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7000人的獨立團為何是八個營?

王執臣


對於看過電視劇亮劍的人來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肯定就是李雲龍,甚至於在我們現今使用的一些表情包當中,經常也會出現李雲龍的頭像。然而除開這部電視劇本身的精彩之外,我們也能夠看到李雲龍的一些閃光點,讓我們非常容易記住他。

其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就是他當時所帶的獨立團非常的有戰鬥力。當然我們今天就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李雲龍所帶的獨立團為什麼能擁有7000個人,並且下面設有8個營左右呢?這是什麼樣的編制?而電視劇當中所塑造的這一個場面是否是捏造呢?

其實要說當時的李雲龍的團隊,並不是我們所謂的正規軍隊,由於李雲龍拉起的團隊缺少一定的編制,所以他們就不能夠編入到當時的軍隊當中。任何一個體制內的東西都不可能被輕易的改變,而八路軍和新四軍這兩隻強大的隊伍,必須要有非常嚴格的限制才可以。而在特殊時期,其實國家的軍備擴充以及人員的增加是非常迅猛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些軍隊若是沒有編制也就沒有辦法拿起槍跟敵人對著幹,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也會採取沒有編制的隊伍,也就是所謂的散裝軍隊。

我們說到的這些散裝軍隊,就是也是根據一些規章制度來建立的,並且在抗日的過程之中能夠發揮到巨大的作用。可是他們只是隸屬於八路軍或者新四軍下面的某一個部分,卻不屬於各種各樣的有編制的隊伍。當然李雲龍的獨立團就是屬於這些情況當中的一種,並且是這些獨立團當中最為有名的一個存在,畢竟李雲龍所帶出來的兵,是非常的有戰鬥力的。就是因為這樣的戰鬥力,才讓這些獨立團以及各種各樣的縱隊和支隊不斷的衍生出來。但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到李雲龍當時的軍隊規模是非常大的。

在戰爭時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做事情,而作為靈活應變的新四軍,他們到了特殊的區域,也就開始了一輪的擴張隊伍。

這樣的情況之下,有很多人都會在手下帶很多兵,甚至一個營長都會率領幾十個人,深入到敵人的大後方探取情報,這樣的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有一些人知道的一些規則就是,只要能夠帶到100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響噹噹的連長,而隊伍能夠擴到兩三百人就可以成為一個營長,當隊伍有1000個人以上的時候,就能夠成為一個團長,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也紛紛的當起了官。

編制與非編制之間我們能夠看出,獨立團其實有著更大的靈活性,而正是因為這種沒有編制的限制,在加之當時的軍隊人數擴增,所以才有了李雲龍所帶的隊伍。只要有人想加入都可以編入隊伍當中,當然前提就是這些人必須要訓練合格並且聽話,所以這些散裝的隊伍最終加起來的人數甚至擴張到了7000多個人。人一多起來,管理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最終被編成了8個營,也就相當於是一個師的人數。這樣的鉅額人數,在李雲龍帶領之下也的確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實我們能夠知道,我們革命的勝利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得到的。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通過自己的努力,不管是正規軍還是散裝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都不是我們一兩句話能夠概括的。而在亮劍這個電視劇當中,李雲龍也通過自己所經歷的這些事情,向我們展示了中華的戰士身上所擁有的氣血方剛,以及他們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會一代一代的激勵我們不斷的開拓和進取,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讓我們的新中國有了更大的繁榮和富強。

貓眼觀史


關於亮劍中7000人設了8個營,當然不是編劇在胡謅,這都是有一定現實依據的。

李雲龍在與孔捷、丁偉喝酒時說出的:“我的獨立團不多不少,整整八個營!我現在是真正的地主老財”。

方立功在與楚雲飛交談時曾說:“經過一年的招兵買馬,李雲龍的獨立團已經擴充到了7000人,現在已經達到3個團的兵力。”

真實情況是八路軍早期,由於根據地分散,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編制,什麼一個團三個營,什麼的,隨意性非常大,不過一般是往上編,比如很多團都不足千人,當然當時的八路有大團和小團之分,大團一般是2000人以上,小團就是1000人以下,這個要看各個根據地的物質條件如何了,要是有足夠的糧食和資金,養一個大團也沒有什麼不行,但是如果根據地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作支撐,那麼大團你養不起。

以師為例,抗戰初期,國軍師分三種:甲種師3旅9團,乙種師3旅6團,丙種師2旅4團。按照這個標準,國軍一個甲種師一萬三千多人。可是,很多時候只有11000人。還有更誇張的,很多軍閥的部隊,一個師只有五六千人,卻領著一萬人的軍餉。

根據史料,獨立團所在的八路軍129師第386旅,在1937年成立時全旅共5700人,轄第771和第772兩個團六個營,這是將紅四方面軍第31軍的兩個師壓縮後的滿編,那麼再加上兩個營,確實應該在7000人左右。

像電視劇裡面獨立團編八個營確實弄少了,應該還是李大團長不好意思搞太多營級建制,否則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正常營級兵力計算,李雲龍這7000人足足可以編成十個營、外加團直屬隊若干個連,光營長恐怕就需要20多個!在軍事幹部稀缺的當時,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李雲龍獨立團最初的正編大體也就1000出頭,分兵後各營迅速擴編,只能再分解組建新營,每個營都擁有武工隊,縣大隊,區小隊等下屬的編制,其中抽調主力編制形成新編連,每個營擁有七八百兵力是可能的,算上團屬通訊連、警衛連、騎兵連、炮兵連、偵查連、衛生隊。


大王daiwang


通常情況下,一個營大概在300人左右,八個營的話才也不過才2000多人。那麼李雲龍在與孔捷、丁偉喝酒時說出的:“我的獨立團不多不少,整整八個營!我現在是真正的地主老財”。7000個人才八個營,這正常嗎?



我們先來說人數問題,方立功在與楚雲飛交談時曾說:“經過一年的招兵買馬,李雲龍的獨立團已經擴充到了7000人,現在已經達到3個團的兵力。”從他們交談的語氣來看,他們對這7000人還是比較震驚的,那麼這麼多人是從哪兒來的呢?

李雲龍的獨立團,雖然說是後來擴編的附屬團。但是在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人數達到了近萬人,經過兩天兩夜的戰鬥,獨立團的兵力肯定有一些損傷。戰鬥勝利後,李雲龍又在村子裡修整,加上我軍的好名聲,那時候有許多有志青年紛紛報國參軍,人數達到7000人應該不算意外。

李雲龍之所以把這7000個人分成八個營,估計也是為了更加方便管理,要不然按300個人一個營來算,光營長恐怕就需要20多個!在軍事幹部稀缺的當時,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李雲龍的獨立團也算不上是國民革命軍的正規編制。

全面戰爭爆發後,雖然部分革命隊伍接受了改編,成立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編制也十分有限,相對於敵後戰爭隊伍的擴張,這些編制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各種支隊、總隊、獨立團就應勢而生,李雲龍的獨立團也是這種情況。

還有不得不說明的一點是,敵後根據地的迅速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八路軍能夠堅決抗日,並且不斷殺傷、擊敗日寇,才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在有八路軍的時代正是中國艱苦奮鬥的時代,那時中國正在一心一意抵抗和打擊日本鬼子的進攻。

當時中國的很多家庭都因為日本鬼子的槍殺掠奪而破碎。也是因為這,所以有很多的人加入打小鬼子的行列。而八路軍乾的最多的就是一窩端了日本鬼子的根據地。而當時的國民黨的招收人數遠小於八路軍的,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而言之,各種因素加起來,才有了隊伍迅速擴張的奇蹟。一個優秀的軍事領導,才是隊伍勝利的基本。


史之策


別困惑,獨立團編八個營都弄少了,應該還是李大腦袋團長不好意思搞太多營級建制,否則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正常營級兵力計算,李雲龍這7000人足足可以編成十個營、外加團直屬隊若干個連,其實《亮劍》編劇還真不是順嘴胡咧咧,一定參考了李雲龍所在部隊的兵力數據。



根據史料,獨立團所在的八路軍129師第386旅,在1937年成立時全旅共5700人,轄第771和第772兩個團六個營,這是將紅四方面軍第31軍的兩個師壓縮後的滿編,那麼再加上兩個營,確實應該在7000人左右。

但是仍然不很準確,因為陳賡將軍最初這5700人包括了一個旅部、旅直屬隊(若干直屬營),兩個團部和直屬隊(若干直屬連),按一個團直500人計算,雜七雜八就得去掉將近2000人,如此算下來六個營的戰鬥步兵也就3700多人,每個營600餘人。



李雲龍只有一個團部和三個直屬連,因為他嘴裡只喊出了“警衛連、騎兵連、偵察連”,就算答友們再幫他建一個特務連,團直也不過1000人,剩下的6000人編成十個營豈不是綽綽有餘?輕鬆外加愉快的事情。

難怪孔捷驚呼:“八個營,老天爺,都知道你李雲龍今年發了財,沒想到你小子成了暴發戶了”,李雲龍可勁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財,有錢人!一旁的丁偉感嘆道:又該打土豪了。



可以佐證下八路軍初建時期的主力團建制,當時八路軍總部直屬一個“特務團”,這是個“三三制”的滿編大團,團長歐致富(開國少將),全團共有三個營九個步兵連,團部轄三個直屬連,每個營另轄一個機槍排,總兵員2300人。也就是說,特務團團部及直屬隊至少應有500人,然後攤下來三個營各約600人,每營去掉機槍排和營部人員,攤到三個連各約170人左右,這已經是幾近超額的部隊了。

侵華日軍的一箇中隊仿自德國的“大連”制滿編才180人,而八路軍主力部隊自東渡黃河開赴戰場後,每個步兵連根本達不到這個規模,也就150人上下,並且八路軍是徹底的“輕武器部隊”,營級建制既沒有日軍的大隊炮小隊也沒有大隊彈藥運輸隊,連迫擊炮都是團級才有的配置,一個營能有多少人?600人是非常足額之編制,只多不少。



抗日戰爭中期,在與日寇殘酷的戰鬥中,編制較大的部隊往往不能勝任游擊戰和運動戰,再加上一定的戰鬥損失,八路軍各團的步兵連平均降到了120人左右,每個軍區除保留幾個“大團”外(轄三個營九個連2000餘人),紛紛組建了只轄5個步兵連不足千人的“小團”。

根據曾克林將軍的回憶錄,他指揮的冀東軍區第12團是非常精銳的部隊,每個步兵連有150人,一色繳獲的日式武器,已經讓路過的其他八路軍部隊首長嘖嘖稱奇了,抗戰,艱難的很。



還記得李家坡之戰時張大彪的一營有多少人嗎?360人,這才是戎馬倥傯的年代,八路軍一個營的戰時兵力。當然了,到抗戰末期鬼子龜縮,八路軍部隊曾經有個大發展期,但是根據陳賡上報延安的電文,抗戰結束時各團也就在1700到2000人之間。

國民黨部隊的精銳步兵營,一般也維持在700人上下,比如張自忠將軍殉國的“棗宜會戰”中,史料記載,擔負後衛任務的第38師114團三營,實際參戰人數為695人,攜彈量為步槍兵200發,輕機槍每挺2000發,重機槍每挺8000發,迫擊炮每門150發。



但是張自忠第59軍的步兵營那可是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炮連的四單位制,配備有相當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八路軍哪有這麼好的裝備,營級是根本建不起機炮連的。


度度狼gg


抗戰時候標準一個完整建制團是2400左右, 一個營在700人左右 (386旅下轄771.772兩個團 總人數5700人。 除去旅部直屬警衛連特務連後勤等700人, 兩個團應該在5000人上下),而獨立團並不是老蔣所承認的部隊 ,屬於自己發展的部隊 ,李雲龍剛接手一開始也就1000多人,後來分兵突圍剩下500人不到,獨立團分兵前是三個營,打平安縣城時候張大彪帶一營有兩千多人馬 ,大概二營三營也在兩千多人 差不多七八千人 加上地方武裝上萬人。到後期兵圍大孤鎮時候有八個營 ,358團方參謀長說李雲龍雖然還是一個團的番號 可總兵力達到三個團7000餘人 ,李雲龍在大孤鎮外圍擺了三個營,大孤鎮被圍營長說八路軍足足一個團,按照他們的數人數方法肯定是國軍建制中的標準團2400餘人。


候家駒


7000多人分八個營,每個營大約是900人,這個兵力其實還可以,在二戰時期,德軍一個傘兵營的兵力就是這麼個編制,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也大致如此,李雲龍這麼編部隊也算合情合理。

當然,《亮劍》這部作品屬於影視作品,裡面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因素,並不代表當時的編制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二戰期間,整體來說,八路軍的部隊編制跨度非常大,確實有一整個團7000~8000人,這是因為上頭給的番號少。國民革命軍總共才給了一個集團軍的編制,1個軍,3個師,9個旅,27個團,81個營,其他的就屬於編外的了。這使得很多部隊根本就沒有番號,他們不得不往部隊裡硬塞進去,這就導致了各種人員超編的事出現。獨立團本身就屬於沒有番號的部隊,只能把人員不斷擴編下去,卻無法得到番號確認。

其次,由於擴編是在短期內進行的,這使得當時的幹部數量嚴重不足,尤其是連排的幹部大量卻,這使得他們不得不擴編下面的士兵數量,這也是當李雲龍吹牛說自己有8個營丁偉卻嗤之以鼻,因為在丁偉看來這群人卻幹部,短期內是沒有戰鬥力可言的。

不過呢,這是在二戰期間,由於戰士的傷亡非常大,經常是一場戰爭打下來就是一個團一個旅甚至一個師就被消滅了,比如我們的一個軍甚至被打得只剩下幾百人都來不及補充進去。


優己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對於看過電視劇亮劍的人來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肯定就是李雲龍,甚至於在我們現今使用的一些表情包當中,經常也會出現李雲龍的頭像。然而除開這部電視劇本身的精彩之外,我們也能夠看到李雲龍的一些閃光點,讓我們非常容易記住他。

其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就是他當時所帶的獨立團非常的有戰鬥力。當然我們今天就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李雲龍所帶的獨立團為什麼能擁有7000個人,並且下面設有8個營左右呢?這是什麼樣的編制?而電視劇當中所塑造的這一個場面是否是捏造呢?

其實要說當時的李雲龍的團隊,並不是我們所謂的正規軍隊,由於李雲龍拉起的團隊缺少一定的編制,所以他們就不能夠編入到當時的軍隊當中。任何一個體制內的東西都不可能被輕易的改變,而八路軍和新四軍這兩隻強大的隊伍,必須要有非常嚴格的限制才可以。而在特殊時期,其實國家的軍備擴充以及人員的增加是非常迅猛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些軍隊若是沒有編制也就沒有辦法拿起槍跟敵人對著幹,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也會採取沒有編制的隊伍,也就是所謂的散裝軍隊。

我們說到的這些散裝軍隊,就是也是根據一些規章制度來建立的,並且在抗日的過程之中能夠發揮到巨大的作用。可是他們只是隸屬於八路軍或者新四軍下面的某一個部分,卻不屬於各種各樣的有編制的隊伍。當然李雲龍的獨立團就是屬於這些情況當中的一種,並且是這些獨立團當中最為有名的一個存在,畢竟李雲龍所帶出來的兵,是非常的有戰鬥力的。就是因為這樣的戰鬥力,才讓這些獨立團以及各種各樣的縱隊和支隊不斷的衍生出來。但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到李雲龍當時的軍隊規模是非常大的。

在戰爭時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做事情,而作為靈活應變的新四軍,他們到了特殊的區域,也就開始了一輪的擴張隊伍。

這樣的情況之下,有很多人都會在手下帶很多兵,甚至一個營長都會率領幾十個人,深入到敵人的大後方探取情報,這樣的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有一些人知道的一些規則就是,只要能夠帶到100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響噹噹的連長,而隊伍能夠擴到兩三百人就可以成為一個營長,當隊伍有1000個人以上的時候,就能夠成為一個團長,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也紛紛的當起了官。

編制與非編制之間我們能夠看出,獨立團其實有著更大的靈活性,而正是因為這種沒有編制的限制,在加之當時的軍隊人數擴增,所以才有了李雲龍所帶的隊伍。只要有人想加入都可以編入隊伍當中,當然前提就是這些人必須要訓練合格並且聽話,所以這些散裝的隊伍最終加起來的人數甚至擴張到了7000多個人。人一多起來,管理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最終被編成了8個營,也就相當於是一個師的人數。這樣的鉅額人數,在李雲龍帶領之下也的確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實我們能夠知道,我們革命的勝利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得到的。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通過自己的努力,不管是正規軍還是散裝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都不是我們一兩句話能夠概括的。而在亮劍這個電視劇當中,李雲龍也通過自己所經歷的這些事情,向我們展示了中華的戰士身上所擁有的氣血方剛,以及他們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會一代一代的激勵我們不斷的開拓和進取,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讓我們的新中國有了更大的繁榮和富強。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這個很簡單,因為李雲龍的獨立團的編制,壓根就不是國民革命軍的那一套編制。


我們都知道在全面抗戰後,我黨革命隊伍便接受了國民革命軍的番號,但編制十分的有限,八路軍僅有3師6旅12團、新四軍僅有4支隊8團。


很明顯這對於抗戰隊伍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但也很簡單,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自然不可能被這些條條框框給限制住,而“自縛手腳”。因此各種隸屬於八路軍,但不屬於國民革命軍編制的隊伍便如雨後春筍的出現,李雲龍的獨立團便是這種情況


其實按照正常的編制來說,一個團一般只有三個營,也不過兩千個人左右。但實際就如我上文所說。所以《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有七千個人也不足為奇,還是貼合曆史的。


接下來說為何是八個營,這應該是李雲龍為了能更好的管理!畢竟如果按照一個營300人來算的話,這7000人就會有20多個營長啊!讓李大腦袋的脾性,要他管理二十多個營長,那可夠李雲龍喝一壺的了!

而且7000人分八個營在那個時候也屬正常情況,而且這樣分也可以讓李雲龍輕鬆特別多,這也是為何7000人分八個營的原因。


像素說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亮劍》這部劇吧,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李雲龍這個“風雲人物”吧,那看過的網友們肯定跟小編一樣對故事情節有很多的疑問了,好比李雲龍與孔捷、丁偉喝酒時,李雲龍當時說過自己拿出了三個營擺在大孤鎮,這令孔捷很震驚:“那可是你的全部主力啊?”,李雲龍是誰?不說話則以,一出口驚人,直接噎的孔捷沒話說:“我獨立團不多也不少,八個營呢!我現在是真正的財主了”!按我們平常的思路,一個營差不多也就300左右,1000左右也就差不多是一個標配團,但是楚雲飛在和方立功談話的時候給我們透露出一個消息:“在過去一年的不斷徵兵後,李雲龍已經把他的獨立團擴大到7000左右兵力,竟然已經有差不多三個團的兵力了!”足足7000人怎麼才八個營,這好像有點不符合常理。

我們來看看其他團,385團這是楚雲飛的團,這可是一個加強團,兵力竟然達到了5000人左右,小編對這一點真的驚訝的不是一點點,不過後來從電視劇中瞭解些,錢伯鈞的358團2000左右人是他們這個營的兵力,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加強團,那麼整個團兵力達到5000人左右也就見怪不怪了。通過查資料小編髮現,咱們八路軍的386旅的771團和772團都在2500人左右,771團和772團可都屬於正式編制,它們的人數比常規的千人團要多的多。

然而李雲龍的獨立團在平安縣城打仗時他的軍隊竟然擴充到了接近萬人!所以還別小瞧李雲龍的團隊,這名聲可是槍彈打出來的,他們在這個縣城的戰鬥足足打了兩天兩夜,這從六連和區小隊的兩個陣地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李雲龍的獨立團兵力多多少少肯定有一部分損傷、消耗,咱們把光榮犧牲的戰士們除去,李雲龍的獨立團按理來說應該還剩下5000人左右。在這場戰鬥勝利後,李雲龍的部隊就近在平安縣城裡的一個村子裡調整狀態休息。所以說,經過足足一年的時間,李雲龍不斷擴充軍隊、招兵買馬,加上共產黨的好名聲和戰爭時期愛國青年的熱血、報效國家的激情,人數一下子達到7000人左右也是意料之內的。

開頭我們瞭解到李雲龍把這些人分成了八個營,小編覺得是為了能更好、更有條理的管理吧!大家想想,如果按照常規一個營300多個人,這李雲龍的獨立團那得需要20多個營長才行!想想自己要安排20多個營長來管理軍隊,按照李雲龍的性子,那還不得撂挑子了!而且戰亂年代人才也是非常稀有的,更何況是軍事方面的人才,那是少之又少,這樣可不就輕鬆了許多,也能更加方便管理了,其實把7000人分成八個營在當時也不算太多,還是屬於正常情況的,一個營也就800不到900人左右,還是能管得來的,畢竟營長還有下級,這樣分李雲龍確實是輕鬆不少。


農村小夥達聞西


亮劍》李雲龍的獨立團到底有多少人,7000人的團為何是八個營?

看過《亮劍》的朋友肯定都有過這樣一個疑問,李雲龍的獨立團到底有多少人?李雲龍、孔捷、丁偉一塊喝酒的時候李雲龍也說了,他的部隊不多不少,正好八個營。但是楚雲飛的參謀長方立功也對楚雲飛這樣說過:“李雲龍的獨立團已經發展到了7000人,已經是三個團的規模了。”那時候的一個團到底有多少人呢?

我們常規的認知中,一個連是100餘人,一個營300多,一個團最多也就1000來個人。但是為什麼《亮劍》中楚雲飛的三五八團就能有5000多人呢?其實在抗戰時期和現在的情況是不同的,那是後有幾百人的團,也有幾千人的團,就像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那個不足一百人的炮灰團。

那時候一個普通的團是一千人左右,一個整編團是兩千人,比如三八六旅的771團和772團剛組建的時候都是2500人左右,這是有史可查的。而加強團隊兵力就是三千人以上了,就像是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楚雲飛的這個團比很多旅的人數都要多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李雲龍的團,在攻打平安縣的時候獨立團加上縣裡的各種抗日隊伍一共是約一萬人,從張大彪口中我們知道一營有兩千多人,估計另外兩個營和他也差不了多少,那時候的獨立團應該是7000人左右。當然攻城的時候肯定是有陣亡的,姑且算當時還剩5000人左右。

會去部隊休整上一段時間,再加上招兵,部隊人數達到7000人也算正常。至於他說的八個營,一個營900多人其實也不算多,叛變楚雲飛的那個加強營的營長手中就有接近2000人。這也是為了便於管理,不然300人一個營,那得要多少營長啊,解放戰爭的時候很多部隊的一個排都是100多人的。

一個整編團當時就是2500人,所以方立功說李雲龍的部隊接近三個團也是可以解釋了。大家認為小編分析的還算合理的話不妨點個贊吧,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也可以加一下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