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出生的農民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金嗎?

用戶101929195667


60年代出生的農民能不能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關鍵要看

參保的是哪種養老保險

我國的養老保險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被徵地養老保險。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被徵地養老保險到齡時,如果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是可以申請一次性補繳,之後再辦理待遇的領取手續。而職工養老保險,國家對其補繳是由非常嚴格的規定,不是你想補繳就可以補繳的。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一次性補繳職工養老保險,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目前國家已經明確,各個地區都不得違反我國的規定採取一次性補繳費的方法,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其他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範圍。

也就是說,國家並沒有全盤禁止一次性補繳社保,只是對能一次性補繳社保的人員進行了條件限制。各地規定有所不同,保叔以所在福建省為例:

一次性補繳對年齡有一定要求,必須要在2010年12月31日前已到齡或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農民工的退休年齡女性是55週歲,男性是60週歲)。

因此,題主提到60年代出生的農民,這類人群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都尚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故基本上不符合一次性補繳職工養老保險的條件。這類人員可以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可按月繼續延長繳費至滿15年後再辦理退休,次月開始享受養老金待遇

無法一次補繳職工養老保險的,也別慌,還有其他的法子。

作為農民,大都是有土地的,如果你的土地有被徵用的達到一定比例的,可以參加當地的被徵地養老保險,一次性繳交15年,政府對其一次性繳交的金額還有補貼。一次性補繳完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待遇。

如果當地沒有實施被徵地養老保險制度,該怎麼辦?

我們國家還有一項全面推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只要交一點點的錢,就可以享受百來塊的養老金待遇。

跟職工養老保險不同,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到齡時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一次性補繳15年,次月開始就享受養老金待遇。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分檔次,參保人可根據自身收入情況選擇適當的檔次進行繳費,各地標準略有不同。檔次選擇越高,到齡時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也就越高。

比如,2019年1月起,福建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省定繳費檔次調整為12檔,分別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有些市、縣增設了更高的繳費檔次)。

保叔有話說

在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上,職工養老待遇﹥被徵地養老待遇﹥城鄉居民養老待遇

因此,參保人員如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保叔建議繼續延長繳交職工養老保險至滿15年,之後再享受職工養老待遇。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家加社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家加社保


60年代出生的農民目前多數已經50多歲,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了。他們可不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然後享受養老金呢?國家的政策很複雜,需要一條一條的理順。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般是在企業工作的人員才能夠參加的。農民也可以參加企業工作,由企業為我們繳納社會保險。最初的企業工作的農民,又被稱為農民合同工。

情況一:如果企業沒有給我們繳納,我們可以通過職工維權的方式或者協調企業通過提供有效的證據材料進行一次性補繳。企業如果補繳的話需要繳納每日5/萬的滯納金,責任也很重。很多人由於超過了勞動監察維權時效,實際上是由自己承擔這一部分費用的。

這種情況僅限於原先在企業有工作記錄,而企業沒有按規定給職工繳納社保的情況。

情況二:一直是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如果是農村戶口,一般是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

2016年國家人社部也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注意表述是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

所以,沒有在企業工作經歷的人是不可以補繳的。

情況三:各地在進行城市化改造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大量的失地農民或農村轉移勞動力。各地在推進的時候,過去曾經實施過將失地農民納入職工養老保險的政策。這種情況下,按照當地人社部門的政策可以一次性補繳。但是,2016年相關文件發佈後,四川省、北京市、天津市、深圳市幾乎所有的省市,都對有關政策進行了規範。不再將不符合納入職工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通過一次性繳費方式納入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範圍。

不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辦?那麼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國家合併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形成的。

它的參保條件非常寬泛,任何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都可以參加。

繳費檔次非常靈活,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各地標準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自行確定。而且按時繳費,還能夠享受國家補貼。比如寧夏,1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0元,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確實到達60歲之後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養老保險,然後辦理退休手續。注意這叫一次性補齊,而不是一次性繳納。

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有關文件中就明確規定,距離領取養老金待遇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不過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

也就是說,我今年58歲參保,即使允許一次性補繳也不能夠補繳超過12年。因為未來還有兩年參保時間,不能累計繳費超過15年。一般各地採取的是到達60歲不足15年,根據缺少的年限一次性補齊。繳費檔次自己靈活選擇,一次性補齊沒有國家補貼。

對於失地農民,國家會給予一部分額外補貼,算作集體補助的方式一次或者分次注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是由國家補貼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全國標準並不統一,是由當地政府和中央財政共同補貼形成的,全國普遍在每月100~150元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是因個人繳費標準累計的個人賬戶餘額不同而不同。由於城鄉居民多數是60歲退休養老金,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如果我們每年繳費3000~5000元,退休個人賬戶中能有5~8萬元,這樣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達到360元~575元。

養老金合計能夠達到460元到715元之間。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還能夠實現有效銜接,不會影響大家享受退休待遇。


總體來看,60歲的農民多數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主,到達60歲時可以一次性補齊至15年辦理退休。


暖心人社


60年出生的農民,今年60最左右,剛好達到城鄉居民滿60週歲退休的條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未達到退休年齡之前是可以補的,至於劃不划算,可以給你算筆賬。


居民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39+基礎養老金

1.個人賬戶養老金是你歷年交的錢(含政府補貼,這塊不多,僅象徵給點),再加上利息。為什麼是139?說的直白點就是假定你退休之後還可以再活139個月。

2.基礎養老金由地方政府撥付,各地略有差異,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即使同一省份不同地級市差別也可能很大。

以青島為例:假設你按照5000元檔次交了15年,再加上政府補貼和利息(按照當年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計)共計90000左右。基礎養老金為168元。

每月養老金=90000/139+168=815.48元。

不考慮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等因素,你退休之後前8年領的是你的本金,之後每發的一筆養老金都是你賺的。



社保說


這問題我知道一點,60年代人現在都50上下年齡,有的人都快60歲了,這問題要看你戶口所在地,社保局是怎麼規定的,三年前是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現在全國能夠一次補繳省市區可能沒有了,如果你過去在工廠上班時工廠給你交過一兩年養老金,只要社保局有檔案是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否則是不允許一次補繳的。

農民過去沒錢,平時生活都很緊張,哪有錢買養老金,現在生活提高了,手裡有點存款了,想補繳養老金,可是政策不允許了,社保局已經關閉窗口。你真的有錢可以通過第三方幫你辦理,要多花幾萬元,社會就是這樣,沒辦法只能這樣了。


江湖80860202


樓主你好,60年代出生的農民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嗎?這個問題並不是絕對的。60年代出生的農民基本上都是到達了,60週歲這樣的一個法定退休年齡,因為即使你是60年出生的人,或者說是69年出生的人,那麼都是在50歲到60歲之間這樣的一個年齡階段。

所以說,如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或者說在60歲之前能不能夠一次性補交自己的社保呢?目前的政策是這樣的,如果說你參保的是職工養老保險或者說打算參保職工養老保險的話,那麼是不允許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費用的,所以說你只能夠選擇逐年交費,直到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在15週年以上,才能夠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

但是如果你選擇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我們的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那麼這個養老保險因為它推出的時間,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晚的,大約在2009年才推出的,所以說很多人,包括很多地區在60歲之前是允許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費用的,所以說你選擇這種農村養老保險來進行參保,那麼是可以一次性補交15年,直接辦理退休享受居民養老金,也就是農村養老金的待遇。


社保小達人


完全可以的。

我國的養老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大類。如果你需要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那隻能選擇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現就有關問題與你分享,但願你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主要針對的是城鎮在崗職工和城鎮個體工商戶、自謀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其中在崗職工是採取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費相結合的方式,單位繳費部分計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部分計入個人賬戶,個人辭職或是離職,可以跨地區轉移。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男性達到60週歲,女職工達到50週歲,女性靈活就業人員達到55週歲,可按照相關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不允許一次性補繳,所以你作為60年代出生的人員,已經不能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即使辦理了也不允許一次性繳納。

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文件精神而建立的,參保範圍凡是年滿16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內的城鄉居民,都可以在本人戶籍所在地參保。

其繳費標準為分為12個繳費檔次,最低每年繳費100元,最高每年繳費2000元,如果當地省級政府規定的最高繳費標準,一般不能高於當地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也就是說,最高可以按照當地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標準阿里繳納。選擇每年繳費500以上繳費標準,政府每年補助60元,由於地方規定不同,具體補助標準可諮詢當地社保部門或是鄉鎮政府,個人繳費、國家補助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第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交。

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不同的是,對於距待遇領取條件不足15年的城鄉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可以選擇逐年繳費,也允許一次性補交,但補繳的最高年限不能超過15年,也就是說,對於像你這種60年代出生的農民,完全符合一次性補繳的條件,無論男女,達到了60週歲,繳費達到15年(包含補繳),可按有關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

第四,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制定基礎養老最低標準,並根據每年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調整,各地方政府出臺基礎養老的具體發放標準。2018年,中央出臺的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88元,但是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一樣,各地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差異非常大的,一般大部分地方都是100多元但是上海市超過了1000元;第二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體現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主要根據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個月,計算得出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個人賬戶每月養老金,就是個人每月所領取的基本老金。

總之,城鄉居民養老金,由於沒有計入統籌賬戶,個人所繳和國家補助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所以也就沒有按照社平工資來計算基礎養老金,而是採用由國家財政支付的辦法,所以整個養老金水平要比城鎮職工養老金水平低,但由於繳費標準低,還可允許一次性補繳,比較適合60以下的農村老人參加,其比較優勢還是比較突出的。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60年代出生的農民可以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金嗎?這個問題,首先並不是你60年代出生,這樣的一個問題,因為作為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那麼很多地區是允許在退休之前,法定退休年齡之前也就是60歲之前,可以一次性完成這個養老保險的繳費。

所以只要你們本地區有這樣的一個相關政策,那麼你就可以去選擇申請這樣的一個交費,當然最低交費是需要達到15年以上,所以說按照你個人的經濟能力,選擇一個適合於自己的繳費檔次,然後按照15年的一個標準來繳納相應的養老保險的費用就可以了。

但是這個並不是全國所有的地區都可以這樣做,所以說有的地區它實際上並不能夠並補交15年的費用,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對於你本人來講,實際上就是比較麻煩的,如果說你們當地不允許補交15年的費用,那麼很明顯,你就享受不到這個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所以說,有些地區它規定只能夠補交5年或者是10年這樣一個時間限制,所以說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完成15年的費用,那麼就不能夠享受這個養老金的待遇。


懂社保


快別說了,原來想,多生幾個孩子養老,可是不讓生,現在孩子少,老人太多,和孩子要錢他們負擔太重,以前又沒有養老保險這事,201幾年是辦過一次,又不在家不知道,以後真是老來難呀。


手機用戶點石成全


很多地方推出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的政策,過去沒有繳過的農民也可以補繳,具體補繳要求如下:六十年代的人是六零年到六九年,如果男性滿45歲、女性滿40歲就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但是最多隻能補繳10年;男性滿60歲、女性滿55歲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

每個地區經濟狀況不同,工資水平也不一樣,所以不同地區一次性補繳的養老保險金額以及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金額都不一樣,但都是根據上一年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的。


天天向上120147181


如果交到60歲能夠到15年,就不能一次性交,如果到60歲時不夠15年,那在最後一年一次性交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