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500買包花18000,有些年輕人的消費觀你贊同嗎?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什麼?

激雷平湖平湖激雷


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沒什麼問題,不偷不搶,憑自己的勞動省吃簡用存下來的錢,拿去買一個自己想要的東西,非常好,這樣生活有動力,有盼頭


Keepin1


一、月薪3500花18000買包,超前消費害人不淺


誠然,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存款,或者說工資較高,花18000塊買個包包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這些錢都是你的,想怎麼花都可以。但是,如果每個月都入不敷出,而採取所謂的超前消費來生活,那就讓人有些不敢苟同了。

要知道,這位朋友除了每個月要還1500塊錢的分期付款外,還有房租、吃飯、消費等等其它費用,這些錢又從哪裡來呢?而且,當一個人習慣了超前消費之後,您真的覺得每個月剩餘的2000塊錢夠花嗎?


或者再換個角度來講,這位朋友都已經背上了18000塊錢的包包了,又怎麼可能背個大牌包包去某些大排檔吃快餐,或者說買泡麵來填肚子呢?


也就是說,這位朋友的日常開銷,基本上已經算是拆東牆補西牆來彌補自己的消費慾望。不光如此,長久下去,甚至有可能因為錢不夠而去網上某些平臺借錢來消費,這樣,最終是會釀下大禍的。

二、上班族買名牌包包,合理嗎?


由這個新聞,其實還會延伸考慮到另外一個話題:上班族真的適合買名牌包包嗎?在小胖所認識的朋友當中,也確實存在與這位新聞主角類似的人,她們大多都是低工資高消費,不斷的陷入了這種死循環。


其實,按照正常的理解來看,拿著幾千塊死工資的上班族,揹著名牌包包其實真的有點格格不入。而這些人,要麼就是為了好面子而為之,要麼就是自身家裡有礦,不在乎這點小錢。


當然了,大部分人其實家裡都沒有礦,也就是說,她們大多都是好面子而買。但是,說句良心話,每天都在辦公室裡上班,大家都拿著幾千塊的工資,你背個名牌包包別人真的能夠看得出來並且識貨嗎?難道別人的第一感覺不應該是你買了個假貨嗎?如此一來,豈不是面子沒賺到,反而浪費了錢?

三、超前消費如此害人,為何仍然被推廣?


很多人都知道超前消費或者說借錢消費害人不淺,但是,為什麼大家仍然樂此不疲甚至是很享受這種花錢的狀態呢?其實,這和某些商家的宣傳有關,不斷的利用一些新商品、新概念來刺激人們消費所導致的。


而這些商品,其實除了挑戰人們的消費慾望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其它的好處。也就是說,所謂的潮流,在一年後又被判定為落伍,然後為了繼續追趕,便需要不斷的花錢來購買新樣式或者說新產品。如此一來,年輕人必然苦不堪言。


那麼,正確的消費觀念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句話:只買需要的,不買想要的。


如果生活當中嚴格按照這句忠言來管住自己的消費慾望,錢自然不會亂花掉,而是不斷的會存下來。此時,再輔以一定的理財方式,才能不斷的讓自己資金滾雪球,而不是每個月都借錢消費,負債生活。

其實,生活當中超前消費的年輕人真的很多很多,我們也確實不能說他們對與不對。但是,如果能夠剋制或者說改掉這種消費觀,絕對是有好處的。至少,在家庭突然出意外的時候,或者說有一些急事需要用錢的時候,不用厚著臉皮找別人借錢。


當然了,偶爾的任性購買某樣心儀已久的東西也是可以的,但凡事也都必須要有一個度。而如果一直沉浸在低收入高消費以及大牌效應中的話,那樣活著也太累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揹著大牌包包的年輕人,住在出租屋裡吃泡麵,這到底是說他們消費水平高還是說生活水平差呢?


所以,為了讓自己以後的生活更好一些,還是建議儘量的管住自己那充滿消費慾望的手,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和消費,不是嗎?


那麼,您對於月薪3500買包花18000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羅小胖愛理財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與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月薪3500,然後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個18000的奢侈包包(這估計算是便宜的了),然後月供1500,這種消費模式和消費觀,小編理解,但不敢說完全贊同。

首先,所謂的理解,小編覺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就像小編自己喜歡球鞋,平常可能吃飯什麼的不會太講究,但可能會花大價錢買鞋子回來,我老婆是不能理解的;又譬如我一宅男兄弟,喜歡動漫手辦,平常吃飯不好好吃,但突然就會那幾千塊買個限量手辦,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但我想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愛好,不需要別人理解,只要您能支撐下來,就完全沒有問題,因此我理解。

但小編不完全贊同這種消費觀,按照您提到的這種消費模式,估計是每月月光的節奏,別說攢錢,夠不夠花可能都是問題,作為年輕人,剛出來工作,還沒有積累什麼資本,就過分的超前消費,會增加自己資金鍊斷裂的風險的,另外如果碰上什麼要急用錢的地方,您很可能還是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去籌錢,這並不理性。

小編覺得,消費,特別是沒什麼資本積累的情況下,量入為出是王道,如果是真的想要享受一下奢侈消費,開源節流是關鍵,開源更是重點。

只要您可以消費得起這個包包,完全沒問題,但未雨綢繆還是要考慮下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了,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不能說他的消費觀念不正,起碼他比那些網貸、透支信用卡不還的人強太多了。雖然按照經濟能力、剛需程度來判斷,他的個人收入過低、行為也不符合“普通人”消費觀念,所以大多數人認為他的觀念不正常。

很多人都說這種人的消費觀念存在問題,但我不這麼看,先不說購買奢侈品是否有那個必要,就說月薪3500元,買包花18000元,分估計是分了12期以上,每個月承擔1500多元,試問這有超出她的經濟承受能力麼?

答案是沒有,她超前消費的行為讓大眾不能接受的,但實際上這一切都在她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局外人認為不值得,但對當事人來說卻是可以接受的,外人又操什麼心?

如果把奢侈品換成了買房、買車,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橫加指責了。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裡認為房子和車是“生存”必需品,而“奢侈品”不是。這我不敢苟同,既然貸款買車、買房也屬於超前消費,那麼分期購買奢侈品也就合情合理,只要不超過人家的經濟承受能力,人家就是喜歡買了也無可厚非。

很多人喜歡把事情上綱上線,18000元的包,對普通人來說的確是一種“浪費行為”,但這只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範圍內。當這件物品上升到“喜歡”時,那這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想要“擁有”它的問題。這就好比父輩辛苦攢錢一輩子就是想買一套房是一個道理。

畢竟現在的消費理念不同了,時代不同了,只要自己的經濟收入能承受、自認為值得管別人怎麼說去呢。


實體店老王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說實話,我不造成這種消費觀,每月薪水3500元,買一個包花18000元,差不多花掉5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個包之後還要不要生活?其他方面的開銷從哪裡來?難道要靠負債來度日?

尤其,如果花掉5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包,萬一中間遇到什麼困難,比喻父母生病或自己生病及其他問題需要花錢,沒有一點積蓄又如何是好?

所以,我覺得年輕人消費我沒有意見,國家經濟發展也需要內需拉動,但無論如何也不能鼓勵和慫恿無度和沒有計劃的盲目超前消費。每個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應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及預防家庭不時之需,來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消費,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某種商品或追求攀比滿足虛榮而不顧自身經濟實力而盲目超前消費,人生一定不能透支未來。


開偉觀察


我覺得,這種事情,只要不是我媳婦乾的,我都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