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有老人過世了,家裡人都去幫忙了,在這非常時期,怎麼辦?

八零後D大叔


非常時期要非常對待,儘量別去人的地方呆的太久,病毒轉染太快希望引起高度總事。


星辰之淚354


這真是個棘手的難事,村子裡的老人去世了,絕對應該幫忙,因為沒有哪家能一家人把老父老母抬得到上山去。尤其是那些比較小的村子,人少,更要全村人幫忙。即使是非常時期,總不能讓亡人老停放在家中吧。所以幫忙是一定要去的。你問在這新型肺炎病毒傳播時期,幫忙的人該怎麼辦?


我認為:


一、先將本村人員作一次摸底,看哪些人是從外地迴歸人員,是從何地返鄉的,是從何時返鄉的,哪些人近期去過外地,去過什麼地方,哪些人接觸過疫區人員等等。


如果本村之人沒有人是從疫區回來的,也沒有人接觸過疫區和到過疫區的人員,這在當下還算基本安全,幫忙之人各自嚴格做好自我保護,戴好口罩,大家齊心助力,快速把登仙之人送上山、安葬好後立即回家。


二、如果事先知道有從疫區返鄉人員,大家可以謝絕此人及其家人以及親密接觸過此家人的人員幫忙,讓這些有安隱患之人自覺自我隔離,遠離喪事現場,並報上級領導備案。


三、如果有人正常感冒發燒,也要作最壞設想,謝絕此類人臨場幫忙。


四、幫忙人員可以建議逝者親屬,從安全和大局出發,不做追悼紀念活動,迅速將亡人火化入土,在沒有出殯之前,村民儘量減少登臨靈堂。


五、最好不要吃大餐,平時只幫忙,不吃飯,做好事,速回家。


總之,關鍵時候,鄉鄰鄉親的,忙還是要幫,但都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做到人安己安,大家平安!


一生好人大司馬


現在是非常時期,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在村裡人去世了這種情況是不能夠延期舉辦,喪禮的必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行舉辦。村裡人去世一般村裡大部分的戶都要派一個人去幫忙辦理喪事。畢竟哪家都有老人,或者說誰都有百年之後的時候,因為喪事不是一個人能夠辦理的,必須全村人需要幫忙辦理,而且這種辦理都是沒有報酬的義務辦理,這就是民間的習俗。



現在在好多農村對於紅白事的辦理,只能實行辦事程序簡化。對於喜事的辦理一般是推遲辦理的時間,對於喪事是不能夠推遲時間的必須如期的辦理喪事,畢竟人已經過世,早早入土為安。在我們這邊村裡前兩天一個老人剛剛去世,也是非常的時期,辦理的程序也是按照農村的喪事辦理的基本的程序。家裡的親人在家裡找村裡比較親近的人來幫忙辦理,當然也有村裡其他的人來幫忙。這個時候來參加幫忙辦理喪事的人,來者就是人情,不來就是公道,也不能夠說三道四,畢竟非常的時期也不好讓人家冒著風險來。

當時辦理的人都佩戴了口罩,一般都是醫用的口罩,當然都是村裡知根知底的來幫忙。這些人春節前後沒有外出的村民來幫忙辦理,他們根本沒有接觸到外人關於這種疫情的情況。這樣對於辦理喪事的人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還是小心為上,畢竟現在是春節前後人員流通量太大,不知道哪一個人是否接觸過其他的人沒有。



辦理的時候一般通知外村的親戚來吊銷的話,通知外村每一個村只允許來一個人,並且是一個與去世的人有比較近的關係親戚,春節前後也沒有出現外出的。在這一個村裡的所有有關係要來弔孝的人,只允許這一個親戚來弔孝並且帶著他們的禮錢和一些弔孝的東西,這樣避免了人員過分的聚集。原來吊銷的人一般要通過當地的醫護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再確定沒有出現異樣的情況的前提下才能夠進入村裡面。在辦理喪事的時候,基本上不管他們吃飯,只走程序方面的問題。事實上來弔孝的人也只是開著車來,登記完以後再鞠個躬就回去了,也不在喪主家吃飯了。畢竟現在們的生活水平好了,對於吃飯的問題已經不特別的苛求。

平常的時間舉辦喪禮一般為三天的時間,現在基本上簡化為1~2天的時間,最長為兩天的時間。也就是第一天火化,第一天就舉行喪禮,下午接著就到地裡的墓地入土為安。那樣省去了不少的繁瑣的禮節,而且也非常的節省。非常時期的確響應了喪事簡辦的要求,對於過世的人家裡省了很多錢,當然辦的總體上來說也沒有人去說三道四,因為非常的時期,能有人幫忙把過世的人入土為安就非常不錯了。



總之,對於現在非常時期過世的人的村裡,一般要有人來幫忙做事,但是喪事的辦理程序非常的簡化。主要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簡化的程序,而且也對喪主家節省了很多,一般不留在那裡吃飯,這樣就減少了很多人去幫忙辦理喪事。在舉行葬禮的一些禮節上的人來主持一下,其他的基本上就沒有多少事情了,而且這些辦理的人基本上都是村裡知根知底的沒有外出的人,辦稅人員一般要求距離在一米之外進行談話交流,當然要戴上口罩防止感染的可能性。在喪禮舉行期間一天要對現場消毒2~3次,避免了可能疫情的發生。非常時期你們那邊過世的人是如何辦理喪事的?敬請大家下方交流。


宗元三農堂


現在正是非常時期,還趕上農村老年人去世了,尤其在農村一個屯子的,有的屯子都有家族史,算起來都是親友,遇著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是去參加幫忙,還是不去呢?這個時候真的有點兒猶豫不決,這位老人在村子裡還有挺有名望的,如果不到場顯得自己太尷尬了,主要還是怕傳染。

參加葬禮的人都回來說,全村的人都大部分都去,自己不到場也不是那麼回事呀,只能硬著頭皮去吧,但是自己得想辦法,給自己做個防護,買一個高檔的口罩,帶在自己的口鼻間,口罩戴完後,就去屯子老人去世的人家,但是自己事先想好一定的對策,到那裡乾點兒雜活,但是得少跟別人說話,不要跟別人近距離接觸,有的點點頭就可以了,他們也是理解的,畢竟現在是關鍵事情。



今天老年人去世,全屯的人都得去幫忙,去世老人家的人還得準備飯菜,招待老少爺們,有的直近親屬就不能說怕了,但是作為我就能不能吃飯了,因為我深知道,傳染的利害關係,我會用善意的謊言,謝絕這次吃飯。隨禮份子那是不可缺少的,別人花多少我也隨多少,人到位了,禮分得也到位了,飯就不能吃了。

在這個非常的時期,去世老人的家人們也能理解,畢竟趕上這個時候,只要能去捧場,去參加,這就給自己家的面子了,如果不去的話,那都顯得不近人情,畢竟都是一個屯的。但去的時候必須搞清楚,非常時期屯子裡沒發生任何特殊情況,所以才能去參加。

三農剛子


在我們農村有這樣一句話:“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意思是在農村有人去世了,不用去通知,一般都會到場,在疫情傳播的關鍵時刻,去參與弔孝幫忙的確是個難題,“喪事”不同於喜事,喜事可以延長婚期,但是鑑於農村的白事文化和現階段的疫情衝突,不出殯還真不行,因此,我覺得要在這兩個關鍵點上做好權衡。我的建議如下。

一、和喪禮主事的人做好溝通

在這非常時期,本來人們心情就很壓抑,再加上主家又趕上白事,處於禮節與尊重,我建議還是先和主事的人先去溝通摸摸底,我們農村一般主事紅白喜事的人一般被稱為“大罩”,最好不要和主家去談,主事的人一般情商較高、對人情世故的處理上經驗豐富老成,這點問題還是能很輕鬆的解決掉的,和主事人溝通無非這幾點,第一,參與弔孝與幫忙的人都有哪些?本村人和外村人有多少?第二、來的人身體狀況如何?可不可以統計下,如果有發燒或者發熱患者,可否加以防護,簡單照個面緬懷下速速離開,最好是讓一家身體指標正常的人來參與弔唁,第三、喪宴是一切從簡還是大辦?

二、做好防護措施

病毒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做好個人防護,提高自覺性,我覺得也沒必要弄的大家都很緊張,比如做飯的廚師、端茶送水的,燒紙響器班、弔唁處人群集聚處,大家都做好防護措施,佩戴醫用口罩,必要時候主家可以用噴霧器用84或酒精做個消毒處理,減少病毒的寄存環境,抬棺、攔陵,入殮時,儘量用身體素質較好及近階段身體健康的人參與其中,畢竟在喪禮環節這幾項也是很耗費時間的,所用時間長意味著人員密度相對較大。

三、宴會環節

一般農村紅白喜事都會擺些宴席,以此來款待下到來的賓客,盡下地主之誼。我要是說大家在弔唁完畢就火速離開,一切從簡,宴席環節不再設置,可能也太絕情了。其實有一種辦法可以借鑑,比如弔唁人員隨的禮金原封不動送回,等關鍵時期過去給大家再補上宴席也是一種較好的折中辦法。當然,我覺得農村不擺宴席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擺宴席了,最好還是注意幾點:第一、桌子距離拉開,桌與桌之間要保持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第二,老人或小孩子儘量不要參與,老人本身消化系統變弱,孩子的免疫力低,再加上宴席上七湯八菜,大魚大肉,冷熱交替,讓自己再吃壞肚子那就得不償失了。第三,拒絕拼酒,一到冬季,加上宴會很多人可能會對飲,我覺得在白事上就減少這種划拳喝酒壞習吧,一是為自己的健康著想,二來對逝者也是一種莫大尊重,要是喝得東倒西歪,難免讓人笑話不成?

總結:死者為大,既然斯人已故,就讓之體面的離開,大家也歡送一程表示緬懷,雖說關鍵時刻,我們就要多動動腦筋,爭取讓事情也辦了,又避免了病毒感染,這樣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三農記事本


這種情況只能祈求沒事。各位參與者自己做好防禦工作。看你說的情況他們已經去幫忙了,事已發生,你總不能把人叫回來。農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特別是紅白喜事。白事尤為邪乎!

在農村差不多都是較為親近的家族或鄰居。有事相互幫忙,不用找,義無反顧的幫。白事呢,家族關係較為親近的要戴孝守靈,其它雜活只能由關係遠點或鄰居幫忙處理。這都是些不成文的規矩。一個人再富有,再用不著人,爹孃親人過世後也得請人幫忙為親人入土為安。這是為人的處世之道。倘若人家有類似事找你,你以忙或其它為藉口推脫不去,外人都會對你不齒,人品不行。

題主的問題,確實無奈。非常時期,特殊事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自己注意防範,多加小心。最好不要再生枝節。這樣的事無論發生在哪裡都非常棘手,很難顧及周到。總得有人具體處理,相互接觸,相互交流。只能自己關心自己,做好防護,只要有心,不要過於擔心,也許沒事的!


花生常態


任何時候老人過世了家人都可以處理的並也可以社會化的處理應該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但在目前非常冠狀病毒的非常時期就應該"喪事新辦""高效節簡"了,同時更是應該聽從組織和專家的安排要求即"人員精減""口罩防身""勤洗手身""定時消毒""發現病況""及時就療".這也是即對自己負責更也是對他人的安全保障!

今天借喪葬事就想哆嗦幾句,可能遭罵不解但還是想說以利於人們端正觀念提高認識的"重視生前孝順"千萬別"死後作做人看"的後者現象還是有其普遍性!

如果中國人無論城市農村人還仍保留這種農耕文化的"勞命傷財""鋪張浪費"耗費時間""拿錢癸奠"的陋習就等於是還在將歷史中的"窮人文化"在"弘揚傳承"!

此幾千年的婚喪風俗現己嚴重不適現代文化,它即不文明也不嚴肅尤其"擺攤玩打麻將""商女歌唱舞跳""齊交錢湊份子""宵夜爆飲食"等等,這哪是在沉痛悼念離逝人或恭賀新禧,不就是"人作陪""物主角"的顯庸俗不科學?應該改簡化了!

吾曰:2020的農曆年很特殊但眾志成城就是過大年,特殊情況要打破常規處理才是響應了國家號召!


雅志居士65340400


村子裡有老人過世了,家裡人都去幫忙了,在這個非常時期,怎麼辦?

村子裡的老人過世了,是一件大事,不可怠慢。可是當下正值肺炎疫情的時候,辦後事儘量減免有些環節細節。

尤其是吃飯。在村子裡紅白色吃飯都是流水席,就餐的人們聚多。大家都清楚,既然都湊了份子上了禮了,那就得吃飯喝酒🍺。

在這種無知的情況下,村委會就該出面制止🚫了!不要扎堆,容易被傳染上病毒。


992舒暢


結婚、辦生日酒,把錢隨到了,人不用到,就可以了。

老人去世了,錢到人也必須到。天上沒有刀子吧,就是下刀子也要頂張桌子去幫著張羅。

老人去世的事,在礦區、農村真的算是大事,誰家再有錢,再有勢力,在老人去世的時候,沒有人捧場是丟人的事情。

在去之前,先和村委會溝通一下,在外來弔唁的親戚朋友們有無可能來自疫區的人員。能不能對參加弔唁的人群挨個進行體溫檢測,做好第一手防護。

希望村子裡幫著主事的人,要求每一個來的人都戴好口罩,做好個體防護。主家每天兩次對家裡進行消毒,保證衛生清潔。

要擺脫以前吃大席的習慣

儘量不要在主家吃飯。如果主家在村裡的要求下采取盒飯分裝的方式,你就可以在主家吃飯,請主家給你一次性的筷子,吃完即扔掉包裝袋裡。

要戴好口罩,離別人一米以外的距離聊聊天,說說話,不與他們玩撲克、打麻將等,防止交叉傳染等。

防護工作是第一位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祝你平安。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村子裡有老人過世了,家裡人都去幫忙了,在這非常時期,怎麼辦?今年的春節很特別,特別的是在這非常時期,我們很多事情都要特別對待。


在我們當地,早就要求各村民不能聚餐,不能互訪拜年,不能走親戚。為的是大家的身體健康,為的是對大家健康負責。

對於在特殊時期家裡出現人員去世的情況,我們也早就下發通知了,對於去世的儀式一律從簡,要在72小時之內火化出殯。只能直系家屬不能超過20個,不能超過三輛車去火葬場,火葬之後不能落家,要直接出殯。出完殯之後不能搞聚餐。並且在來去火葬場的路線要事先給當地管理部門,要避開鎮區人員密集區。


所以是做的很嚴密的,就是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的。對於你說的,你家人都去幫忙了,這其實在特殊時期是不可取的做法,更不能人員扎堆,更不能人員團體聚餐,我估計你們當地村幹部會管的,不容許大操大辦的。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