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真的有道理嗎?為什麼?

馬欣玉


農村俗語“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雖然誇張一點,片面一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檢驗。意思就是說如果兩口子各方面都一樣,比如長相、性格、工作等,是不能長久生活下去的。正如另一句俗語“恩愛夫妻不長久,桀驁夫妻到白頭”。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雙方失去了:同味相求的前奏後,更多的是互相挑剔,認為對方在某方面不如自己,產生了更多的要求,而對方反過來認為自己已經很好了而且超過了另方。長久下去,就是愈積愈多而產生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雙方不一樣,比如一方強勢,另一方懦弱,往往能得到互補。或一方博識,另一方文盲,往往能和諧共榮。

我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也看到了不少這樣的例子,比如我一的父母,我父親在社會有些地位,在家中往往把工作上的一些作為、態度帶回來,而我母親往往不予爭辯,多是冷處理,避免了許多爭端。

而我村另一對夫妻剛好相反,遇事針尖對麥芒,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結果沒多久就勞燕分飛了。

還有一對夫妻,雙方都性格懦弱,結果屢屢受到欺侮,一次二次還可忍受,久而久之實在受不了別人欺侮。最後相互埋怨對方無用而過不下去了。結果也是無奈分開。

可見,這句俗語雖然誇張片面一些,還是有道理的。





明清(德剛)


農村俗語“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這句話雖然很片面很誇張,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

這句話意思是說,要找個結婚的伴侶,一定不要找一個性格、脾氣秉性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否則兩人過不長久,不是離婚就是出人命。

不知你發現了沒有,凡是幸福的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有一定的互補性。比如男的強勢,女的就溫柔,男的愛玩,女的就顧家,男的瀟灑帥氣,女的一定很醜。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妻子黃月英就屬於這類人,諸葛亮瀟灑帥氣,而他的妻子黃月英卻奇醜無比。(如圖)



然而兩口子卻過得和和美美,妻賢夫貴,諸葛亮位極人臣,黃月英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利用空閒時間製造木牛流馬,解決了諸葛亮北伐時軍中缺糧的問題。

近代歷史人物汪精衛和陳碧君兩口子也屬於此類型。汪精衛雖然是一個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生活中卻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強悍的陳碧君吃定了他。

最初汪精衛根本看不上陳碧君,他覺得陳的性格有點強悍,陳為了支持汪刺殺清攝政王載灃,在前一夜就和汪同居了,陳說:你放心去吧,我為獻身,今夜讓你做個男人”

在以後接觸的日子裡,汪卻被這種性格所征服,男人就是這樣,要麼征服女人,要麼被女人征服。拋開政治不談,二人的婚姻還算完美。



這樣的家庭還有民國時期的文學家,理論家,教育家胡適和他的老婆江冬秀。

胡適年輕時英俊瀟灑,也很風流,胡適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江冬秀娶過來的,江冬秀沒文化又很醜,胡適想和她離婚。

江冬秀對胡適說“你和我離婚,我就抱著咱兩個兒子去跳河”。別看江冬秀很醜,但性格很暴烈。是個說到做到的主。從此嚇得胡適再也不敢提離婚了。

胡適也承認自己是“妻管嚴”,他還寫了一篇新男人“三從四得”。



婚姻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題,優秀加優秀,未必更優秀,比如一個女強人和一個成功男士結合,婚姻未必能走到頭。金童加玉女未必能走到頭。這種現象娛樂圈裡最突出。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鮮見,兩個人都優秀,都想擁有決定權。在誰也不低頭,誰也不認輸的情況下,就會斗的兩敗俱傷。俗語“針尖對麥芒”就是說的這種現象。最後的結果就是離婚或者出軌。

假如一個女強人和一個低調的男人結合,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男人就會讓著這個女人。為了家庭他可以忍讓一切,說好聽點兒就是包容。

比如女人脾氣不好,強悍,打男人一耳光,男人把另一面臉送給你打,難道你還要打嗎?我猜想目前熱議,強悍打人耳光的保時捷女司機,他的丈夫可能是個低調人,否則她的家庭不會幸福美滿。



家庭不是說理的地方,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包容和原諒。比如我就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而我的老婆卻很溫柔忍讓,由於互補家庭過的很幸福美滿,我相信大多數的家庭都如此。

當然了,農村俗語指的是一個概率問題,即大多數的家庭如此——“兩口子一樣,過不過天亮。”


秉燭讀春秋


農村俗語“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現在看看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理兒確實是這麼個理兒。過去農村的老人們早就看出了這個苗頭,所以說她們都會告訴晚輩找對象不要找兩口子一樣的,那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最初是指雙方性格方面。老人們認為如果兩口子的性格一樣,這種情況下是不會走的很長遠的。如果兩口子都是火爆脾氣,那麼誰也不讓誰,都是一點就著,這種夫妻在一起的結果就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最後吵來吵去就是離婚。那脾氣暴躁的兩個人在一起不好,脾氣綿和的兩個人在一起就好了嗎,當然也不是很合適,兩口子都是好脾氣的人雖說比都是火爆脾氣的要好些,但是在一起有可能受外人欺負,兩個人都好說話,講究的人不會欺負她們,不講究的人那就會欺軟怕硬。


一般情況下,還是性格互補的人在一起更合適。一個性子略有剛烈,另一個就以柔克剛。一個性子急,另一個性子慢。這些性格能使彼此之間互相將就,走的更遠更長。

現在很多人說“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也是指工作。兩口子工作一樣並不會“活不過天亮”,但是在一個單位上班就不一定了,很多人不喜歡跟自己的老婆或者老公在一個單位上班。尤其是對男性來說,他們更不願意跟女方在一個單位工作,因為這樣的話自己的工資、隱私就完全曝光了,小金庫估計也保不住了。


所以說農村的老人們說“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現在看來不管是在過去的農村,還是現在的城市都是很有道理的。


一品小十六


俗話“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真的有道理嗎?我認為是有道理的。我們先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兩口子一樣”

兩口子一樣,指得是什麼一樣?我認為指得是兩夫妻的性格。人是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處事方法。有些人內向,有些人外向,就是性格平和還有些人性格急躁。兩個人能夠組成一個家庭,是不容易的。並且能順利地維持下去,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婚前兩個人都會展示自己的優點,結婚後身上的缺點慢慢就會暴露出來。


兩口子在婚姻中如何相處?這就像跳舞一樣,需要你進我退,我退你進,注意節拍。如果兩個人性格都比較急躁、強勢,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往往容易出現矛盾激化。但是如果都比較內向,不善於交流,思想感情上出現問題,很難化解。所以我認為兩口子的性格最好為互補型。

“活不過天亮”

這句話存在著一種誇大的成分。這裡的“活”指得是婚姻的生存,意思是性格的一樣兩口子,婚姻很難相處。而不是說人活不過天亮的意思。

組成一個家庭並且能長久的維持下去,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性格、處事為人之道。農村裡的俗語不需要漂亮的修飾,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表達了一定的道理,“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其實這句話指的是兩夫妻的相處之道,我們在生活中不妨
借鑑一下。


三農的心聲


俗語"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真的有道理嗎?為什麼?

農村俗語,在特定的年代,在特定的時間裡,它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的農村老人,都能說上幾句俗語,歇後語,慣用語,和諺語。有的俗語是教人們禁忌某些事情,比如,晨酒,晚茶,五更色,這是健康的禁忌。像處世為人的俗語,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受人點水之恩,必湧泉相報。等等。

兩雄不能並立: 意為兩方面勢力均衡,不能並存於同一個勢力範圍內。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兩敗俱傷,這些個俗語都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這句俗語倒是誇張了一點。但是,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夫妻兩個人過日子,總得有一個為主的,一個為副的,一個強勢一點的,一個弱勢一點的,比如夫妻兩個吵架了,總得有一個先讓步的,兩口人過日子,根本就沒有什麼真理而言。

夫妻兩個人,如果要是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這樣的日子根本就沒法過下去。所以說,這一句俗語,也是一個禁忌的俗語。它也提示人們,要想維持一個家庭的穩定,必須有一個人委屈一點,不要硬碰硬,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有來我有去。你有八卦掌,我有無影腿。如果這樣的話,那可就真的應了這句俗語了。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了。


平安2595717


在農村,咱們總是能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既是老百姓智慧的總結,也描述了農村人們生活的狀態。有些俗語雖然看似毫無道理,但是卻有著一定的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說一句俗語叫做“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

這句話說的意思和夫妻二人的生活和性格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繫,認為夫妻二人的性格如果相近的話對生活是非常不利的。

其實咱們仔細一想的確是這樣,雖然說二者對於生活有相同的看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對於長時間一起生活的夫妻來說,如果所有的看法都想同,那在生活中就會缺少很多的樂趣,長時間下來會讓夫妻二人覺得生活單調乏味,慢慢的也會對家庭失去興趣,從而造成一些婚姻的破碎!

其實這種現象在現在的社會也比較常見,由於婚姻中的一方總是對對方完全認同,沒有自己的觀點,雖然這種婚姻開始的時候看著非常的幸福,可是時間長了之後咱們就會發現這種婚姻都是以悲劇結尾,就是因為性格相同,造成生活的單調!

所以說“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雖然誇大,但也是有理有據!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很具有參考價值,兩口子在一起生活,成家立業,撐起一個家庭。就需要面對方方面面的很多事。特別是兩個人性格,如果完全一樣,這個家庭就不會有活力。

如家庭一,兩口子都是火爆脾氣。,一言不合就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一輩子雖沒散火,但日子一直緊緊張張。

家庭2,男人脾氣火爆,女人心思柔和。當男人發脾氣時,女方總極力化解,平息矛盾。使男人很少惹禍。日子過得火爆又平安。

家庭3,兩口子都是慢脾氣。農村土話”八錘子打不出個屁來”。什麼事都是慢慢騰騰不著急,別人家出苗了,他們家才播種。別人家過年了,他們家還沒做好新衣服。一家人雖平平和和,但一直都不富裕。

一個家庭,也需要互補。比如,一個老實肯幹,一個聰明智慧就是個好組合。另一個女的擅長女工,男的擅長銷售。男的精通廚藝,女的伶牙利齒,開了個小飯店。都是男女互補,家庭幸福的例子。


朱增林呀


農村老人過去有句俗話“兩口子一樣 活不過天亮”,難道現實中真的這麼殘酷?這句話背後其實還是有些生活真相和道理。

現而今的社會都是自由戀愛,再也不像以前一樣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家找對象的時候往往都選擇和自己投脾氣的人,兩個人在性格上比較相似,能談到一起,才有成為情侶的可能,最後走入婚姻殿堂。可是,實際上兩口子性情也不能完全一樣,比如說兩個人都是急性子,吵起架來都喜歡動手,脾氣暴躁,那就把家裡搞得雞犬不寧,砸的稀里嘩啦,這日子還怎麼過?

如果兩口子都是消極保守型的人,你也不愛說話,我也不愛社交,兩個人三腳踹不出個屁來,誰看見誰都沒話講,那將來結婚後對外搞社交,走街串巷、交朋友、親戚往來,處理裡裡外外的這些社會上的事,有誰來出面?所以說,兩口子性格完全一樣,這其實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當然這並不是說兩個人要完全差異化,而是說在性格上最好要有點互補性,這樣的話在未來的生活當中互補下去,陰陽調和才能走得更長遠。

亦文亦物出品,原創不易,關注看更多有趣、經典、實用的傳統文化小知識


亦文亦物


農村老人說的“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真是活不過天亮嗎?

這裡當然不是活不過天亮,而是一種誇張的形容,這是農村老話和俗語中常用的一種表達形式,例如俗語中某些做法和講究,後半句經常用到“家破人丁亡”,皆在表達前半句的重要性。這句活不過天亮,意在告訴大家,兩口子千萬不要一樣,否則難以幸福,那又指的是哪些一樣呢?有沒有道理?



這裡說的主要是做事方法,性格等等,例如性格,年輕的時候,小兩口性格類似,例如都是活潑開朗有主見型,談戀愛可以,往往會有共同的愛好,但真到了過日子,時間一長,生活中的瑣事非把小兩口碰的兩頭是包,往往遇上意見不統一,各有各的看法,各不退讓,爭爭吵吵多了,感情就容易淡,越發的覺得不適合。

所以,真正過日子的,往往是這樣的搭配:一個貌美一個平平,一個胖一個瘦,一個外一個內,一個急一個慢,一個掙一個花,這裡講究的是互補,其實非常具有生活道理的,以急和慢搭配為例,老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兩個都急,生活中往往諸多不如意,如果兩個都慢,那生活肯定是沒有激情,慢條斯理易懶惰,但要有一個慢一個快,優缺點互補,兩者一中和,完美。



其實,仔細一觀察,生活中就不難發現,夫妻主觀意識都強的,往往不是1+1=2,而是1+1<1,家庭生活“炮火連天”,爭吵似乎沒停過,所謂和氣生財,沒有和氣哪來財。而兩者都不坑一聲型,日子過得那是淡出水了。

再來看這句老話,“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那是既接地氣又在理,古語云: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婚姻大事,一定要慎重啊。


農人解說


俗語說的“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意思是說,夫妻兩個如果脾氣秉性一樣,婚姻存續期不會長久。

那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有書君認為,這有點武斷。

誠然,夫妻雙方如果都有著相似的壞脾氣、壞習慣,那兩個人的婚姻的確會存在危機。

比如說夫妻倆都固執不講理,且愛歸咎他人。那可以想象他們的生活,必定是劍張駑拔、互不退縮、家無寧日。這樣的婚姻遲早要散夥。

或者夫妻兩個都好逸惡勞,丈夫沉迷玩遊戲,妻子耽溺於打麻將,家裡一片狼藉,廚房從未開伙,這樣的婚姻就是維持下去,也是徒有形式而已。

所以,從夫妻二人都有相似的壞脾氣以及不良習性的話,確實不利於婚姻的長治久安。

從這個層面上講,夫妻雙方至少還是應該有一個較明事理的,起到帶好頭,調好步伐的作用,這樣才有利於婚姻關係的持續。

但話又說回來了,若是夫妻雙方都擁有積極一面的習慣,那對於婚姻關係存續,卻是有益無害的。

比如說,無妻倆都挺大度,你能包容我,我也能理解你,這豈不是神仙眷侶?

又比如說,夫妻雙方都愛學習,彼此還可以就共同興趣交流一番,豈不是越發有知己之感?

所以,有書君認為“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是人們對於具有相同壞脾氣的兩個人結為夫妻表現出來的憂慮。而那些具有相似正向秉性的人們,大可不必為此卻步於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