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種植芋頭苗什麼品種最好?

流浪漢2457570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芋頭是一種美味食物,食用方法多樣,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芋頭柔軟甜美,看起來像滴水觀音,是生長季節的花,收穫季節的饅頭。其實種植芋頭並不難,種植芋頭苗主要優良品種如下?

①、香芋。廣東農家品種,香芋又稱檳榔芋,株高130釐米左右,葉片闊卵形,葉柄綠色,球莖長橢圓形,深褐色,肉白色,有紫紅色班紋。母芋大,子芋長卵形,每株子芋8-12個,單株產量在3公斤左右,澱粉含量高,香味濃,故名香芋。

②、牛腳烏芋。江西農家品種,牛腳烏芋又叫遲芋,植株高130釐米左右,每株有子芋25個左右,子芋多為長圓形,芽白色,單個重50-100克,含澱粉多,略帶甜味,品質好。

③、白塔芋。山東農家品種,白塔芋是成熟較早的品種,植高120釐米左右,每株有子芋14-19個,子芋多為橢圓形,芽白色,單個重50-100克,肉質細嫩軟滑,澱粉含量高,品質上乘。

④、荔浦芋。廣西農家品種,荔浦芋頭以芋頭下而聞名,母芋單個重可達1100-1520克,植株高在150釐米,每株子芋在5千克以上,適宜於有機質豐富、排灌條件良好的園地載培。

⑤、種植芋頭苗優良品種還很多,我就介紹以上四種,謝謝!








農村劉奇


牛腳烏芋頭、山東的白塔芋頭和廣西的荔浦芋頭都是很有名的品種。

1、牛腳烏芋頭,又叫遲芋,植株高130釐米,每株有子芋20—27個,子芋多為長圓形、芽白色,單個重50—100克,含澱粉多,略帶甜味,品質好,3月上旬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9—10月採收,畝產3000千克。

2、白塔芋頭,是國內成熟較早的品種,植株高120釐米,每株有子芋15—19個,子芋多為橢圓形、芽白色,單個重50—100克,肉質細嫩軟滑,澱粉含量高,品質上乘,3月上旬催芽,4月中旬定植,8月—9月採收,畝產3000千克。

3、荔浦芋頭,以芋頭大而聞名,母芋單個重達1000~1500克,植株高150釐米,每株子芋5千克以上,適宜於有機質豐富、排灌條件良好的園地栽培。3月下旬至4月初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10—11月採收,畝產4000千克。

一、栽培基地

選擇無“三廢”汙染,水質良好,空氣清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物資源呈多樣性的生產基地,土壤以pH值5.5-7.0、有機質含量1.0%-1.5%左右的壤土或砂壤較為適宜,土壤與灌溉用水、大氣環境都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質量標準要求。

二、整地施肥

整地在秋後即可進行。秋後對土地進行冬耕,耕作深度在30釐米以上,有條件的可使用手扶拖拉機耕作,翻土量大,耕作深,效果好。通過冬耕可以提高地溫,疏鬆並加厚活土層,有利於土壤活化。

三、施基肥

3月上中旬結合整地,按種植面積的大小,施入基肥,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土雜肥5000千克,為增強有機肥料的肥效,提高毛芋頭的品質,可以在有機肥料中摻入豆餅或煮熟的黃豆,如用黃豆,先將黃豆在水中浸泡後煮熟,然後把它混合在有機肥料中,拌勻後一起施入地中。

配合土雜肥,還應施入氮、磷、鉀含量各15%的三元複合肥50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一般情況下,氮、磷、鉀的比例為2:1:2,把複合肥均勻地灑入地中,耕作時翻土施入。在覆膜栽培前一次性施入基肥,施入基肥後,把栽培地耙平,整好待播。

下面是一些大的分類:

、紅芋  

株高90-10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淡紫色。母芋較大,近圓形,每株子芋7-10個,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鮮紅色,單株產量0.85-1公斤。含澱粉較多,品質優。鮮芋食用,也可乾製。中熟。生長期210-240天,種植期2-3月,9-10月採收,畝產1500-1700公斤。

、白芋  

發芽為白色,葉柄為綠色,其它形態基本同紅芋。白芋與紅芋的芋頭因其不易煮爛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將其搗爛製成芋餜等熟製品。而人們直接食用的則是發生第一次分櫱,形成小的球莖的“子芋”,這就是人們在超市裡常見的約雞蛋大小的芋子了。九頭芋  株高80-9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綠色。母芋與子芋叢生,子芋稍多,球莖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單株產量1.5公斤,肉質滑,味淡。蔬食和曬乾作藥用。晚熟,生長期270-300天。種植期2-3月,11-12月採收,畝產2500-3000公斤。九頭芋的口味略優於白芋、紅芋。

、檳榔芋

株高80-15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從下至上由綠逐漸過渡為咖啡紅,直至葉芯。球莖長橢圓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紋。母芋大,子芋長卵形,直徑3-5釐米,長度可達20釐米,福州地區俗稱芋柄。每株子芋6-10個。單株產量2.5-3公斤。澱粉含量高,香味濃,故名香芋。耐溼性較其他品種差,耐貯性較好。晚熟,生長期240-280天。種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穫,畝產3000公斤左右。檳榔芋是芋頭中的上上品,其芋頭可以直接食用。在種植地檳榔芋的辨別可查看葉片中央與葉柄連接點的顏色,若為咖啡紅,那麼就是檳榔芋了。




貨車司機闖天下


關於芋頭品種和種植方法,看完就會種植了

芋頭以肥大的肉質球莖供食用,我國很早就開始種植了。在華南、長江以南普遍栽培。芋頭株高1米左右,葉盾形較大,具長柄。其形態與天南星科許多花卉很相似,最近在許多居民小區及庭院種植芋頭,既綠化、美化,又可吃到新鮮的芋頭,很受人們的歡迎。芋頭的做法也很多種,比如:甜點反沙芋頭、芋頭扣肉、排骨燜芋頭,都是非常美味的菜餚。那麼芋頭的種植是怎樣的呢?芋頭又有哪些品種呢?跟著我來看看吧!

一、芋頭栽培

芋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發芽適溫15~20℃,幼苗期適溫20~25℃,壯葉期適溫25~30℃。球莖生長適溫為15~25℃,一般高溫季節形成母芋(20~35℃)、母芋達6~8節後母芋基本形成,子芋在9月之後形成。

芋屬於半陽性,不耐夏季強日照,但水芋對光照要求較高,球莖膨大宜在9月短日照之後形成。光週期長短對母芋影響小,對子芋影響較大。芋頭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有機含量高的土壤,故農民在種芋前溝中施入肥料、草木灰,以利芋頭的生長。

栽種 芋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種,宜選土壤比較深,肥沃,地勢較比較低平的土地種植,不能連作,每畝肥料2 000~2 500千克,45%三元複合肥10~15千克,庭院種植每穴施商品雞糞1千克,複合肥30~50克。用頂芽充分發達、球莖粗壯飽滿、形態完整、無病蟲害的子芋作種芋,每畝母芋用種150千克,子芋60~70千克,播前曬種2~3天。

播種前開好種穴,穴深10釐米,頂芽朝上,覆2~3釐米厚細土,蓋地膜,行株距80?5釐米。水芋可起壟栽植,一壟雙行,先按80釐米開溝,溝深10釐米,澆足底水,按株距30~35釐米栽種,然後將芋種在溝內,每穴種1個子芋,上蓋2釐米厚火燒土,連續播3~5行後,在47~50釐米的大行距中間開深溝,把土分開,培土成壘。播種後20天左右,破土出芽及時破膜引苗,並將膜孔處溼土弄好。因為芋頭嫩芽不是一起出土,在保全苗前每隔1~2天在田間查看一次,及時破膜保苗全、苗壯,苗期宜多鋤深鋤,促根紮下。

2. 肥水管理 芋頭喜溼怕旱,當田間出苗到80%時,澆一次齊苗水,以保全苗促根系生長,幼苗3片葉前,保持見幹見溼,當田土幹到發白時,小水澆灌,當4~5片真葉後到球莖膨大期,要大水勤澆,7~10天澆水一次。高溫乾旱季節,注意早晚澆水,防旱防熱,9月下旬後需水量減少,要少澆水,平時還要注意排水降漬。

3.芋生長期長,需肥量大,追肥3-4次,2-3片葉的時候首次追肥,一畝地用肥料10千克,加水8-10倍澆施;5片葉時追二次肥,每畝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氫鉀3~5千克;7~8片葉時,地下球莖開始膨大,可追第三次肥,每畝尿素25~30千克,硫酸鉀20~25千克。每次施肥開溝撒於溝內,施後結合培土平溝。

4.採收 當地下部莖葉變黃,根開始乾枯的時候就可以收穫了,雙手手心相對,十指緊握芋頭,左右旋轉2~3次,拔起芋頭。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選晴天掘收。

二、芋頭品種

按園藝學分類,可分魁芋、多子芋及多頭芋3類。屬於魁芋的品種有龍頭芋、臨海大芋、奉花芋、廣西的荔浦芋、臺灣的檳椰芋等。母芋單重大於全株子芋,母芋品質優於子芋。屬於多頭芋的品種有姜芋,母芋與子芋大小相似,品質相近,且密集成塊,較難分開。多子芋子芋總重大於母芋,子芋品質較優。按生態學分類,可分旱芋、溼地芋和水芋3類。水芋生長需較淺的水,往往與水稻田相似,如光芋、紅頂芋;溼地芋有龍頭芋、臨海大芋、生長期間田間土壤保持溼潤,但不宜有水層;早芋生長需不在水裡,但仍需較多的水分。其主要優良品種有:

1.香酥芋又名紅梗芋。株高100~120釐米,葉互生,葉片長寬80?0釐米,葉柄長120釐米。屬子芋類,母芋中大、圓形、下部稍尖,子芋較多,芽紅色,肉質糯而甘滑,味醇香。

2.黃粉芋 產浙江餘姚。早中熟,葉柄綠色,子芋橢圓形,孫芋近圓形,每株結芋20~25個,球莖含澱粉量高,質細面,品質好。

3.荔浦芋頭 產廣西荔浦縣,為清朝貢品。母芋近短炮彈形,中間略大,兩端略細,重1.5~3千克。切開後芋肉是紫色的。肉質細膩,煮熟後甘香鬆軟,風味獨特。芋頭扣肉是廣西名產。

4.杭州香梗芋 屬多籽芋類型,子芋質粉,有香氣,母芋質松,子母芋品質均好。母芋橢圓形,重0.3千克,每株子、孫18~10個,重0.6千克,芽眼紅色,毛衣很多。還有金華紅嘴芋、萊陽芋8520、紫梗毛芋等。


海南小夥V


專業種植應選九頭芋,口味優異,產量高:株高80-90釐米。葉片闊卵形,葉柄綠色。母芋與子芋叢生,子芋稍多,球莖倒卵形,褐色,內白色。單株產量1.5公斤,肉質滑,味淡。蔬食和曬乾作藥用。晚熟,生長期270-300天。種植期2-3月,11-12月採收,畝產2500-3000公斤。九頭芋的口味略優於白芋和紅芋。


徐明鑽


這個應該是廣西的荔浦芋頭。荔浦芋屬天南星科,又叫魁芋、檳榔芋,原為野生芋,是經過野生芋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形成的一個優良品種,在荔浦縣進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歷史,據記載當年系福建人將芋頭帶入荔浦縣,首先栽於縣城城西關帝廟一帶,並向周邊輻射種植,在荔浦縣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下,受環境小氣候的影響,逐漸形成集色、香、味於一體的地方名特優產品,品質遠勝於其它地方所產芋頭,深受大家的喜愛。


未來更美好


檳榔芋好吃,粉糯,如果用農家肥種就更加好吃了。




英子記農


芋頭喜溼耐熱,土壤肥沃的地區較利於其生長。春季施基肥,以腐熟有機肥和複合肥為主。每畝地可施用腐熟有機肥4000-5000㎏,硫酸鉀複合肥60-75㎏。在植株生長期間還需追肥2-3次,首次追肥時可追施速效氮肥,比如每畝追施尿素10-15㎏,以促進莖葉的迅速生長,增強光合作用,提供足夠的養分供應地下塊莖的生長。後期芋頭生長和子芋膨大期追肥,以磷鉀肥為主,如每畝施碳酸氫銨30-45㎏、磷酸二氫鉀40-50㎏等,促進塊莖的生長膨大,少施氮肥,否則莖葉生長迅速消耗養分,不利於塊莖的生長。


俊凱三農鳥瞰圖


粉的芋頭就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