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河北省重汙染天氣初八左右緩解 不利氣象條件疊加煙花燃放引發重汙染

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五,河北省經歷了一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很多人發出疑問,工人回家了,工地停工了,路上車也少了,為什麼還出現重汙染天氣?

專家分析認為,春節期間出現了重汙染天氣,客觀因素是不利氣象條件,主觀因素還是汙染排放。

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從氣象條件來看,從1月24日(除夕)夜間起,河北省大部分地區近地面風速總體降至2米/秒以下,特別是中南部地區風速降至1米/秒以下,整體處於靜風天氣,相對溼度整體高於60%,局地超過80%,我省中北部地區還出現大霧天氣。

25-28日期間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整體較差,風速較小,汙染團聚集在石家莊-保定-廊坊一帶,致使該區域多個城市出現連續重汙染天氣。29日,隨著東北冷空氣滲透,河北省北部和東部地區空氣質量改善,但受傳輸影響,汙染物仍然在山前城市堆積。

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分析認為,高溼靜穩的氣象條件導致局地產生的汙染物無法擴散和清除,是河北省此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形成的客觀因素。

煙花爆竹燃放導致汙染增加

“春節期間,工業企業、施工工地、重型載貨車等人為排放源與平常相比確實有所減少,但煙花爆竹燃放導致汙染物大量增加,這是造成重汙染天氣的主觀因素。”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認為,除夕夜間至初一凌晨,各地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導致空氣質量快速轉差約2個等級,通過分析典型城市的PM2.5組分,煙花爆竹燃放貢獻率大幅上升。

監測數據顯示,1月24日18時起,保定市PM2.5濃度開始快速攀升,18時至21時,PM2.5小時濃度分別為58、96、169、367微克/立方米,自21時起連續17小時達到嚴重汙染水平,其中25日0時至9時,連續10小時PM2.5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通過監測點位實時PM2.5組分分析,煙花爆竹燃放產生的硫酸鹽、鉀離子、氯離子和鎂離子等組分濃度明顯增加,保定市硫酸鹽濃度較非燃放時間增加35倍,鉀離子濃度增加40倍,氯離子濃度增加20倍。

“除了煙花爆竹燃放的影響,工業企業也不容忽視。”柴發合分析認為,春節期間工業活動水平顯著下降的主要是鑄造、建材、傢俱、板材加工等輕工業行業,而高汙染的鋼鐵、煉焦、玻璃、耐火材料、化工、製藥等重化工行業存在大量不可中斷工序,部分企業還承擔著協同供暖任務,春節期間仍需要持續生產。同時,燃煤電廠、供熱鍋爐等要保障社會正常運行和居民採暖需求,仍需持續運行,排放強度與日常相比並沒有太大差別。這些企業要保障正常生產,還需要大量的重型載貨車提供物料運輸,這部分排放量也沒有明顯下降。

農村地區形成汙染團影響城市

“今年河北省各地都出臺了禁限放規定,煙花爆竹從銷售量到燃放量都有所減少,起到了較好的減排效果。”王曉利介紹說,初步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除夕當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9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年除夕下降7.2%;大年初一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年初一下降5.2%。

但王曉利指出,雖然有了禁限放要求,但大部分地區主要是城市主城區禁放,大量的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沒有禁限放要求,禁放區相對來說佔比很小。此外,部分地區雖然出臺了禁限放措施,但執行落實不到位。從監測數據看,除夕夜到大年初一,農村地區濃度最先開始上升,形成汙染團後影響城市環境,最後形成大面積汙染;受此影響,河北省縣(市、區)PM2.5平均濃度普遍高於設區市。比如,石家莊大年初一當日PM2.5平均濃度為168微克/立方米,周邊縣(市、區)均高於市區濃度值。

農村地區燃放煙花爆竹導致部分縣區空氣質量急速惡化。監測數據顯示,除夕當日13時至16時,全省各縣(市、區)空氣質量均為優良水平,隨著煙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僅兩個小時後(除夕當日18時)保定市高陽縣、蠡縣空氣質量轉為嚴重汙染水平,其中高陽縣PM2.5濃度由44微克/立方米攀升至362微克/立方米。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保定市蓮池區、競秀區、清苑區、高陽縣、易縣、蠡縣、涿州市、安國市空氣質量AQI指數超過500(爆表),成為全省汙染最重的地區。

2月1日起部分地區汙染開始緩解

根據最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未來7天,河北省北部地區空氣質量整體較好,中南部地區,特別是沿太行山城市仍將維持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其中,2月1–2日,受新一輪弱冷空氣影響,太行山沿線城市汙染有所緩解,但仍維持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2月3–6日,冷空氣加強,區域整體空氣質量好轉,河北省北部以優良為主,東部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河北省北部和東部以優良為主,中南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南部有短時輻合,以輕度汙染為主。

柴發合認為,春節期間京津冀地區發生區域性重汙染過程,說明當前汙染排放強度依然很高,大量不可中斷工序的高汙染行業的存在,排放總量仍超最小環境容量。

柴發合建議,應當以在不利氣象條件下,不出現重汙染天氣為目標導向,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力度,不斷改善空氣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