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還有騎兵部隊嗎?

軍武小咖


其實,

騎兵,作為一個成建制的軍種,已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種消失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型武器裝備越來越多,騎兵的消亡將是不可逆的。

上世紀80年代,百萬大裁軍中,解放軍即已淘汰了軍中“騾馬化”,包括騾馬馱載的無迫擊炮、後坐力炮兵等;騎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被整體取消了。

但是,全軍卻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目前,大都配置在西部戰區,其作用無非是有兩點,一是在海拔較高的崇山峻嶺中,配備給條件比較艱苦的邊防軍,擔負駐地執勤巡邏、搶險救災、運輸等任務,畢竟那種地方連公路都沒有,汽車都上不去,沒有公路汽車開不上去。

二是,保留極少量的騎兵,是為了繼承這支戰爭年代光榮部隊的傳統,留給全國民眾關於騎兵的概念,同時也是為了拍攝重大軍事題材影視劇的需要,畢竟還需要軍馬,甚至出現騎兵大規模作戰的鏡頭。

網絡上有個著名的橋段,說是馬克沁重機槍的出現,讓原先侵略成性的遊牧民族,突然就變得載歌載舞,

在熱兵器時代,特別步兵配備了衝鋒槍和輕重機槍的背景下,騎兵的作用其實已經很小了,騎馬衝鋒企圖突破由輕重火力所組成的防線,基本上就是找死。

因此,二戰時騎兵的作用,退化為為後勤保障服務,以及追擊逃亡的他國軍隊,此時,騎兵乘馬的快速機動性,肯定強於靠兩條腿走路的陸軍步兵。


國平軍史


不要以為中國現在沒有騎兵了,其實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裡面,仍有極少量的騎兵部隊,用於執行特殊勤務。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騎兵及我軍騎兵的發展歷程,這個問題就清楚了!

騎兵、騎兵,最後的騎兵

騎兵是一個古老的兵種,一直隸屬於陸軍,是一支騎馬執行任務的部隊,在歷史上曾經紅極一時。主要擔負正面突擊、包圍、追擊等作戰任務。19世紀初,拿破崙遠征莫斯科兵敗撤退時,曾經吃了哥薩克騎兵的大虧,在泥濘的溼地裡大量的法軍官兵被騷擾、跟蹤和屠殺。


哥薩克騎兵大量屠殺兵敗撤退的法軍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武器裝備的不斷現代化,騎兵這個兵種也在改變,比如,與古典騎兵相比,現代騎兵使用的武器有步槍、機槍,甚至迫擊炮。但終究抵不住武器裝備日新月異的發展,最後不得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現在提起騎兵,人們就以為我軍已沒有騎兵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發展的簡要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早在建軍初期就組建了騎兵部隊。1928年4月,西北工農革命軍建立了第一支騎兵部隊。1933年,紅26軍組成了騎兵團,黃子祥任團長、張秀山任政治委員。提起梁興初,大家應該印象深刻,曾經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軍”的軍長,紅軍在陝北的時候,剛組建騎兵偵察連,他就任該連首任連長。


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

後來,騎兵部隊逐漸發展壯大。在解放戰爭後期,騎兵曾達到12個師,10萬多人。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騎兵部隊人數逐步減少,後來只保留了極少量的部隊。

解放軍騎兵進入北京城


到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有個別軍區保留有騎兵團,隨著大批軍馬退役,騎兵部隊團以上編制被取消,但仍保留極少量騎兵分隊,用於在特殊地區執行巡邏、偵察、運輸等任務。出於這樣的考慮,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雖然少,但仍然是存在的。

現在正執行巡邏任務的解放軍騎兵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


止戈軍是我


還有的

關於我軍騎兵的早期記載,出現在1932年。當年1月初,根據中共陝西省委的指示,西北反帝同盟軍在甘肅正寧縣柴橋子宣佈成立,謝子長任總指揮,劉志丹任副總指揮,楊重遠任參謀長。全軍共700餘人,編為一、二兩個支隊和警衛、騎兵兩個直屬隊,強龍光任騎兵隊隊長。2月12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在正寧縣三嘉原正式成立,謝子長任總指揮,李傑夫任政委,楊重遠任參謀長。全軍共600餘人,200餘支槍,編為4個大隊:一大隊隊長閻紅彥,政委張赫;二大隊隊長吳岱峰,政委高崗;警衛大隊隊長白錫林,副隊長鬍廷俊;強龍光則繼續任騎兵大隊隊長。陝甘游擊隊騎兵大隊是西北紅軍最早的騎兵部隊,雖然只有三四十人馬,但機動性好,戰鬥力很強。

1949年10月1日,我們的騎兵部隊還參加了開國大典。

而且在我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期間,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共有一千六百一十四人。其中,由步兵產生的將軍數量位居第一,其次就是騎兵。騎兵出身的將軍共有五十五人,其中上將兩人、中將八人、少將四十五人。騎兵部隊高級將領頻出,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衝鋒必亮劍”的騎兵精神在戰場上是多麼激勵將士奮勇衝殺。

一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解放軍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的百萬大裁軍中,解放軍淘汰了"騾馬化",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但騎兵將軍和騎兵士兵為共和國所創造的輝煌將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象徵性保留的營級建制的兩個騎兵營中的一個,人們稱他們是“共和國最後的騎兵”。

有關資料記載,內蒙古軍區騎兵第X營是一隻具有光榮歷史的騎兵部隊,前身可以追溯到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戰功赫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騎兵第X師,曾參加過遼瀋戰役、遼西剿匪、青藏剿匪等戰鬥。解放後,部隊曾駐防在呼倫貝爾的海拉爾市,現駐紮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附近。

最後貼幾張圖,給大家看看最後的騎兵風采。


長安城不良人


有。高海拔和淤泥地區、草原地區,由於機械化不能使用,仍有騎兵。


憶江朝南


當然有了,就像我們看亮劍一樣,騎兵是一種精神,也算一個特殊的兵種,不可能少了這樣的兵種,萬一地球沒有油,沒電,你靠的還是原始的戰鬥力,所有永遠不可能沒有


一切塵埃落地便是晴天


目前中國還有騎兵部隊,只不過騎兵部隊規模已經很小了,空加一起也就幾百人的水平,保留騎兵部隊,主要一些特殊的環境當中有使用騎兵的需求,主要在邊防巡邏等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出於非軍事任務的需求,比如拍電影等等,目前的規模已小到可以不計,騎兵做為兵種也早已取消了,但是我們保留騎兵不是個例。

許多國家依然在保留騎兵,以及馬匹。在許多國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像英國的軍馬數量就比坦克數量還要多,只是主要作為儀仗隊來使用了,而不是作戰使用。許多國家軍隊還是保持在馬匹的使用,當然了他們不是真正作為作戰能力,主要作為運輸力量加以運用,在許多行動當中,比如在山地作戰當中許多地方是車輛無法到達的,使用馬匹運輸成了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因此許多國家還保留著馬匹,騎兵部隊沒有真正的消失,但是騎兵作為一個大的兵種早已經消亡了,在100多年前的一戰時就已經失去了主力的位置,但是未來能夠徹底消失,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麥田軍事觀察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t,是解放軍騎兵部隊發展的鼎盛時期,遼瀋、淮海、平津等著名戰役及甘、青、川邊剿匪平叛都有我騎兵的身影。解放戰爭中誕生的內蒙古騎兵,在內蒙古自治政府和內蒙古軍區的領導下,迅速成為一支以蒙古族為主,包括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士兵組成的\t人民軍隊\t。1948年1月1日,這支部隊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稱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瞭解放軍同國民黨軍爭奪東北的一系列戰役、戰鬥。這支威武之師在解放戰爭中,參加大小戰鬥656次,取得殲敵2.2萬多人,繳獲戰馬2.2萬多匹、各種武器1.1萬多件,敵我傷亡為34∶1的戰績,為內蒙古自治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戰功。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參加了\t遼瀋戰役\t中著名的黑山、大虎山阻擊戰。

1955年,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1614名(包括

參加國慶閱兵

以後補授、晉升的在內)開國將領被授予元帥和將軍軍銜,其中,由步兵產生的將軍數量位居第一位,其次就是騎兵出身的將軍了。這是因為,戰爭時期解放軍騎兵部隊是除步兵之外的最大兵種,最多時曾達到19個師。所以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騎兵出身的將軍共有55人,其中上將2人(許世友、張愛萍)、中將8人(\t梁興初\t、\t田維揚\t、楊秀山、張達志、姚喆、\t邱創成\t、\t匡裕民\t、\t溫玉成\t)、少將45人。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參加了新中國

參加開國大典的騎兵方隊

開國大典。紅馬隊、黑馬隊共1900餘匹戰馬組成的騎兵師方隊,繼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之後,通過天安門前,成為此次\t閱兵\t的"壓軸戲"。此後,騎兵部隊又參加了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和1954年國慶閱兵。建國初期的6次\t大閱兵\t,騎兵方隊以雷霆萬鈞之氣勢,排山倒海之陣容,彰顯了我軍騎兵部隊的赫赫戰功和浩然雄風,給全國軍民極大振奮。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在還保留了很小的騎兵部隊(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五原縣的陰山腳下,駐守著我軍最後的騎兵部隊——北戰區的內蒙古軍區錫林郭勒軍分區騎兵第一營以及他們的軍馬場。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軍精簡整編,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已然消失,全軍僅保留了幾個騎兵營連,擔負駐地執勤巡邏、搶險救災等任務。寒冬臘月,記者走進甘南大草原,目睹了駐守在金珠山下的一支"最後的騎兵"--甘肅省軍區甘南獨立騎兵連在邊關躍馬揚鞭的風采。

紅旗獵獵,刀光熠熠,駿馬疾馳,馬蹄生風。一匹匹威武的戰馬被戰士們牽了出來,在訓練場上昂首嘶鳴。隨著連長豐淑福一聲令下,戰士與軍馬

駐守中蒙界湖的騎兵

並肩而立,莊嚴而神聖。在開闊地上,150米的距離內豎著高低不同7個人體目標。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位騎手策馬襲步而來,在疾速奔馳中抽刀側身、接近目標、手起刀落,精準打擊目標。

乘馬斬劈、乘馬越障、乘馬射擊……一個個威武颯爽的馬術動作都需要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與汗水。連長豐淑福介紹,騎兵的訓練要比步兵苦,馬術訓練講究"人馬合一",得從基礎動作一個一個練起。在最初的馬術隊列訓練中,大家聽順耳的"齊步走"變成了"各馬照直前進走",騎手要從自己走隊列的思維中解脫出來,按照成行成列、排面整齊的要求在馬場充分鍛鍊"控馬"能力。

為了練好馬架子,首先需要站蹬。雙腳踏在馬蹬上,由慢步到快步,由平原到地形複雜,稍有不慎,馬失前蹄,人便從馬上前倒在地。脫蹬是基礎訓練中最難的科目,要求騎手撤去

列隊待命

馬蹬,僅靠大腿內側的肌肉使勁夾住馬肚,幾天下來,大腿內側擦傷嚴重,脫衣洗澡都成了問題。但戰士們從不叫苦叫累,人人都被訓練成出色的騎手。

記者看到,遠方一群戰馬飛馳而來,只見戰馬不見騎兵,等到臨近時,突然間,馬背上閃現出騎兵。這是蹬裡藏身,騎兵在戰場上出奇制勝的絕招。最具震撼力的是騎兵的集體衝擊。騎兵橫向一字擺開,高速向前衝擊,戰馬奔騰如海洋,鋥亮的馬刀舉起,草原上一片白色森林,飛揚的鬃毛、風馳電掣的速度、摧枯拉朽的氣勢,讓人彷彿又看到了冷兵器時代王者的風采。

騎兵的馬,不僅僅是動物,而是和戰士們親密無言的戰友,他們就像愛護

乘馬訓練

自己的生命一樣呵護軍馬。每天三次的"馬勤"(遛馬)風雨無阻,晚上輪流餵馬,為馬梳毛、刮身,增強血液循環,戰士們樂此不疲。"騎馬的時候,我們是主人,不騎馬的時候,它們是主人。"指導員韓東強告訴記者,戰士們要照顧馬吃好、喝好,不能生病。但最感人的還是老兵復員的時候。復員老兵走之前會給自己的馬加最後一次草料,而那些馬好像知道他們要走似的,老兵抱著馬流淚,馬也會流淚。

騎兵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一個兵種,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已組建起來。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曾擁有12個建制師。新中國成立後,還組建過專門的騎兵學校。

騎兵具有快速、機動、靈活、勇猛的特點,擅長戰役偵察、遠距離奔襲、運動防禦、追殲敵人。騎兵相比步兵,不但能徒步作戰,還擅長馬上射擊和劈刺。

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但騎兵將軍和騎兵士兵為共和國所創造的輝煌將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1985年,中國進行百萬大裁軍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摩托化和機械化取代了騾馬化。至此,騎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已不復存在,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幾個騎兵營、連,目的是為了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過去的騎兵風貌,讓中外人民瞭解、目睹現代條件下的這一古老的兵種,另外,還擔負著中國影視片的拍攝任務。


給個老婆餅


騎兵現在在中國還是有的,騎兵是一種很古老的兵種,我經常看一些軍事紀實,在內蒙古、西藏、特別是守邊疆的地方有騎兵,現在雖然說都是機械化,但是有的地方機械化還是行不通,但是現在保留的騎兵只是很少啦,




太累了艱難的活著


有少量騎兵在邊防部隊,路況不好的地方騎馬巡邏。在蒙古和新疆尚有少量騎兵主要是冬季運輸。80年代裁軍時,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裁,只是象徵性的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適應邊防和其他方面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