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一個好職業嗎?什麼樣算是好職業?

迷影生活


醫生多是接受較系統的學歷教育,完整的專業訓練,被尊為“醫者仁心“的白衣戰士。他們承擔著救死扶傷的崇高職責,歷來被社會視同令人羨慕的職業,我們曾為自已從事的職業引為自豪……。

最近看了反映醫生工作與生活現狀的電視劇《人間世》,撥動心絃、令人闇然淚下……

據資料:2014年到2016年三年期間,各級醫院從事兒科專業的醫生流失達14310人,佔兒科醫生總數的十分之一。多數醫生不怨工作忙、責任重、風險大、工資低,而是心底潛存一種隨時被病人或家屬辱罵與砍殺危機感。湖南益陽曾發生一位醫生10歲的孩子,在上學途中被患者家屬尾隨捅刀的惡性案件;有的病人的家長,聽到孩子換藥喊疼對醫生拳腳相加;見護士靜脈注射未能一針見血扇護士的耳光;這種喪失人性的辱醫、殺醫的惡行,不僅傷透醫生的心、破壞醫療環境,而且正在有意無意地撕裂和諧社會……,曾幾何時,令人崇敬的醫生職業,在行業中卻出現一種“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消極牴觸心理……。

試想,當學生不再學醫,現有的醫生又不得不離開醫院時,出現重大災害或流行病時,再呼天喚地還來得及嗎?損失的依然是眾多無辜的群眾……。

我們勸優秀學生念醫,勸醫生堅守留崗,更應該勸某些病人與家屬學會自珍自愛,攜手共創和諧的醫療環境吧!


陳恭5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醫生都不是一個好職業”

需要更多的時間!

生命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的根源,而醫生則與其息息相關,這也就意味著“醫生”職業的專業性要求,它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實踐,才能保證給予病人最好的醫療服務,挽救其瀕危的生命。

而人最美好的時光是20-30歲,勵志從醫的年輕人需要把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書籍和病人,現在的人非常現實,房子車子票子是結婚的硬性指標,而醫學生如果家裡條件不好,可能在35歲以前養活自己都非常艱難,更別說談戀愛結婚這些奢望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千萬不要當醫生,因為你們不僅無法養活自己,更可能會加重父母的壓力,錯過自己最好的年華。

需要更多的汗水!

別的職業存在偷奸耍滑,可醫生中絕對不可能存在,因為醫生是一種需要積累的職業,你是誰誰家屬?依然需要從底層幹起、依然需要跟老醫生學習,依然需要起早貪黑的出診、手術、急救,因為這些就是醫生的全部,如果你想偷奸耍滑根本無法稱之為醫生,因為你拋棄了醫生的一切,而如果你家裡衣食無憂,家裡人很可能不會讓你幹醫生,因為醫生意味著家庭關係的緊張,你的時間將會被患者病人所佔據,更可怕的是,你的水平越高休息時間越少。(別反駁,我三十多年的親身經歷)

還需要面對他人的猜疑!

自身難關並不是全部,當你從事醫生以後,還需要面對大眾的猜疑,很多年輕醫生會因此做出選擇:“既然不管我如何選擇,你們都認為我收紅包,那麼我還堅持什麼?”“不管你們如何誤會我,我都會堅持我的信念”

請大家捫心自問:“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我是一個快退休入土的老醫生,為了名譽不會自毀長城,但你們的所作所為正在改變未來的醫療風氣,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年輕人的想法其實非常單純,但他們也會權衡。


你們一直罵醫生,但你們知道醫療花費這麼高的源頭嗎?你們真的罵對了嗎?

有些事情比較敏感,我不想多說什麼,好職業就是賺錢賺的多,還不會被人發現,畢竟槍打出頭鳥,自古如此!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關於醫生是否是個好職業這個問題?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因為它的成長時間長、個人付出多,收入並不高,醫療風險高、醫療糾紛多,甚至頻頻發生的殺醫事件。讓很多醫務人員或者社會上經濟條件比較優越的家庭,認為它不是一個好職業。但我並不這樣認為,下面分享我的體會給大家。

1、職業是沒有好壞與高低之分。

就像醫務人員有的會認為醫生不是好職業一樣。做教師的有的也會認為教師不是一份好的職業。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從事商業的很多人也會認商人也不是一份好職業,做律師的也有人認為律師不是好職業。農業收成不好時,也有很多從事農業的人認為農業也不是好職業。從事科研的人,也會因為科研多年難以突破而覺得從事科研工作也不是一份好的職業。其實,這種種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從事自己職業的人,還沒有從自己職業中尋找到自己的樂趣與成就感。

2、職業因人而榮耀,人因職業而成功。

職業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比如,因掌握了知識的前輩師長不斷傳播知識,人類文明得已快速發展,老師這一職業,也自古以來成為了人類最崇高的職業。同樣,醫生因為救死扶傷,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商業因創造財富而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農業生產人類食物而導致人類文明史的發展。同樣,在職業因人而榮耀的同時,自古以來,很多人也因為職業而獲得舉世囑目的成就。鄧小平作為經濟總設計師帶領大家進行的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取得舉世囑目的成就,李四光因地質專業方面的成就,而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地質學家,馬雲因電商而成為國際知名人士。國內外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都是因為在自己從事的職業中獲得了成功,而聞名國內外。自古以來,國內也出了不少流芳百世的名醫大家,如“本草綱目”的李時珍,藥王孫思邈、名醫華佗、扁鵲,等。

3、醫生是永不消逝的職業。

醫生這個職業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職業。自古以來,不管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醫生都是受人尊敬、必不可少的職業。同時,醫生這個職業,是可以單純通過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得到職業上的進步,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寒門子弟成功的職業。所以,我一直非常愛我的醫生職業,我的很多家人及小孩都是從事醫生這一職業,我們為我們成功治好每一位病人而開心。


普外科李家大夫


中國的國情,醫務行業,在外行人眼裡,基本算做好職業。可實情並非若此!

公立醫院,走體制計劃,走指標路線。因為看似有穩定的收入、工作環境有體面與榮耀,更有多多的誤解能有回扣與紅包。

然而孰不知那剛出道入院的醫生、護士(醫生五+三的學歷,護士基本要求大專畢業),只能做為編外人員入職先行工作,同工不同酬,更不要說什麼紅包、回扣會有你的份。

你需不斷的學習與深造,不斷的臨床案例參與分析,三班輪倒,最苦最累的活一定是你幹,最低的薪酬一定是你拿,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考編,你得熬更打夜溫功課,裡外尋找關係打點好通過。

有朝一日入編,你得上下搞好關係選站邊,中立你就死難看,漂亮你被潛規則。

好不容易學習努力,關係、能力、臨床積經驗,學術論文考核再過關。

職稱考評未必依據能力、貢獻來,論資排輩選邊站。一人得道,雞昇天。

紅包、回扣主任拿,普通醫生能喝湯,醫護人員靠邊站。操心、勞累招人怨,醫患矛盾太艱難,能忍受者繼續幹,不忍受者?辭職下海你尊便。

民營醫生不好乾:同行擠兌名聲差,私下還會使你拌,自營診所自作主,沒事衛監藥監找麻煩,打工醫生更難幹,整天老扳、病人,全會給你臉色看,工資薪酬不穩定,天天擔驚受怕,生怕醫療事故把責擔。

醫、護工作不好乾,子女繼承,萬般難!


金玉良方2


全世界熱愛健康生活的人們,對於醫生是特別敬重的,醫生確實是個好職業。但是在國內,醫生作為高危職業,超負荷運行連軸轉,成為猝死的職業。

如果醫生能被重視,能有滿足感幸福感,能夠不被醫鬧醫暴醫賴圍困,不至於醫生稀缺。如果醫生能夠有網傳的高收入,紅包回扣讓人們都想得眼睛發紅,也不至於到處醫生荒。

99.99%醫生拒絕自己的子女從醫,主要是絕對不讓他們從事臨床第一線工作。至於醫科,還是可以考慮的,比如藥學、醫技、保健之類的。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實在醫學博士,不是很好的選擇。

全國醫生普遍月薪在0.2~0.5萬之間,佔60~70%的比例。國家對醫療投入佔GDP全世界的第145位。

國內醫生的工資待遇極低極差,是導致人們隨意毆打辱罵的因素之一。如果醫生作為高收入人群,人們會很尊重,很崇拜和羨慕。

能夠體現勞動價值的職業,才能夠稱得上是好職業。醫生的勞動價值仍然得不到應有的體現,責難醫生、怪罪醫生也是司空見慣。

就掛號費來說,一塊錢掛號費和500元掛號費,病家爭搶500元的稀有資源,一塊錢掛號費普通門診肯定不要啦。但掛號費的多少,還真和醫生沒有太大的關係。除了個別規定說掛號費一律歸接診醫生所有。所以,不要總以為掛號費都是還給醫生的。

細數一下1元掛號費,15億人就……醫生豈不一個掛號費這輩子也吃不完?

醫生掌握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卻不能善待自己。病人一個接著一個,喝水上廁所都成為奢望。還有各種各樣的考試開會培訓講座……亂七八糟的佔據了“休息”時間。

國內醫生收入相當於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五十分之一。當國內幾十塊錢120院前急救費還高呼太貴了,美國一趟急救車下來要兩三千美元。而這還純粹是護工的收入,醫生不需要抬、扛、扶、託病人。

20年培養一位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骨幹,經不住用心險惡的病家一句“主任醫師開假藥”,躺著也中槍!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讓大家心寒。醫院企業化,利益肯定最大化了。今後醫生只為老闆負責,月薪500萬都不是夢!


六維魔咒


不知為什麼樓下一路都在“賣慘”,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也許現在我國醫療環境並不能讓大多數人滿意(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患者),整體的建設和投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醫療工作者,尤其是臨床醫生無論何時都是一個很好的職業。作為臨床和行政工作都從事過的我,今天咱們就說說為什麼我認為醫生一個好職業。

醫生是個“後期英雄”

對戰遊戲中有這樣一類角色,他們前期實力較弱,成長緩慢,經常被別人欺負。但是隨著遊戲時間的拉長,他們的成長日漸顯露,到了別人都遇到發育瓶頸的時候一口氣突破極限,一鳴驚人,成為戰場的霸主。這些英雄被大家成為“大後期”,意指能夠將實力留在最後,笑到最後的人。

《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也是這樣,早期啥都比不過別人,而通過不斷地努力終成“兵王”。



醫生這個職業跟“後期英雄”像極了,剛畢業時只能聽從上級安排,毫無自主權限,在別人都賺錢的時候我們還跟學生一樣埋頭苦讀,唯上級命是從。但是熬到35~40歲時,職業生涯開始有所起色,這時候的醫生們具備了一定的醫療自主權,能夠獨立應付大多數臨床情況,開始培養自己的患者群,收入逐漸得到改善。而且隨著職稱和年資的增長,你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也是節節攀升的,直到退休後依然是私立醫院搶手的專家,你說這算不算是“後期英雄”呢。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醫生成為“後期英雄”的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資質決定了准入門檻

就拿我做頭條運營為例吧,很多人都在費盡心思通過領域認證、加V升權的時候,我只是上傳了我的執業資質,就直接一步到位地獲得了別人可能需要堅持一個月優質輸出才能開通的權限。

這說明社會對於醫學生在變成醫師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投入的認可,因此單單就憑這一個證,就是醫生或者醫療相關職業的門檻,有了門檻的保護,非資質人員是構不成任何威脅的。雖然升職加薪不如干IT、房地產的“快”,但是重在一個“穩”。


技術和理論才是硬道理

醫生這個職業雖然看著“5+3”這8年的培養週期長,但是其培養出來的醫學人才的醫療技術和理論功底也是不容其他職業所替代的。並且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醫生的技藝和學識愈發成熟和淵博,其職業的地位也越來越牢固。因此,具備專業的技術和理論,並且不斷地提高自己才是職場上不被淘汰的硬道理。

所以說當醫生的好處千千萬,什麼家人就醫方便、社會地位較高這些好處不多說,單就自身掌握專業的技術和理論,有著更牢固、穩定的職場崗位就值得很多人去投身這項事業。


什麼樣的職業算是好職業

其實看了上文的朋友們應該也能總結出來,收入高、工作負擔小當然是考慮職業崗位的一方面,但是我們其實還應該關注這個職業對於技術的要求和設定的門檻。技術門檻決定了在你選擇崗位之後,被其他非專業人士衝擊時的穩固程度和你未來職業發展的高度。在這個時代,對知識和技術抱有尊重和鼓勵的職業才是真正的好職業。

總結

整體來說,雖然現在的醫療大環境距離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都心存許多不滿,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醫生是一個好職業,這個職業或者這個環境都會擁有更美好的前景。只有人民需要的,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生命健康,職責所繫,醫生永遠不會“失業”。

PS:現在大家嘴上都說說,我們身邊子女承父母業的例子數不勝數,完全不是全都“打死不讓學醫”,但是醫學院本科錄取數降低和畢業後進入非臨床崗位人數升高確實是事實。


五號醫生吳昊


任何職業的本質都是為人民服務。這不是唱高調,你想想人們所從事的哪項職業不是在幫助別人,不是在為他人服務?教師、醫生、科學家、律師、理髮師、服務員、銀行職員、服裝設計師、軍人……職業沒有好壞之分,你更關心的應該是某個職業是否適合你,是否與你的性格相適合,是否與你的才能、你的天賦相適合。如果你的才能,你的天賦與你所從事的工作相適合,你會感到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企業要想成功很容易,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同理,人的成功很簡單,就是要找到與你的才能和天賦相符合的職業。我在考上大學的時候,就曾經幻想著如果有一個機構能夠評價一下我的性格,再依照我的性格幫我選個職業就好了。本人大學畢業20年了,目前還沒有這麼一個服務機構,隨著科學的發展,這樣的機構遲早會出現,為那些迷茫的年輕人,指點人生的職業迷津。為什麼有的人要跳槽?人生就是不斷地跌跌撞撞,奔向那個更適合他的職業。所謂垃圾,就是放錯地方的寶貝;所謂寶貝,就是放對地方的萬事萬物。最會用人的要數三國時期的劉備了,用對了一個諸葛亮,不但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還幫著劉備的兒子治理天下,讓這個扶不起的阿斗,照樣能夠當皇帝。


智慧慈光


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不一樣,追求不一樣,每個人眼中的好職業也不一樣。按照大眾標準來看,在中國做醫生大約算不上一個好職業,醫生責任重,壓力大,工作忙,收入卻並不高。特別是醫患關係緊張,讓人很無奈,好在近來有所改善。但是作為一個行醫二十餘年的外科醫生的我,卻認為醫生職業是人世間最好的職業,沒有之一。雖然辛苦、責任重、壓力山大,收入也並不是很高,但是醫生職業給人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是任何一個其他的職業難以比擬的。我現在依然還清楚的記得,剛工作的時候,獨立完成第一個闌尾炎切除手術,走出手術室的時候,看見走廊兩邊焦急等待的家屬企盼的眼光時,內心那種傲嬌的感覺還歷歷在目。從醫二十餘年,不知道做了多少臺手術,救了多少個病人,也許我自己早就忘了,但是那些你救治的病人,不管過了多少年依然會記得你。有時候醫生扮演的是上帝的角色,有些病人千里迢迢趕來,只是為了聽你說聲“不要緊”,那些手術檯上大出血命懸一線的病人,通過自己的精湛

技術把他從死神手中搶回來的時候,恍然之間你會覺得你自己就是上帝。

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不斷加強,醫生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在社交圈比較受歡迎,人們還是很樂意和醫生交朋友的。


DrShen前列腺衛士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山東聊城的假藥門事件,如果沒有可以上網搜一搜。

  • 看著陳宗祥主任說著不想當大夫的時候,看著那個潑婦用如此骯髒的話去罵他的時候,你會覺得醫生是個好職業嗎?你會讓你的親人去經受這樣的打擊麼?

  • 如果這個案件不能保障醫生的權利,那麼以後醫生在執業過程中,會首先想到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而不是考慮如何更好的治病,那些想通過暴力來恐嚇醫生,進而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的人,你捫心自問一下,可能嗎?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 假如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遇到這種情況,很抱歉,因為有前車之鑑,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倒下,我還要養家。癌症是不治之症,目前哪個國家都解決不了,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還是老老實實按照我們的診療常規去治療吧,不做農夫,不救蛇了。

(文中圖片源於 一個有理想的記者,侵刪)


學醫的Bellona


好職業與否,和收入有關,也不一定成正相關。

我個人覺得,一個什麼樣的職業是好職業,要看個人興趣愛好,如果你所從事的職業是你的興趣愛好,你工作是一種享受,同時能帶來相應的報酬,那恭喜你,這個職業對你來說絕對是個好職業。因為行行出狀元,一個自己能做到職業享受的職業,相信收入也不會太低。當然有些人工作也不為生計。

一樣的道理,醫生是不是一個好職業呢?對我而言,我覺得是一個好職業,我治病救人,更多的時候有一種價值體現,有種成就感,畢竟醫鬧,不講理者還是極少數,關鍵是我喜歡。還有,作為醫生,對自己的健康、家人、親戚朋友的健康都是有益的,至少在就醫的道路上不走彎路,這也是我做醫學科普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