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對於鱔魚養殖戶來說,可能需要購買種苗,也需要將自己養殖的鱔魚出售出去。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首先要將鱔魚捕撈上來,然後運走。在這裡有一個小細節需要朋友們注意,就是鱔魚捕撈上來處於離水狀態的時候,一定不能當時就運走。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會讓鱔魚在短時間之內大量死亡。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鱔魚捕撈上來之後,暫養存放2天左右的時間之後再裝車運輸,這樣可以很大的概率提高鱔魚的存活率。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今天的話題就是探討鱔魚在運輸前暫養的原因,以及鱔魚 正確的暫養和運輸的方式,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具體分析:

為什麼鱔魚離水之後需要暫養?

鱔魚暫養的具體方式有哪幾種?

鱔魚具體的運輸方式有哪幾種?


為什麼鱔魚離水之後需要暫養?

1,鱔魚頑強的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的養殖管理過程中,大家其實可以發現鱔魚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除了急性農藥中毒死亡之外,其實鱔魚在其他惡劣環境下都能夠生存下去,至少可以在汙染水質裡面生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說鱔魚比小龍蝦的生命力都還頑強,除了直接生活在水草茂盛的淺水環境裡面,比如水花生裡面,還可以棲息在鱔魚洞裡面,及時缺氧嚴重鱔魚還可以在溼潤的淤泥裡面生存,這與兩棲生物有一些類似,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水花生裡面,野生溝渠裡面,鱔魚洞裡面,甚至是無水狀態下的稻田裡面都可以發現鱔魚蹤跡的原因。鱔魚身上的黏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鱔魚黏液的存在,也註定了鱔魚離開潮溼環境之後需要分散開來,或者保持溼潤狀態一段時間。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2,鱔魚黏液的特殊需求:雖然鱔魚的生命力頑強,,而且能夠吞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而且活體運輸兵不困難,但是鱔魚的身體表面有豐富的黏液,如果是高密度運輸的話,會導致大量的黏液脫落,會引起黏液發酵,水溫升高,水質惡化,最後大概率引起鱔魚死亡。另外如果鱔魚體內有餌料殘渣,糞便,也容易造成運輸事故,因此長途運輸前必須要先將鱔魚暫養2天。

常用的鱔魚暫養方式不止一種,我們這裡由於鱔魚的單次捕撈量不是很多,所以一般都是使用水桶暫養鱔魚,只要換水及時,一般都可以保證一個月之內鱔魚不死亡,當然高溫天氣下,這個持續時間可能要少一些。除了這種暫養方法之外 ,還可以使用網箱,水缸以及專門的水泥池來暫養,其中以網箱暫養這種方法最為便捷有效。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下。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鱔魚暫養的具體方式有哪幾種?

1,網箱暫養:網箱的網目以鱔魚不能夠逃跑為標準,網箱大小根據鱔魚的多少而定。網箱的頂部要加網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鱔魚逃跑。將網箱設在池塘或者稻田的進水口附近或者河道,水庫以及溝渠的淺水處有微流水循環的地方,能及時清除鱔魚排除的粘液和糞便。為了提高存活率以及鱔魚自相殘殺的現象發生,應該在裡面放置一些水葫蘆或者是水花生。這裡需要注意一下暫養不能夠超過72小時,因為鱔魚暫養由於空間小,而且又沒有投食餌料,所以時間長了鱔魚一方面會變瘦儘量下降,影響總產量,其次鱔魚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死亡的現象發生。注意在暫養期間要不斷觀察,撈出水面的浮末和汙染物。每隔12個小時的時候,在水中投放1次青黴素,防止鱔魚不必要的應激傷害,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25萬單位,注意暫養期間不要投餵餌料,防止餌料殘渣和鱔魚糞便汙染水質。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2,水桶水缸暫養:在水溫25到30°的時候,鱔魚的暫養量和加水量比例為1:1 ,就是說如果1只水桶能夠裝50升水的話,就可以放入40斤鱔魚,加入20升水(不要裝滿,以免鱔魚逃跑)。剛剛放入鱔魚的時候,由於鱔魚身上有很多汙染物,黏液,所以要不斷換水,具體來說,最好半個小時換水一次,換水3到4次之後,汙染物基本上已經過濾的差不多了,再每隔4到6個小時換一次水。每隔2小時,用手沿著水桶或者水缸邊伸入水缸底部,翻動鱔魚一次,防止底層鱔魚長時間受到擠壓而窒息死亡。當然,最好在水桶和水缸上面設一個進水水口以及排水水口,能夠以免進水,一面排水形成循環水系統。暫養時間最好不要超過72小時,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暫養期間不要給鱔魚投餵任何餌料。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3,水泥池暫養:水泥池屬於相對永久性暫養設備,在我們這裡很多餐館都修建了水泥池來專門暫養鱔魚,專門在冬季低溫天氣下修建了暫養水泥池。具體到這篇文章而言,水泥池的深度應該保持在20釐米,每平方米投放鱔魚苗子40斤,並在池內投放少量的泥鰍,泥鰍上下竄動,能夠避免鱔魚相互纏繞。每天換水一次,每隔12小時,在池內投灑青黴素一次。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30萬單位。同樣,咋樣期間不要投食餌料。

無論是短途運輸還是長途運輸,從保護鱔魚的目的來講,暫養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做好暫養措施之後,就要開始著手運輸的管理措施了,鱔魚的運輸工具和運輸方法也不止一種,因為鱔魚離開水體之後似乎利用口咽腔呼吸空氣,離開水之後只要皮膚保持溼潤就能較長時間不死,所以既能夠幹運,又能夠水運。接下來繼續為大傢俱體分析。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鱔魚具體的運輸方式有哪幾種?

一,常用的運輸工具:

1,竹簍:用竹篾做成,形狀上圓下方里面用綿紙桐油粘貼,以防漏水。竹簍可大可小,南方人用的比較多,我們這以前就是用的這種工具,獲取方便但是耐用性不高。

2,桶:木桶鐵桶以及塑料桶都可以,可以幹運也可以水運,不過水桶有一個缺點,就是相對深度比較大。鱔魚放浮了容易造成底層鱔魚容易受擠壓而窒息死亡。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3,蛇皮袋:目前使用比較普遍,它的透氣性比較好,成本比較低,是幹運鱔魚的好工具。不過蛇皮袋升溫比較快,運輸的時候最好用塑料袋裝一層冰。放在幾個蛇皮袋中間,防止升溫過快。

4,鐵皮箱或者集裝箱:自己做的鐵皮箱和裝雞蛋用的塑料集裝箱都是幹運鱔魚的好工具。先在箱底鋪上一層厚厚的溼潤的水草,以利於鱔魚體表保持溼潤,再放上鱔魚,鱔魚的裝載量不宜過大,一般的堆裝厚度為4到5釐米。幾個或者10幾個箱子疊加起來綁在一起運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在最上面綁一隻裝冰塊的箱子,既有利於保持低溫,融化的水滴下來又能保持箱內鱔魚體表的溼度。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5,活魚運輸車:這是長途運輸活魚的專用車輛,車上有充氧裝置。運輸鱔魚的時候,既要能夠使鱔魚頭伸出水面吸收氧氣,還要搞好防逃措施。

二,運輸注意事項:

1,鱔魚運輸前一定要暫養:因為鱔魚剛捕上來的時候,身上有很多汙染物,體內也有餌料殘渣和糞便,這些東西在運輸過程中,無論是幹運還是水運,都影響鱔魚的呼吸,增大耗氧量,增加死亡率,必須按照前面的方法,先暫養2天。

2,運輸密度要合理:無論是用那種工具,用什麼方法運輸,密度都不要太大,一般要求不超過20釐米的堆積高度。具體裝載量根據是運輸情況而定,水溫低,運輸距離短,可以多放,翻過來就少放。鐵皮箱每箱可以裝鱔魚30到40斤,竹簍每簍可以投放50到60斤,市場出售的蛇皮袋可以裝的容量為總容量的1/2,塑料袋可以裝的容量同樣為1/2.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3,保持適當的水分:幹運的時候只要保持鱔魚體表溼潤就行,路途長的時候,有必要中途停車淋水。水運的時候水也不能夠過多,過多的時候會導致鱔魚呼吸困難,影響成活率,也會增加運輸重量,因此運輸的加水量只需要與鱔魚齊平或者稍高就行。有條件的時候,中途要換水1到2次。

4,注意防逃:

鱔魚在運輸的過程中會發生逃跑的現象,因此,要在工具上面加蓋罩子,罩子可以用窗紗和網布自己製作。

為什麼說鱔魚在運輸前要暫養2天?如何正確管理鱔魚暫養運輸?

補充說明:

鱔魚的運輸最好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夏季高溫的時候其實是不適合運輸尤其是長途運輸的,冬季氣溫太低也不適合運輸,容易引起鱔魚凍傷。如果一定要在夏季運輸,最好是選擇在天氣好的早晨和上午運輸,還要用冰塊降溫。集裝箱幹運可以把裝鱔魚的箱子疊在一起綁好,最上面放一個空箱,裝上冰塊,汽運之前最好備足一切物品,包括水冰塊,充氧設備等等。運輸過程中一定要經常檢查,發現異常情況,馬上採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