在發呢……


賣樓吧劉瑞


你好樓主,我是南飄小弟,今天藉此機會來和你聊聊你現在還發朋友嗎?隨便也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八五後生,是從一個村莊有部座機電話到智能手機滿天飛的經歷者,從缺乏網絡到4G網絡全覆蓋、5G即將全面實行的見證者,從無到有親身體驗者,從剛開始qq再到現今凡事離不開微信用戶,在日常生活記錄中,工作學習中,怎麼能會少了發朋友圈啊!

首先來回答你,我現在還發朋友圈有幾個方面。

(一)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在之前缺乏網絡和智能手機記錄生活都是筆記手寫,現今有了科技和網絡,當然要把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喜怒悲哀,酸甜苦辣都用有聲有色視頻圖片記錄下來了,等到老了可以翻翻回憶。

(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人情上面的幫助的事(比如說發個微信朋友圈點贊積分領券,孩子興趣愛好投票,點贊等等),其中我也有過這些類似的事。

以上我我個人經歷過和做過的事,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樣的,可以把你的使用微信朋友圈用途,留言下方一起交流。







南飄小弟


在頭條上經常看到有很多人在討論發不發朋友圈的事。今日頭條和微信都是一個社交網站。發與不發朋友圈是每個人的愛好,有人的確喜歡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生活狀態———吃了什麼,玩了什麼,買了什麼!還有些心靈雞湯,只要不違法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還有人說發這些低俗。其實作為很多普通人發這些很正常。作為你是他朋友圈裡一份子,即使不聯繫也知道你朋友的狀態不是很好嗎?就我來說,本身是個做生意的人,發朋友圈是我每天的工作的一部分,它可以起到宣傳作用,但我不能天天發廣告,要不然別人會把我屏蔽了,我會發一些自己拍的風景照片,旅遊照片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短文,刷存在感,有時還讓比較要好的朋友圈幫助發廣告,來增加宣傳力度,來推廣和銷售我的產品!在說頭條裡有許多人是感覺好玩,發發自己感興趣的回答,評論評論感興趣問題也很好!有水平的發表文章,寫詩詞等———各個領域彰顯自己本領。秀一秀自己文彩。也有很多不也是為了經濟利益嗎?這本身也沒有錯,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也足以讓你大顯身手,名利雙收。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發朋友圈還是發頭條,只要你願意,自己喜歡不違法,各有所長,各有所需,沒有什麼高大上和低俗之分。有錢難買我願意,有錢難買我喜歡,僅此而已!





琴瑟z


朋友圈其實是一個社交圈!

現在微信朋友圈動態變少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動態除了微商廣告,好友已經很少發朋友圈動態了,大家不發和少發朋友圈,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家人、領導、朋友、陌生人都在一個圈子裡。

而我們有時候不經意的一件小事發到朋友圈會有各種各樣的評頭論足,我們只是抒發一下自己當時的那種心情而已,但有些話正是說者無意聽者有意,言論自由產生了很多網絡噴子,感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廣大網友的監督之下,沒有一點隱私可言。所以,我覺得現在很少有人髮圈(包括我),一大原因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優呦優呦


我發朋友圈不是炫耀什麼?只是讓自己老的時候,回頭看看曾經遇到的人和事!不過,很多人被我屏蔽了,只分享一些自己在乎的,還有在乎自己的人看!



想瘦成閃電的吃貨


現在基本不發了。以前發主要是自己情緒的宣洩,通過朋友圈的方式告訴別人自己目前的狀態,隨著時間推移,自己變得成熟後,漸漸覺得發朋友圈無外乎就是自己喜怒哀樂的體現,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意你,反而招來別人的厭煩。

現在想通了,生活是自己的,你的情緒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平復,沒有必要在朋友圈裡告訴那些你認為需要知道你情緒的人,他們並不在意,也沒必要在朋友圈裡找共鳴,能夠和你產生共鳴的也是那少數幾個人而已。

你把生活中的情緒在朋友圈裡宣洩只能說明控制能力太差,不要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完全寄託在虛擬世界裡。


夜冥夜鳴


發呀!天天發朋友圈,不為什麼?只為自己還存在圈中,一天不發好像對不用朋友,髮圈是一種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