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狗狗可以和國外狗狗,無障礙溝通交流嗎?

勇敢一點7


不太懂中文的歪果仁如果來中國旅遊,如果不找一個翻譯怕是很難和我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可如果一隻外國狗狗來到中國,難道也需要找一隻翻譯狗狗,不然豈不是很無助?


其實人類對於狗狗之間交流語言的考慮完全是多餘的,因為雖然人類有上百種語言,但狗狗之間卻只有一種“汪星語”。這麼看來狗狗在國際語這方面比人類要先進啊,畢竟以喵大俠英語一級的水平,走出國門怕是要抓瞎!

所以說,哪怕是生活在不同的國度裡的狗狗,也是能互相交流的。這是因為狗狗的交流方式和人類正好相反,它們以氣味作為第一溝通途徑,其次是肢體語言。而“汪汪汪”這種語言上的交流,只佔狗狗溝通方式中的極小的一部分!
狗狗通過肢體語言來確定雙方之間的社會地位,


通過氣味來判斷對方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如何、剛才吃的啥、剛才去過哪裡、結婚了嗎……福爾摩斯式的細緻入微的細節觀察分析能力,是每隻狗狗都具備的基礎能力啊!

人類相親的時候要坐下談好一會兒才能弄清楚一丟丟雙方的情況,而狗狗碰到之後互相一聞就門兒清了。而狗狗之間的氣味交互,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嗅“菊花”。這可不是因為“色狗”,那是因為狗狗肛門上的一個叫“頂沁腺”的腺體可以釋放富含著狗狗一切信息的氣體!所以“菊花社交”是狗狗間剛認識或者打招呼的主要手段。
而狗狗“汪汪汪”的交流方式,雖然不同種類間會有些有些方言差異,


但它們其實主要是通過“汪汪汪”的聲調、頻率、時長來傳達自己的意思(主要是情緒)。一般情況下,低沉的聲音代表警告,高調的聲音代表友善,而不管是什麼體型的狗狗也會用哼哼唧唧的撒嬌聲音來表達自己的友善。

人類對於狗狗之間溝通問題的思考,主要是因為人類之間有著交流障礙。事實上,在我們耳中的“汪汪”,在英語使用者耳中是“嗚夫嗚夫( woof- woof)”,在阿拉伯語使用者耳朵裡是“浩浩( how- how)”。這是因為發音習慣不同,而導致的相同的聲音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不同的擬聲形式!


悅寵喵大俠


我用事實來說一說。

兩年前,朋友從加拿大空運回來一隻邊牧,當時有一歲多。從機場帶回來後,直接放家裡讓它自由活動。我們對它用中文發出的號令幾乎充耳不聞,改為英語後它會有所反應,但不是太積極的配合。後來,我帶我家的泰迪和它玩,兩隻狗狗見面後,互相聞了聞屁股,並不排斥,沒有互咬打架

很快玩在一起了。此後,兩隻狗狗經常見面玩耍,並不存在中國狗狗和外國狗狗有“語言”上的障礙。

實際上,兩隻陌生的狗狗見面,並不需要“語言”交流,而是彼此互聞對方的屁股,氣味才是它們溝通的工具。狗狗肛門兩邊有兩個腺體,會釋放出12種氣味,這些氣味都是每個狗狗獨特的個人信息,狗狗就是通過互聞肛門來識別對方身份的,甚至還可以根據嗅到的氣味鑑定對方的性別、識別母子關係及發情狀況等。

狗狗主要是通過嗅覺來辨識這個世界的,“語言”對它們來說並不重要,也可以說狗狗見面,彼此一言不發,只要互相聞聞就能瞭解對方。氣味相投了,很快就能融為一體,如果氣味不相投,馬上會打作一團。

中國狗狗和外國狗狗的氣味並不因為國度而有所不同,重點在於它們的品種和習性,所以“語言”對它們來說,一點障礙都沒有。


寵愛物語


交流基本沒有障礙

狗與狗的交流是以叫聲、肢體語言為主。而這些交流方式,狗是代代相傳,在狗出生後的兩個月內,它們就會從狗媽媽身上學到基本的常用語言(叫聲與動作)。

在沒有人為幹予的情況下,無論中國狗,還是外國狗,相互之前都能理解對方的聲音與動作所代表的意思。

社交從嗅屁股開始

前面說了狗與狗的交流方式,但交流的前提是彼此要認識。狗最發達的是鼻子,它們彼此的認識是從互聞屁股開始的。

狗與狗相見,都會互相聞一下屁股。在狗的肛門處有個肛門腺,腺體會散發出特別的氣味,而每隻狗的腺體氣味都不一樣。就如果每個人的臉都是唯一的,就算是多胞胎也是些許差異的。

肛門腺的氣味,也就是狗的臉。陌生的狗碰到一起,只要不發生衝突,都會互聞屁股。但狗也是很講隱私的,有的狗是想聞對方的屁股,卻不想讓對方聞自己的屁股。

狗在通過互聞屁股確認彼此關係(繼續陌生、願意交往、針鋒相對)後,它們才有進一步交流的可能。


喉子小青


你好,我是河南焦作的訓犬師飛哥,解決狗狗爆衝,隨地大小便,叫不回,撒手沒,亂叫,護食等狗狗行為問題的專業訓犬師。

對於狗來說,他們並不需要用語言交流。而是以他們特有的方式來進行交流。

他們見面的第1個動作就是相互聞對方的屁股。


因為狗狗肛門會分泌出一種液體,我們叫做肛門腺。狗通過聞對方的肛門腺,就可以知道這條狗的年齡,性別,甚至他現在的心情狀況如何。

並且在狗的世界裡面,沒有什麼所謂的勾心鬥角。就是直來直去的。要不然我跟你混,要不然你跟我混。反正總會分出一個高低。如果碰到兩個都強勢的狗,見面就是幹。

如果一方服軟。那麼另一方,做了大哥。小弟跟著大哥混。大哥吃肉了,給你弄點骨頭。這個就是很正常的事兒了。

最簡單的一個動作就是騎跨行為。騎跨行為,一個是公狗與母狗之間的交配。另一個就是公狗與公狗之間的鬥爭。如果一方成功,那麼另一方就會趴在地上露出肚皮。露出肚皮就是服軟的行為。



所以對於狗來說它是不分國界的,因為他們沒有語言。只有肢體行為。

我是訓犬師飛哥,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小飛訓萌寵


首先回答一下:即使是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狗狗,它們交流起來是完全沒有障礙的。這是因為,狗狗主要的交流工具並不是叫聲。而主要是通過肢體語言、面部的表情進行交流。


狗狗的溝通模式

不同於貓咪的面部相對缺乏表情,而狗狗的面部肌肉發達,可以做出足夠的面部表情,進行交流溝通。


全世界的狗狗,即使成百上千年沒有過任何形式的交流,它們在基因上基本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是說它們之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殖隔離,儘管狗狗之間的體型各不相同,大的太大,小的又足夠迷你。


輔助交流方式

除了上面我們說的,狗狗主要通過肢體語言、面部的表情進行溝通交流。它們還有輔助交流工具的。比如說還可以通過嗅覺進行傳遞攻擊性、恐懼感以及快樂的情緒。


如果說狗狗之間會出現交流障礙,那最多也只是存在於不同品種之間。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嚴重。


總結一下

中國狗狗和國外的狗狗在溝通上是沒有障礙的。更多狗狗科普健康知識 : 晉元寵物狗狗 。


勇敢一點7


答案是肯定的,狗狗的需要比較簡單,因為沒有文字,也賴於智商的原因,狗的語言表達基本也就是那幾種,所以漫長的幾萬年間,狗一直沒有改變交流的方式,而人類的方式卻一直進化演變。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人類和狗的語言進化時間不同,人類語言呈現多種多樣的狀態

人類的語言目前有5561種,起初,人類的語言都是相同的,起源在非洲西南部,時間為15萬年前。這個時期,人類還沒有馴化狗呢,後期人分開以後,語言呈現多樣化,但狗始終都是同一種語言。

人的交流方式同狗不同,狗的交流方式賊特殊

(賊是東北方言,就是特別的意思)

人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需要和比劃猜,而狗的,主要是通過聞和吼叫。狗與狗的交流主要通過聞屁股來確定,就好比我們人類遞名片一樣。狗與狗見面,聞一下屁股,菊花位置有特殊的肛門腺,可以儲存狗的信息,是公是母,多大了,有沒有病健康與否,通過聞屁股都能確定。

狗狗之間交流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吼,低音高音代表的意思都不同。

狗與狗之間溝通,意思比較簡單

狗還有一種溝通方式就是動作,搖尾巴,歪腦袋,握手,蹦來蹦去等,都是狗在做表達。

狗大部分的溝通方式都是靠動作來完成,大約佔所有溝通方式的75%,剩下就是聞屁股,吼等方式。因為語言簡單,溝通簡單,所以即使兩個國家的狗,現學都趕趟。

所以,國內狗和國外狗,溝通很簡單,不存在在外語這個說法~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小天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是可以的,無論是任何地域、任何國家的狗狗都是可以沒有障礙的溝通的交流的,當然也包括中國狗狗和國外狗狗。因為狗狗之間的主要交流工具並不是依靠叫聲,而是通過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進行交流的

下面小天就來為大家說說狗狗之間的溝通模式

為什麼狗狗是通過肢體語言來交流呢?

這也從狗狗被我們人類馴服之前開始說起,因為狗狗在野外通過吠叫來傳遞信息的話,這樣子容易引起捕食者與天敵的注意,不利於狗狗的生存,所以狗狗更多的使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當然,像吼、叫、嗚嗚叫、吼、咆哮等等,都是狗狗語言系統的一小部分

只不過是狗狗們更多的使用肢體語言,它們的耳朵、眼睛、身體姿勢、尾巴搖擺的情況等等都是溝通交流中的一環

。狗狗們的肢體語言,狗媽媽會在小狗出生後的幾個月裡,教給它們的基本常用語言。

其次就算狗狗來自不同的國家,吠叫有不同,但它們還是可以聽出對方的意思。因為它們是通過對方吠叫聲的聲調、頻率、長度等,來判斷對方究竟在說什麼。

一般情況下低沉的聲音是警告、低吼的聲音越低表示狗狗越警惕、而高頻的聲音則是表示好友好、較短的吠叫更多表示恐懼或驚訝......

還有就是狗狗頻繁舔嘴唇、打哈欠是狗狗緊張壓力的表現,狗狗感到焦慮、困惑或壓力時,它們經常打哈欠,有時候當遇到新朋友時也會打呵欠,發出鎮靜信號......

所以狗狗之間是不存在交流障礙的,如果真的非要說有,那隻可能是不同品種之間的狗狗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非地域國界的問題,但它們之間的交流障礙並不嚴重。


萌寵天說


人類之所以有語言屏障,主要原因是語言體系過於複雜,且各個文明的語言獨立發展比較久,導致新的詞語和句子層出不窮,於是產生了各種分支

原因1,語言體系本身複雜

原因2,文明獨立發展出新詞句

而狗狗的語言體系非常簡單,複雜程度相當於人類面部表情,甚至還遠遠達不到,於是就不會出現原因1,既即使發生語言變化,因為語言體系非常簡單,導致變化也更小,即使兩者真的產生語言差異,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並理解對方的的語言含義

而狗狗本身相當於沒有文明,任何知識依賴親子傳承,內容很少,即使產生新的詞句(肢體動作或叫聲)也不會傳承下來,於是基本也就不會產生很多的新詞句,也就更加降低了語言障礙的可能。


神奇黑白能


中國狗狗可以和國外狗狗,無障礙溝通交流嗎?

當然可以,還能一言不合就打架呢!

其實現在很多人養的,都是外國的品種狗,泰迪犬、金毛、拉布拉多、哈士奇、柯基等,哪種狗狗不是外國的狗狗,還不是跟中華田園犬玩得歡。如果你要說的是在中國長大的狗狗,能不能和在外國長大的狗狗,進行無障礙的溝通,其實也是可以的,因為它們共用全世界通用語言:肢體語言。

外國狗狗和中國狗狗共用的一套打招呼方式

狗狗見面的第一件事,說起有點噁心,就是互相聞屁屁。狗狗的嗅覺比較靈敏,能通過嗅聞體味來獲取另一隻狗狗的信息。而肛門腺,則是狗狗體味的重要來源!我們可能聞狗狗的屁股,是非常噁心的事情,然而在狗狗的鼻子中那是充滿了各種信息的味道。如果打比方的話,大概就像我們去翻閱別人的朋友圈一樣,其中得知新朋友的興趣愛好和習性。

狗狗聞了對方的肛門腺,就能知道另一隻狗狗的狀態,判斷對方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如何、發情狀況等。外國狗狗和中國狗狗相遇,第一件事也是互相聞對方的屁屁,瞭解對方的信息,之後才會有進一步交往的可能。如果一隻狗狗並不想被繼續交往,但另一隻狗狗還堅持要去聞它的屁股,基本上接下來就會吠叫警告,之後就是攻擊。

如果確定了可以交往,狗狗會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

狗狗的肢體語言相同

以前在野外的時候,地方空曠吠叫的聲音可能傳很遠,也會吸引捕食者的注意。聲音傳播很遠,不利於狗狗的生存,所以狗狗更多的使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吼、叫、嗚嗚叫、吼、咆哮等等,都是狗狗語言系統的一小部分。狗狗更多用肢體語言,它們的耳朵、眼睛、身體姿勢、尾巴搖擺的情況等等表達自己的意思。

狗狗有一些日常的肢體語言,尾巴的擺動都能表示很多意思。輕微的擺動,幅度都很小,通常在問候時被視為試探性的“你好”;屁股跟著尾巴一起擺動,意味著狗狗高興,也是一種避免衝突的表達“我並沒有危險,別害怕”;高速幅度小的擺動,狗將要做某事的信號,通常是奔跑或者攻擊。

還有狗狗的安定信號,這套也是狗狗通用語言,本身的存在是為了避免衝突,很多狗狗會用這些安定信號進行溝通。如果狗狗遠遠看到另一隻狗狗的尾巴,明顯就是不歡迎它的信號,它也不會貿貿然上去。我們通過聽到和看到的東西,也可以學會一些明顯的狗狗語言,像狗狗頻繁舔嘴唇、眼神飄忽、打哈欠都會是狗狗緊張壓力的表現。當狗狗感到焦慮、困惑或壓力時,它們經常打哈欠,有時候當遇到新朋友時也會打呵欠,發出鎮靜信號。

這些肢體語言,都是在狗狗出生後的幾個月裡,狗媽媽交給它們的基本常用語言。

狗狗其實是通過吠叫的聲調、頻率、長度等,判斷對方說什麼

就算狗狗來自不同地方,吠叫有不同(其實是有細微不同),但它們還是可以聽出對方的意思。因為它們是通過對方吠叫聲的聲調、頻率、長度等,來判斷對方究竟在說什麼。通常,低沉的聲音是警告,比如低吼的聲音越低表示狗狗越警惕,也越容易發生攻擊。而高亢的聲音是友好的。較短的吠叫更多表示恐懼或驚訝,而較長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沉穩,不是很著急。連續的吠叫聲表示激動或興奮,比如看到主人回家了,或者家裡有客人到來。

如果你說外國狗狗聽不懂你說的話,那是人的問題,而且只要經過訓練,狗狗也可以聽懂外國話。所以很多訓犬師,在訓練狗狗的時候會加上手勢指令,就是為了讓狗狗不管遇到什麼人,只要一個手勢它就能乖乖聽話。所以對於狗來說是不分國界的,只要能看懂對方肢體語言,就能無障礙溝通。

我是訓犬師蚊子,關於狗狗的疑難問題,歡迎關注諮詢交流!


訓犬師蚊子


答案是肯定的,題主會有這樣的疑問,大概率是因為我們學了十多年的英語,還是沒有辦法和外國友人無障礙的溝通,於是就推己及狗,認為狗狗也像我們人類一樣,跨國就會沒有辦法無障礙交流了吧!

但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狗狗和人類不同,它們的語言較為單一。

現在人類可查的語言一共有5000多種,別說是全人類了,單單隻看我們中國,在普通話普及之前,南方人可能過了個山頭就會出現交流困難、雞同鴨講的情況了,在抗戰時期,溫州話甚至都能用於諜報系統,我們人類語言難以理解的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狗狗和我們完全不同,它們並沒有人類如此高的智商創造出不同的語言,所以它們的交流還是依靠最原始的感官進行的。那麼狗狗一般會通過什麼來進行交流呢?

我們可以先假設出一箇中國狗狗和外國狗狗見面時的場景。

一般它們會怎麼做呢?相信題主也能想象出來:它們肯定會

相互吠叫,聞對方的屁股,然後再做出搖尾巴、夾尾巴、伏低身子等相關的肢體動作。

其實這樣一個過程,它們就完成了一系列的溝通,對這些場景進行分析,我們就能知道狗狗們是怎麼進行交流的。

  • 嗅覺—聞對方的氣味信息

狗狗的嗅覺靈敏程度大概是我們人類的100萬倍以上,它們可以說是用鼻子看世界的生物。

狗狗鼻子內的腺體會分泌黏液,能夠讓鼻頭維持溼潤,各位鏟屎官們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液體,它們會捕捉氣味分子。

另外它們的嗅覺受體很多,人類只有4000萬個嗅覺受體,而狗狗卻有20億個。是人類的50萬倍,所以狗狗甚至能聞出主人患了癌症。

無與倫比的嗅覺也為他們交友提供了便利,不管是中國狗還是外國狗,它們的鼻子都是一樣的。它們在見面後一般都會聞嗅對方的屁股,那是因為犬類擁的兩個氣味腺分別在肛門兩側,氣味腺分泌出的味道,能夠包含性別、健康程度等等。

所以中國狗狗和外國狗狗在互相聞嗅對方的屁股之後就完成了互通信息的過程,就和我們人類打招呼說你好或者晚飯吃了嗎一樣。

另外不管是中國狗狗還是國外的狗狗都會在路邊撒尿,這也是為別的犬類留下自己特有的信息。不同國家的狗狗,都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來進行交流。

  • 視覺—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

在通過嗅覺瞭解了對方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之後,狗狗還會使用肢體語言來進行交流。不知道鏟屎官們有沒有觀察過狗狗們擁有非常豐富的肢體語言。

光我們人類知道的就有幾種,比如它們搖尾巴是感到興奮和開心,夾著尾巴代表害怕,伏低身子則代表它們將要進攻等等。

而我們無法理解的肢體語言還有很多,但是我們不理解不代表狗狗們也無法理解,儘管狗狗們的國籍不同,但是肢體語言還是相通的。就像我們把一個人扔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但是他還是可以依靠肢體語言活下來的。

  • 聽覺——對方的吠叫

狗狗並不會說話,它們的吠叫只是在傳達自己的情緒而已。它們一般是通過聲調、頻率來表達。

這些語言其實就連鏟屎官也可以理解,比如低沉代表警告、高調代表友善等等,有的時候狗狗們也會哼哼唧唧來撒嬌。

就連跨物種的鏟屎官都能聽出狗狗表達的意思。狗狗跨個國家也是完全可以聽懂的,所以鏟屎官們不用擔心狗狗會聽不懂對方的語言!如果是一對來自不同國家的鏟屎官和不同國家的狗狗相互碰面。肯定是鏟屎官們比較尷尬,而狗狗們早已自己玩了起來。

#健康真探社##萌寵溫情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