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80後,90後個人都不交養老保險?

福貓


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

結論:養老規劃是比較長遠的事情,而現在80,90後當下的生活規劃安排更為現實。我們也不能一棒子大打死,只要在城裡上班的基本的社保交了,就等於參與了社會職工養老保障的體系了

80.90後不交養老保險,得分不同人群看。

1我們的養老保障體系分為兩類,對標不同人群,第一類就是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障體系,我們畢業上班後,企業都有基本的五險一金,沒有公積金,也有基礎的社保繳納,繳納了社保就等於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社保是針對職場上班族的社會保障,還有一種就是城鄉基礎養老保障體系,或者說新農合。對於農村鄉鎮人群,個人自由靈活就業人群,不在職場的人士,可以選擇通過這個養老保障體系,繳納養老保險保障。

社保裡分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城鄉基礎保障體系裡也有醫保和基礎養老保障。對於職場人群來說,在城市裡社保卡可以解決基本的醫療花費問題,用處多多。而養老金的儲備也是未來退休生活的準備,解決退休後基礎的物質生活問題。社保保障也與城市許多資源和福利捆綁,比如搖號買車,醫藥報銷。買房等掛鉤。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養老規劃,社保都是最基礎,作用很大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而城鄉基礎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覆蓋,匹配不同人群,十年的地產金融擴張,也讓創業變成一股風潮,很多人都不喜歡一輩子做一份工作,80.90後也是創業人群比較多的一代,成了靈活就業人群。很多都只是繳納了基礎的醫保,並沒有辦社保或者繳納養老保險。也就出現了題主所說的,80.90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越來越少的情況。

養老規劃是個人和家庭中長期現金流規劃問題,健康保障才是優先項

我們在聊個人和家庭財務規劃的時候,在保障問題上,首先考慮的是基礎的健康保障問題,個人和家庭的保障賬戶也是健康保障優先。配置基礎的醫保或者商業健康保障型保險(經濟支柱加消費型定壽)。優先解決基礎保障問題,花小錢撬動高保額,把個人和家庭存在的不確定大額開支風險,也就是疾病和意外帶來的不確定大額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注重槓桿性。保持自身和家庭財務的穩定持續。而養老規劃則是在解決基礎健康保障後,有了足夠的收入盈餘或者說經濟餘力,再去規劃個人和家庭未來養老資金的儲備問題,配置相關養老保險。這是一箇中長期的財務現金流規劃,是需要考慮的很長遠,而且比較耗費個人和家庭財務儲備的,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基礎的健康保障解決了就可以了,養老金儲備是特別是商業養老保險的配置是需要考慮家庭經濟情況的,不然會帶來不必要的財務負擔。

在當下生活壓力較大,通脹的情況下,很多人是選擇性的不交養老保險,因為無論是社會的基礎養老保障還是商業養老保險,都是需要鎖定長期現金流的。解決當下生活消費問題更為現實。活在當下的財務支出規劃。還有一種就是沒有保障意識的人群,無論是醫保還是養老保險都不交,這種情況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容易出現因病返貧的情況,消耗了家庭的大量儲蓄和現金流,一夜回到解放前。缺乏基礎的風險意識。

我們該如何規劃養老生活

我們已經完成了基礎的城市化,現在各種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也在跟上。我們的養老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升級,覆蓋不同人群。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還是要學會利用社會福利制度來解決家庭基礎保障問題,基礎的醫保和養老保障,其實費用支出不高,繳費門檻選擇也多樣化。隨著十多年養老金的上調,我們的繳費成本在下降,養老金待遇在提升。普通家庭沒有餘力繳納商業養老保險,那麼最基本的社會養老保障要跟上,多大能力幹多大事,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選擇合適的繳費門檻,參與社會基本的養老福利保障。中產家庭有經濟餘力的,可以配置商業年金養老保險,而未來的養老生活必然是多樣化的,對於城市中產來說,未來養老規劃更多的是對高端醫療資源的獲取和體驗多樣化的養老生活方式。

養老生活的規劃應該遵循四個原則:第一個原則越早規劃越好,就是從年輕時候開始規劃,事半功倍,等到了中年以上再規劃,就是事倍功半。第二個原則養老需求彈性化。就是要基於個人和家庭財務情況,不要把養老需求定的太滿。造成不必要的財務負擔。

第三個原則:養老規劃遵循適度收益原則,養老金規劃是一箇中長期現金流規劃,除了基礎社保保障,我們在配置商業年金保險養老或者其他養老配置的時候,在安全長期穩定的基礎上,應該考慮適度收益性。畢竟現在的通脹比較大,收益太低,資金貶值比較大。第四個原則就是謹慎細緻原則,不要過分樂觀,也不要過分悲觀,保持養老目標的緩衝空間,不要過分預期,才能實現未來的養老規劃目標。

你會如何規劃未來養老生活,評論區交流。


路人蟻


80後和90後不交養老保險的,應該大部份是自由職業者。因為你如果在有社保的單位上班,想拒絕也是拒絕不了的。

我曾經也是社保業內人士,曾也有親戚朋友向我諮詢過有關社保方面的問題。當時我對他們說,如果年輕,處於創業階段,就業和收入不穩定,是可以暫不考慮買社保的。但人過了40歲以後,就必須考慮社保問題。


枝葉關情8


不是不交是真交不起,😭😭本人90後孩子現在4歲,上幼兒園那,沒有婆婆,孩子小時候姥姥帶著,去年上幼兒園接了回來,老公一個月四千左右,我以前上班一個月三千,沒人接送孩子辭職了。現在就孩他爹一個人掙錢。孩子一個月托兒費一千三四。還屬於不算太好的。這種情況下怎麼交保險,孩子上學穩定了以後出去找個鐘點工工作,補貼家用[捂臉][捂臉]


那一束微弱的星光


說真話要交的,我和我太太屬於無業,我自己之前有個公司基本不運營了,但是還開著主要就是給自己我太太以及一些目前在國外的親戚繳納社保,自己的公司給自己繳納相當於全部的費用都是自己出,我現在是按照上海標準的繳納三金,也就是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失業金,基本每個月費用2000不到,至今已經15年了,已經具備55歲享受領取國家退休工資的資格了,不過我想說的繳納社保除了可以在一定年齡以後享受國家統籌的退休工資,更重要的是在你繳納的期間好可以享受醫療保險,我覺得這個更重要,更實際因為他和你現在就有關,我之前有一年肺炎住院花了三萬多,'自己付了三千不到,其他全部國家承擔,所以繳納社保相當重要


魯班七號相信科學


其實,社保是關係到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的大事,而且算是國家的一種福利政策,如果可能人人都應該繳納,這也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之所以有一些人不交保險,原因還要具體分析。

的確有一部分人不繳納社保,但絕不僅僅限於80後、90後

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絕不限於80後和90後,我舉兩個我見過的例子。

一個人是我遠房舅舅,他年輕時也有過正當工作,後來因為參與打架,丟了當時人人都認為是很好的正當工作,之後就這裡呆幾年,那兒呆幾年,沒有固定的工作和住所,在這種朝不保夕的環境中,能夠養活自己就很不錯了,所以社保的問題就想也別想了。

另一個是我們同一個小區的大叔,也是在一次聊天中知道的。他之前是農民,後來國家佔了地,隨著棚戶改造住進了樓房,雖然居住條件改善了,但失去土地的農民收入自然也就成了問題。只能是到處打零工,而且年齡也大了,基本很難找到好的工作,所以收入都是在比較低的水平,關鍵兩口子的情況還都差不多,所以那份微薄的收入只夠一個人交社保,所以他自己就一直沒有繳納社保。

不繳納社保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有的是無奈,有的是無知

其實社保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它為人們提供的是基本的生存保障,這包括兩個重要部分:一是沒有勞動能力後的收入問題,也就是退休金,二是醫療費用過高的保障問題,也就是報銷部分醫療費用。

之所以說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必要的,就是對於真正富有的人,比如經常說的高淨值人士,他們有沒有社保其實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財富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

有的人不交社保是純屬無奈,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兩個人,他們生活動盪、朝不保夕,真的沒有餘下的錢去繳納社保,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他們不是不想繳納,完全是出於自身能力的限制,沒有錢繳納社保。

還有的人是出於無知。有的人目光比較短淺,認為社保沒什麼大用途,自己現在能掙錢,將來生活保障沒問題;還有的只看眼前,不顧長遠。

其實,這樣的想法有些自以為是,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全部。有的人表面看起來月入過萬,其實一旦沒了工作,再想找一份工作很難,到時生活就沒有了保障;有的人看似有些積蓄,其實大病一場,那點積蓄在醫院根本撐不了幾天。

所以,保險保險,就是一份保障,而之所以叫保障,就是它能給人們的正常生活以保護,不論你是否需要,它都會起到保護的作用。而一旦你放棄它,你就少了一層保護,直接暴露在危險之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如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在下方評論。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始終是虧,交到60歲,中國人評論年齡才70多點!等於說我交幾十年後,運氣好沒有大病沒出現意外,60歲(可能還要延長)開始領,這個月能領多少(這個也不是定數)!我讀過書的,傻子才去交!至少個體戶的我目前不考慮,如果是進廠進公司那種可以交,畢竟自己只給很少一部分


樂樂哥95


我戶口在孃家,有一次性買斷的養老保險,後來聽說個人能買我又重買了,準備把之前的那個退了。賣保險的親戚都過我傻,說走早了就虧了,平時想用還拿不出來,我說我就要拿不出來,只要以後活著有基本保障就行了,人不在了管錢幹嘛[捂臉]身邊也有很多不買,說不划算


手機用戶4232934253


我個人也是90後,剛畢業在一家環保公司上班,有在繳納社保的,後來到現在一直沒有交,但給老婆繳納了一份,寧波這塊一個月是1150左右,給老婆繳納社保是為了購房需要。個人覺得8090不交養老保險有以下三點原因?

1.沒錢交,90年今年也快30歲了,80更不用說,都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等著開支,工薪階層一般所剩不多了……

2.不願意交,8090很多人都是自己出來創業,個體工商戶,創業初期很難兼顧自己繳納養老保險,或者自己能賺很多的錢買了別的理財產品。

3.不知道怎麼交,養老保險這塊年輕人瞭解的不多,有很多誤解,認為養老離自己還很遠,普遍認為以後拿的也是現在交的錢。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渠道也茫然,還要去社保局,流程很麻煩!

以上是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寫出來的3點,畢竟自己也還沒有交,我沒有交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預算!


車載逆變器出口


我本人八零後,去年開始只繳納了養老保險,選擇的是靈活就業人員,在支付寶上社保服務上一個月在五百多元,個人感覺老了以後雖然退休金不多,可是對於老年人說也不錯了!最起碼是個保障!



自來卷叮噹


不是不想交,是交不起了,就拿我們這個4線半的城市來說,大部分人的月薪才2000多塊錢,一年30000多塊錢是收入,現在交養老,醫療漲的太離譜了,兩樣加起來8000多。俺們大東北,冬天供熱物業又是一筆錢,平時的生活呢?如果家裡有個小孩,那完蛋了,你得負數了,賺的沒有花的多!要不然東北人熱衷於考公務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