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糖尿病藥物有哪些?

海180726808


隨著我們對糖尿病研究的不斷深入,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開發也在不斷的進展中,新型的藥物往往具有新型的控糖機制,在用藥安全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獲益方面,也往往有更多的優勢,但相應的,一般較新型的藥物,往往也存在這價格較高,長期治療費用大的問題,因此,對於是否要使用新型的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應該綜合臨床需要性與用藥安全性,經濟性的綜合評估。今天給大家介紹2種較新型的糖尿病藥物,一種口服藥物,一種注射類藥物。

新型糖尿病口服藥——SGLT2抑制劑類藥物

一直以來,對於口服降糖藥的作用機理,人們已經幾乎想到各種各樣的方面,比如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葡萄糖利用的二甲雙胍,減少腸道的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阿卡波糖,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格列美脲,瑞格列奈,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羅格列酮,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格列汀類藥物等等,通過這些不同的作用機制,已經有多種的降糖藥物被開發使用多年,但始終卻沒有通過作用於腎臟調節血糖的降糖藥出現,而SGLT2抑制劑類藥物就是通過作用腎臟調節的一類新型降糖藥物,恩格列淨,達格列淨,坎格列淨等都屬於此類藥物。

列淨類藥物算是較為新型的口服降糖藥了。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腎小管對於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通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腎臟進行過濾重吸收時,是會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的,但如果血糖濃度過高,當血糖濃度超過10mmol/L時(腎糖閾),過高的血糖就會“漏入”尿液中,出現糖尿的問題,列淨類藥物就是通過抑制腎小管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蛋白(SGLT)的活性,從而達到降低腎糖閾,減少腎小管對血糖的重吸收,降低血糖濃度的作用。

在降低血糖方面,多項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列淨類藥物能夠促進糖化血紅蛋白約有0.5%~1.0%左右的下降,其降糖療效與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二甲雙胍相當,而優於西格列汀以及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除了有明確良好的降糖療效以外,列淨類藥物還有助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減重,平均體重減輕在1.5~3.5kg左右,同時列淨類藥物還有降低血壓(平均收縮壓可降低3~5mmhg),改善蛋白尿排洩,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等方面的輔助療效,因此,從這些方面來看,列淨類藥物除了降低血糖,對於輔助控制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有著很好的作用。在藥物聯合應用方面,引起其獨特的降血糖機制,列淨類藥物可以和所有的其他類型口服降糖藥、胰島素聯合應用控制血糖。

在低血糖反應方面,列淨類藥物單獨應用不會增加低血糖風險,與二甲雙胍、格列汀類藥物等聯合用藥時,也不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幾率,而與胰島素促泌劑、或胰島素聯合應用時,則需要注意低血糖的發生風險。

除了低血糖以外,在用藥安全性方面,服用列淨類藥物要特別注意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問題,由於大量葡萄糖經過尿液排出,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細菌或黴菌感染的幾率增加,使用列淨類藥物治療後,發生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的幾率在4.7~5.8%左右,但多為輕中度感染,常規抗感染治療有效,多數感染出現在其實用藥的前4個月以內,因此,對於服用這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應當更加的注意外陰衛生,並注意適量飲水,保持小便通暢,以減少感染的發生幾率。

新型的胰島素注射劑藥物——胰島素類似物

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是直接降低血糖的有效治療手段,近些年來為了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和方便性,一些長效的,每天只需要注射一次的胰島素類似物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應用,2003年上市的甘精胰島素,2009年上市的地特胰島素就屬於此類的胰島素類似物藥物,這類藥物能夠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使胰島素在皮下注射後,平穩勻速的釋放,從而達到類似於人體胰島素分泌生物規律的效果,從而能夠在24小時內平穩的控制血糖,低血糖風險更低,同時對於胰島素導致的體重增加風險,這類的胰島素類似物藥物風險也更小。

2018年,在我國上市的德谷胰島素,也是與上述兩種藥物類似的藥物,但這個新型的胰島素其發揮作用時間可以長達42小時,其具有獨特的6聚體結構,當注射進入人體後,會在注射部位形成胰島素儲庫,逐漸分解出胰島素的單體,從而達到長效控糖的作用,相比於甘精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德谷胰島素的低血糖發生風險更低,夜間低血糖發生風險也有顯著降低,在注射時間方面,也更加靈活,不必每天固定時間注射,而是每天隨意選擇時間注射即可。

作為一個新型的胰島素類降糖藥來說,德谷胰島素的臨床安全性,還需要長期的用藥和更多的臨床數據來進一步的確認和研究,這也是我們應用較新型的藥物時,所必須面對的風險問題。


李藥師談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已經成為當今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病,它與高血壓、惡性腫瘤並稱為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說起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很多藥物已上市多年,至今仍活躍於臨床,其代表藥物有二甲雙胍、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羅格列酮、阿卡波糖和胰島素等。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更多的不同作用機制的新型糖尿病藥物陸續上市。

新型糖尿病藥物大比拼

1.列汀類(DPP-4抑制劑)

屬於腸促胰素類藥物,通過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而減少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分泌,使內源性的GLP-1水平升高而發揮降糖作用(GLP-1 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目前在我國上市的藥物主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

2.魯肽類(GLP-1受體激動劑)

主要為腸促胰島素分泌激素的類似物,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增強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而起降糖作用。在我國上市的藥物有艾塞那肽、利拉魯肽、利司那肽和貝那魯肽。

3.列淨類(SGLT2抑制劑)

通過抑制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的表達,減少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葡萄糖的腎閾值,增加尿糖排洩而降糖。目前在國內上市的藥品有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和卡格列淨。

新型糖尿病藥物和傳統藥物的優勢和不足

3大優點

1)使用更方便

與傳統胰島素需要每天2-3次皮下注射相比較,新型的降糖藥GLP-1受體激動劑每天只需要皮下注射1-2次,且劑量固定,無需根據血糖調整用量,更方便糖尿病患者使用。

2)減輕體重和心血管益處更明顯

使用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還有顯著的降低體重的作用。GLP-1受體激動劑還有改善甘油三酯、血壓水平的作用,更適合伴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被證實為具有心血管獲益的新型降糖藥物。三個SGLT2抑制劑的CVOT研究均取得了陽性的結果。其中達格列淨declare研究納入的患者59.4%為合併心血管高風險。結果顯示達格列淨可顯著降低心血管死亡/住院的複合終點以及心衰住院風險的結果,適合伴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也有改善甘油三酯、血壓水平及心血管保護作用的作用。

3)作用更強

研究表明SGLT2抑制劑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幅度大約為0.5%-1%,減輕體重1.5-3.5kg,降低收縮壓3-5mmHg,GLP-1受體激動劑單用或與傳統降糖藥合用,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作用都更顯著,DPP-4抑制劑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0.4%-0.9%。

2個缺點

1)價格較高

由於上市時間較短,使用方便且作用較強,但價格也相對較高,所以仍不適用於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需要具有一定的經濟條件。

2)長期服用安全性仍需觀察

同樣由於上市時間較短,糖尿病患者使用時間不長,雖然藥物上市前臨床研究顯示安全性較高,但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其長期安全性如何並不確定,仍需要通過上市後臨床應用去觀察。


總體看來,隨著醫保政策的利好,新藥將會以更好的性價比進入市場,新型降糖藥有望將越來越多在糖尿病治療中發揮作用,為糖友們控制血糖平穩發揮更大作用。


藥師方健


現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且比較成熟的糖尿病藥物有各種類型的胰島素、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瑞格列奈)、胰島素增敏劑(吡格列酮)、雙胍類藥物(二甲雙胍)、α-葡糖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

新面世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較少,同時還有一些尚處於研發階段,下面介紹一些新型糖尿病的藥物,以供參考。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代表藥物:利拉魯肽、艾塞那肽。

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劑

代表藥物:維格列汀、磷酸西他列汀和沙格列汀。

鈉-葡萄糖同向轉運體 -2(SGLT-2)抑制劑

代表藥物:canagliflozin(商品名 Invokana)。


藥一點


2017年美國醫師協會最新發布的《2型糖尿病口服藥物治療臨床實踐指南》更新了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的臨床應用證據。新型降糖藥物除以上兩種外還有胰高血糖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1. SGLT-2抑制劑 主要品種有恩格列淨、達格列淨、坎格列淨等藥物。該類藥物單藥治療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血糖控制,而對於1型糖尿病(T1DM)和酮症酸中毒患者尚無明確的單獨用藥指徵。

2. DPP-4抑制劑 主要品種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用於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用於改善T2DM的血糖控制。維格列汀適用於T2DM,以及單用二甲雙胍、磺酰脲類、噻唑烷二酮等已達最大量仍未有效控制者,或由於禁忌、不耐受等原因不適用其他藥物者。

3. GLP-1受體激動劑 主要品種有利拉魯肽、艾塞那肽、貝那魯肽、利司那肽和艾塞那肽周製劑。利拉魯肽主要用於成人T2DM患者控制血糖,適用於單用二甲雙胍或磺酰脲類藥物最大可耐受劑量治療後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與二甲雙胍或磺酰脲類藥物聯合應用。艾塞那肽適用於單用二甲雙胍、磺酰脲類,以及二甲雙胍合用磺酰脲類,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參考文獻

QASSEEM A,BARRY M J,HUMPHREY L L,et al.Oral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Ann Intern Med,2017,166(4):279-290.


藥事健康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糖藥主要有:

  • 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選、一線和全程用藥,是使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也是聯合用藥時的基礎藥物,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聯合使用。
  •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等,這類藥物是降糖效果最好的一類口服降糖藥,但是長期服用容易出現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
  • 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這類藥物起效快,作用時間短,必須要配合飲食來服藥,否則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因此也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服藥原則是“不吃飯,就不要吃藥”。
  • 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這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來控制餐後血糖,由於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以碳水化合物(主食)為主,因此這類藥物也被譽為最適合中國人飲食的降糖藥。

  • 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這類藥物主要通過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但是由於羅格列酮可增加水腫、心衰、骨折、心肌梗死的風險,吡格列酮有發生膀胱癌的報道,因此,這類藥物目前已降級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二線甚至三線用藥。

最近十年,臨床上新型降糖藥層出不窮,主要包括口服的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注射用GLP-1受體激動劑,讓我們對糖尿病治療有了更多的選擇,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三類藥物:

  • DPP-4抑制劑:DPP-4抑制劑即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如維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西格列汀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二肽基肽酶-4,減少腸促胰素被該酶滅活,從而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除了良好的降糖療效外,這類藥物還可有效保護胰島β細胞,控制食慾,保持體重,保護心血管和腎臟,單獨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也不會導致體重增加,每天服藥1次,餐時、餐中或餐後給藥均可,增加患者用藥依從性。
  • GLP-1受體激動劑:GLP-1受體激動劑即胰升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如艾塞那肽、貝那魯肽、利拉魯肽、利司那肽等,都為注射劑,也屬於腸促胰素類藥物,主要通過激動GLP-1受體,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發揮降血糖作用,可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降糖療效佳,還可延緩胃排空,抑制食慾,減少進食量,控制體重,降低血脂和血壓,保護心血管,單獨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風險。
  • SGLT-2抑制劑:SGLT-2抑制劑即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如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坎格列淨等,這類藥物主要通過減少腎小管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糖自尿中排洩,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既可降低空腹血糖,又可降低餐後血糖,具有輕度利尿作用,可降低血壓,減輕體重,適用於伴有高血壓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外,這類藥物還具有明確的心血管和腎臟保護作用,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每日早晨服用一次,餐前或餐後服用均可,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

參考文獻: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2018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南


南開孫藥師


最厲害的還是口服胰島素,誰研製出來誰最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