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今年38歲了,失業快一年了,簡歷投了好多,幾乎都石沉大海,該怎麼改變現狀?

淡水的魚123456


【職場筆桿子創業】獨特觀點:投遞簡歷是門“學問”,加上題主“奔四”的年齡和“失業一年”的尷尬處境,HR一眼漂過去,單憑這兩點就會過濾”、Pass掉你的簡歷,所以簡歷石沉大海、面試杳無音信,屬於正常現象。

先來認清企業HR輕鬆Pass簡歷的五大原因

一、HR眼裡,離職跳槽的“黃金年齡”是25歲—30歲

25歲剛入職一兩年,還屬於職業“定位期”,對職場有了初步瞭解,關鍵是有活力、有想法、有拼勁,好管理也是一點關鍵因素。

30歲,已在職場打拼了5年以上,擁有豐富的職場經驗,對HR來講,簡直就是“招來即用”,無需崗前培訓,更不需教其職場規矩,省錢又省力

【我的建議】:

題主已38歲,“奔四”的節奏,HR其實還會猶豫聘任不聘任,所以年齡的劣勢,完全可以用職場經驗、工作業績和實力技能等進行彌補

二、HR眼裡,離職“空檔期”的級差排序是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

職場工作節奏快,信息更新飛速,離職跳槽“空檔期”的時間差直接影響著HR對求職者的聘任態度

通常來講,離職“空檔期”在3個月內,對HR來講屬於“正常”;離職6個月,HR會“慎重考慮”;離職9個月,HR會“不予考慮”;離職1年,HR會思量,你肯定會有“職場短板”,否則,離職1年怎麼會沒有被聘用

【我的建議】:

題主離職“空檔期”這1年,在簡歷上一定要清晰說明自己這一年的情況,是參加職業培訓、應考職業資格證,還是繼續教育、提升職業技能等。總之,題主要在簡歷中明確體現出自己這一年對提升職業技能進行了哪些努力,進而打消HR的疑慮

三、“文題不對應”:招聘條件和簡歷內容“關聯度”不高

很多求職者離職“空檔期”超過1年後,會出現“病急亂投醫”的現象,使用“海量投遞”的辦法,無論是什麼職位,先投遞出去再說,至於是不是自己中意或考慮的職位,暫且不管,結果自然是石沉大海

【我的建議】:

招聘條件和簡歷內容,關聯指數一定要高。求職者要對焦招聘條件,逐一列出自己的優勢,展現出自己的特長,一定要讓HR覺得“你就是他們要招聘的人”,只有先過了簡歷這一關,才有可能進入下一步的面試環節

四、“亮點不亮”,吸引不了HR的眼球

求職者的簡歷,在HR面前,其實就是一次“預面試”!

薄薄的一頁自我介紹,就像一場“沒有聲音”的面試,如何用無聲地表達來“推銷”自己,從而讓HR“一見傾心”,是需要求職者好好琢磨、細細思量的。

【我的建議】:

簡歷要好好打內容,一定要突出亮點、抓住關鍵,採用“一招致勝”的辦法,來俘獲HR的眼球。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我認為簡歷著重突出的關鍵內容就是“工作業績”,陪襯以“職位”和“薪資”,讓其作為提升自身砝碼的資本

求職者在應聘時,簡歷中一定要對業績內容進行“包裝”,當然並不是要你故意“誇大”業績,而是要將業績放在簡歷的“關鍵位置”,用“適量篇幅”、“數據案例”等來凸顯和佐證自己的業績真實性。

目的有三:一是可以讓HR可以一眼就從“業績”判斷出你的綜合職場能力;二是可以用厚實的內容讓HR感覺到你的“溫度”,對你產生信任,留下好的印象;三是案例和數據的佐證,可以充分讓HR消去“真實性”的疑慮,從而大大提升下一步“面試環節”的概率

五、不懂抓“關鍵詞”,HR的時間決定了簡歷的“風格”

我在大型私企幹過兩年,期間也接觸過HR的招聘環節,其中有一個關鍵點,往往是求職者容易忽視的:簡歷層次感不清晰,一整段內容粘貼在上面,沒有任何“關鍵詞”的提醒,HR一般在一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就是5到8秒,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HR抓不到你的關鍵信息,一般就會Pass掉

【我的建議】:

任何一份簡歷都是有“骨架”和“血肉”的,但在HR的眼裡,簡歷的“骨架”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是眾多HR喜歡的簡歷風格。之所以HR喜歡這種“骨架型”的簡歷風格,就是因為“時間”,在快節奏的當下,任何人都是十分珍惜自己的時間的

那作為求職者,哪些才屬於自己的“關鍵詞”?其實剛才在上面,我已經有所提及,能讓HR抓住眼球的“關鍵詞”有:(1)離職前的公司;(2)職位等級;(3)管理人數;(4)工作業績;(5)獲得獎勵

等。

以上是吸引HR眼球的五類簡歷,根據題主實際現狀,我認為題主還可以在四 方面予以關注和提升:

(1)“對焦”思維

簡歷切忌“海量投遞”,一來投遞成功的概率比較低,無形之中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二來沒有“對焦思維”的簡歷投遞,還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消磨掉更多的其餘機會。

鑑於題主在“求職年齡”和離職“空檔期”兩方面有劣勢,所以投遞簡歷前,一定要認真對焦“招聘條件”,“投其所好”,才能提升求職的成功率

(2)“主動”思維

求職沒有“主動思維”,會常常陷於被動。很多離職者在進行求職時,往往會有一種“懶惰思維”,因為離職空檔期對求職者重新進入職場有一種“恐懼心理”,從而使得求職者往往會在“被動思維”中等待HR的面試通知。

那“主動思維”體現在哪裡

一是“線下投遞”。現在的求職者,基本上都是“線上投遞”簡歷,有的甚至還是“招聘網站”的中介渠道,其實這種投遞方式首先在“時間”上就有很大的“空檔期”。如果能夠“線上投遞”,有幸見到HR,無形之中就是一次“預面試”機會,可以大大提升自己被錄用的概率。

二是“主動詢問”。求職者和HR之間總有一種“回饋”的矛盾,應聘方不予錄用,也不會通知被錄用者,結果求職者經常抱怨HR不尊重求職者。其實,求職者只要在知道應聘方的聯繫方式後,完全可以主動詢問結果。不僅能夠及時知道應聘結果,而且還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3)“留白”思維

題主38歲的求職年齡,按照常理來講,應該有很豐富的職場經驗,所以在簡歷上包裝自己的“工作業績”時,一定不要將自己的全部“亮點”和“優勢”呈現出來,以防面試時,自己沒有可以再補充的內容。通俗點講,就是沒有可以再引起HR驚喜的內容。

“留白”思維,其實就是一種“長遠眼光”,是求職者的一種“戰略”方法,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提升自己應聘的成功率,進而不要被企業HR壓價,能夠在理想的職位和滿意的薪酬當中尋求一個合適點。

(4)“低峰”思維

求職在投遞簡歷時,一定要有“低峰”思維,避開招聘的前5天高峰,因為這當海量簡歷投遞過來時,HR在時間上很難保障能夠細看每一份簡歷。尤其是像題主這樣的條件,HR很可能會不予考慮。

當然,如果題主有比較高的職場能力和比較突出的工作業績,那就另當別論,否則,HR在初期面對海量簡歷時,一定會採取“優先策略”,表面上不適合招聘崗位的基本都會被Pass掉。

(5)“補缺”思維

離職“空檔期”是企業HR比較關注的問題,因為離職期的現狀,直接反映著求職者的職業觀和奮鬥觀。像題主的一年離職“空檔期”,如果在待業的時間段內,既沒有對自己進行業務培訓班的能力提升,也沒有去學習和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或者根本就沒有在相關業務領域進行關注或投入,那麼HR肯定是不會錄用這樣的員工的。

這一觀點上面已進行過闡述,但是,“補缺”思維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求職者要根據招聘條件,一對一地進行“能力”補缺,不要求特別突出,起碼要有基本的職業能力基礎;另外,求職者還要對招聘崗位沒有涉及到的內容進行說明,這足以引起企業HR的關注,被錄用的幾率也會大大提升。

結語

38歲的求職年齡,已經被HR排除在求職的“黃金年齡”段外,1年的離職“空檔期”,更是企業HR不予考慮的“劣勢”條件,所以我的建議是:題主在投遞簡歷時,要著重突出“工作業績”,靠“職位”、“薪資”、“管理人數”等關鍵性的陪襯內容,來提升自己被錄用的概率。

那如何提升自己被聘用的幾率?題主可以從對焦思維、主動思維、留白思維、低峰思維和補缺思維五方面用力,不斷提升自己被HR關注的能力。

—END—

我始終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
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解疑釋惑。如果你覺得我的建議有用,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職場筆桿子創業


前同事叫我投簡歷,41歲已婚已育女性,武漢大學本碩,簡歷都很漂亮,可是HR一看就說年齡太大了,不要。我38了,生了二胎,真的好艱難,想要全職兩年帶娃,但是一想到40多再出來找不到工作了,就不敢辭職。孕期倒是有2個前老闆來邀請我,可是他們不知道我懷孕了。生完這兩個機會錯過了。。。


用戶50612428230


38歲,失業快1年,簡歷石沉大海,每一個詞都顯示出職場的艱難,但還願意改變現狀,那就一定能看到希望。


說2個故事。

鄰居張姐之前自己做餐飲生意,開餐飲店,有賺有虧。這是她畢業後就做的工作,沒打過工,沒做過其他行業。40歲那年,她想換一種活法。於是開始準備司法考試,通過了要去做律師。上幼兒園的孩子,讓父母照應,自己去報了全日制的輔導班,一連考了了3年——都沒過。第4年,她給自己下的最後期限,如果還過不了,就不考了。結果出來,她考試通過。現在她在一家律所做律師,主攻經濟類案件方向。

表格是農村戶口,打工的,一直做服裝加工,有縫紉的手藝。沒掙到大錢,沒成為老闆,就是普通的工薪族那樣,每天做衣服,按件計酬。他50歲以後,工廠就不太願意要他做,他自己的身體也吃不消工廠的工作強度,就回了老家。他接來料加工業務,根據身體情況,少接點,也是按件計酬。總得做到做不動的那天。


如果想在中年後有一份工作,還是有不少辦法的。

1,繼續做原來的本行,降低對公司的要求。

進不了勞動強度適中,薪資福利優厚的規範公司,去勞動強度大,薪資福利差的公司也能作為選擇;自有員工做不了,外包派遣也可以;全日制工作找不到,兼職工作也能做。當調低個人要求時,一定有很多新的機會可供選擇。


2,狠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進入高門檻行業。

像案例中的姐姐一樣,拿到高門檻行業的入場券,競爭者就會變少。比如高校教師,律師,會計師,高工等。


3,工作,不一定就是上班,只要能帶來收入的工作,不用拘泥是什麼形式。

自由職業者也是工作,具體工作內容還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如果編程多年,可以錄播在線視頻課程,通過知識付費賺錢;如果熱愛烹飪,做外賣或者做私家菜都有現金流;如果擅長視頻拍攝剪輯,可以賺取點擊流量費。

將自己熱愛和特長最大化發揮,能開闢新的就業路徑。


4,找可作為職業顧問的人,走出賦閒在家的狀態。

聊聊到底是不想工作,還是不能工作。振作起精神,積極去擁抱新的工作和生活。


織碼開門


我給你一個建議!

給自己3-4個月,然後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從第五個月開始那就換一個方向了。

一年時間你可以去考證,去學習,重新開始定一個目標,我認識一個朋友,上班的公司破產,然後她用一段時間去考證,現在換成一份新的工作,現在的工資還沒她以前多,但是也算迴歸了家庭不是嗎,現在慢慢的穩定下來了,這不是我們追求的東西嗎?

然後你可以做一份兼職,工資少點,但是能生活,舒心不是嘛,而且將來兼職可以多做幾份,比如設計的,你可以做個設計的私活,比如可以做網絡店鋪裡賣東西,一個月就算2000也好,你將這些加起來不也就是你現在的工資了嘛!

所以試試換個角度去走走看看,一條路走不通就不要堅持走了,還有那個朋友40歲,你也可以的,加油!


80後燕兒


正常的,我40歲時生意失敗,無事可做,亂七八糟過了一年,炒股又虧了二十多萬,後來跟老婆到她姐廠裡上班,從最苦最累的工種幹起,4年了,現在做銷售,今年年收入二、三十萬,明年就可以還清所有外債了,你38歲並不晚,別失去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的就是最補的心靈雞湯


欽巨龍


我和你的年齡基本一樣,也是去年6月中旬裸辭後失業了近10個月。去年至今年的工作確實不太好找,我前幾個月一直都是主要留意本地的崗位,要麼匹配度不高不合適,要麼被拒。年齡不比20-30之間的小夥子了。之後也關注外地的機會。如果覺得自己不是特別優秀,可以適當降低自己的薪資需求。我們所認為的自己的價值,用人單位不一定等價認可。如果還有其他機會,可以做點投資,因為上班也是一種投資,一種定在一處聽憑差遣受制於人的投資?


用戶7430320038796


我是一個寶媽,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副業就好像過不下去是的,

自從懷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現在,做過的副業實在太多了,當然被騙過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一直嘗試,我感覺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結過婚的更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樣才有安全感,

雖然被騙過很多次,但是總算是找到了一份對我來說還算不錯的,聊天員,就是去跟別人聊天,別人只要回覆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賺到錢,一句一算,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做,因為畢竟這個工作非常簡單,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機就可以,所以就去嘗試一下,然後就去入職,學習,想象都是美好的,做兩天就不想做了,感覺賺不到錢,因為我不太會聊天,本來想退出,但是看別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幾百 上千的,心裡受不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這樣我就每天堅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實證明,努力的人都不會白費,現在每個月輕鬆也有6000的收入,雖然還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碼我自己滿足了。所以不管你無論做什麼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適合旋風


人都是三起三落的,我88年的,去年開始創業,今年7月份徹底失敗,負債二十多萬,現在已經來上海工作了,一個月二份工作,一萬多點,加油吧,男人女人都不容易,有沒有想一起的,加油,相互鼓勵。只要不怕辛苦,不怕累,可以挺過來的,相信上帝給我們關上一扇門,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的。


v奮鬥


我辭職照顧生病的家人,已經兩個多月了,然後恢復的差不多了我出來找工作,一週了也是找不到工作,因為在外邊租房,每天的花銷各方面加起來就得60多塊,就尋找各種手機掙錢方法,雖說不多操作一天下來也有五六十快,最起碼保證了一天的生活開支,工作還得找,現在馬上年底了也不好找。


李木子0808


看你以前做什麼工作,試著去找一些類似的兼職工作做,儘量不要改行,這個年紀不適合再改行了。開始時收入不高沒關係,慢慢積累,還是有機會的。比如我,因為之前眼高手低,耽誤了十年時間,十年白白浪費了。後來還是做回以前的工作,找兼職,現在也積累了不少客戶,收入不算很高,但也比較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