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班主任老師讓學生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當著所有家長的面說自己為什麼沒考好,合適嗎?

朝陽群眾不吃素


老師拿自己作為案例當著所有家長進行分享我們應該感謝老師。

如果一個老師對我們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是不是更可悲呢?

以前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試,物理、化學兩科都考了99分。但是老師從頭到尾就是不重視我,老師很喜歡其他同學,課後總是會主動跟其他的同學詢問是不是有不懂的地方。長此以往,自己便對課程沒大多興趣了。

老師常會說一句話:恨鐵不成鋼。畢業很多年以後真的會非常感謝那些對我們要求嚴格的老師,因為在社會上沒有人對我們仁慈。工作與學習不一樣,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在學校裡,老師正是因為對我們有所期待,所以才會關注、才會要求。

被作為例子在家長會公開說的你,真要好好感謝老師。當你努力考好了以後,相信你會收穫老師與家長的認可,更會獲得優秀的自己。


教育玩家


有什麼不合適的,自己連自己考試成績都不敢面對嗎?我女兒考不好到我院子就開始給我通知了,我估計全樓人都能聽到,她剛說不及格的,考好的回家才說,她罰站了滿院子人都知道,有的還碰到我問我:你女兒為啥罰站了。我笑笑就完了。這個重要嗎?這次考不好並不等於人生就失敗了,開家長會為什麼就不能說出那門課沒考好,總結經驗,下次努力趕上。虛榮心這麼強就應該做的比別人好,聽你提問就知道你什麼人了。


朱燕芳452


高中生的自我觀念行程達到了65%,"自我觀念"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綜合的穩定的評價。

你讓一個高中生在公眾的場合,直接說出自己沒有考好的原因,適合於少部分性格外向、非常自信的孩子。

希望孩子成績好需要行動力,和外在行動力相對應的是內在的心理動力。心理動力分為內源動力和外源動力,對未成年的高中生,外援動力還是很重要的。

與其讓孩子,找缺點,說自己沒考好的原因,還不如幫助孩子找亮點,哪怕他沒用功,沒好好學,只有動機想學好,我們也去肯定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提升自信心。同時給到具體的指導,比如:聽課專注、做例題、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反覆記憶,增加背誦的正確率等等。如果孩子僅僅有壓力而沒有具體的方法,缺少自信,一臉懵逼,心理困惑茫然,壓力無法轉化成動力。

沒有動力就會缺少行動力,成年人都會缺失內在的心理動力,更何況是一個高中生的孩子呢。

做教育出發點是好的是基礎,遵循人性的規律是保障,要了解和通曉人性,因為懂比愛更重要。



樹原張雪燕


我覺得老師這是在開經驗分享會,只不過分享的是負面的經驗而已。好的經驗可以分享,負面的經驗分享一下又何妨?我覺得這樣挺好啊。

作為學生來說,有成績好的,就有成績壞的,有會學習的,就有不會學習的。有時候,不光需要把正面好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把這些反面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可能教育效果更好。反面經驗可以讓大家引以為戒,防患於未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面的東西有時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學生考試沒考好,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這次考試臨場沒有發揮好。二是平時比較愛學習的,可能是學習方法等不對,所以成績一直上不去。第三種就是貪玩不愛學習的,考試大多也考不好。這幾類原因,我覺得都可以當著大家的面說一說,這其中有點難以啟齒的就是第三種。這類原因說一說其實也無妨,和大家討論一下,為什麼自己平時不愛學習,對學習的認知是什麼?為什麼對學習不感興趣。通過這樣的交流和分享,容易找出自己的問題,對以後改變對學習的認知,端正學習態度,都是有幫助的。所以我覺得,老師這麼做沒啥不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