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哪些人生活的最艱難?

發哥媒體


我覺得現在生活最艱難的人還是農民。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困擾我國幾千年的飢餓問題得到了徹底根治。農民實現了兩不愁,種糧性質也由傳統的解決吃飯問變成了商品生產問題。改革開放的前期,農民每戶每年賣糧的收入都達到幾千元,佔家庭年全部收入的1/2以上,農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春天。

入世以後,國外發達國家利用土資源優勢和現代化農業價格上的優勢,對我國傳統農業產生了較大的衝擊,種糧變得不掙錢。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外出打工。農民工乾的是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力氣活,吃的是最差的家常飯,住的是地上鋪一張席。有人說城市下崗職工艱難。我認為他們的艱難只不過是放不下架子,抹不下面子,捨不得力氣。如果他們能像農民工那樣吃苦,憑著地緣優勢也沒有農民工的用武之地。

農民工是被農業面臨破產逼出去求活路的農民。他們身上揹著父母、妻兒的重託,心中裝著對未來幸福的期盼,再大的苦也吃得下,再重的活也幹得了。每年除了幾天春節,一年四季奔波在全國各地的工地上。他們沒有假期,沒有星期天,晚上還要加班,工資不僅託欠,還時常打水漂。農業正面臨著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有人提出了規模經營,土地三權分離,農民變成了股民,自己不生產還能分紅,加上養老金,前景一片美好。但農民自己算了一筆賬。按河南省的情況算,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很多地方僅幾分,每畝一年最多分紅500元,可夠一人半年的米麵錢。個人種地再不掙錢也能顧住吃的,規模經營那半年的吃飯問題只能靠天了。官方公佈我國耕地面積是18億畝,按9億農民算,人均2畝。地多的地方這種方法還有出路。但從全國看,18億畝耕地頂多可安排一億農民就業,其餘的8億農民將面臨失業,他們才是生活最艱難的人。


用戶231891529656寒雪


在中國這個土地上下崗工人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我展和壯大,下崗工人卻是生活在整個社會的最底層,相比農民而言農民還有土地和宅基地,而下崗工人有什麼呢下崗工人主要生話在誠市裡,高房價使得下崗工人只有租房和擠在挾窄的房中。你只認真的觀察一下,在城市中做最低下最辛苦工作的就是下崗工人,國家不是提倡脫貧嗎,我認為最該首先脫貧的是下崗工人。


用戶5514692436313


下崗取工最困難,別說下崗了可以再找份工作或者自己幹,那是在放屁,有幾位是這樣的?有技術,有本事的也下了崗,他們大多數是停薪留職,後來有些國企開始下崗減員,他們多為自願,而大多數下崗職工一無技術,二無本事,三無資本,只能打臨工,一家老小需要養,保險也的自己繳,這幾年稍微好點,前些年撿拉圾,撿菜葉的多的是,不苦嗎?有病不敢看,有苦不能言!農民有地有房,還可以打工,下崗職工身無一物,不苦嗎?讓工人下崗的人,他應該先下崗,幾千萬人無依無靠,三瓜兩棗就打發了,比資本主義國家還炒蛋王八惡劣!留下的人卻把工場資產悄無聲息地變成自己的,發國難財,嚴重地犯罪行為!下崗職工沒飯吃,競說為何不食肉?所以最苦最困難的是廣大的下崗職工!其次是偏遠山區的農民,他們土地貧脊,無資源,靠天吃飯,也非常苦,非常困難!毛主席時代的工農老大哥老二哥是國家最困難的,應該補償,補貼,讓其享受到基本的生活生存資料,不能無飯可食,無衣可穿,有病無醫,有家無養,有老無依,有小無育!


用戶112414623334


下崗職工的生活最堅難!下崗職工基本是50後60後70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下崗職工歲數都大了,身體又不好,又沒有一技之長,找工作很難。去應聘了幾十回都不行,求朋友幫忙也一直也沒有著落,真不知到路在和方?我是零四年下崗的,這幾年終於找了一份工作,勉勉強強的維持了這麼多年。有苦有樂,苦中作樂!感謝親人們的身體都很好!感謝朋友們的幫助和關懷!願下崗職工在苦在累也要天天開心快樂!(下崗快20年了,社區的領導一次都沒見過)


手機用戶61643330918


當年那些國企職工為國家直接創造了價值,但在社會轉型、調整體制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下崗工人。這個群體是比較困難的。


風景168028381


我最困難,沒地,打工年齡大了48歲了,以前自己幹現在由於市場不景氣,只有回家找個工作,送過報紙一個月工資一千多養不起家,最後借錢和同學買了箇舊挖掘機,沒掙到錢,倒搭了不少,還把我搞殘疾了,右手一個半指頭沒有了,手好了還要繼續生活,去銀川臥龍變壓器廠招工電焊工,人家閒我殘疾拒絕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家有兩個孩子唸書,老婆精神狀態不好,唉!


手機用戶69610995762


在城裡生活最難的是下崗人員,後半生只能四處打工求生活,有的一年要換幾份工作,且工資又低,再就是像上海北京去支援外地建設,知青這些人,拿外地低工資,回城市生活,二千多元,在大城市只能叫活著,生活質量很差。


手機用戶53442103775


我騎摩托車走過近千個市縣,離城市邊遠地區農村空巢老人、小孩,有病疾缺勞力的人比較艱難。比如去雲南看梯田路上,一小孩擺兩塑料袋李子,一袋7,8斤。小孩說爺爺您買一袋5元。並且把我要的那袋中摔壞的換了。我付了10元,和小孩攀談一陣,他父母在外打工,李子是自己上樹(危險)摘的,走幾里到路邊。他多收5元,不可能拿網吧打遊戲(附近沒網吧)。


苗條彌勒1


當今社會那些人最艱難?讓我說,下崗工人,和在單位上班,工資拿的低的人,最艱難,下崗工人,工資拿的少,和有的工廠將要倒閉,和維持現狀的,給工人工資都拖欠,那有錢給職工漲工資,有的工作了三十年才拿二千多點,扣完養老保險,只剩一千多元錢,現在物價這麼高他們怎能維持生活!我認為他們是最艱難的!


老羅15647


以鄙人之見,大體上分為兩類人。

一是,農民工這是人人皆知的,他們像候鳥一樣,春節到了回家團聚。剛過完春節,又背井離鄉,撇下老人離開妻兒,四處奔波打工。住的簡陋室,吃的粗茶淡飯。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如碰到極個別不講仁義道德的壞老闆,拖欠工資。

二是,城市裡下崗的五十歲左右職工。他們既沒有過硬的技術,又沒有啥文憑。再找工作極難,即使找到一些如“保安”或“保潔”的工作。工資極低跟城市裡高消費生活不對稱。照樣吃粗茶淡飯,還不如農民工。因為農民工家中還有幾分地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