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垂釣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垂釣思路和垂釣思維,這些東西往往都是可以一句話讓人有著醍醐灌頂的醒悟,而假傳者往往是各種有名無實,故弄玄虛的一些伎倆。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依然記得散炮用法的興起是著名一級競技垂釣大師劉赫楠取得FTT釣鯽精英賽的那一年,釣場上憑藉一手拉餌散炮半飛鉛的釣法,一騎絕塵,把對手斬落馬下摘得桂冠。就是從那時起散炮釣法風靡一時,各種各樣的散炮餌料,散炮盆層出不窮,近乎瘋狂。現如今的散炮卻沒了當年的風頭。那麼是哪些原因所造成的的呢?這還要從散炮本身說起。

散炮的作用

散炮的實質還是一種誘餌,而不是釣餌。無論是浮散,底散其利用的根本特性是高霧化的誘魚效果和較大的投餌量。並且在一些特殊釣法上,比如飛鉛,摟浮等釣法的一個輔助留魚的功效。總結來說,就兩點誘魚和留魚。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散炮的好處

事物的存在是因為有他的合理性的,以至於現在散炮釣法還是處於主流地位。那就說明散炮釣法還是有著其優勢的一方面。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散炮是在垂釣場所禁止使用手拋窩,拋餌勺時最快速,投餌量最大的一種做窩方式。當垂釣新魚時有著獨到的效果,特別是垂釣個體在2斤以下的鯉魚和鯽魚時,都是比較認散炮這個狀態。並且散炮釣法可以很合理的控制窩量,這個根據魚情變化,釣手自由掌控,在控制好窩量的同時,就很容易把散炮誘過來的魚釣獲上來,不會存不發窩的情況。是一種高效便捷的垂釣做窩方法。

散炮的壞處

散炮的壞處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由於一些生產技術的不成熟和垂釣釣手不合理使用存在的問題。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因散炮釣法是比較容易快速成窩的,那麼他的投餌量就會很大,而有些生產技術不成熟的廠商會在餌料本身上面進行一個噴油的處理。從而導致,當某個釣場的水得不到及時的淨化時,就會有漂油的現象,極大的破壞了水資源。在垂釣上,當魚不是那麼認散炮的時候,則會起到比較相反的效果,像一些回鍋魚,老魚,個體在三斤以上的鯉魚或者被散炮釣法釣放過的魚,看到這種狀態的餌料是比較懼怕的,甚至會懼而遠之,造成一個窩內沒魚的現象。

散炮的使用

當使用散炮的時候無非就是揚長避短的一個操作,當所垂釣釣場允許使用散炮並禁止手拋窩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在魚情判斷上,則需要先確定好垂釣魚種,活性大小和個體。當垂釣一些像工程鯽,鯉魚這樣食量比較大,活性高,個體稍小的時候就是完全可使用的。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確定好使用場景後,在使用過程中,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期時可以利用搓餌試釣,判定窩內是否有魚,是直接垂釣還是進行跟散炮的一個選擇。當跟了散炮後,判定魚口是否變快,變快後則可以繼續使用散炮,並且這時就可以確定著魚是比較喜歡散炮的,可以全程使用。直到窩內魚量變少,不能快速的消耗窩餌時就減少用量,避免出現一個只吃窩餌不吃鉤餌的一下現象。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獨到的兩面性,垂釣者在使用的過程中,則完全可以根據主觀能動去取長補短,合理利用散炮,發揮散炮的真實效果,才能做到合理且有效的垂釣。

垂釣時散炮的使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釣法就是資源。當垂釣環境變好,相信每個釣魚人都會有著理想的魚獲。讓我們釣魚人以我們自己的形式去保護這個美好的家園。

(點個關注不迷路,書嶽帶你去爆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