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歲以上老人,沒買社保,沒有養老金和退休金,該怎麼養老?

江西農村歐陽


農村養老問題是一大難題,因為沒有參養老老保險,那麼到了60歲以後,便失去了生活的來源,這該如何解決呢?我的老家是山東農村,從目前農村的現狀來看,一共有以下三種方式進行養老:

1,兒女贍養老人

現在到了60歲,勞動能力逐步減退的時候,需要自己的兒女承擔一部分養老的責任,也是兒女應盡的衣物。

很多父母都會投投奔兒女,幫忙照顧孫子(女)或者外孫(女),兒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這樣互相排斥的養老模式普遍存在。

另外,如果父母不和兒女住在一起,那麼兒女可以每月打一部分生活費給父母,讓父母在農村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

2,參保居民養老保險

居民養老保險是針對於城鎮戶口或農村戶口居民實施的一類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有多種可選。比如以大連為例,每年繳費200到3000元,7檔可選,可按照自己的經濟水平進行選擇參保,多繳多得。

對於農村的老人,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然後每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的水平與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本人的繳費金額有關係。一般來說,低則100多,多則六七百,以各地區政策為準。

s雖然這個養老金水平較低,但是也是一份基礎的養老保障,比起一分錢沒有的老人來說,也能緩解生活的壓力。

3,打零工,種植經濟作物,

我老家村裡的多數老人在能幹的動的情況下,都會做一些零工,貼補家用,也或者種種經濟作物(比如說花生,花椒,獼猴桃等),然後增加一點收入,通過這種情況來度過過年。

ž綜上所述,在現有的情況下,農村養老可以採用上述三種方式,度過晚年生活,感謝你的閱讀,期待加我的關注。


HR雜談







國家對農村養老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沒買社保(養老保險)、那肯定不會有退休養老金髮放;因為,享受養老金的人、都是本人和單位(企業)按國家規定的一定比例交納的錢,最低要交滿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領取並享受養老保險金的待遇!因此,企業.事業的個人和單位交納的養老險資金,不可能分給沒有交納養老保險的人享受;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務工者、城鄉居民個人所交納的養老保險的資金,更不會讓沒交養老保險的外人分享!

那麼,鄉村的農民朋友、沒有交納養老保險的老年人怎麼養老?:

一:“新農合”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統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費檔次共14個、從每月10元一1300元不等,城鄉居民可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自由選擇;你每月少抽一包煙、少喝一斤酒,少玩幾次手機,這10元一20元錢是應該交得起的,農民交納社保、國家.當地政府和村鎮補貼30%的費用,補貼資金直接打入個人的社保卡帳戶;

二:農村的殘疾人、持卡的扶貧對象、特困戶人員、獨生子女家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費用由國家全額代繳,不用個人出錢;

三:農村無兒無女的孤寡“五保”老人,歷來都是進福利院養老,由養老院送終;

四:對貧困戶、特困戶、無收入來源的家庭、可申請享受低保的生活補貼待遇;

五:國家新規:已滿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農民、可用土地抵壓(回購)、來獲取養老保險,也可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來一次性交納養老保險費用,等拿到養老金後、再每月按一定的比例還貸款;這兩項都是切實可行的措施;

六:在農村的原工商業者、榮譽傷殘軍人及軍烈屬、歷屆村幹部、國家已為他們落實了政策,有了退休養老金或生活補足金;


七:國家己為沒有交納社保的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基礎養老金、最低88元,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上海.北京等地、己達到每人每月800元以上;這是改革開放的紅利、是黨和國家對“老農民”的特惠!

養老保險的分配與享受原則是多交多得、長交交得、不交不得!改革開放的成果與紅利、是全國人民共創.共有.共享!如果說農民朋友種田勞累.辛苦.貢獻大、不交社保可享受高額的養老金待遇,農民可與公務員並提相論,農村農民的“人大代表”可向全國“人大”提案立法!不過,2014年開始,機關.事業.企業已“並軌”!現在所有個人都在自掏腰包交納社保


海海147035523


感情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買社保,也沒有養老金和退休金,該怎麼養養老呢?很明顯沒有買社保,那麼就沒有養老金的待遇,如果沒有養老金的待遇,對於自己養老的問題確實是比較難受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穩定的收入,還要實現自己的養老,基本上是確實是比較難受,不能遇到任何人身上那麼都是難以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對於這種情況,實際上我們國家出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之前的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對於這種養老保險的特點,就是允許在6歲以前,甚至是6歲以後一次性補繳,完成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享受這個養老金的待遇,雖然說這個養老金的待遇並不是很高,但是也是能夠保證我們有一點微薄的經濟收入,比起沒有任何一分錢的收入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好處和作用的。

所以說我認為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我們應該考慮去補交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分為不同的繳費檔次,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選擇適合於自己的繳費檔次,那麼將來就可以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這個養老金最低可能也要也能達到100多塊錢左右。


社保小達人


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這是歷史上欠下來的。現在農村老人養老金問題向前推進了一步,每月有上百的養老金。但這點錢不足以讓一個老人養老,可喜的是,已經邁進了一步。

以前農村老人養老,都是子女的義務。沒錢的給糧食,有錢的給點錢,這要看子女的經濟狀況。總的來講,農村老人到了不能自食其力,問題就比較大了。曾記得祖母,年邁時還紡紗織布,換點錢來買生活用品,後來做不了,身邊子女輪流照顧,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就這樣送老歸終。這種結果算好的,怕就怕子女不管,老人孤身一人,無人照顧。現在農村八十幾歲的人,只要能做事,仍然在幹活。

相信以後的老人日子會越來越好過,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子女能否在身邊照顧。


知秋144466680


網上出現許多農民到退休年齡怎麼養老聲音,我認為是國家偏愛政策造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眾所周知,以前很多好吃懶做,吃喝遊蕩到老一無所有的人,被認定為貧困戶,一到六十歲,現在每月可拿到五六百任甚更多,水電煤,電視醫療都有優惠,瀟灑地過著晚年生活,許多農民認為,他們年輕時沒貢獻,到老賃什麼國家養老,我們勤奮勞動到老一年幾十元,心中不平衡所以出現了農民到六十歲也要養老待遇的聲音,這也是人之常情。我認為,國家扶貧政策是好的舉雙手贊成,但也要有個度,不能養成某些人惰性,在農村真的有種怪現像,60歲貧困戶天天逛街,正常70歲天天打小工,有些事情過了反是害,國家應適度調整農民養老政策性,提高廣大辛苦為國家作貢獻老農養老金,把扶貧資金用在刀口上,這樣農村會和諧許多。聲明!本人自有社保。只是實話實說農村怪現像。



團羊


評論!!!評論!!!評論!!!農民6O歲以上老人,沒買社保,沒有養老金和退休金,該怎麼養老????我從解放前過來人,我要先:說一聲,你評論了???抱何種態度??難道社會上都像你說的那樣???要正確對待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才是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關鍵!不論你多高職位?還是低弱,都應以實事求是對待,不能千偏一律,一刀切,要以當時的條件,情況,政策去對待農民養老問題才行。那時是新生的共和國成長,你知道嗎?解放前的生活是一無所有,解放後在黨和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農民一步一步從一窮二白走到逐步繁榮富強,經歷了多少酸甜苦辣,流下了辛酸的淚,朿緊褲腰袋,拼死拼活為國家貢獻作出偉大貢獻,這是事實吧?我認為不要說一些不切合現實的話?那樣只能引發矛盾的發展,不會有好的結果!遺忘農民是錯誤的?反對農民更是錯誤的,不能把黨和人民分裂開來,農民是跟黨走的,社會存在個別處的不公,會逐步解決完善的,毛主席說過,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自已也不會垮臺。不要動一動就給人家打棍子,扣帽子,。遵重人權,毛主席又說過,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只要你說的對,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黨的過渡時期的社會應以當時的歷經的歷史所決定,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總歸是要解決的,不會以那一個人說了算的,以團結求生存,共築中國夢!!!


WangFDDI夢圓


五六七十年代 外出參加工作並不是什麼難事,有些老鄉出來工作了,受不了每天上班時限的管束,吃不得無論嚴寒酷暑、雷雨交加都得準時上下班的艱辛,幹了不久就辭職走人了。在家多舒服,今天想下地就下地,不想下地就在家貓著,打打麻將、逛逛集市……多自在啊!而那些堅持下來了的,徹底實現了身份的轉變,由農村人成了城裡人了,退休了拿養老金了,人生理念也實現了大轉變,不僅如此,還延續著下一代……

八十年代後期起,就找工作而言,其實基本已經放開了,找工作,和城裡的孩子一樣,可以自由選擇,當然羅,你既沒文化又沒本事又不想吃苦,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農村是個廣闊天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從農村走出了不少農村孩子,不少人敢闖肯吃苦,都搞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像這樣從農村除開的人,我是打心眼裡敬佩敬重!


酸甜苦辣痛


養兒防老,有下一代扶養呀?幾千年的傳統了,你不知道嗎?


中國人123qaz


很多農村以為城裡退休金每個人到退休年齡都有退休金了,其實不是那樣的,我們兩個都是下崗職工,剛下崗時吃飯都要吃不上了,,只好上早市擺地攤,無論颳風,下雨,下雪,拉著三輪車那是什麼感覺,沒有幹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我們兩個人都是自己繳的養老保險,我繳,11年,他繳12年,這樣我們才有了退休工資,現在還在擺地攤,農村有政策可以繳養老保險,你不繳沒有退休金這不是很正常嗎?


海納百川向日葵


自古以來,薪火相傳,所謂社保只是近幾十年的事,難道祖輩就老無所養了嗎?積穀防饑養兒防老,這是傳統。趁著年輕,積蓄點活命錢,老而無能時應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