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應該先練行楷還是行書?

sbwsw


古代需要學習的項目類型很單一,沒有太多的選擇。現今世界是個多元化的,學習的項目類型也是多元化的可選擇的很多。所以不管學什麼不要死學要靈活掌握,不要因為死學把興趣愛好驅散掉或轉而去學其他。

繪畫接受過西洋藝術的滲透。書法,其他國家也有在傳承,但中國是鼻祖自古是中國獨有的。在傳承的過程中也有過多的尊重古法,沒有相對科學的思維介入,導致現今的書法相對保守,沒有人去嘗試的突破這個不成文的規矩。

我給舉兩個例子:

先說書法的書寫格式為什麼是從右向左寫?

所有漢字書寫結構是給右手創造的,每一個單字的結構都是從左向右書寫的。

在古代右為大為尊,所以書寫格式也是從右向左寫,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從右向左書寫的過程中必須先讓出間距再讓出一個字的空間,想保持好行間距很不好把握。

因為單字結構就是從左向右書寫,如果書寫格式從左向右會自然保持第二行與第一行的行間距,書寫起來也遊刃有餘。所以新中國成立之後統一文字書寫格式,改為從左向右書寫,這是通過深思熟慮的。但這一更改沒有很好融入傳遞到書法格式中。

第二要說的學書法是不是必須要從楷書學起?

楷、隸、篆書寫,只求方正不求平穩;而行、草書只求平穩不求方正。嚴格說“書法藝術”這四個字直接指向行書、草書。

如果只是想寫好一手好字,完全可以從行書練起,當代有名書家楊再春就是直接從行書練起的。如果從楷書學起可能會影響練習的積極性。

如果想系統的研究書法,肯定每一種書體都要學習。

其實練書法學的是為什麼這樣寫的道理。這個道理是舉一反三的,道理明白了學的就快、悟的也深。所以不在乎一天寫多少字,幾天寫一個字都可以,只要搞明白為什麼這樣寫的道理是一種取捷徑的練習。


金三角610


肯定是從楷書學起啊。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這個問題應該改成。學楷書,應該學什麼題會好一些?

這個倒是值得去研究一下。到底是學顏體好,還是學歐體好,是有一些爭議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歐陽詢的楷書更接近現代規範漢字規則,更容易為大家接受。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歐陽詢的楷書是楷書裡面最難的,初學者不合適入門,應該從顏體入手,有一定的基礎之後,再來學歐體。

這兩種觀點無所謂對錯,很多初學者不是選顏體就是選歐體,畢竟各有各的優點。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這個問題本身值得商榷。對於書法,就技法而言,兩個小時便可說清楚。這是理論,明確後開始實踐。理論是針對所有書體和筆畫的總概。實踐依據喜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不同,行楷和行書作為學習方向和創作內容,本身就是兩個板塊,不存在先後,只有選擇的迥異。選好方向,理解筆法,付諸練習再到創作,所謂內承傳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書法技法本是小技,作為創作,除了路徑,更多的是個人學養格調境界的綜合修為。民國典型的案例,可以參考下李叔同。


易沉


先學楷書隸書功底紮實後才過渡行書,楷書當行書寫,行書當楷書寫這樣才好,先練行楷和行書都不行個人見解,字是寫給懂行的人看的。


石英舉


應該是先練楷書,再練行書。


藍天9380110329879


這個問題好像是問飛機怎樣起飛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