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將軍,他們真正的做到了“戰必勝,攻必克”?

不才講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徐向前、劉伯承、彭德懷、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勳鄧小平。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蔡申熙、許繼慎、曾中生、黃公略、鄺繼勳、李明瑞。











有才君子


中國朱德,林彪,彭德懷等將軍都打過敗仗,唯獨粟裕大將\t沒有打過敗仗,真正做到“戰必勝,攻必克”。

一九四八年一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準備挺進江南,開闢東南各省,繼續發展戰略進攻,吸引國民黨軍隊回師江南,減輕中原地區解放軍的壓力。

這個決定,無疑有它的科學性和極高的權威性。

然而,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裡,那位被任命為一兵團司令兼政治委員的高級將領卻遲遲不肯表態。他把自己關在一間寬敞的作戰室裡,時而仰首眺望地圖,時而俯身注視沙盤,案上的戰報、情報被一遍一遍地翻過,一次次拿起筆,又一次次放下。

閉門不出,拒客不見,他在那間作戰室裡獨自苦思冥想了將近一個星期。

第七天,他終於握緊了筆,筆尖在紙面上跳躍,如奔馳的馬蹄,如滾動的戰火。

兩天之後,一份言辭懇切而態度鮮明的建議電報跨過千山萬水,飛向西柏坡黨中央住地,飛到了毛澤東的手中。

建議認為,此時渡江南進不妥,未必能達到吸引敵主力回師南進的目的。相反,十萬大軍渡江,將大大減弱中原我軍力量。應該集中從大別山轉出的劉鄧大軍、陳謝兵團和華野主力,在長江以北大量殲滅敵人,進一步打開中原局面。鞏固之後再圖南下。

這份電報,可謂大膽。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定黨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華野組建一兵團渡江南進的決定。

毛澤東陷入了沉思,黨中央其他領導人也為之震動。

五月初,毛澤東給華野發了電報,要這位將軍來中央面談。當毛澤東和黨中央聽完他的彙報後,經過討論,改變了原來的部署,決定在四個月至八個月以內暫不向江南出動,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戰,粉碎敵軍在中原的防禦體系。六月十七日至七月六日,在中原野戰軍的配合下,這位將軍指揮的豫東戰役,殲敵九萬餘人。在中原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濟南戰役結束後的頭一天,做為這場戰役的最高指揮官也是最大的勝利者,他還沒顧上品嚐勝利的喜悅,軍事家的大腦又馬不停蹄地轉動起來了,他又向毛澤東提出了打淮海戰役的建議和設想。

在這位將軍的指揮下,睢杞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消滅了區壽平兵團,打區調黃,又消滅了黃百韜兵團的一個師。根據他的佈署,許世友、譚震林兵團解放了兗州。該將領指揮數十萬大軍,一路春風,勢如破竹,眨眼功夫,就把濟南圍得水洩不通。他集中了十三個縱隊的兵力,六個縱隊攻城,其餘七個縱隊打援。沒料到敵人援兵競不敢來,所以偌大的濟南城,不到十天就攻下了。

勝利之師,兵肥馬壯;常勝將軍,躊躇滿志,他是不會放過這股僥倖脫逃的敵軍的,有了敵人而不消滅,這不是他的習慣。敵情、我情、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一連串的問題在他的腦海裡滾滾發酵,終於又醞釀出一個偉大的設想——淮海戰役。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這位將軍向中央軍委並華東局、中原局報告,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第二天,九月二十五日,毛澤東便代表中央軍委作了回覆。回覆說: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很有必要。並提出了分三個作戰階段的戰役部署。同日,劉伯承、陳毅、李先念也來電錶示支持這位將軍的建議,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

當然,這位將軍原來想的沒這麼大,後來發展了。劉汝明兵團、黃維兵團從南面、西面來了。中原野戰軍陳(毅)、鄧(小平)率部隊跟過來了。仗就打得大了。這位將軍開始提出的淮海戰役,僅是消滅淮陰、淮安和海州等地區之敵。後來,形勢有了變化。首先是東北戰場取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使兩軍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軍不僅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也超過了敵軍。在此情況下,蔣介石有將部隊撤守沿江,防我南渡,企圖與我分江而治,待機反攻的跡象。為防止敵人逃往江南,這位將軍於十一月八日,及時 向中央軍委、毛主席提出在江北全部消滅國民黨徐州集團的建議。建議在消滅黃百韜兵團之後,不以主力向兩淮進攻,而以主力轉向徐(州)固(鎮)線進擊。毛主席根據戰場變化情況,虛心接受並採納來自下級指揮員的合理建議。採取斷然措施,決定在淮海戰場與敵軍主力進行決戰,殲滅敵軍主力於長江以北。第二天,即十一月九日,毛主席便給這位將軍發來回電,回電說:“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華東、華北、中原三方面,應用全力保證我軍的供應。”十日,毛主席又給陳毅,鄧小平去電:“你們應集全力,包括三、廣兩縱(按:華野的三縱和兩廣縱)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控制徐蚌段,斷敵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這樣以來,淮海戰役的範圍、規模、參加戰役的兵力和要消滅的敵人,都比原計劃要大得多,多得多。南線決戰的局勢就此形成。所以,最後的勝利,比預想的也更加輝煌。戰爭結束以後,毛澤東高興地對這位將軍說:“淮海戰役是一鍋沒有煮熟的夾生飯,硬叫你們給吃下去了。”

淮海戰役,消滅了敵軍主力五個兵團,二十二個軍、五十六個師,計五十五萬五千餘人。至此,蔣介石南線精銳部隊被殲淨盡,江,淮、河、漢廣大地區遂告解放,為渡江南進,最後推翻一箇舊的政權,並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毛主席說“我的這些戰友中,粟裕最會打仗”。

這位享有如此盛譽的高級將領,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粟裕。讓我們永遠記住他的豐功偉績。


王松林


古代打仗,講究以聲奪人,先在心理上打擊敵人的軍心,往往在軍隊人數上弄虛作假,以達到迷惑對手的目的,所以經常就說誰誰統百萬大軍,討伐不臣,就像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操號稱百萬雄師,實際就是二三十萬人,這也是他的極限了。

我國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一個國家的產出不足以支撐一場百萬級別作戰的消耗,所以一般都是幾千,幾萬的在對打,像數十萬規模的都很少見,最接近百萬級別的也就戰國時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了,雙方兵馬加起來有百萬之眾。都是以傾國之力在打這場仗,而這場戰爭的勝利者,秦國大將白起,更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的名將。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後世稱之殺神。白起一生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百萬軍團作戰的,粟裕,林彪,彭德懷。他們帶領被毛主席思想武裝的解放軍,狹天下大勢,打敗了美帝國主義扶持的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做到了揮師百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尤其是後來彭德懷元帥率領志願軍入朝作戰,打出了國威軍威,奠定了立國之本,更是讓外國人認識到,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


老羅說世界


兵聖:匈奴

孫武,與伍子胥率吳攻楚,以六萬戰二十萬,五戰五捷,北威齊晉,南定越國,其所著兵法《十三篇》名列《武經七書》之首。

一統六國之悍將:

王翦,滅趙擒王,平定燕國,定魏地,掃平三晉,南征百越,平生未嘗一敗。

大漢冠軍侯:

霍去病,十七歲從徵匈奴,八百騎兵以少勝多,俘虜單于之祖父;十九歲攻伐河西,生擒匈奴貴族120多人,降服匈奴王及麾下四萬眾;22歲率兵五萬和舅舅衛青分而擊之,殲敵7萬多人,直至匈奴聖山封狼居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流傳千古,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漢初三傑、兵仙、神帥:

韓信,滅霸王於垓下之戰,殺龍且於濰水,虜魏、破代、滅趙、定燕,東擊齊國,著有《韓信》兵法三篇,為後人留下大量戰術典故: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暗度陳倉、背水為營……

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軍之首:

粟裕,從南昌起義時就加入了革命的隊伍,一身轉戰三萬裡,其所指揮的,高郵戰役、徐海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渡江、上海戰役等等,所到之處攻無不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有無數先輩書寫了一個個傳奇,我們後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觀世界





濁酒慰平生


1.殺神白起。白起從來只打有把握的仗,抓住對方弱點往死裡整,殲滅戰十分出色,敢於帥軍深入楚腹地。後來,為了不打敗仗,跟秦王翻臉,被賜死。

2.孫臏。孫臏擅長謀劃,以小敗換大聲勝。因為他心思縝密,打仗次數又不多,所以從無敗績

3.吳起。最早提出精英部隊概念,也是最親近士兵,得到愛護的將領,打仗也有狠勁,大戰七十四場,打勝了50多場,其他平局,厲害。

4.李牧。李牧喜歡種田,屯兵和扮豬吃老虎。爽文主角,從無敗績,最後死在政治上。

5.項羽:項羽領兵打仗全勝,敗給韓信那場,真的是軍隊後勤不行,士兵跑光了。就這,這哥們還轉戰千里,要不是臉皮薄,早逃出生天了。可惜啊。

6.韓信:沒得說,全勝,而且多為兵不鈍而利可全,死於政治。

7.周亞夫,打一場仗,贏了,死於絕食。

8.衛青、霍去病:算是以福將起家,以勇將建功,但命都不長。

9.劉秀:掛逼,從沒打輸過,卻都是掛,福將。

10.岳飛:打仗沒輸過,死於政治。



安殊意


南朝陳慶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毛澤東主席在批閱《梁書·陳慶之傳》時,曾批註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確實陳慶之是一員令人神往、敬仰的南朝第一名將!

漢朝韓信

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漢朝霍去病

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此戰後,匈奴失去對東北地區的控制。

這是我所瞭解的符合“戰必勝,攻必克”的將軍,平生戰績可自行查閱。


隨心隨性不隨情


吳起,一生大小72戰,全勝64.從來沒有失敗過,陰晉之戰,五萬多魏軍對付50萬秦軍,大勝,應該是歷史戰爭史勝利之巔


中周ZWT


漢初韓信,中國謀戰派代表人物,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開始,平三秦,進關中,在劉邦與項羽滎陽對峙期間,滅魏,伐趙,下代,攻燕,定齊,淮水戰龍且,垓下破項羽,成千古風流人物,生平所戰,無一敗績,劉邦稱其攻必勝,戰必取,國士無雙


遠談生活


秦國一代名白起,一生從無敗績。史稱殺神,在秦國和趙國大戰時,著名的長平之戰,白起竟然火燒四十萬趙國投降士兵,此一役,趙國再也不是秦國對手,不久被秦國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