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人批評顏真卿的楷書字字滿格,你覺得這是違背書法常識的批評還是獨具慧眼的建議?

千千千里馬


顏真卿是我國書法史中一位非常重要的書法家,他對後世書法的影響可以說是僅次於王羲之,特別是他的楷書和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合稱為“楷書四大家”,他的楷書號稱顏楷,與柳公權一起被譽為“顏筋柳骨”。

可是即使是這樣偉大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也是具有爭議,其中有一點就是關於他的楷書字字滿格的現象,這種現象也主要反映在顏真卿晚年時期的作品上。有的人就認為這種章法佈局既是他的書法鮮明的特點,也是缺點。

關於這個問題提出來的人是清代的梁巘,他曾經這樣評價顏真卿的書法,他說“顏魯公作書”就是說顏真卿寫字的時候,這裡主要說的是楷書的問題,“不拘字之大小”就是不管要寫的字是大是小,“畫之多少”所寫的字的筆畫是多還是少,“俱撐滿”就是在書寫的時候把所有的字都寫得滿滿的,“使與格齊”就是不論字的大小都寫得好事先打好的格子一樣大小,“而古意已失”這種章法佈局,這種處理字的方式是喪失了古法的,這就是梁巘對顏真卿的批評。

那麼梁巘的書法對嗎?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寫字的時候,特別是碑版楷書的時候,一般都事先打好格子,為了整齊劃一的感覺。那麼寫的時候一個格子之內寫一個字,但一般不會寫滿,會留下天地,留出一定的空間來。

而顏真卿卻不走尋常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特別是他晚年的楷書作品,例如《勤禮碑》、《麻古仙壇及》等作品,全部都是滿格書寫。這樣寫給人以雄渾磅礴、張力十足的感覺,但同時也沒有了緩衝的餘地了。

我們說字如其人,果然不錯啊,顏真卿的性格就是這樣,做事忠心耿耿,很大氣,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所以也經常在朝堂上得罪人,最後也是被奸臣所害。

那麼我們在學顏真卿書法的時候,因為我們可能沒有顏真卿的這種人格魅力,我們在寫的時候不妨稍注意一下,別把格子撐得太滿,稍微留點空間來說。

書法作品本身寫好就是拿出來給人欣賞的,欣賞的時候也不一定都是好聽的話,有不同的看法說出來也是促進書法的進步。所以,梁巘的話不能說是違背書法常識的批評,但也算不上是獨具慧眼的建議,畢竟顏真卿已經死去那麼多年,他給誰建議啊?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評價當成一種提醒,供我們參考。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其實顏真卿的中晚期的心作,沒有太多造做的嫌疑。所以他寫出了書法的最高境界,天真爛漫,古拙。這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








父子書畫記


對於顏真卿的批評,自古有之。

如南唐後主李煜就說顏字:正如叉手並足如田舍郎翁耳。

米老怪米芾更是批評:顏書筆頭如蒸餅,大丑惡可厭。

但是我認為,不滿格書寫就不是顏楷了。

認識顏字,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筆墨當隨時代

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這種審美必然會對當時的藝術產生影響。

顏真卿所處的中唐,正是“以肥為美”的時代,豐滿的楊玉環能名列中國“四大美人”,也正因為此。身處此時的顏真卿,其書法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影響,從而顯得豐腴肥美。

這一點可從初唐書法來佐證。李世民時代,唐代初立,百廢待興,社會上強調勤儉節約,反映在書法上則是“書貴硬瘦始通神”,所以那時的歐字、虞字、褚字都以瘦為主。



2、外緊內松,疏密合度

顏字字距、行距都很緊,看似密不透風,但字內結構卻疏朗大方,正好應了“疏可跑馬”的說法。

清代劉墉書法的處理方法,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位羅鍋先生的字寫得很厚重,一團一團的墨,有人甚至認為他的字是“墨豬”,但他有意拉大字距、行距,整體顯得疏朗大方,這種處理方式正好與顏字相。


3、橫輕豎重,粗細有度

橫畫輕而細、豎畫重而粗,這是顏字的典型特徵。這種筆畫特徵,如果將行距、字距拉大,其粗細對比就不強列,達不到震憾人心的藝術效果。

4、廟堂之氣,端莊大氣

顏楷這種頂格書寫、緊密排列的特點,給人一種法典森嚴、大氣凜然、不怒自威、令人不敢仰視的感覺,故顏楷歷來是朝堂之上書寫牌匾的首選字體。

如果能正確理解這些,我想不會有人對顏楷橫加指責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答:這是無知的評論。

我就把顏魯公的自書告身帖,貼出來,就足夠把他的臉打腫了。

就算不談自書告身帖,字字滿格有錯啊?不能寫啊?

你連格子都寫不滿,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顏真卿走的就是大氣厚重的範兒,顏真卿的世界就是這麼悍天緯地!

顏真卿的楷書,乃楷書第一人,真正的楷聖。顏魯公不同風格的楷書都是無數種。高山仰止!!!

…………

《多寶塔》。多寶塔,剛勁雄渾,大氣磅礴,算是顏體版的印刷體。多寶塔拿來練習結構和點畫,還有骨氣,都是極好的範本。

顏真卿也有印刷體:《多寶塔》。顏體版印刷體。

某些人一輩子也就只會寫個印刷體。

而顏真卿把印刷體寫到巔峰之後,還在求新求變,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路上!

…………

《自書告身帖》是顏真卿70多歲的作品,顏體的神作。

自書告身帖,那就絕對不是字字滿格,而是瘦高型。

自書告身帖,神韻極好,取勢也是極品,有時左偏,有時候右偏,但又極度和諧。

…………

《麻姑仙壇記》

麻姑仙壇記,古拙厚重,意趣橫生,拿來寫小楷妙不可言,拿來寫大楷也妙不可言,拿來寫榜書大字也是妙不可言。

麻姑,大中小字通殺,可比多寶塔和勤禮碑有價值多了。

有眼光,懂顏真卿的人,才知道麻姑仙壇記的絕妙。

…………

《東方朔畫贊》,大氣磅礴,篆味大成,拿來寫榜書,絕對鎮得住氣場。榜書,首要就是要鎮得住氣場,鎮不住的都是廢的。

《勤禮碑》,比多寶塔就放開了一些,顯得松闊了一些,瑰麗又大氣,無數人喜愛。只是顏真卿寫勤禮碑的時候,可能狀態不好,一口氣寫不了那麼多又想要強撐下去,寫到後面就顯得力不從心,偶爾出現了一些水平下滑的字。

還有大唐中興頌,顏家廟,竹山堂連句……

總之,顏真卿是把楷書寫到巔峰的人物,再無超越者,高山仰止!

諸如米芾之流,對楷書的認知,其實是想追求小楷的寫法。想要神韻想要精緻,你就寫小楷嘛,非要拿小楷那點理論來要求大楷。

而且米芾那字,放到唐代,也就二流水平。

就說宋代,黃庭堅的成就在米芾之上。黃庭堅的風骨、意境,破壞後再重組的結字能力,完爆米芾。

結果很多人真把米芾當成了神。米芾書法造詣是很不錯,但也沒你們吹的那麼高。

再說蘇東坡,那是宋四家之中開闢新局面的開山怪。沒有蘇東坡開闢尚意書風,哪來的另外宋三家?蘇東坡也是書法理論的重要奠基人。

結果捧米芾踩蘇東坡成了你們的樂趣。

…………

末了,貼下顏真卿創作的時間表,免得有些人搞錯:

34歲《王琳墓誌》

35歲 從張旭為師

43歲《郭虛已墓誌》

44歲《多寶塔》

45歲《東方畫贊》

50歲《金天王神祠題名》

54歲《鮮于氏離堆記》

56歲《郭家廟碑》

62歲《藏懷格碑》

63歲《麻姑仙壇記》 《中興頌》 《元次山碑》

64歲《八關齋》

67歲《宋廣平碑》

69歲《李元靖碑》

70歲 《勤禮碑》

72歲《顏家廟碑》 《自書告身貼》

77歲《移蔡帖》







黃九變書畫


字字滿格不是毛病,你見過顏真卿寫口字,國字滿格了麼。學篆刻都知道,雖字字滿格,但有空白,有透氣之空常在字裡,妙也。如字距行距都一樣,象田楷那樣,豈不像算子了麼!俗書也。顏真卿寫多寶塔時還是按格子寫的,後來就不要格子了,寫那算那,順其自然。所為字字滿格是人家的追求。下面的字沒有格,字距比行距小看著舒服自然。



雲雪書畫


不同風格的楷書作品,字的外部空間布白和字的內部空間布白不一樣。

顏體書法是壯美風格的代表,雍容大度,氣勢磅礴。雄強厚重。


那麼他的用筆、結構、章法.都必須為這一主題思想服務。所以楷書筆畫厚重,結構中宮寬闊,外緊內松,只有字字滿格,字距和行距才密,才能突出外緊內松的特徵,才能彰顯大氣磅礴風格特徵。

《顏家廟碑》,楷書作品字字滿格,方正端莊,古拙厚重,從整幅章法、布白上看,有強烈視覺衝擊力,雄強氣勢振撼人心。


字字滿格,字距很密,字的結構內鬆外緊,讓字顯大氣,這種章法在方方正正的篆刻作品中也有此應用。如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石如的作品。


唐代其它幾位楷書大家的書法風格各俱特色,都有自己的用筆、結構、章法特徵,各有千秋。(插圖書法作品為《顏家廟碑》局部,篆刻作品作者為鄧石如先生。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神韻軒書法


書法就像人一樣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的,不要老是去說別人的缺點來提高自己就對了。關鍵是今有人得不到大家的好評,而利用手中權力去批評別人才是重要的。總是找些理由來說別人的不是,這就成了說不清,各說各有理。對於缺點首先是不是為大多數的,為大多數人可以爭論,爭論也是進步的,但是為自己的自娛自樂來代替大多數,那就不對了。如有的人寫幾個草書得不到大家的好評,就說草書是藝術,楷書不是藝術等。這是關係中華文化能不能傳承的問題,小學生你教他寫草書能行嗎,顯然是不行的。你說楷書不是藝術,那麼多小學生和教職員工怎麼想,成天在那裡苦練苦抄寫,搞了半天書法藝術是教職員工造成的。這些都是爭名逐利造成,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圖名圖利就是最好的。


手機用戶3661058893


顏體楷書的總體特點是雄強圓厚、莊嚴雄渾。

一方面由於顏體豐腴肥厚,所以顯得雍容莊嚴,雄渾豪邁;另一方面由於顏體多筋,使得顏體綿裡藏針,柔中帶剛。

顏體楷書這些風格特點的形成與其用筆、結體及章法佈局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筆法方面,顏體將中鋒與藏鋒結合,起筆方圓並用,藏鋒逆入,收筆時多停頓收鋒,筆畫具有節奏感。

楷書揚棄隸法,參用篆籀筆意,用筆以圓筆為主,轉折時不直接用折筆,而是通過提筆曲折“暗過”。筆劃橫輕豎重,力足中鋒,筆力雄強而有厚度;

豎筆向中略呈弧度,剛中有柔,富有彈性感。顏體用筆堅勁,行筆持重,有頓挫,充滿力量與氣勢,力透紙背,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由於其筆畫豐腴飽滿,厚重有力度感,所以形成肥厚含筋、骨力遒勁的特點。

在結構方面,顏字結體平整,正面視人,體型豐滿猶如山東大漢危襟正坐,這是吸取了篆隸書正面結體的特點。

顏體字平穩厚重、氣勢磅礴的風格,與其結體特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顏體字的

結體多以平正求穩,往往將一字中大的部分收縮,小的部分展開。

如“公”字,便是將其“八”適當收縮,而把“厶”放寬,使其上下齊平。在對左右結構字的處理中,顏字也多是採用左右均衡的處理方法,如領、絕等字。在書寫時,顏體字一般採用內疏外密的處理方式,如:風、國、彥等字,給人以開闊平穩、疏朗大度的感覺。

同時,由於豎畫粗重,頂天立地,撐起了字的空間,所以感覺字內寬闊,舒展闊大,充滿了向外擴張的活力。

在章法方面,顏體字嚴謹磅礴、井然有序。其篇章布白往往不以疏宕秀逸為取向,而以字形的茂密來豐富、強化作品的氣勢。顏體楷書在運筆、字形結構及章法佈局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獨特藝術風格,開創了我國書法藝術的新局面。

所以字字滿格一方面是形容顏楷的特點——大氣厚重,一方面也說明顏楷區別於二王流美有字的特點。

書法功課——學書法讓你少走10年彎路!公眾號:書法功課(shufagongke)搜索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書法功課


顏真卿書法的楷書字字滿格正是顏真卿晚年書法的一大獨創特徵之一,早期如《多寶塔》就不具有這樣的特徵,這也是顏真卿楷書端莊偉岸,雄渾寬博,有廟堂之氣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實際上這正是準確的抓住了顏真卿晚年楷書書法的一個最經典的特徵,如果說在批評,這亦或許是正話反說,是論者的狡諧之語。不可能即能夠做到精準把握其特點,又批評其不足。如果顏真卿晚年的楷書失去這個特點,恐怕只是一個普通的書法家而已。從唐代最著名的楷書大家的風格看,這種結構布白,恰恰巧妙的避開了與其他書家的結構、章法、布白特徵的相同之處,這也反映了顏真卿的聰明和高瞻遠矚以及創新意識。


實際上這種滿格的處理方式,在現代藝術審美和構成主義藝術中更是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大可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數千年前的顏真卿對審美情趣的高遠獨到,就發現了滿格構成的獨體審美之妙。




翰墨書道


梁巘說的,這與他的風格取向有關,他個人就寫得比較妍美,但他忽視了書法風格存在多種可能性。顏真卿的偉大正在於此。

一幅作品採用什麼樣的章法,除了紙張、字體之外,最主要受筆法和結構的影響。妍美一路風格,透著文人的蕭散之氣,就需要拉開字距行距,這樣能加強那種蕭散氣韻,是錦上添花之舉。試想,將王羲之、歐陽詢等人的字距行距拉近,每字的主筆就會發生齟齬,一些長槍大戟的筆畫也會無處伸展。

而顏真卿的結構與他們不同,他將字的外輪廓處理得很圓整,外緊內松,字字獨立。章法上如果拉開間距,那視覺上就很難有連貫的氣息。將間距拉近,這樣視覺上就很容易給人氣息貫通的感覺。而且,他的風格就是田間赤腿農夫的感覺,豪放大氣,將字距拉近,更能產生一種豪放的碰撞美,塊面感強。這是章法上的一種審美自覺,是書法的一大進步。

簡單說,好比雅士曲水流觴,將士同仇敵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