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級並行期間要退休怎麼辦?

用戶6355337620503


這個界限很明確,退休前已經完成套改晉升,按套改後的職級辦理退休,享受相應的的待遇;未完成套改的,按現任職務辦理退休。

比如你是59歲的主任科員,且已任職多年,8月份就退休。單位在8月之前完成職級並行,在職數有空缺的情況下,按理你可以晉升一級主任科員甚至四級調研員,享受副處的退休待遇。可如果單位在八月份前完不成職級套改,組織人社部門不下文明確套改後的職級,那麼你只能按主任科員職務退休。

能夠及時完成職級套改,職級並行制度對於部分臨近退休人員是有好處的,甚至可以說是福利。原因很簡單,這部分人都是單位的老資格,任職年限都很長,一旦有職數空缺,只要這個人不是太差勁,在職級套改時綜合考量都能搶佔先機,現行晉級。小公單位有個副調研員,今年11月份退休,退休前單位剛完成職級套改,組織部門按照任職年限等多方面考察,最後將其晉升為一級調研員光榮退休。他承認,原本他以為自己就這樣退休了,沒想到職級並行讓他最後享受到了正處待遇。

職級並行期間退休肯定按最後確定的職級或職務退休,這點毋庸置疑。不過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軍轉幹部。軍轉幹部工資待遇都是按轉業時的級別確定,比如正團享受正處待遇,轉業後職級並行,可能只能套改四級調研員,出現“工資高級別低”的特殊情況。軍轉幹部在這種情況下退休,退休待遇不會受職級低套影響,仍然按原工資待遇相應辦理退休。這點也是非常明確的。


80後小公


根據相關規定,納入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定實施範圍的人員,以2019年6月1日為時間節點。在6月1日前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還未辦理退休手續的公務員、已經批准從機關退休的人員,不列入職務職級並行實施範圍。你於11月才達到退休年齡,在此次職務與職級並行實施範圍內,應先按職務職級並行規定套改後,再辦理退休手續。

按照目前職務與職級並行的實施進程來說,11月達到退休年齡前,職務職級並行工作的套改環節已基本完成,對即將退休的人來說,可能會有機會通過晉升職級,從而以高一層級的級別待遇退休。如現任科長,又即將退休,單位領導一般會考慮用四級調研員的名額解決即將退休的正科級幹部的職級問題。即將退休的人對領導肯定感激不盡,隨著到齡退休,這個四級調研員的名額很快又會空出來,用於解決其他人的職級待遇。這樣就把名額用活了,領導也好、單位也好,都有更多的迴旋空間可用。

公務員從職級套轉、晉升的第二個月起,享受職級對應的工資標準,和所在地區或部門相應職務層次的交通補貼、住房和醫療、社會保險等待遇。你的退休工資也是以套轉後的工資為基數,和相應的退休政策,進行計算核定,享受相應待遇。

如果是女性公務員,套改後是四級調研員以上層次,退休年齡是60週歲。一至四級調研員及相當職級層次的女性公務員,如本人提出申請,可以在滿55週歲後即自願退休。55歲時沒有自願退休的,在年滿60週歲前的這段時間期間,也可以根據規定申請提前退休。

--End--

『20年職場歷程原創呈現 分享職場乾貨 請關注


職覺視點


新《公務員法》將職級並行政策推廣普及到了全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之中,是對領導幹部晉升空間小,開闢的另一條上升通道。原來縣以下實行的職務與職級並行政策同時停止,統一按新政策執行。

職級並行晉升的對象,必須是“在崗在編”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也就是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身份:必須是登記了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

2、編制:必須是在編人員,公務員是行政編制,包括政法專項編制、機關事業編制、軍轉編制;參公人員是事業編制。

3、在崗:符合在崗要求。

因此,對於退休人員來講,即使是未退休前符合上述三個規定,也不在職級並行的對象範圍。

1、套改:在職級並行期間退休人員,肯定是能享受上第一次套改的待遇,上非領導職務人員套改為職級人員,比如副主任科員套改為四級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套改為二級主任科員,副調研員套改為四級調研員,調研員套改為二級調研員等。

2、晉升工資從晉升發文之日起算:進入第二階段“晉升”階段,如果未晉升前已經退休,而晉升工資待遇又是按照晉升之日起算,那麼這些人就不可能再享受晉升後的職級待遇,只能按套改待遇退休了,如果套改後的待遇低於已經享受的待遇,則是按目前已經享受的待遇退休。這對於一些人來講,就有點不公平,比如某人擔任了副主任科員,套改為四級主任科員,按條件可以晉升三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待遇,就是因為當地組織部門工作延誤,就有可能造成不能享受二級主任科員退休待遇,只能按四級主任科員退休。

3、晉升工資也是按6月1日起起算:如果當地執行的晉升政策,是符合條件的統一按6月1日新法實施後,享受套改和職級晉升政策,那麼即使是11月、12月退休,未趕上職級晉升文件頒佈日期,也應該在套改、晉升之列,按退休之日止,可以享受到的最高待遇退休,前一個例子就是按二級主任科員退休,而不是套改的四級主任科員退休。當然,這還要看單位有沒有名額限制。


職言管語


正常來說11月退休,工資應該是按照現在在職工資計算退休工資,但是下一步職級並行配套工資標準出臺後可能會進行補發。

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從6月1日開始執行,雖然現在很多地區還沒有完成套轉和晉升,或者有些已經完成晉升的地區,因為還沒有出臺相應的配套工資政策,

所以今年6月以後退休的人員應該都還是按照現在在職的工資計算退休工資。正常來說,下一步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的配套工資政策出臺之後,可能會補發6月至退休月份的提高部分,並重新計算退休工資。

舉例來說:按照題主的描述應該是職級並行晉升了一級,11月份退休。這種情況職級雖然晉升了,但是相應的配套工資政策還沒有出臺,所以工資應該還是原來的工資,沒有變動。那麼現在退休的話,還是按照現在在職的工資計算退休工資。

但是等配套工資出臺後,題主晉升了一級正常應該上漲一部分工資,那麼應該:

一是會補發今年6月至11月在職工資上漲的部分;

二是重新按照職級晉升後的工資標準計算退休工資,並補發12月至重新按照職級晉升後的工資標準計算退休工資的上漲部分。

以上是歷來調整工資的慣例,具體實際要看中央和各地區出臺具體工資配套政策後具體確定。

歡迎關注獨善者眾也,1年創業、2年企業、7年體制內工作經歷,專注分享職場成長策略,解答體制內外工作困惑。期待您的寶貴意見。

獨善者眾也


一、已經退休公務員不再實行職級並行。 職務與職級並行,就是要在公務員職務晉升之外,再開闢一條獨立的職業發展道路。讓那些不能晉升職務的公務員,也可以通過晉升職級獲得合理的待遇與尊嚴。所以只針對在職公務員。

二、國家明確規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不再按照職務職級辦理退休,而是根據繳納養老保險計算退休養老金,但是由於機關事業單位繳費時間較短,不能完全按照繳費計算退休金,

因此,現在實行的是過渡期,過渡期的計算,既按照工資職務也按照繳費,綜合計算,工資截止到2014年9月底之前,2014年按照繳費計算,隨著繳費時間的增多,逐步全部過渡到按照繳費計算退休養老金,

在2014年10月1日以後晉級的,都不再計算,但是由於晉級工資發生變化,工資增長,繳費基數必然會增高,計算退休養老金同樣會多,也是把晉級的因素計算在內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