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據史料記載,老子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因此老子的遺蹟至今留存很少,而在他的故鄉——安徽渦陽,家鄉人為他重修了一座美輪美奐的道觀,它就是我們此行的探訪天靜宮。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天靜宮,俗稱老子廟,又名中太清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天靜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初稱老子廟。明成祖曾在這裡養兵,他未發跡時給老子許下願,後成功登基稱帝,依願擴大重修了天靜宮。如今的天靜宮是國家級4A景區,也是道教的聖地所在。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走進天靜宮,你會驚訝於它的龐大。佔地三千多畝的道觀,分為老君殿、三清殿、靈宮殿、天師殿、重陽殿、財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呂祖殿、東嶽廟等,每一座殿堂都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其中的老君殿是天靜宮的主殿,它九脊重簷,東西長47米,南北深28米,殿高23.75米,立於2米高的崇臺上,堪稱道觀第一殿。殿內有高達5.5米的老子像,這也是國內最大的老子銅像。

  此行,我們很幸運請到了胡智老先生為我們講解,胡老是國家級非遺《老子傳說》的主編,渦陽老子研究會副會長,原渦陽縣文化局局長,年逾80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他告訴我們,渦陽之所以被認為是老子故里,是因為在此地出土了大量具有參考意義的重要文物。九龍井就在這裡出土,其中一眼為春秋時期的瓦圈井,共17層,通過中國科學院用碳14測定此瓦圈井為春秋時期的井,可謂是“天下第一井”。其餘的八眼井曾在漢、宋時修整過。九龍井的出土,印證了正統道藏中記載老子降生時萬鶴翔空,九龍吐水,以浴聖姿,龍出之處,因成九井的傳說。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道教聖地 靜心福地——渦陽天靜宮

 除了九龍井,天靜宮遺址所發掘的瓦當和屋脊神獸都代表著漢代建築最高水平。天靜宮的原址復建再現了天靜宮的輝煌,引得遊人絡繹不絕。

  聽簷下風鈴叮咚作響,看宮中殿閣林立,一排排松柏枝葉茂盛,一座座道觀莊嚴非凡,心中充滿了寧靜祥和的情緒。天靜宮,果然是一處福地。(記者周淮民 孟慶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