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坦克武器的出現,究竟還有沒有必要繼續研發新型坦克?

佰ii索


有相當一部分軍迷認為,現代反坦克導彈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各種先進的制導方式加上“攻頂方式”的出現,使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岌岌可危!並且在1990年代末之後的幾場戰爭當中,比如:車臣戰爭、敘利亞戰爭...大量的坦克被反坦克導彈或者其它反坦克火器打的身首異處,坦克乘員的屍體慘不忍睹...由此便出現了“坦克無用論”!
但世界上的事物總是“有矛必有盾”的

,反坦克導彈雖然大幅度的進步,坦克的自身防禦也在顯著提升,21世紀的坦克都已經升級安裝“主動防禦系統”,其作戰方式就是使用車載雷達和光學傳感器環360°探測和偵察坦克外部50~3000米距離的戰場環境,如果有來襲的反坦克彈藥,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毫秒)發射攔截彈將反坦克彈藥擊毀,以確保坦克自身安全。

以色列陸軍由於長期與敵對武裝交戰,對於坦克主動防禦手段有較深入的研究,研製出來的“戰利品”防禦系統,就可以對抗現役的大部分俄製反裝甲火器。



其主要構成就是:探測雷達、破片式防禦彈、自動裝彈機...構成,由於性能先進、體積適中,安裝在了坦克、自行火炮、步戰車上面,甚至部分反伏擊車、悍馬車也安裝了該防禦裝置。
我軍目前也研製出了與“戰利品”系統相當的主動防禦裝置。這張動圖裡的文字介紹表明該系統也能做到360°無死角監控和防禦。

這張動圖說明了該系統的發現來襲導彈和確認方位的過程。
最後確認來襲的反坦克彈藥的方位、速度後發射“破片式防禦彈”爆炸後形成密集的預製彈片將來襲的反坦克彈藥擊毀。


通過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瞭解到,反坦克導彈或者其它反坦克彈藥是可以防禦的,雖然不能做到100%,但是能攔截絕大多數就已經大大的提高了坦克的安全性。

另外,高檔的第三代坦克上還不止“主動防禦系統”這一種防護措施,還有反光學器材裝置,說白了就是:一種車載激光炫目槍,它可以自動的發覺到敵方的照射到坦克上的激光指示光束,會迅速的沿著光束方向反擊一束強激光,將敵反坦克射手致盲!

99式坦克上的這個裝置就是“激光壓制器”,它的功能就是壓制敵方的光學瞄準器材。

有了軟硬殺傷的裝備後坦克的安全就會大大的提高,“陸戰之王”的地位也就會更加穩固,同時坦克的厚甲防護性能和主炮的威力並沒有降低,仍然是移動的堡壘,進攻和防禦的能力目前為止還沒有其它的陸戰武器可以替代它。
坦克發射干擾彈後形成的煙霧面積是很大的,可以有效的干擾反坦克導彈的“紅外/激光引導頭”,但是要先敵發射才行。

現在坦克極少有新的型號出現,並不是因為有眾多的反坦克裝備,讓它沒了生存空間,而是現在已經不會出現坦克大戰了,雖然還有激烈的局部戰爭,但是現役的坦克在性能方面沒有應付不了,所以沒有必要耗費巨資去發展更先進的坦克,只是在現有坦克平臺上加以改進,就能應付現代局部戰爭...總之,坦克還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馳騁在戰場上。


皇家橡樹1972


當然有必要研發新型坦克,而且正是因為反坦克武器的不斷增多才更要研發新型坦克,要提高坦克的防禦能力,要在被動防禦和主動防禦方面提升坦克的防禦能力,而且還要提升坦克的攻擊能力,先於對方發起進攻,先於對方消滅,這樣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個論調,認為坦克這類武器沒什麼價值了,因為反坦克導彈越來越多,直升機可以打坦克、攻擊機也可以打坦克,而且不是一個一個地打,有的真是一串一串地打,很多人因此認為坦克這種武器沒有必要了,這種看法是很極端的,現代戰場不僅不能不能淘汰坦克,而且需要一定規模的坦克。航母也有剋星,反艦導彈也越來越多了,不是還有很多人在說到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的時候直接用航母數量下定論嗎?這都是很偏執的看法。


任何一種武器裝備都有剋星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美國打伊拉克,它也沒只用航空母艦啊,當需要對一個目標進行佔領的時候,總不能把航空母艦搬到陸地上或者是讓飛機無休止地盤旋在目標上空吧?需要陸軍的士兵駐紮在這裡,那麼既然陸軍沒有過時,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怎麼可能落後於時代潮流了呢。


現代化戰爭的成本比過去更高了,這意味著戰爭越來越不適合拖成持久戰,這些年我們看到的都是美國對一個實力差距很大的小國作戰,你只要炸就夠了,但是當對手是一個強國,大規模陸戰可能避免不了,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出動了十餘萬架次的飛機,導彈炸彈用了無數,加上後來伊拉克戰爭的消耗,徹底打垮了伊拉克,前前後後的消耗不計其數,當你面對一個大國的時候,可能對方不還手讓你炸你都炸不起。或者對手並不是一個國家成建制的正規軍,只是一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散兵遊勇,它們沒有高價值目標,沒有指揮部,沒有正經的兵營,沒有軍火庫,這樣你的精確制導打擊只是高成本低收益而已,陸軍不得不用,而坦克是可以幫助士兵減少傷亡的,所以必須要不斷研發新型坦克。


齊繼同志


肯定要研發新型坦克!坦克有很好的快速機動能力,有很強的各種新型火力,電子和較為強的裝甲防護能力;坦克有重型、中型坦克(它適合在北方沙漠和山林地帶);有輕型和水陸兩用坦克(它適合南方山林、水網地和空中以及海渡運送部隊)。坦克與反坦克武器是矛與盾的關係,雖然各種新型反坦克武器的不斷出現,但在不同的戰場上有使用不同武器的作用和發揮;只有研發機動性能更快更好,火力更全面和防護能力更好的新型坦克,填補反坦克武器的短板。


羅海元


題主的這個問題從學術角度來分析本身就是錯誤的,是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矛盾理論在武器裝備發展史上一直存在,矛與盾之間的爭鋒也是相輔相成的,從未停止過。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因為反坦克武器的出現,坦克就被退出歷史的舞臺,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強調一個武器發展史上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款武器裝備退出戰爭舞臺,通常是在替代產品技術逐步走向成熟,且對於戰爭發展有一定促進發展的影響力,比如航母的運用成熟終結了戰列艦“大炮鉅艦”的海戰時代;目前尚未看到有類似的東西可以替代坦克的存在,這顯然就有點操之過急的意思在裡面。

自古以來,在世界戰爭史上矛與盾之間的爭鋒就從未停止過,始終處於一個此消彼長的發展態勢下。不同的階段矛與盾分別佔據一定優勢地位,這就有了題主的這個問題。隨著導彈技術的成熟,反坦克武器無論是穿甲威力還是制導模式一路高歌猛進,發展速度顯然快與裝甲防護,尤其是近些年出現的一些具備攻頂作戰模式的反坦克彈藥的出現,進一步拉大了反坦克武器的優勢。

在反坦克武器大踏步發展的大背景下,坦克防禦的升級改裝工作也從未停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動防禦系統的出現,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主動防禦系統就相繼運用到前蘇聯T-80系列和以色列“梅卡瓦”坦克上,只不過技術並不是很成熟,當時的坦克發展理念還是遵循重甲,即將更多的經歷放在反應裝甲、複合裝甲的研發和運用上;近年來主動防禦系統逐漸成熟,俄羅斯號稱的第四代T-14阿瑪塔坦克就裝備了第三代主動防禦系統,美國人也在M1A2坦克上安裝了主動防禦系統等等。

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反坦克武器彈藥的種類和方式更加豐富,從最早的反坦克步槍、反坦克炮到二戰後出現的反坦克導彈以及武裝直升機反坦克運用,直至今天的末敏彈等等,對於坦克的防護水平提出嚴峻的挑戰,其中最具挑戰的當屬武裝直升機的出現,尤其是美軍AH-64阿帕奇在海灣戰爭中一夜成名,單機幹掉伊拉克16輛坦克裝甲車,坦克無用論或者陸軍無用論思想自此出現,為題主的這個問題出現奠定了基礎。

雖然當前來看,反坦克彈藥的發展佔據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想終結坦克尚不成熟。美軍曾提出過數字化作戰部隊設想,意圖用重量更強的武器來代替現有的重防護坦克和裝甲車輛,從而實現其快速反應、全球作戰的理念;但該項目在經過試驗之後於2003年宣告終結,最早的意圖取代坦克地位的設想以失敗告終,這就意味著以當前的技術手段尚未有替代產品可以完全取代當前的裝甲作戰模式,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反坦克武器發展的同時,坦克針對性的防護工作也沒停止。坦克的防護經歷加掛反應裝甲、複合裝甲、柵欄裝甲以及安裝主/被動防禦系統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坦克與時俱進的發展潮流並沒有停止。此外,相應的戰術理論也在悄然發展中,比如未來應對空地一體戰而出現的類似於我國合成營的合成部隊,通過整合現有作戰體系,優劣互補,強化坦克的體系作戰能力,這和最早出現步戰車伴隨坦克作戰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還有一些輔助武器的運用,大大降低了反坦克武器的命中概率,比如傳統的煙霧遮障、機動規避等等。

因此,是否決定坦克會退出戰爭舞臺,首先要一分為二的以辯證的思想去研判,其次還需考量其替代產品是夠出現以及成熟,顯然目前尚未出現替代坦克的新興產品,坦克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陸戰的重要裝備,自然有發展的必要了。


鷹鴿分析


我在19年前在新浪軍事論壇發過一個貼子,提出一個設想,那就是中國能否發展類似前蘇聯“鷂

”式大型地效飛行器或者小一些的型號部分代替坦克的穿插突擊作用。

我的依據是由於大量空基、陸基反坦克武器、系統的出現且日臻完善,傳統坦克的機動能力和防護能力與之相比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很難有開創性突破,就如同速射武器讓騎兵的速度不足以克服火力密度和反應速度,內燃機的出現消滅了遊牧民族空間機動優勢,最終騎兵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遊牧民族由殘忍嗜血,毫無人性,更無人倫主動變得能歌善舞一樣。在防護能力遭遇天花板的情況下,提高兵種空間機動能力特別是特殊地形通過能力、速度就很重要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地效飛行器速度可以達到500公里每小時以上,可以無地效飛行,最大高度可以達到5700米,足以克服絕大多數複雜地形障礙,運輸能力強,可以配置大型導彈、火箭炮,可以搭載約一個營的全副武裝的士兵,可以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突擊。而且它的防護能力也很強。

個人認為坦克的部分任務可以由地效飛行器代替,但坦克還是不可或缺的。個人之見,歡迎批評指正。


劍膽琴心蜘蛛俠


反坦克武器的出現不但沒有阻礙坦克的發展,反而推動了坦克的全面進步。現代坦克擁有超強的機動性、新型複合裝甲以及自動防護系統,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坦克正在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未來更是向無人化,智能化發展。

反坦克武器的升級換代也促進了裝甲集群戰法的改變。在朱日和軍演中作為突擊主要力量的合成營坦克編隊以四輛為一組向前推進。而且四輛坦克的炮口分別指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一舉改變了過去三坦一組的舊編制。不要小瞧這一輛坦克的增加,他不但大大增強了火力更能攻擊來之不同方向的敵方目標。保護隊友的安全。

反坦克武器由來已久。也正是這些武器的出現使坦克的自身防護以及戰法的不斷演化。現代戰爭是信息化,體系化作戰。坦克作為突擊力量並非單打獨鬥。在地面堆進時會與裝甲步兵,裝甲支援車協同作戰。

坦克在現代戰爭中依然是重要的突擊力量,在信息化,無人化和智能化的未來亦不可或缺。








羅羅905


要說反坦克武器出現那可就太早了。

英國坦克第一次出現在索姆河戰場,就有德國炮兵用野炮對著它平射。之後就是用打掩體的K型子彈伺候。

如果這些都還是急救章,不久之後的毛瑟13毫米反坦克步槍那可就是專業反坦克武器了。

那您說之後坦克還發展了嗎?

二次大戰前倒有蘇聯巴甫洛夫為代表的一票人認為反坦克炮面前眾生平等。結果當德國坦克把他的方面軍壓個粉碎的時候他被抓起來斃了。

二戰的結論就是反坦克炮不能自行就不是坦克的對手。

二戰後坦克又受到兩次衝擊,一次是反坦克導彈大規模使用,另一次就是武裝直升機發明並投入戰場。

坦克沒前途的喊聲那是甚囂塵上。

結果呢?各國一邊喊著一邊造自己的坦克,除了約翰牛發狠真不造了,其他沒見哪國當真。大概是都一邊嚷嚷希望對手相信了真不造了,自己趁機再多來幾輛。

為啥呢?因為坦克目前沒法替代,坦克能幹的活其他車輛武器幹不了。坦克就是火力堡壘,除非有種別的東西能把概念整個顛覆了,否則現在趨勢看替代坦克的還是坦克,無非是跑得快的坦克、重量輕的坦克或者信息化的坦克。

就算以後真出了顛覆坦克概念的武器,坦克怕都還會繼續發展一段時間,因為那時候還要考慮價格考慮效費比甚至考慮傳統心理。

當年英國造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時候在議會鬧得很兇。反對的認為這戰列艦又昂貴又脆弱,以後的趨勢都是航母和飛機,造個鐵棺材有毛用啊?結果一表決最後還是造了,英國人的理由是:如果戰列艦真的無用,我們最多浪費了錢;而如果戰列艦無用的理論是錯的,那我們可能就會失去大英帝國。

我相信到末代坦克的時候還會出現類似的爭論和選擇。

不過呢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老槍與戰線


坦克作為陸軍主要突擊力量,當然需要繼續研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越野、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坦克應運而生。1916年9月15日,英國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鬥。從此,坦克進入了歷史的舞臺。

就在坦克首次投入使用後不久,反坦克武器就應運而生,最初就是德國K型子彈,用以擊穿坦克裝甲。

二戰期間,蘇聯的大縱深作戰和德軍的閃電戰,充分顯示了坦克集群在戰爭中的威力,成為各國陸軍裝甲力量建設的標杆。而在戰爭中,反坦克武器也不斷得到發展,從反坦克步槍到各種口徑反坦克炮,專門用於攻擊坦克的強擊機以及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坦克自己。

二戰結束後,隨著反坦克導彈和武裝直升機的出現,曾經出現過坦克無用論的理論,不過事實證明這個理論站不住腳。現代化的戰爭,強調的是多兵種協同作戰。比如冷戰時期的蘇聯陸軍進攻作戰是在密集的防空傘保護下,由強大的機械化步兵伴隨,自行火炮與武裝直升機支援的坦克部隊具有壓倒優勢的突擊力。

一種武器的產生必然會有對應的武器產生,矛與盾的問題不可避免,正是因為盾的發展又促進了矛的進一步發展。相信在21世紀,集火力、機動和防護為一體的坦克必將有更新的發展!


榮華之武器堂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矛和盾的問題。從武器發展來說,一定是相輔相成。如果必須扣題回答的話,我想先問反坦克何在?

從一戰的索姆河為了打破塹壕戰英軍發明了坦克,到二戰中坦克隨著德國閃電戰而同名。但原理為攻擊和效率。

二戰後反坦克武器層出不窮,不僅因為天下苦坦克久奕。更重要的是科技的進步,更更重要的是作為曾經的陸戰王者,已經日落西山。

理由是,只能說要不裝甲能提高,要不就是成本和無人話的提高。除非是一邊倒。否則坦克,還是說再見吧。


飛雲直渡


隨著空對地的手段越來越多,而且的打擊精度越來越精準,坦克確實沒有了二戰時期的鋒芒,不過短時間內還不會有太大的發展,但這是早晚的事,就猶如騎兵一樣跟不上時代了自然就會被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