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務員提職晉升都有什麼規定?怎麼分級別?

溝壑H


核心觀點:職級並行改革正在推進當中,按照整體方案的要求,這一次改革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科長和副科長不需要參與第一次套改階段工作,可以參與第二階段的級別晉升工作。科長和副科長是不是需要參與改革,也需要考慮具體情況,作出妥善的安排。

具體分析:在職級並行的改革過程中,第一階段的套改工作,主要是新舊級別的對應置換工作,不會涉及到級別待遇的提升。改革進行到第二階段,所有人員都可以參與級別晉升工作。科長和副科長屬於領導職務,在這次改革的過程當中,如何參與這次的改革,需要明確四個方面的關鍵問題。

職級並行改革有限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提升級別待遇

職級並行改革後,雖然公務員晉升的渠道更加暢通,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限制地享受更高一級待遇。一方面是有時間限制,只有達到相應的年限要求,才具備晉升級別的資格。另外一個方面是有數量限制,特別是對於市縣來說,一到四級調研員,一到四級主任科員,一二級巡視員,這些都有明確的比例限制。科長和副科長是不是可以晉升級別,需要綜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妥善作出安排。

科長和副科長不參與套改,不會涉及到級別的置換

按照這次改革的方案要求,科長直接對應二級主任科員,副科長直接對應四級主任科員。職級並行改革後,如果科長和副科長在級別上得不到晉升,就不需要參與第二階段改革的過程。如果科長和副科長可以提升級別待遇,就需要參與改革的第二階段工作,這個時候就涉及到級別的提升,也會涉及到待遇的提高。

職級並行改革後,科長和副科長如何享受待遇

關於具體享受的待遇,就需要看科長和副科長是不是參與級別晉升。如果參與了級別晉升階段的工作,就屬於職務兼任級別的特殊情況。這種情況下,科長可以兼任一級主任科員,也可以兼任四級調研員,副科長可以兼任三級主任科員,也可以兼任二級主任科員。科長和副科長的職務沒有改變,但是他們所享受的級別待遇發生了改變,如果相應的高級別領導職務出現空缺,直接可以轉任更高級別的領導職務。

公務員年度考核的含金量更高,年度考核優秀,可以縮短半年任職年限

職級並行改革後,無論是科長副科長,還是純粹的級別渠道,都需要參加每年一度的公務員年度考核。與過去相比,公務員年度考核優秀的人員,可以在任職年限上縮短半年進行核算。今後公務員考核的含金量更高,更加有利於提高公務員工作的積極性。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來,職級並行改革中,科長和副科長也需要參與改革,只不過有的人有機會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有的人可能會錯過提升級別的機會。如果在級別上得不到提升,科長與副科長的稱呼不會發生變化,如果在級別上得到了提升,就需要在植物的後面標註兼任的級別待遇。


史海心


地方公務員職級晉升,一般是指縣區一級黨政機關,或者是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機關,最高級別也就是正科級,副處都算是高配。縣區四大班子領導才是縣處級幹部,宣傳部、統戰部、組織部政法委、公檢法等都是正科級單位,一把手因為在黨委或者政府兼職,或者在上級黨委機關兼職,才高配一級,為副處級,享受縣級幹部待遇。

地方公務員職級晉升,一般都是指科員晉升副科級,副科級晉升正科級。科員晉升副科級領導職務,需要包括實習期在內三年時間;副科級晉升正科級領導職務,需要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並在副科級職位幹滿兩年。只要符合硬件要求,德能勤績廉考核突出,獲得單位認可,經支部會議研究決定,向組織部門推薦,組織部門在有職務空缺的前提下,通過考察、民主測評、談話瞭解、公示等環節,即可提拔任命。

提拔晉升,需要考察綜合能力,特別優異突出的,才可能獲得任命。否則,一輩子科員也是非常常見的。到縣區一級,正科級基本上就是一堵牆,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突破這個層級。據統計,公務員科級提拔為縣處級的,只有4.4%,而進一步提拔到市廳級(司局級)的,不到1%。這就是基層公務員的現狀。

為了解決基層公務員長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問題,2015年出臺了《關於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規定在編在崗公務員,科員滿12年,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副科、正科滿15年,可以享受主任科員或者調研員待遇。當然,除了在編在崗、年限要求外,還分別有不同的工資級別限制。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級並行政策,解決了基層公務員長年得不到提拔任用的難題,是對基層公務員的關心與人文關懷。

2019年6月1日,新《公務員法》頒佈執行,將職級並行政策擴大到了全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目前,各級組織部門正對職級並行政策的實施進行業務培訓,預計在7月中旬即可落實到位。從具體實施辦法來看,受管理崗位比例限制,地方公務員執行新的“職級並行”政策,受限比2015年實行的縣以下職級並行政策更為苛刻,也更難享受得到相應的職級。縣區部門多為10名以下行政編制的單位,按照比例限制,只能有60%的一至四級主任科員職位,10%的四級調研員職位,如果編制是8或者9名,不好意思,不能四捨五入,即使是按比例算下來是5.8,也只有5名,而不是6名。這個比例限制,對於省市一級不成問題,對於縣區一級編制較少的單位來講,反而不如原來按年限晉升來得保險。


職言管語


公務員提職晉升現在基本上是按照兩個條例規定進行,提拔領導職務遵循《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職級晉升依據去年新近出臺的《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於2002年頒佈實行,去年作了最新修訂。條例主要針對的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按照提拔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對資格條件進行了規定,後來逐步擴大科級幹部晉升,成了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基本規範。按照條例,提拔領導職務要求: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這是目前提拔領導職務的通用標準。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去年六月份出臺並開始實施。原來的非領導職務晉升全部改由職級晉升替代。套改後,副主任科員對應四級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對應二級主任科員;副調研員對應四級調研員,調研員對應二級調研員;副巡視員對應二級巡視員,巡視員對應一級巡視員。晉級有任職年限要求,在晉升一級調研員之前,每滿兩年即可晉升下一個職級。首次套改晉升任職年限累計計算。比如原來副主任科員任職滿六年,套改四級主任科員後,相當於四級主任科員任職滿六年,從四級主任科員晉升三級主任科員需要兩年,三級晉升二級主任科員需要兩年,二級主任科員晉升一級主任科員需要兩年,如果沒有條件限制,六年的副主任科員套改後理論上可以晉升到一級主任科員。

然而,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實際上,職級的晉升是有名額限制的,並且目前套改晉升的政策是“一套兩晉”,即一次套改,首次套改不受職級限制,套改後允許兩次晉升,並不是無限制晉升,由此產生了很多問題:

第一,是晉升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順利,很多單位在首次套改後職級就幾乎處於滿額狀態,留給後面的人晉升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第二,晉升分級化不明顯。比如縣區,從三十多到退休這個期間,每個人都有充足的晉升年限卻因為名額有限無法晉升,絕大多數人停留在一二級主任科員這個區間,年輕的和年老的公務員在在職級上拉不開差距,不利於工作積極性的調動。

第三,晉升設計比較複雜不夠透明,晉升有比例限制,在比例之內怎麼確定名額,碰到條件相當的誰先晉升,條例裡只寫了一句“綜合考慮工作需要、德才表現、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確定”,怎麼確定,這裡面存在太多的主官和主觀因素。

第四,關於軍轉幹部的職級晉升問題,存在歷史遺留問題,未來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化解。


80後小公


無論是地方公務員還是國家公務員,提職晉升要求基本相同,都是依據《公務員法》、《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和《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管理規定》進行的。因為現在部分地區出現了聘任制公務員,這類公務員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務員(委任制公務員)有一些區別,在職務晉升上有特別規定。

這裡我們主要來說說普通公務員(委任制)是怎麼提職晉升的

首先,要有一定的學歷層次。比如擔任鄉科級領導職務必須具備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層次。其次,要滿足一定的任職年限。比如從科員提升到副科級領導職位必須在科員崗位上工作滿三年;從副科級領導崗位提升到正科級領導崗位必須在副科級領導崗位上工作滿兩年。最後,還要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因為符合晉升條件的公務員較多,但提供的崗位較少,所以公務員提職晉升壓力較大,在晉級的時候,組織部門一般會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公務員進行前期考察,工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是重點考察內容,形成組織意見之後,會把要提拔的對象提交到人事工作會議上,由“大領導”定奪。

地方公務員級別

公務員職業最高級別為正國家級,既然是地方公務員,那就從省部級開始了。級別由高往低依次是: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具體情況可以參加相關文件。

據統計,正科級及以下級別公務員佔公務員總數的接近九成,可見公務員職務晉升並不容易。在某些基層政府,不少公務員臨退休還只是個科員。

不管怎麼說,當今社會,公務員職業還是不錯的,至少穩定、體面嘛。



軼工坊


應該加入時間限制,比如十五年正科升級調研員,不受職數限制,以十五年為最高限,只要不放錯自動晉升職級。這才能公平處置目前老同志們狀況。


手機用戶2347972294



我國公務員職位晉升條件,為了你的高升要看的!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及以下設置。

(另: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

有了層次的分類便會有變動與提升,那麼公務員職位晉升條件怎樣呢?這樣我們來說說公務員職位的晉升條件有哪些?

2015年起,為注重基層導向,關心基層公務員發展,國家頒佈了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規定縣以下機關公務員將設置5個職級。《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下簡稱《意見》)的實施,將打破鄉鎮公務員職務晉升空間小、待遇得不到提高、鄉鎮留不住人才的現狀。

在滿足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的基礎上:

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

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

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

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事實上,從一個普通的科員一路晉升至類似省部級官員的公務員已是鳳毛麟角,要經過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八級臺階。根據計算,從一個普通科員成長為一位正廳局級官員,大約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歲升到正處,47歲升到正廳,那麼你的仕途很可能將從此止步。

第一步:

  考上公務員

  公務員起步:22歲

  錄用比例:1.45%

  錄用關鍵:在國考大軍中突圍取得公務員資格

這意味著你要加入國考大軍。2017年98.4萬人實際參加了國考,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36:1,也就是平均3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錄取,某些熱門職位你只需要淘汰4895個人就可以上崗了。你可以和近千人搶奪一個熱門職位,也可以選擇一個冷門職位。熱門和冷門的區別,你懂的。按規定還有一年的試用期,轉正後,你就從臨時工變成科員了。這麼看來選擇正確的公務員職位還是挺重要的。

第二步:

  科員到縣處級幹部

  正科級:28歲

  晉升比例:4.4%

  晉升關鍵:以儘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到正處的升遷

只要你好好“為人民服務”,按規定3年就可以從科員升至副科級,再3年到正科級。大部分人到此為止了。上述說的都是“職級”而非“職務”,比如主任科員是正科級,但是你可能沒有科長這個正科級“職務”。在一些機關,很多主任科員到退休時能混一個副處級的“職級”,也就到頭了,這就是所謂“天花板幹部”。從副處到正處的時間,是第二輪較量。升至副處後,能否以儘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到正處的晉升非常關鍵。通常,如果一個官員能在3—4年內由副處晉升為正處,那麼由正處升為副局、正局的空間就較大。調查顯示,在這一環節,高位者明顯比低位者“進步”快而關鍵階段一兩年的時間差,則往往意味著這個官員是否能確保年齡不過線。按照最佳狀態,你會在35歲左右升至正處。

第三步:

  縣處級到正廳局級

  正處級:35歲

  晉升比例:

  晉升關鍵:基層經驗不可缺少

此後的階段,就越來越是少數精英的遊戲了。成為縣處級領導之後,你可要經得住“滾滾紅塵”的考驗,美女、金錢等。這時候你有60萬縣處級同僚,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為廳局級後備幹部,你通常還需要12年才能升到正廳局級。對這個級別官員來說,此後的關鍵則是具有基層經驗。因此,對市局的機關官員來說,調任區縣或委辦局,則通常是提拔“培養”。

完成了從處級到局級官員的跳躍之後,其升遷還可藉助於“交叉鍛鍊”。截然不同的鍛鍊經驗能使官員思路更加開闊,作風也更務實。專家說,官員在其成長過程中,普遍經歷多個崗位,其中正局級官員平均經歷過6-8個崗位,正處級官員平均經歷3—4個崗位。值得關注的是,在“交叉鍛鍊”的崗位中有的部門是升遷的“福地”,比如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管理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區縣和部門中,穩健型或創造型的官員都更容易獲得提升。

第四步:

  正廳局級到省部級

  正廳局級:47歲

  晉升比例:

  晉升關鍵:關鍵要看空缺的是什麼崗位

總結幾個晉升的要點

  其一,年紀要輕。

  當今中國,幹部升遷是要劃出一定槓槓的。比如,副處,一般35歲以下,副局,一般45歲以下,副部,一般55歲以下。同樣條件,年紀輕者,自然佔有先天之優勢。

  其二,學歷要高。

  過去,只要有基層經驗,政績比較顯著。如今行情已變,處長局長們遞過來的名片,博士甚至博士後已是稀鬆平常。

  其三,崗位要多。

  崗位的輪換交叉,幾乎是高層次幹部的必備條件之一。

以上是公務員提職晉升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到樓主。


湖北公考小助手


公務員法應當調整部分,公務員工作滿三十年均應享受正科,退休前工作滿四十年享受副處。基層要達到四十年退休愈來愈少。


用戶4899384111850


首先你得高工作能力、思想品德好,其次私下你還會在領導面前推薦自己(找人推薦也行,空手套白狼的去不行,記住,一次性到位),在領導那裡掛上號。等著吧,一般能成。否則,你乾的事再多,再好,再擔當,只知道傻工作,不去向領導表忠,兩個字‘玩完’。幹工作越認真,領導只能說你個好同志,想提拔嗎?等著吧你。


星星點燈147576344


不是說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