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電商好做嗎?該怎麼做?

Dream1581745630244


電商細分下來有傳統電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自媒體電商,首先就是選賽道,看看你想做哪個賽道。

然後,在根據每種電商的不同,去制定創業計劃。

現在做電商最難的不是選產品,而是引流,有流量就一定會有銷量,沒有流量再好的產品也很難賣出去,所以要考慮流量如何解決。

我做過淘寶,做過淘寶客,做過微商,今年還做了直播電商,現在電商還真不好做,主要是因為頭部玩家已經佔到很大一個市場份額,中小玩家苟延殘喘,新玩家進來就賠錢。

2018年開始不斷試錯,最後找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那就是自媒體電商,我認為現在短視頻電商競爭已經很激烈了,但是自媒體還是有機會的。

最重要起步門檻低,見效快,如果你對電商感興趣,可以從自媒體電商做起。



魔方哥


現在市場上叫得最歡快的就是跨境電商,到處聽到誰誰做這個賺了很多錢,人云亦云,導致大家一窩蜂的往裡鑽,結果當然有人笑有人哭。

現在適合做電商嗎?適合。現在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有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Shopee、Lazada等,各個平臺的發展程度不一樣,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選擇。


1.亞馬遜是一家成立比較早的老牌電商平臺,成立於1995年,由於利潤相對較高,很多人選擇這個平臺。亞馬遜根據國家站點自己來經營的,目前很多歐洲站點都要求的當地的VAT才能入駐。


2.Ebay

是也是成立於1995年的美國電商平臺,其主要特點是在線拍賣和一口價的模式銷售產品。


3.Wish

成立與2011年,是北美和歐洲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發展迅猛。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通過APP端成交的。


4.速賣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是中國最大的B2C出口電商平臺,成立於2010年,發展迅猛,客戶遍及230個國家。2018年速賣通APP下載量全球第三。


5.Shopee,成立於2015年是東南亞和臺灣的領航電商平臺。是目前東南亞發展最迅猛的平臺。


6.Lazada和Shopee一樣,是東南亞地區兩大熱門電商之一。其成立於2011年。兩者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差不多。


不管選擇哪個平臺,產品的最重要的,產品不對,電商很難做得好。


跨境電商大叔


為什麼大家都認為電商越來越難做?流量問題現在流量達到一個瓶頸,而平臺用戶卻增長緩慢,甚至以後可能會出現負增長,那麼隨之而來的將是各個賣家為流量而要承擔的高昂費用,從現在直通車來看,便是最好的證明,曾經某個關鍵詞你可能只需要出幾毛錢,如今但凡事好點的詞,出價就在幾塊,這個類目不同也有不同,大家可以看一下。平臺多元化平臺多元化,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今後可能不只是淘寶、京東、唯品會等這些平臺了,或許會再出現很多的電商平臺,那時大家的選擇也會增多,而且電商平臺會將市場細分,可能你以後再去,買手機會去一個專門賣手機的電商網站,可能你要買衣服你會去一個專門賣衣服的網站,現在的淘寶就是雜貨鋪,什麼都賣,有好的有壞的,有貴的又便宜的,有真的有假的,一句話魚龍混雜,你看了1000個評價,可能你自己都要辨別好一會,這到底哪些是真實的評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簡單點說賣家對淘寶已經失去了信任,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店鋪一定要做好老顧客營銷,因為某個東西他在你這兒買了,他覺得好用,他就不會去別家。比如我經常買美版的蘋果手機,那麼我知道這個東西翻新的很多,我之前在某家買過,我覺得不錯,那麼我可能以後只要買手機都會去他那裡,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認熟人。電商之間競爭除了流量的減少以及平臺的增多外,那就是淘寶賣家也會減少,但是競爭卻不會減少,為什麼這麼說呢,賣家減少,流失的只是那些對淘寶無關緊要的店鋪,而他們又佔不了多少流量,這些店鋪死了以後流量還是會回到大賣家,遵循二八定律,80%的流量依然掌握在20%的大賣家手裡,如今的淘寶已經不再幾年前的淘寶了,規則一次又一次的完善,小賣店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而行業競爭之下的利潤越來越小,勢必出現很多的假冒偽劣產品,這些東西都將給淘寶帶來致命的傷害,價格戰永遠也制止不了,除非馬雲說某個商品在多少錢的價位一下,不允許出售。曾經說做店要小而美,現在做店說要有內容,有些賣家剛弄明白小而美,“有內容”可能已經被淘汰了,那麼這些小賣家的知識更新太慢,將導致被淘汰。所以選擇網店轉讓,才能成功阻力電商!


多知椿


相信很多想做電商或者已經開始做電商的都有這個疑問,電商是不是不行了,做不起來了,現在做電商晚嗎?或者很多學員來問現在做拼多多晚嗎?其實做事情並沒有早晚之說,很多人說淘寶沒有之前好操作了,這點我是認同的,可能前幾年平臺剛興起,一些規則、玩法沒有完善,隨著電商的發展,一些規則的改變,之前可能只是刷單就可以做起來一個款,但是現在淘寶講究千人千面,講究標籤,如果賣家還是什麼都不去研究,只知道刷的話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雖然很多人在說電商不好做,投入很多不掙錢,但是不乏一批還是堅持在電商行業,也有很多的新手賣家不斷的加入進來,去年拼多多第一批入住的很多賣家都日發幾千單,雖然利潤少,但是你能說不掙錢嗎?還有一些被抖音等帶火的一些產品,很多賣家抓住商機,也分了一杯羹,所以說只要堅持去做,抓住商機都有可能成功。

我是新思路,專注於電商知識傳播與分享的電商從業者,歡迎關注我!


諾思星商學院李新星


幾年前做電商還行現在的話就不清楚了,很多電商通過各個渠道去打廣告甚至給錢讓網紅們給推銷商品,這些都是挺燒錢的,新幹的人你也燒不起那錢,你不花吧人氣又上不去沒人買你的,不好乾所以還是不要去碰的好,新時代要順應時代,現在都興互聯網創業了他們都在空手套白狼,你要想超越別人你就得去學著怎麼去幹這個新型的工作。


想回到小時候


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情況,一直關注互聯網,也很感興趣,一九年接觸的到社交電商,發現阿里巴巴 京東 小米都已經在佈局了,這完全是自媒體的另一種玩法,變現更有效果,前期努力2個月,穩定月收入1-2萬,沒有上限,完全看個人。現在移動互聯網這麼發達,更不要說5G普及以後,每個人都是一個縮小版的平臺,經營什麼也不如經營自己。


個一左右一個


 其一、相較於習慣來說,客戶更重要。客戶在電商中,其實就是那些普通的消費者,對於電商策劃來說,想要吸引這些消費者的關注,想要調動他們的購買慾望,坐在辦公室拍拍腦袋是無法達成的,你必須要去對這些消費者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搞清楚他們的購買習慣和消費心理。企業做電商,不僅僅要做好賣家,也需要做好買家,在進行電商營銷策劃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在研究了買家的同時,也能夠驗證自己的想法。   其二、相較於理論來說,實戰更重要。光說不做,你是不會有任何收穫的。理論研究的再透徹,不通過時間的驗證,你永遠不知道理論是否準確,也不清楚,這些理論對於你來說,是否會有效果。因此,企業在開通電商渠道的時候,需要金立去接觸各種平臺,積極參加各種平臺推出的官方活動,只有通過實戰去進行理論的驗證,你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電商模式。


TEle163244135


電商好不好做、賺不賺錢的本質不在於環境,在於“人自身的競爭力”;像追求女孩,沒誰說女孩好不好追、能不能結婚之類的話題吧?

隨著電商的普及,各個平臺的玩法肯定不同於過去粗暴式發展,將需要更全面、系統的認識、更靈活的玩法、更豐富的資源支配……

但各平臺,無論怎麼變化,都離不開商業本質:銷售額!

所以,在平臺生存的時候,就思考如何提高店鋪/產品的銷售額,如何穩定、遞增就行了。再從這個思路延伸,如人群精準度、顧客體驗度等完善,一切就山清水秀。

所以,創業、經營者需要更清晰的思維,如果不具備獨立思考價值、主動探索實踐的能力,我建議還是多多累積。


花和尚


電商的下半場到來了,公司化,品牌化.資本化。已經不是夫妻檔能玩的


小臻先生


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