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有時火車進隧道手機信號還是會中斷?

jodyzeng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有時候火車進隧道手機信號會中斷,這個主要是由於隧道內覆蓋的設備出現了故障。

高鐵的信號覆蓋,隧道里的覆蓋,主要是靠洩露電纜進行覆蓋,而之所以使用洩露電纜覆蓋,最大的原因是高鐵入射角的問題。

高鐵信號覆蓋,最大的難點是在於高鐵的車廂封閉。

我們現在乘坐的高鐵,車廂是金屬的,通常是鋁合金、不鏽鋼的車廂,玻璃也是特殊的玻璃,封閉性非常好。我們的手機的信號,是依靠無線電波來傳輸的。而高鐵相比於普通車廂,就要面對一個無線信號的穿透損耗特別大的問題。

車廂的穿透損耗大,會直接影響到車廂內手機的接收信號強度,這是高鐵覆蓋需要面對的挑戰。

高鐵的基站建設,不能距離鐵軌特別近,這是由於高鐵基站必須要保持和車廂之間有一個適當的掠射角(入射角),過小的入射角會導致穿透損耗急劇增加。

這就決定了,基站必須距離鐵軌有一段適當的距離,這樣既不會入射角過小而影響覆蓋,也不會由於距離過遠而導致信號的無線衰減過大。

但是這樣就有一個問題產生,那就是隧道如何覆蓋?

很顯然的是,入射角小,可以覆蓋隧道更深處,但是車廂穿透衰耗大,車廂內的手機信號會很差。而入射角大,無線信號會被隧道外邊的山體阻擋,無法覆蓋車廂。

所以,高鐵的覆蓋,隧道內需要使用專門的分佈系統覆蓋,而這塊使用的是價格昂貴的洩露電纜。

其實就高鐵沿線的信號覆蓋,三大運營商一直是做為"政治任務"去完成的,特別捨得花錢,而且每年還要不少的高鐵專項優化,對這塊的重視,是最高級別的。

洩露電纜是需要信源端的,通常信源端的RRU,也同樣掛在隧道的牆壁上。

高鐵的通信設施,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電源問題。高鐵很多基站,都是建設在荒山野嶺,電力線的引入,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往往還會出現電壓不穩的問題,電壓不穩,就對RRU的性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高鐵RRU的故障率更高一些。

不過,由於RRU是在隧道內部,並不是和其他的基站一樣,故障了就可以及時的進行處理,需要等待鐵路方面配合,才能去進行排障。這也導致了,在某些時段,覆蓋高鐵隧道的設備故障,這段隧道也就沒有信號了。

沒有隧道內設備的信號覆蓋,室外信號還無法覆蓋,這些隧道手機信號也就無法使用了。

總而言之,現在我們路過某些隧道,手機沒有信號,這往往是覆蓋隧道的設備出現問題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如果你路過隧道,仔細觀察的話,是可以看到覆蓋隧道的洩露電纜的,一般洩露電纜的掛高,和車廂的高度差不多。說三大運營商捨不得花錢做高鐵的信號覆蓋,那三大運營商可是有些委屈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我想我需要先說說手機為啥能有信號。

首先是移動運營商(不是單指移動,而是隻移動通訊運營商,包括移動,聯通,電信等)建立信號基站,由基站發出信號,如果你的手機能接收到,那就是有信號。也就是說,有沒有信號,取決於你附近有沒有信號基站。

就目前來說,各大運營商的基站已經建的很多,很少會出現無信號的情況。但是火車過隧道是個例外。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在於信號其實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的,雖然在空氣中傳播衰減不會很大,但是如果遇到別的介質則衰減會很厲害,而附近基站發射的信號需要穿透厚厚的岩土才能被你的手機接收,此時電磁波已經衰減到無法收發信息的地步,於手機而言自然就是無信號。

有沒有解決方法呢?原則上是有,比如在隧道內部建信號基站,但是運營商一般不會這麼幹。因為不值得。一個信號基站可以輻射方圓幾公里,為了讓你隧道內也有信號,增設基站明顯不划算。畢竟一個基站造價本身不低,還有後期維護成本問題。

所以,以上原因導致了,即使現在技術很發達,火車過隧道時候手機依然無信號。


但求無Bug



乘車通訊,一直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很多人坐火車、高鐵,最難受的事情就是信號不行,尤其是在每個站的中間地段,畢竟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一旦到了農村地段,手機信號立馬就下來了,所以我個人一般坐火車高鐵都是先下載一些內容,到時候直接看就行了。為啥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兩種基礎的通信方式

拋開背後的數據處理和交換機不說,只說通訊的實現來講,移動設備想要實現聯網,無非靠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依靠與基站之間的通信,手機連接到附近的基站獲得信息,主要路徑就是:手機-基站-交換機-光纜-服務器,這樣一個路徑,來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通訊以及聯網;第二種是衛星通訊,手機直接連接到衛星,主要路徑就是:手機-衛星-另一個衛星-地面收發站-光纜-服務器,這樣一個路徑,來實現上網和通訊。

第一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通信方式,就是依靠手機連接到建立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基站進行上網,而我們通常所說的3G/4G/5G協議就是我們的手機與基站之間傳輸速度的不斷進步。第二種就是衛星電話的通訊方式,能夠在沒有基站的地方,只要衛星能夠覆蓋,也可以實現通話,問題就是價格貴,每分鐘通話費用在15-30元人民幣左右,上網就別提了,這是用來野外生存救命用的。

火車高鐵無法正常通訊的原因

為什麼高速路上開車都可以有信號,到了火車上就不行了呢?核心主要有下面這麼幾點:

第一點是火車道路沿線的基站鋪設數量有限,修基站就意味著成本,但是火車這種交通工具,尤其是跨省的長途火車或者動車高鐵,往往都是穿梭在荒郊野外,不像高速公路那樣貼著城鎮修建,所以三大運營商如果想要實現大面積覆蓋,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且僅僅只是為了服務列車,經濟效益並不樂觀。

第二點是基站信號覆蓋範圍,目前單個基站的信號覆蓋範圍大概在500-2000米,長度非常有限,意味著如果要實現鐵路沿線覆蓋的話,中國鐵路總長超過13萬公路,大家可以算算運營商們要修建多少個基站......實際上就跟坐飛機一樣,爬到萬米高空並沒有信號,這時候你玩手機沒人會說你,但是飛機起降時是可以收到信號的,也就會有起降需要關機避免干擾飛機的說法(實際上並不會干擾)。

第三點是基站間的頻繁切換問題,

中國是個鐵路高度發達的國家,動車組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每小時,高鐵可以達到500公里每小時,這也就意味著手機與不同基站間需要頻繁進行切換,考驗著鏈接速度的問題,手機不僅僅要支持“高鐵模式”,而且基站也要做優化才行。

所以說綜合來看,火車高鐵上覆蓋信號,確實目前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全部需要。

目前在使用的解決方案

當然了,火車也好,動車也罷,開到荒郊野外,但是動車的通訊,工作人員之間的聯絡是需要有保障的,所以其實也有一些方法在實現列車的通訊和上網問題。

第一種是採用應答器的方式,也就是在鐵路上鋪設相應的中繼器,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列車的聯網,雖然傳輸效率很慢,信息有限,但是至少可以實現了列車與控制檯之間的信息傳遞,這樣就實現了對列車的追蹤與控制。

第二種是搭建專用的網絡,也就是由鐵道部出資來修建專門只用於列車通訊的基站,這種基站波長長,覆蓋範圍大,頻率特殊,可以實現列車組之間,列車與控制室的基礎通訊,傳輸速度大概在300kb/s,上網也不可能。

第三種是火車內置的WIFI信號,目前有部分火車和高鐵安裝了這種WIFI發射器,它的信號其實也是來自地面的基站,但是由於有比手機更大的天線,能夠實現與地面基站更加穩定的鏈接效果,也就是說實際上只不過在基站和手機之間又加了一層WIFI而已。不過據說復興號上面的WIFI信號來自於衛星......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吧......


對於火車上網這件事,其實我的建議是:戴上眼罩多睡覺。


PM宋先生


1.手機信號來源是手機基站(就是裝在高山上那種,比較大的高功率發射塔)

2.基站信號一般到城裡因為有樓層遮擋,所以一般大樓都裝很多直放站(就是接收基站信號再放大出去),這樣手機才有信號(現在5G手機有了,但是沒有基站跟直放站你拿的還是磚頭,沒信號)

3.火車進入隧道,剛好隧道遮擋了基站信號,直放站無法接收,所以手機沒信號是正常的,而且有些地方是2-3-4G混用的。

希望能幫你理解。


李彬30046


因為信號會受到山的阻擋,而且現在還有很多隧道處都沒有加裝基站接收信號設備,信號就沒法進入隧道,就算你火車上有信號放大設備,但你一旦鑽入隧道也會受到隧道的阻擋,火車的設備也沒法正常工作,也就中斷了信號,所以隧道里就沒有信號,也好像我們走進高樓或者電梯裡一樣,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