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學院怎麼樣?

霜升381


池州學院始建於1977年,始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 1980年正式定名為池州師範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併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併入,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現佔地1959畝,校舍面積36.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094.87萬元,紙質圖書80餘萬冊,電子圖書75萬餘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開路電視臺。專任教師639人,其中正高職稱39人、副高職稱138人,博士、碩士學位510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教壇新秀16人。

學校現有14個教學單位,本科專業5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省級新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精品課程21門。全日制在校生15513人。

學校現有“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資源環境與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省級研究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20個。近三年來,承擔省(廳)級以上教科研項目189項,其中國家社科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廳級項目180項;橫向項目2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15篇,其中被SCI、EI收錄112篇,CSSCI、CSCD收錄200篇;出版著作(教材)50餘部;獲批國家專利44項。獲廳級以上科研獎勵30項,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3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3個,省級應用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中心1個。成功申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00餘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600餘項。近三年來,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機器人大賽、英語競賽等20項學科專業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756人次。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學校堅持地方性、開放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秉持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主動貼近、主動融入、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池州市旅委合作,主持完成“池州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和“池州市旅遊線路與產品整合規劃”等編制任務。近三年來,共簽訂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協議92項。

學校植根池州、服務安徽、面向華東、輻射全國;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適時開展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依託現有學科基礎,重點建設旅遊環境類、文化產業類、材料化工類、機械電子類、經濟管理類五大專業群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轉型發展,努力把學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的應用本科院校。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近三年先後與韓國、美國、加拿大和臺灣地區10餘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其中,與臺灣實踐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了合作辦學框架協議;與韓國京仁教育大學、韓瑞大學結為姊妹院校,簽署了教師、學術、學生合作交流協議;與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簽定了聯合開展“2+2”合作辦學協議。








平天湖畔好讀書


池州學院,本科,是安徽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國唯一的一個全徽派建築風格的高校,學校始建於1977年,始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1980年,更名為池州師範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併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併入;2007年,升格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定名為池州學院。學校現佔地1959畝,校舍面積36.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094.87萬元,紙質圖書80餘萬冊,電子圖書75萬餘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開路電視臺。專任教師604人,其中正高職稱39人、副高職稱138人,博士、碩士學位510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教壇新秀7人。

說實話,在池州也就池州學院好點,本科!


蕪湖小恆


池州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省屬普通本科學校。其前身是池州師範專科學校。

學院目前有12個二級學院,設置專業達45個,該校擁有一批設施先進的綜合實驗室、分項實驗室,並擁有網絡中心、計算機中心、語言實驗中心、現代教育中心等現代化設施。

根據校友會2019安徽省大學排名,池州學院全國排名為665名,佔全國排名中等水平,還是不錯的一個學校。



蕪湖信鍋


池州學院坐落在“千載詩人地”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安徽省池州市,是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始建於1977年,初為安徽勞動大學池州地區專科班,1980年正式定名為池州師範專科學校,1999年原池州工業學校併入,2002年原安徽省經貿學校併入,2007年升格為池州學院,201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現佔地1959畝,校舍面積36.7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037.51萬元,紙質圖書128.41萬冊,電子圖書80餘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開路電視臺。專任教師639人,其中正高職稱51人、副高職稱167人,博士、碩士學位56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省級教壇新秀16人。全日制在校生15513人。


學校現有15個教學管理機構,其中,大數據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首批項目建設院校。2個教輔機構,設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鄉村振興學院。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能力導向、素養為基、專長分流、合作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發展方向,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現有本科專業56個,近年來招生專業穩定在45個左右,初步形成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業群落,建成了一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省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2個。


學校堅持以“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為目標,明確“地方性、開放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依託皖南及池州市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堅定走“紮根池州、服務安徽”的應用型發展道路。學校積極加大與地方政府聯繫,以服務求支持,以創新求發展,與中共池州市委會商制定出臺了《池州市與池州學院聯席會議制度》,開創了省屬高校與屬地政府聯合議事機制的先河,在市校發展共建、人才資源共享、科研平臺共用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如,學校組建“池州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在“非遺申報”、“文化挖掘”、“旅遊規劃”、“鄉村振興”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撐。組建“池州學院半導體學院”,依託池州經濟開發區安徽省半導體產業基地,先後與華宇電子、芯達電子、科成電子等龍頭企業就半導體產業研發課題展開合作,通過“博士教授企業行”和“企業家進課堂”,實現校企“雙掛”雙促進,打造“園中有校區、校中有園區”的深度產教融合新模式。


學校秉承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育情懷,確立“以孔子為師,以行知為友”的校訓,堅持“以生為本 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將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社會責任教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鹿得小劇場


哎一言難盡雖說是什麼全國唯一的徽派建築但是我真心不想吐槽徽派建築我是欣賞不來 就像那種古村一樣 設備麼反正也是差 教室又小 而且所在地也是小城市 想去大城市的就別來了 我是浙江的很後悔來這裡 但是麼既來之則安之只能看看別人的學校😭😭😭😭讀書還是要靠自己的


xuvin


好,非常的好……


用戶9804834191366


很不錯的 而且這裡消費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