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性激素六項檢測報告解密

常常有患者拿著報告單詢問醫生:“醫生,我的性激素六項都在正常範圍內,為何備孕失敗或月經不調呢?”也有不孕者說:“醫生,你弄錯了吧,我反覆核對過,各項性激素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你為何考慮我有多囊卵巢綜合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也正是性激素的神秘之處。

超全!性激素六項檢測報告解密

性激素的檢查時機很關鍵,要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檢查時機:

1、月經規律者:前5項一般在經期第2、3天檢查,作為基礎水平;E2在卵泡期檢查,可反映卵泡發育情況,E2低水平說明卵泡發育不良;FSH,LH在排卵期檢查,可預測排卵、監測是否排卵;孕激素在月經18-26天連續檢查三次,可反映黃體功能,P水平偏低說明黃體功能不全。

2、對於月經長期不來潮而且又急於瞭解檢查結果者,則隨時可以檢查,這個時間就默認為月經前的時間,其結果一般也就參照黃體期的檢查結果。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連續兩次內分泌激素檢查,時間間隔2周,兩次結果中應該有一次符合黃體期,也就是孕酮高的,不然說明內分泌有問題。

3、男性只要沒有劇烈運動,生活規律,上午8-11點可隨時檢查

超全!性激素六項檢測報告解密

性激素檢查時間

對於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經不調者,通常醫生會開出的月經來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項檢查,包括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通過檢測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瞭解女性的卵巢基礎功能,並對生殖內分泌疾病進行診斷。

檢查內分泌最好在月經來潮的第2-3天,這一段時間屬於卵泡早期,可以反應卵巢的功能狀態。但對於月經長期不來潮而且又急於瞭解檢查結果者,則隨時可以檢查。

查基礎性激素前至少一個月不能用性激素類藥物,包括黃體酮、雌激素類及避孕藥類,否則結果不靠譜,當然治療後需要複查性激素者除外。

確定是來月經第3-5天,檢查性激素5項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應該在黃體期檢查(月經21天或排卵後7天);但不能肯定陰道流血是否月經,應該檢查6項,根據孕酮數據可以大概判斷月經週期時段。月經稀發及閉經者,如尿妊娠試驗陰性、陰道B超檢查雙側卵巢無≥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為基礎狀態。



性激素檢查的關鍵時間點

1、月經來的第三天是查基礎內分泌

此時不是看E2有多低來判斷是否雌激素不足,這個階段本來就是低的。而是此階段E2應小於50ng/L,若高於此值提示卵巢儲備不良,往往會有月經提前,21-25天來一次。此時FSH高於10IU/L以上同樣提示卵巢儲備不良。此時孕酮肯定是低的,有的醫生查基礎內分泌只查五項不查孕酮就是這個道理。此時LH與FSH均應位於3-7 IU/L且數值接近較為理想。

用過黃體酮後來月經(撤退性出血)第三天查內分泌肯定是不準的。用過黃體酮後20天才能完全消除其影響。故可在停用黃體酮(或人工週期)後20天以後查激素水平,如果閉經無排卵,此時若孕酮仍低的話此時的激素水平近似於基礎內分泌,此時的E2小於50ng/L,甚至小於20ng/L才能說是雌激素嚴重不足。

2、排卵期檢查

此時主要查E2、LH、P。主要目的是看有無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斷是否接近/或已排卵,與B超卵泡監測協同運用診斷病情。

3、黃體期檢查

最佳時間是經前一週。量基礎體溫的話一般在基礎體溫上升6-7天時檢查。此時理論上孕酮處於黃體期最高水平,最高可達40nmol/L以上。如果時間計算準確(抽血後7天左右月經來潮)而此時孕酮水平15nmol/L,以下的話可考慮診斷黃體功能不足,有學者認為反覆流產者此時查較有意義(孕期往往孕酮水平低下而流產)。此時孕酮水平<3nmol/L的話可確定無排卵。

4、一般準備

另外如果專程來查性激素的話,建議早上9:00-9:30左右抽血,檢驗科門口靜坐10分鐘後靜息狀態下抽血,這樣誤差波動小一些。

性激素六項報告如何解讀?

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

1.卵巢功能衰竭:基礎FSH>40IU/L、LH升高或>40IU/L,為高促性腺激素(Gn)閉經,即卵巢功能衰竭;如發生於40歲以前,稱為卵巢早衰(POF)。

2.基礎FSH和LH均<5IU/L為低Gn閉經,提示下丘腦或垂體功能減退,主要原因有

(1)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

(2)用GnRH-a垂體抑制性藥物注射後;

(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藥)治療期間。而二者的區別需藉助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試驗。

3.卵巢儲備功能不良(DOR):基礎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範圍),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

4.基礎FSH>12IU/L,下週期複查,連續>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基礎LH/FSH>2-3,可作為診斷PCOS的主要指標(基礎LH水平>10IU/L即為升高,或LH維持正常水平,而基礎FSH相對低水平,就形成了LH與FSH比值升高)。


6.檢查2次基礎FSH>20IU/L,可認為是卵巢早衰隱匿期,提示1年後可能閉經

雌二醇(E2)

雌二醇: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增殖,促進女性生理活動。

1、基礎雌二醇E2>165.2-293.6pmol/L(45-80pg/mL),無論年齡與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基礎E2≥367pmol/L(100pg/mL)時,卵巢反應更差,即使FSH<15IU/L,也基本無妊娠可能。

2、基礎雌二醇E2水平<73.2pmol/L,提示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

3、監測卵泡成熟和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OHSS)的指標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療時,當卵泡≥18mm,血E2達1100pmol/L(300pg/mL)時,停用HMG,當日或於末次注射HMG後24-36小時注射HCG10000IU。

②.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會發生OHSS。

③.E2>9175pmol/L(2500pg/mL),為發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時停用或減少HMG用量,並禁用HCG支持黃體功能,可避免或減少OHSS的發生。

④.E2>14800pmol/L(4000pg/mL)時,近100%發生OHSS,並可迅速發展為重度OHSS。

4、診斷有無排卵:無排卵時激素無週期性變化,常見於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徵、某些絕經後出血。

5、診斷女性性早熟:臨床多以8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診斷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275pmol/L為診斷性早熟的激素指標之一。

催乳激素(PRL)

催乳素是由垂體前葉的泌乳滋養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為女性:5.18-26.53ng/ml。

PRL水平隨月經週期波動較小,但具有與睡眠相關的節律性,入睡短期內分泌增加,醒後PRL下降,下午較上午升高,餐後較餐前升高。

因此,根據這種節律分泌特點,大約上午9-10點是其分泌的低谷,應在此時空腹抽血。PRL的分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飽食、寒冷、性交、情緒波動、刺激乳房等均會導致PRL升高。

故一次檢測值偏高不足以診斷為高催乳素血癥,需排除以上影響因素後重複測1-2次,連續兩次高於正常範圍方可診斷。

PRL≥25ng/ml或高於實驗室設的正常值為高催乳素血徵,但須需排除懷孕、藥物及甲狀腺機能減退的影響。PRL>50ng/ml者,約20%有垂體泌乳素瘤;PRL>100ng/ml者,約50%有泌乳素瘤,可行垂體CT或磁共振檢查;PRL降低見於席漢綜合徵、使用抗PRL藥物。

過高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間接抑制卵巢功能,影響排卵。存在閉經、月經不調、不孕時的高泌乳素血癥方需治療。

PRL水平升高還見於性早熟、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卵巢早衰、黃體功能欠佳、長期哺乳、神經精神刺激(如氯丙嗪、避孕藥、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10%-15%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表現為輕度的高泌乳素血癥,其可能為雌激素持續刺激所致。

PRL降低:垂體功能減退、單純性催乳素分娩缺乏,使用抗PRL藥物如溴隱亭、左旋多巴、VitB6等。

睪酮(T)

雄激素由卵巢及腎上腺皮質分泌。雄激素分為睪酮和雄烯二酮。絕經前,血清睪酮是卵巢雄激素來源的主要標誌,絕經後腎上腺皮質是產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99%以上的睪酮T在血循環中與肝臟分泌的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結合,呈無活性狀態。只有1%的遊離T有生物活性。在胰島素抵抗的代謝紊亂者,SHBG水平下降,遊離T升高,在總T並不升高的情況下,出現高雄激素血癥的表現。

1、卵巢男性化腫瘤:女性短期內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雄激素過多症狀及血清雄激素升高往往提示卵巢男性化腫瘤。

2、多囊卵巢綜合徵:睪酮水平通常不超過正常範圍上限2倍,雄烯二酮常升高,脫氫表雄酮正常或輕度升高。若治療前雄激素水平升高,治療後應下降,故血清雄激素水平可作為評價療效指標之一。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血T值呈輕度到中度升高,這既是長期不排卵的結果,又是進一步影響排卵的原因。

3、腎上腺皮質增生腫瘤血清雄激素異常升高,睪酮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者,應首先排除卵巢或腎上腺有分泌雄激素的腫瘤。

4、兩性畸形:男性假兩性畸形及真兩性畸形,睪酮水平在男性正常值範圍內;女性假兩性畸形在女性正常值範圍內。

5、女性多毛症:測血清睪酮水平正常時,多系毛囊對雄激素敏感所致。

6、應用雄激素製劑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內分泌藥物如達那唑,用藥期間需監測雄激素水平。

7、高催乳素血癥:女性有雄激素過多症狀和體徵,但雄激素水平在正常範圍者,應測定血清催乳素水平。

孕酮(P)

1、判斷排卵:黃體中期(月經週期28日的婦女為月經第21日)P>15.9nmol/L提示排卵。使用促排卵藥物時,可用血孕酮水平觀察促排卵效果。

2、診斷黃體功能不全(LPD):黃體期血孕酮水平低於生理值,提示黃體功能不足、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

黃體功能不全又稱黃體期缺陷(lutealphasedefect,LPD)是指排卵後卵泡形成的黃體功能不全,分泌孕酮不足,或黃體過早退化,以致子宮內膜分泌反應性降低。臨床上以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延遲,內膜發育與孕卵發育不同步為主要特徵,與不孕或流產密切相關。黃體中期P水平的測定超聲、BBT和尿LH水平等監測排卵後5、7、9天的血清孕酮平均值<15μg/L為黃體功能不全的標準。

月經前5-9天行血孕酮水平檢查>5.0ng/ml(15.6nmol/ml)確定為有排卵週期。

月經來潮4-5日血孕酮值仍高於生理水平,提示黃體萎縮不全。

3、判斷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預後: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計IVF-ET預後。肌注hCG日P≥3.18nmol/L(1.0ng/mL)應視為升高,種植率及臨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1.5ng/mL)提示過早黃素化。

在IVF-ET長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並無LH濃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過早黃素化,且該類患者臨床妊娠率明顯降低。過早黃素化也是DOR的表現。

4、鑑別異位妊娠:異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數患者血P<47.7nmol/L(15ng/mL)。僅有1.5%的患者≥79.5nmol/L(25ng/mL)。正常宮內妊娠者的P90%>78nmol/L。血P水平在宮內與宮外孕的鑑別診斷中,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5、輔助診斷先兆流產:孕12周內,孕酮水平低,早期流產風險高。先兆流產時,孕酮值若有下降趨勢有可能流產。

6、觀察胎盤功能:妊娠期胎盤功能減退時,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單次血清孕酮水平P≤15.6nmol/L(5ng/mL),提示為死胎。

需要進行性激素六項檢測有哪些人?

女性:出現月經週期紊亂、閉經、生殖道異常出血、婦科相關腫瘤等等,需要常規檢查性激素六項。

男性:出現精液異常(少精、弱精、死精等)、陽痿、激素相關腫瘤等,需要檢查性激素六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