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沒有可以稱得上逆天的軍事行為的戰役?

史學達人


1947年8月18日,劉鄧首長回電陳賡:“我們開進順利,並不太緊張,你們晚些天過河沒有關係,渡河要確保安全,不要急躁”!陳賡接電萬分感動,因為他深知此時劉鄧大軍身邊團團圍著蔣軍30多個整編旅,壓力非常之大,所以此電充滿著寬慰和愛護。許多年以後,陳賡每每回憶起南渡黃河的往事,總是感慨地說:“我們吃的是劉鄧的飯”。

(陳賡將軍)

原八路軍第129師名將陳賡,此時正擔任新組建的臨時兵團“陳謝集團”的司令員兼政委,所部戰鬥序列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陳賡的太嶽縱隊)、第九縱隊、第八縱隊之第22旅、起義過來的孔從洲“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全兵團共29個團80000餘人的兵力。該集團主力雖然是晉冀魯豫軍區的部隊,但是已轉隸軍委直接指揮,成為一個獨立的“準戰略集團”。

始終活動在晉南和豫北地區的陳謝集團,原本曾經主動請纓西渡黃河保衛中央的,但是偉人做出了更偉大的決策:著該兵團南渡黃河殺入豫西地區,攻擊胡宗南薄弱的後方和兵力稀少的開封、洛陽等地,切斷隴海路,配合劉鄧大軍的挺進大別山和華東野戰軍的外線出擊,使三路大軍成“品”字形完成戰略配合和展開,共同經略中原。



(陳賡照相)

這是一招妙棋,一旦陳賡兵團南渡黃河,隴海鐵路西段將直接處於我軍的攻擊之下,不僅胡宗南必須抽調進攻陝北的部隊回援,圍攻劉鄧大軍的白崇禧集團也得分兵救援,必將徹底調動敵人從而極大改變中原戰場的局勢。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陳賡兵團能否及時、成功地渡過黃河天險,迅速在敵佔區完成戰略展開。

然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第一個困難是晉南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暴雨天氣,導致多處山洪爆發進而沖毀了道路,使我八萬人馬的行軍變得異常困難,陳賡不得不緊急電告正在轉戰陝北的軍委、以及焦急盼望的劉鄧首長,所以才有了本文開篇的那封回電。第二個困難是連日大雨使黃河水暴張,而我軍只有一些小木船,根本無法順利實施強渡。



(陳賡)

黃河水流的湍急程度與長江完全不同,流速猛,旋渦多,小木船在如此洶湧的水流中極易傾覆,同時,陳賡兵團選擇渡河的潼關到孟津一段,自古就是黃河要衝,河道狹窄,地勢險峻,對岸敵人又早已封鎖渡口修建了防禦工事,擁兵兩個整編師又一個旅。更要命的是,陳賡麾下的指戰員多為北方籍而不習水性,一旦翻船則人船都難以自救。

軍情如火,陳賡將軍在北岸也是心急如焚,八萬大軍聚集在黃河北岸是難以長時間保密的,設若被敵人發現而加強對面的防禦和兵力,後果不堪設想。事情的詭譎在於,南岸的蔣軍反而此間大為放心毫無戒備,因為按照常理,如此暴漲後湍急的黃河水,別說是大軍南渡,就是少數有經驗的黃河船工都不敢冒險而選擇歇工了。

(解放戰爭中的陳賡)

1947年8月22日,陳賡在大雨中下達了強渡的命令,次日凌晨,各縱隊的突擊隊乘坐小船出發,而跟隨他們同時下水的,是由當地民兵組織的“葫蘆隊”。這些身上綁滿葫蘆的青年民兵都是泅渡的好手,他們持槍遊在木船的前後及兩側,衛護著船隊前行。隊伍行進到黃河中間時,仍然被南岸守敵發現了,於是黃河兩岸的炮火和河中間的步機槍打成一片。

突擊隊僅僅用了30分鐘就到達南岸,隨即猛撲敵人的防禦據點,而我軍大部隊的強渡隨即開始。由於船隻很少,當地百姓特別製做了一種獨特的渡河工具:用油布把棉花和秸稈包裹起來,重量很輕但是浮力不小,即使中彈也不影響使用,所有不會水的戰士都抓住這種東西勇猛向前。因此在黃河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觀:小船、葫蘆、油布包、木筏甚至門板紛紛下水,夾雜著巨大的勇氣和膽量在急浪中翻滾,毫無畏懼地奮勇向前。

(晉冀魯豫野戰軍首長)

看見這逆天景像的蔣軍士兵已然嚇懵了,本來我軍第一波登岸的突擊隊數量並不多,但是其決絕的攻擊和河面上的壯觀場面,讓守軍徹底膽寒,不少人放棄抵抗狂奔逃命,陳賡兵團僅用24小時全部渡過黃河,1947年8月24日拂曉,陳賡將軍本人及司令部渡河到達南岸,三天後率部攻克澠池縣城和觀音堂車站,徹底斬斷隴海鐵路的運輸,迫使陝北和大別山之敵紛紛回援,勝利達成戰略目標。

陳賡兵團在凌晨南渡黃河的戰役不僅出乎敵人所料,並且由於其逆天的軍事行為,在當地百姓間也引起了巨大轟動,民間嘖嘖稱奇並且越傳越神。以至多年以後,這裡還流傳著“騎龍過黃河”的傳說,說是陳賡將軍的部隊到了河邊,只見狂風怒號,河水翻騰,正束手無策之時,一條巨龍自雲中而羅,頜首領命,大吼三聲,馱著十萬將士直飛南岸云云,種種有鼻子有眼。


度度狼gg


歷史上可以稱之為逆天的軍事行為的戰役有很多,我們說一個發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吧。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戰役,對於我們新中國的成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他們領導的戰役,都是為中國人民而戰。因此,這樣的戰役,才是最有歷史意義的。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有一場戰役叫做,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

這一次戰役之所以稱得上逆天,是因劉鄧大軍在當時是屬於是孤軍深入到敵人的心臟地區,他們就如同一把利劍,插入到了敵人的心臟裡。

這一次戰役對敵人的打擊是傷筋動骨的。也是這一次戰役的勝利,為解放軍進行大反擊拉開了序幕。

因此這樣的戰役,在面對重重困難的情況下,取得了的勝利,才不負逆天行為的美名。

要知道那時候的國共雙方的戰爭,一直都是在黃河以北戰場上進行的。我軍能夠活動的範圍,也僅限於黃河以北。

但是,若是戰爭一直在黃河以北進行,不利於發揮我軍的優勢呀,畢竟我軍主要是擅長打游擊戰和運動戰。

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到達的地盤的範圍越廣,越能發揮我軍的優勢。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徹底的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鄧大軍開始孤軍深入到敵人的心臟地區,也就是大別山的。當然了在當時,國民黨的軍隊也沒有想到劉鄧大軍敢這樣做。

但是,劉鄧大軍就是料到了國民黨想不到,因此才決定冒險打這一場戰役的。可以說這一次戰役,是充滿著各種風險的。

畢竟,劉鄧大軍是屬於是孤軍深入,他們沒有任何援助,糧食和各種軍需物資,都是需要自己解決的。

在這種情況下,和敵人進行戰爭,當然是困難重重了。

關鍵是他們還不能被敵人發現蹤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說劉鄧大軍裡的每一個人,在深入大別山的時候,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因此,才有了後來遭遇敵人大部隊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經過殊死拼殺,劉鄧大軍殺出了一條血路,把敵人打得嚇破了膽寒,然後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的。

這一次勝利用毛澤東的話,就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反攻拉開了序幕,我們也開始有被動防禦轉換成了主動出擊。

可見這次戰役的勝利,具有多麼大的歷史意義。因此,這一次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覺得算是最為逆天的一戰。


史學達人


朝鮮戰爭的38軍成名戰吧,14個小時強行軍70多公里,然後完成一場阻擊戰。這大概是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不計算地形地貌地物,不計算之後要為阻擊戰保留的體力,就現在你全球所有軍人,說給你14個小時,你給我跑70公里,跑不掉就槍斃,1%的完成率都沒有,而且是肯定沒有。


江東妖兔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生平最得意之作,充分利用了紅軍靈活機動的特點,以3萬之眾,將蔣介石的40萬大軍牽著鼻子走,耍的團團轉。短時間內,多次使用“調虎離山”這一計策,並且都成功了,這的可以說是用兵如神。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撤出根據地,進行長征,遭到蔣介石40萬大軍圍追堵截,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四渡赤水戰役打響了。

一渡赤水

紅軍兵分三路,從元厚鎮、土城鎮向西度過赤水河,擺脫跟敵人糾纏的局面,集結紮西,尋機殲敵。

二渡赤水

敵軍主力被吸引在川滇邊境,貴州空虛。我軍出其不意地從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度過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滅敵人。5天之內消滅敵軍2個師加上8個團。

三渡赤水

遵義大捷後,蔣介石親自坐鎮貴州捲土重來。我軍主動撤出戰鬥,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挺近川南,將敵軍的部署打亂。

四渡赤水

敵軍疲於奔命,我軍卻又秘密地第四次從太平渡口、二郎灘、九溪口渡過赤水,而後向南渡過烏江,徹底跳出敵軍的包圍圈。


歷史小跟班


朝鮮戰爭是中美的“直接對話”,持續三年,美軍用兵44萬,據官方統計死亡、失蹤54 246人;朝鮮戰爭中能稱為奇蹟的戰役不少,今天要說的是朝鮮戰爭二次戰役“38軍強插三所裡”,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高喊:“這是奇蹟、神蹟,14小時用雙腳邊打仗邊行軍72.5公里,那還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這是奇蹟、神蹟!”

第一次戰役中,38軍因為行動遲緩沒打好,軍長梁興初被性格剛烈的彭德懷一頓臭罵,梁在軍黨委會上斬釘截鐵:“我梁興初是打鐵出生,38軍也不是紙糊的。”

二次戰役開始後,聯合國軍在我志願軍打擊下節節敗退,卡住三所裡,造成關門打狗的局面成為整個戰局勝負的關鍵。為切斷聯合國軍退路,38軍113師奉命直插三所裡,阻敵南逃北援。

113師沒有機械化裝備,又恰逢北朝鮮五十年一遇的寒冬,官兵僅憑雙腳在崇山峻嶺中強行軍,條件十分艱苦。為了按時插到三所裡,副師長劉海青率領338團作前衛,全團只帶武器、彈藥,輕裝前進。出發前,他交代各團長說:

  “每個營、連都要準備當尖刀作前衛。遇到敵人,前面的營、連打,後面的部隊繼續前進。再遇敵,依然是打的打,走的走,交替前進,決不戀戰!”

  為了儘快穿插到位,他又做出一個非常果斷正確的決定:去掉偽裝,大膽前進。當時敵機誤認為我師是南朝鮮退下來的部隊,沒有進行轟炸;部隊在山間小路強行軍,到最後精疲力盡,全憑意志前進,官兵眼裡只有“三所裡,三所裡”。

此時整個志願軍司令部也是心急如焚,所有人都在問一個問題:113師在哪裡?到了沒有?

  電報傳來!

  “我部先敵到達三所裡!”

  “敵人企圖經三所裡撤退。

  “請示我部任務。”

  就是這無比簡潔的三句話,讓整個志願軍司令部齊聲歡呼。他們知道,戰爭的咽喉已經被中國人扼住了。幾萬在朝美軍的敗逃命運,在那一刻註定。三所裡南有大同江天塹阻敵北援,北有兄弟山卡住公路阻敵南逃。113師卡住三所裡後,從那裡南逃的將有美軍3個師,騎兵第1師是“美國開國元勳師”,美2師是“二戰”歐洲主力。美軍3個師有300多輛坦克、400多門火炮,113師只有十幾門迫擊炮和少量反坦克手雷。

113師先敵五分鐘到達三所裡,5分鐘的時間,體力已達極限的113師將士們就進入陣地組織起了防禦,與敵激戰一天,後迅速搶佔龍源裡,死死卡住了敵南逃北援之路,使美軍南逃北援部隊僅相隔1公里卻始終不能匯合此戰,此戰為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役勝利後,彭德懷親自為38軍簽署嘉獎令

梁(興初)、劉(西元)轉三十八軍全體同志:

此戰役克服了上次戰役中個別同志某些過多顧慮,發揮了三十八軍優良的戰鬥作風,尤以—一三師行動迅速,先敵佔領了三所裡、龍源裡,阻敵南逃北援。敵機坦克各百餘終日轟炸,反覆突圍,終未得逞。至昨(30日)戰果輝煌,計繳僅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並祝你們繼續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文以悅人


一個民族一旦被壓迫到極致時,就是揭竿起義之時,也是氣勢如虹之時,歷史曾有這樣一場戰役,闡述的就是“逆天軍事行為”,僅用2萬士兵對壘70萬舉國之力,最終2萬完勝,而70萬大敗。

歷史著名逆天之戰《護步達岡》

遼國1075年間,遼國末代最後一位皇帝出生,名喚耶律延禧,乃道宗之孫,昭懷太子耶律浚之子,原本他出生後,如果成功被遼道宗權相姦臣謀害,興許遼國還不會因他成為末代,然而,歷史的車輪如數而至,也許是遼國命本該如此。

太康五年,耶律延禧成功因北院宣徽使蕭兀納等人在遼道宗面前的納諫,而避開暗殺,於第二年,遼道宗為保,封耶律延禧為梁王,這一年至後續幾年,陸續加官進爵,成功位列皇位繼承人。

直至壽昌七年,遼道宗逝世,耶律延禧作為合法的繼承人,奉遺詔即位,尊號“天祚皇帝”,年號乾統,即位第一件事,這位皇帝就將當初想暗殺他的奸臣耶律乙辛一黨人等相繼誅殺。

至此,這位高枕無憂的“天祚皇帝”開始開啟遼國的昏憒時代。

先是重用奉承自己的佞臣只為專心野外遊獵,而且生活荒淫奢侈還不理朝政,導致奸妄與貴族鬥得不可開交,部落百姓因此民不聊生,當時逼得各個貴族首領紛紛起兵。

而這場貴族起義,其中就有女真族,也就是後續的大金,及歷史著名的“護步達岡之戰”也是由此演變而來,當時女真族在遼朝時期,遼朝對女真實施了分而治之,連哄帶騙,編制女真族,但女真族天性就不是懦弱民族,最終憤而反抗。

遼天慶四年,女真完顏部都勃極烈完顏阿骨打率全族起義,從寧江州,再到出河店,接二連三告捷,翌年,完顏阿骨打開始稱帝,建立金國。

金元年,遼五年,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後爭得獨立權,於達魯古城之戰中以少勝多不僅大敗遼軍,連遼朝黃龍府都被攻佔。

不僅如此,大金氣勢如虹下,相繼告捷。

至此,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才大為惶恐,知道再不阻止,這股龍頭起義將要直達京都,而自己也將成為天下笑柄。

於是決定親征,遂舉全國之力,率兵遼10萬,號70萬開往“護步答岡”,但,遼國權貴各懷心思,不斷因權分路、貴族子弟分兵,攜糧散漫分道而進,最終成就大金國以少勝多的著名歷史性戰役,並以2萬士兵全殲號70萬的遼軍。

也是此役,奠定大金基礎,而遼國滅亡。


探索歷史奇聞


圖解戰爭史上,最逆天的軍事行為----“四渡赤水”!

任國軍如何圍堵,他都能見縫拆招,並尋機殲滅處於局部劣勢的敵軍。

遵義會議後,紅軍主意打算北上赤水縣,尋機北渡長江。

走到一半,發現敵人已經在赤水縣做好了防禦。毛主席就率部西渡赤水,準備進攻古藺地區,尋機再北渡長江。這就是“一渡赤水”。

國軍趕緊放4個旅佈防在長江沿線,用3個旅堵在畢節地區,同時,還用8個旅追擊紅軍。毛主席果斷率部隊前往扎西地區。

等紅軍到扎西地區後,開始縮編部隊,將部隊整編為16個團,提高部隊機動性和戰鬥力。此時,國民黨部隊集中36個團,分成四個縱隊,對紅軍形成合圍之勢。毛主席趁敵人未合攏之前,率部由扎西再向東行軍,“二渡赤水”!

渡過赤水後,紅軍趁敵人兵力空虛,五日之內,依次拿下桐梓、婁山關、遵義三個地區。國民黨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失兩個師和八個團,3000多人被俘。

之後,紅軍在北部和南部組建阻擊陣地。南部陣地在紅花崗、老鴉山一代。北部陣地在桐梓西北地區。紅軍得到機會補充物資和休整。紅軍士氣高漲起來。也是在這期間,紅軍形成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新三人團"又稱"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方便迅速靈活的指揮部隊。

從此之後,"在重要問題上,大都是毛澤東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

當國軍再次調動部隊圍攻遵義的時候,毛主席為了調動敵人,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國民黨軍趕緊尾追其後,同時,在長江佈防,防止紅軍北長江。

紅軍見北上渡江無望,分出紅一軍團一個團佯裝主力,繼續向西北前進。主力則從二郎灘“四渡赤水”,折向東北。然後,突然南下遵義,並讓紅九軍團佯攻長杆山方向王家烈部,讓國民黨軍以為紅軍還是要北上渡江,引國民黨軍北上。紅軍主力卻突然渡過烏江,直逼貴陽!

貴陽是老蔣“行轅”所在地,卻只有四個團的兵力。蔣介石嚇蒙了,趕緊叫人“救駕”,甚至,他都追備好飛機隨時跑路了。毛主席在國民黨重兵圍堵的情況下,還有如此操作,真是神人。

紅軍主力趁著滇軍奉命東調增援貴陽之際,乘虛折向西南,進軍雲南,度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包圍圈。。。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毛澤東指揮的四渡赤水行動,就是戰爭史上,一次逆天的軍事行動,堪稱中國近現戰爭史上的神來之筆。如果沒有四渡赤水行動,工農紅軍和中國革命面臨覆滅的危險,但是毛澤東通過這場四渡赤水的精彩表演,挽救了紅軍和革命,使得紅軍轉危為安,更使得革命轉危為安。

中央紅軍長征至湖南境內時,為了突破國民黨第四道封鎖線,紅軍發起了湘江戰役,但是由於博古戰略、戰術的嚴重失誤,導致紅軍在湘江戰役中損失慘重,從八萬人銳減到三萬人。紅軍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然而湘江戰役的慘敗,並未喚醒博古,他仍然幻想繼續攻打湖南的大城市。毛澤東認為不可行,提議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遵義會議後,確定了毛澤東的領導人的領導地位,他立刻著手安排進軍貴州的作戰計劃。

毛澤東進軍貴州的作戰計劃,就是歷史上的四渡赤水行動。從1935年1月到1935年5月,毛澤東指揮紅軍圍繞赤水河,一共進行了四次戰略行動。前兩次戰役是佯攻,並未渡赤水。後兩次戰役是真正的渡河行動。

毛澤東指揮的紅軍,在川、黔、滇交界處的廣大地區機動作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戰法,和人多勢眾的國民黨軍隊鬥智鬥勇,最終贏得了勝利。紅軍打破了敵人的封鎖線,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順利完成預定作戰目標。

四渡赤水行動意義巨大,它使得黨中央和紅軍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毛澤東自己都說,四渡赤水是他人生中的得意之筆。


袁衛宇


1.毛主席一生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

2.第四野戰軍在遼瀋戰役中,碰巧俘獲廖耀湘。

3.聲東擊西,盟軍諾曼底登陸。

4.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蔡長元,鐵原阻擊戰。


雲笈生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命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戰後有人問:“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

背水一戰是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之戰。它所體現的是以謀略制勝,充分利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略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