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腳冰涼幾年了,我吃了一個月的中藥開始有點溫度,不吃又沒溫度了,這是什麼原因?

老三7348


我與提問者一樣,手足冰涼這個問題也是困擾了我十多年的問題,但我最近用中醫方法徹底的解決了。因為中醫治病,最關健的是對症,所以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經歷,如對觀者有用也是功德一件。

我從三十多歲開始便有手腳冰涼的症狀,最近一兩年近五十歲越來越重,甚至夏天也不敢與別人握手的情況。我是家傳的民間中醫,專長是脊柱藥酒外用理療,有的手腳冰涼者,脊柱理療後症狀消失,但對於我來說一點作用也沒有。古方上說手腳冰涼者,腎陽虛,四逆散主之,但據我自身對症亦不適合,所以一直沒有用此方。

最近我的主要症狀是,除了手腳冰涼外,還兼有驚恐之感,主要表現為睡中夢驚,性急躁。更突出的是開車時彎道遇車便會有下意識的踩急剎車,這是以前沒有的情況。一天在看十二經絡主症時,看到膽經主症時,才知道膽經不通引起的膽寒便會有上述症狀。中醫有句話,膽經一通,疾病無蹤。肝屬陰,膽屬陽,膽經不通也是陽虛的表現。使我茅塞頓開,決定由膽經著手治療。

由於民間醫技近年各種受限,為了傳承讓女兒學了中醫。當我把我的思路跟女兒探討後便讓她用針灸給我治療。只施針治療一次,我的雙手及左足便無冰涼感,右足有明顯效改善,施針兩次後,基本痊癒,夢驚消失開車正常。

我的針灸治療取穴為以下穴位,僅供各位參考:

足少陽膽經:率谷,陽白,風池,陽陵泉,懸鐘,丘墟,足臨泣、足竅陰。

手少陰心經:神門。

足陽明胃經:足三里。

通過這一親身感受,我對中醫有了更深刻的三點認識:

一、中醫無絕症,但要對症、得時、得法,很多疾病可立竿見影。

二、信中醫,遇良醫方為有緣人。

三、不病急亂投醫,不服不對症之藥。


山根50


這個問題,小集深有感觸,我就是一個手腳冰涼20幾年的人,冬天冰一樣,夏天葉像火爐一樣,冬天的時候涼的手是邦邦硬,夜裡睡覺要穿襪子,不然睡不著。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個我一樣的。

我嘗試很多辦法,但是自身覺得最有的還是堅持熱水每天泡腳,一年四季都堅持,我會在泡腳水裡加一把艾葉,但是夏天就用清水泡腳,因為夏天本身火氣就汪,堅持2年下來,現在冬天好很多,雖然不能和人家熱乎乎的相比,起碼比之前的自己好很多。

其實手腳冰冷的原因,主要是本身氣血不足,流動不暢導致的,你吃中藥吃一段時間有效果,是因為藥提升和滋補了我們身體的氣血,但是我們不能一直吃飯,一旦不吃了,藥效沒有,效果就會降低,感覺沒有什麼改善,是要三分毒,所以,我建議還是從平時做起。

日常方面:不能因為“美麗動人”就穿的少,我每到冬天都是把自己裹的和球一樣,還有就是藥保證自己腳上暖和,儘量不要漏腳踝。

生活習慣:養成泡腳的好習慣,不每天堅持,起碼每週要做到3-4次泡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15-20為最佳,水溫度40度左右即可。最好是加點花椒或艾葉、生薑等。

飲食習慣:不要經常吃生冷的,冷飲等,儘量避免奶茶等冷飲料。平時沒有堅持喝點生薑茶和以下幾款湯膳。

1、枸杞老薑茶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薑(薑母),味道辛辣,可以補血活絡。具體做法:準備一塊老薑、50克枸杞、50克紅糖、500克水,將老薑枸杞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內中火煮約15分鐘即可。

2、當歸生薑羊肉湯

具體做法:當歸20克,生薑30克,沖洗乾淨,用清水浸軟,切片。羊肉300克,洗淨切碎。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旺火燒沸後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加以調味。

冬天的時候也可以吃2-3個月阿膠糕,補一補氣血,因為冬藏,最宜進補吸收。希望小集的回答對親們有幫助哦!


食妝集


我也是手腳冰涼幾年了,昇陽補腎的藥也沒少吃,一停還是那樣。夏天不能穿裙子短褲,在空調房裡長褲裡面要帶上護膝,晚上不能在空調房裡裡睡。今年年初檢查甲狀腺和腎都有囊腫,我懷疑這與體寒有關係,就看了中醫,他說我血瘀,腎氣不足,吃了一個多月的中藥,我感覺吃通經絡的藥對症,症狀稍微有點改善。我最近練八段錦,每天至少一遍,再活動腳腕(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路邊有一個四五十度的斜坡,站一會拉拉後退筋,再踮起腳尖立一會,這樣症狀改善了很多,現在我能在空調房裡睡了,白天開空調腿腳也不那麼冷痛了,希望我的方法對你有幫助。最後要說的是體寒的人,夏天也不要吃冰箱裡放過的瓜果。


快樂拾夢人


樓主說的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尤其是冬天,睡覺時老是蜷縮著腿睡覺,伸不直,家裡人都不敢和我睡覺,因為怕觸碰到我那冰涼的身體,尤其是雙腳,跟冰棍一樣。還有,除了雙腳,耳朵,手指在冬天都會發凍瘡,可以說非常的難受,看了醫生,抓了中藥吃,然而還是沒有軟用,那個時候也經常聽到一些術語,什麼陽虛,陰虛之類的話,一開始就上網查,然後怎麼怎麼樣,也試過泡腳,也沒用。


不過最後我還是治好了,怎麼治好了的呢?


說到底還是泡腳,但不是隻在冬天泡,而是夏天秋天的時候就開始泡熱水腳,一個星期7天,最少泡5次,習慣堅持下來,2017年之後的冬天,我的腳出奇般不冷了,而且睡覺時腿也伸直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三伏天的晚點切記不要喝冷水。


反正我也是經常看新聞看到別人寫的文章試著去做的,朋友們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這些可信的話,可以堅持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現在手腳不冰涼了。


廣州富爾樂


手腳冰冷是由於血液循環受阻,血液無法輸送到神經末梢所致。是寒性體質,也就是陽虛體質。

寒性怕冷體質如何調理?

1⃣️鹿茸片,鹿茸是補陽之首,有助於補氣血,改善體寒,手腳冷,可以泡水喝,泡酒喝。燉湯喝。

2⃣️林下參燉雞湯,或者泡酒。

3⃣️多吃熱性食物,動物內臟,牛肉,羊肉,鹿肉等。

4⃣️泡酒

10斤參茸滋補酒

鹿茸白粉片100克➕林下參6根➕枸杞200克➕靈芝2個➕靈芝草2個。

5⃣️鹿茸血酒。

6⃣️平時注意鍛鍊身體,熱水泡腳也能夠緩解疲勞,增加熱度。





東北鹿場批發


吃了一個月的中藥開始有點溫度,不吃又沒溫度了,在中醫上來說,就是氣血兩虛造成的。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說一說什麼是氣血兩虛、以及該如何調養的問題:

什麼是氣血兩虛?

中醫認為,氣和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氣”,有氣化、防禦、固攝等作用;“血”,有營養、滋潤全身的功能。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缺一不可。當兩者中任何一方出現不足,都會引起另一方也虧虛,也就是常說的氣血兩虛。

當氣血兩虛時,由於機體臟腑功能衰退,脾胃功能失調,就容易自汗。除了容易出汗、睡眠質量差、手腳冰涼、溼氣重、長白髮以及容易感冒外,還會影響視力和聽力。

中醫有“久視傷血”的說法,氣血兩虛時,引起傷肝、血不養睛,則有目視不明的症狀,而氣血流動不暢,會影響聽力下降甚至耳鳴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氣血兩虛引起的。

那麼,氣血兩虛可以調節嗎?有沒有方法補血氣呢?

氣血兩虛,中醫有5個“活血”方

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要想調節氣血兩虛,首先要調理好脾胃,脾胃好了氣血自然就好。因此,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食用山藥、南瓜、蓮子、扁豆等具有健脾益胃的食材。

如果想用中藥材調理氣血不足的身體,除了要用阿膠、紅棗、當歸這樣的補血藥,還要活用黃芪這一味益氣中藥材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講究藥材要道地。黃芪最出名的產區之一就是素有“千年藥鄉”之稱的隴西。這裡的黃芪不僅條直、皮黃白、分枝少、味甘,而且黃芪甲苷、黃芪多糖等藥用成分高,常被譽為“芪中精品”。

臨床常用的黃芪顆粒就是選用的隴西黃芪,通過現代工藝進行萃取而成。簡單一衝一泡,就可以改善氣短心悸、自汗等氣虛症狀,實在是很方便。

其次,“肝鬱則脾虛”,養肝血也是調節氣血非常重要的一步。肝好,脾胃才好,脾胃好,氣血自然就好。“怒氣傷肝”,暴怒的情緒會傷肝傷脾胃,導致氣血損耗,直至氣血兩虛,所以保持愉悅的情緒是日常調養氣血非常重要的方法。

再次,中醫講究,“氣足則血盈,氣血健旺,經絡順暢,則百病不生”,常常運動,可以疏通經絡,從而起到調理氣血的功效。因此,堅持運動,也是調理氣血兩虛的重要步驟。最好能夠堅持每天都抽出半小時進行運動,並且避免劇烈運動,選擇瑜伽、慢跑、太極拳等運行項目則更佳。

最後,“久視傷血”,防止過度用眼、減少氣血耗損也非常重要。如果已經工作了一天,就趕緊放下手機,多注意眼睛的休息吧。

氣足則血盈,氣血健旺經絡則順暢,百病不生。在日常生活中養足氣血,才能迎接美好的新一年。


好好說健康


被手足冰涼困擾的人很多,有些人吃了很多的湯藥效果也不明顯,而我們給客人調理一週左右效果就特別明顯,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做了一兩次以後,整個人像是在冰水中,即便夏天也是這種感覺,那是因為體內的寒氣往外走,到了三四次的時候,晚上睡覺感覺腳不冷了但身上還冷,一週時間整個身體不再冷了,我們店裡把這戲稱為打造“暖男”“溫女”工程[大笑][大笑][大笑]

手足冰涼選擇中醫的方向是對的,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因為他們認為看中醫就等於吃湯藥,其實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誤解,古中醫講究的是“一針二灸三用藥”,吃藥放在第三位的,所以建議手足冰涼的人去選擇康復理療比較好!



腰間盤突出獨特調理


你手腳冰涼幾年了,吃一個月中藥開始有點溫度,不吃又沒有溫度了,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虛寒與實寒的辯證關係。

虛寒源於陽氣虛,實寒源於陰氣盛。陽氣虛屬於虛損性病,就是各臟腑機能綜合下降,從而導致元氣不足,這就是說寒自內生。陰氣盛多由外寒內侵臟腑。也有內寒外寒相結合者。

吃一個月中藥開始有點溫度,然後又恢復手腳冰涼常態的原因主要是:

病者對虛損性疾病認識不足,因為虛損性疾病猶如千尺之冰非一日之寒,治療需要一個過程,欲速不達。

醫者為了快捷,將虛寒當實寒治療,用了不少桂附乾薑,驅趕內寒手腳溫暖,但五臟功能卻因虛損未能恢復,陽氣失源,自然外援一斷,內景依然故我。

此病以補五臟真陽為主,以驅內寒為輔,如果主次顛倒,那同樣達不到應有效果。所以參芪術為主,姜附桂為輔。同時注意加以補腎陽與補脾胃之藥。先天之陽與後天之陽一充足,心陽自然充足,手足也溫煦起來。


東楚龍野虎


手腳冰涼,什麼陽虛周圍神經病變等中西原因就不討論了,有一點,手腳冰涼,血虛亦或肢節末端血液迴流不利肯定是存在的。曾經的部分實踐經驗,建議可以用生薑、花椒、肉桂、大蔥熬水泡腳泡手,間或服用風寒感冒顆粒合複方丹參滴丸之類的成藥等。只能說也許能解惑釋疑。



平凡氣象人


手腳冰涼一般是陽虛,如何改善呢?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總結一下幾點。一,多吃一些乾果,如栗子、核桃、松子之類的,或者吃一些黑芝麻、山藥等等。二,中醫講,動生陽,根據自身條件多做一些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等。三,站樁!站樁的好處太多了,就不一一講了。本人站樁三年,每天堅持站,身體有了很大的改善,站樁前,就算是最熱的夏天,都要穿長褲襪子,這樣的話腳還是涼的,而現在穿短褲光腳都沒事了。以上這些都是本人的親身體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