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怎麼練出整勁,沒練過的不用回答,謝謝?

用戶52900751131


這是我前幾天剛寫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對你有用。

1894年,清末民初,河北深縣王薌齋先生師從郭雲深大師,開始學習形意拳;因其終年勤學苦練,寒暑不輟,深究拳理,故得拳學之精髓,由此在形意拳基礎上吸取眾家之長,最終創立了意拳,又名大成拳,大成拳主要由站樁、試力、試聲、走步、發力、摩擦步、推手、散手等組成,其中最難練也最考驗人意志力的就是站樁。

站樁是先人們的的創舉,其功用就是由靜而內動,抻筋拔骨,打通全身筋絡。

古人喜歡做比喻,尤其是練功方面的比喻。站樁中有一句非常精妙的語句,即玉樹掛寶衣。此句何解?其實它簡明扼要點出了樁功的核心之一,即放鬆。

上圖是一個普通的衣架和掛著的一件衣服。在這裡,我們就把衣架比作玉樹,如果把它放到站樁中,又蘊含著什麼奧妙?

1 骨架正直是練好樁功的先決條件

從圖中能看出什麼?衣架該直的直,該彎的彎,即使放十年,它還是這樣。其實在站樁中,如果把這個衣架當作玉樹,玉樹就是樁架,這個樁架是在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落胯,屈膝圓襠,氣沉丹田要求下做到位的身體的骨架。前面說了,衣架不管是直的,還是彎的,一直始終不變。那麼在站樁中,身體的骨架要在滿足20個字的基礎上,始終保持玉樹挺拔,正直。這是出功力的基礎條件。另外,如何將骨架撐到位,這裡存在著用力的問題,要把骨架撐到位,更多的是在意識形態支配下的一種用力,用力小了,如軟麵條,用力大了,就成了僵力。

2 皮膚、肌肉要學會放鬆

第二點,衣服掛在衣架上,它本身是不會用力的。在站樁中,皮膚、肌肉以及全身各器官就是玉樹上的衣服,在骨架撐到位的前提下,更多的是用一種意識,即用意不用力,讓這件“衣服”掛在骨架上,放鬆,放鬆,再放鬆。

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日復一日的站樁,全身松透了,身體的體質自然而然的開始加強.骨骼越來越堅實,越來越堅固,骨力越來越強勁,筋變長,筋膜變厚,變得柔韌,從而使氣血才能順暢地運轉全身,這樣功力就會逐步地出來!

另外,根據站樁的體驗,全身只有松透了,氣血貫通後,整勁才能出來,不然出拳就不能手、肩膀、胳膊及身體連成一體, 勁力就大大減弱。



清蓮玉珠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沒有捷徑,踏實練基本功就行了,功夫到了自然整勁兒就出來了,練累了,就站會兒樁,五形拳,每天最少不低於3個小時,實在沒時間練累了也得兩個小時,劈崩鑽炮橫,一個式子,半個小時,練累了中間再休息幾分鐘,五個式子都練完了,再合練(串起來練)實在沒時間了太忙,也至少每天不能低於半個小時,把五行拳串起來練一會,一年當中至少3百天以上時間練拳,中途有事兒,最多不能超過三天就不練拳,實在沒時間就在家裡站三體式半個小時,左右邊各10多分鐘,這麼練的話,三年,你功夫就算上身了,練武就是苦中尋樂,沒有一點捷徑,下多大功夫就有多大收穫,功夫上身了,哪怕你隔幾年不練,再一練有幾個月就馬上恢復,要是間隔不長,幾天就恢復感覺,就像你學會了游泳,幾年不遊,再掉水裡撲騰撲騰,照樣會遊,還有練形意拳必須言傳身教,自己瞎練一輩子也練不出來,必須得找一個好師傅,找明師,不要找名師,還有練拳學拳過程中一定要多跟師傅請教,防止練偏了,練走極了。最多不能超過一個月就跟師傅見面,剛開始學的時候最好每個星期都見,讓師傅給擺架子!自己練拳的時候多注意外三合內三合,把氣調好了,還有練武的也有忌諱,陰天下雨不練,打雷颳風不練,下雪不練,但是可以在室內站樁,不能低於半個小時。風是剮骨的刀,練完拳有時候汗會出的特別透,一定不能受涼了,


wangqing1990


這個怎麼說呢 一師傅看我練形意拳 他告訴我大成拳的發力方法 可我怎麼練也出不來 後來他告訴一六十左右練太極的 其實就是那公園健身那樣的 那個人一星期練會了 我就問他咋掌握的 他也說不清 我說那你就拿我試掌吧 他一掌劈在我右胸肩窩這塊 我一個多月咳嗽都透著裡面疼


92816513234燕山


形意拳的講究整體力,可以說沒有整體力,就不是形意拳真東西!

那麼什麼是整體力,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首先,形意拳的整體最基本求取方法就是訓練三體式(樁),第一步就是訓練緊撮穀道內中提,第二步是(四象)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這兩項如果能夠做到,則整體勁力即可具備。

緊撮穀道內中提,就是肛門上提內縮,其目的就是通個這個內動方法,把丹田之氣聚起,形成帶脈飽滿充實。中醫雲,帶脈為十二經脈之主脈,帶脈開,則百脈皆開。所以撮穀道為修煉內氣之關鍵

何為四象?何為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解釋的人很多,但都不直觀具體,沒有談到根本。

雞腿與龍身是一個矛盾,雞腿是大腿小腿足掌向上的提抽之力,龍身(龍腰)指的是小腹下沉之力,這樣上提與下沉之力形成對合,這個力,正好合在了腹股溝。所以雞腿龍身就是下肢與腹腔的整勁連接方式。

熊膀與虎抱頭也是一對矛盾力,熊膀為橫力,主要就是開背,把背闊肌和肋骨橫向擴張打開。虎抱頭耐人尋味,其實虎抱頭就是虎頭抱,虎頭就是古代將士鎧甲兩肩頭有兩隻虎頭(吞肩獸)。虎頭抱,就是肩要有前合之力,所以王薌齋先生稱之為橫撐豎裹,也就是橫豎力。

具備下盤的上提下壓,和上盤的橫撐豎裹,以及穀道內中提的法要。整體勁力即已具備。當然還有些要點也不可忽視。但是如果沒有以上所說的兩大項,則根本不可能具備整體力的條件!


神州意拳官方號


只告訴你三點,1,含胸拔背,不是後背拱起前胸內收,是讓你胸背的筋騰起來,外型上是挺直的,不是羅鍋的,90%的人都是羅鍋著練。2,塌腰,不是命門穴後突,屁股前拱。要這麼理解塌腰,那塌腕的塌怎麼解釋?塌腰就是舞蹈裡的塌腰,同時尾閭上提,是從後面向上提。3,斂臀,就是屁股前拱。可這不與塌腰相反了麼?不反,在塌腰的同時,兩膝內合,兩腳跟外擰,就會感覺腿根內抽,自然會微微斂臂


打倒英法美日


松、齊則合整!何謂整勁?簡單說:由肌、筋、骨的能量帶出身體的重量,歸一到四支梢節……等攻擊傳導點上,形成合力則為整勁。一是由站樁(2小時以上)來成就松,松極可重構肌、筋、骨、皮、氣、意間之和協記憶,達到自然一致;二是由行拳(五行十二形)來成就齊,齊極則為六合,可帶出身體重量,從而自然生出合力,歸一到攻擊傳導點上,形成整勁。一靜一動,一鬆一齊,陰陽統一!以上所述全是練法範籌,而打法的整勁是另外一套體系。


太八形道


站樁,做好八字二十四訣,配合呼吸,抻筋拔骨,易筋、易骨、洗髓、騰膜,靜能生動,環環相扣…久之,整體若一,再放入拳法練習,達到運動中整體發勁方可…當然,須明師指點。明師,不能只看名氣,還要看是否明理,能不能打(不是需要配合的那種,你懂得)…如果想練,可以聯繫我…也可以共同探討…


白眉王


整勁很簡單,不要信玄虛的!站樁,打拳都是方法,但是,很多人樁不少站,拳不少打,卻沒有練出所謂整勁!

為什麼呢?

被一些假理論矇騙了!

整勁很簡單,兩肩合,三尖相照!可以看我文章!


風雲生0


想要練出整勁就得要清楚什麼是整勁。一個後手直拳,蹬腿、轉腰胯、送肩,前手抽後手則像流星錘似的打出去,這就是個比較形象的整勁發力。看試簡單,但做出並不容易,因為不管快慢都要體現出節節貫穿的過程,多會能做到念頭一起拳就轟出就是意與力合。

初學者建議從站樁起,不管三體式還是混元樁丁八步或者平行步都可以,篇幅有限只說幾個要點。1兩腿合一,不管前後左右都牽連撕扯,好像風中的樹樁似的,走一步要有整體碾壓的感覺,這是腿上有根。2站樁必須得坐胯塌腰,只有坐的住才能體會雙腿上傳的力量。3肩部

行拳可以站樁交替練習,不拘什麼架子,傳武的也好拳擊的也罷,主要是體會傳導的順序。


紛繁23


有的人手把手教還教不會呢,指著一兩句話說明白是不可能的。其實拳譜上都寫著呢,能不能領悟就看自己了。找個明師,按照規矩一點一點慢慢練,反覆練,整勁兒也不難出,記著不用拙力,真力自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