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晴天1到8度,釣魚應該釣深水還是淺水?

光頭魚司令


此時回答這個問題正當時,因為目前的季節和溫度剛好符合這種情況。冬季相對來說是不利於垂釣的,主要是受到溫度的影響,不僅人在戶外受不了,魚的活性也很差,對食物的需求小,吃餌不積極,有點類似於青蛙的冬眠狀態。不過好在魚有一定的耐寒性,加上冬季晴好天氣溫度會小幅度回升,正是這樣一個機會,讓魚可以補充體力,在冬季我們應該釣深水還是淺水呢?結合我自身經驗和大家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冬季魚的泳層分佈

泳層,是指魚在水中活動的深度。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泳層,這主要跟魚的生活習性和對氧氣的需求量來決定。不同水層溫度和含有量都存在差異,首先說含氧量,水中的含氧量受到大氣壓的影響,同時水越深水下的壓強越大,氧氣含量越小。其次,由於表層水面和空氣直接接觸,和空氣之間的熱傳導最為直接,所以,表層水溫的變化最直接和迅速,按照溫度對水的體積的影響,在冬季晴天,表層水溫受到太陽直射,快速升高,此時水的體積變大,密度減少,溫度相對高的水始終在上層,從溫度角度來看,此時魚的舒適區域在上層。

二、深水和淺水處有哪些差異

上文不同泳層的差異,其實和水的深淺原理是一樣的,深水相當於底層,而淺水相當於中上層,這樣就很好理解了,相當於深水處來說,淺水處含氧量更高,陽光直射可以穿透,因此和表面水溫之間的熱交換更快,所以,冬季晴好天氣,很多魚都會出現上浮的現象。

三、水的深淺如何界定

這是很多釣魚人迷惑的地方,深淺本來就是相對來說的,所以沒有絕對,總的來說,深淺要根據水域的總體深度來界定,例如一片水域最深處只有2米,平均深度1米,那麼1-2米應該都屬於深水了,有些水庫最深處有10米以上,近岸處深4米也只能說是淺水。

多數情況下,我們按照水中氧氣的含量和陽光的穿透力來說,深度在4米以上可以叫深水,小於2米可以稱為淺水。

四、冬季晴天的做釣方式

1、釣位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釣位是冬季做釣的關鍵,很多人把它稱為“找魚窩”,和夏季不同,打窩可以起到誘魚的作用,冬季打窩效果並不明顯,其一是因為氣味在水中的擴散速度受到溫度的影響變得更慢,其二是因為魚的活性差,對食物的興趣不高。既然打窩沒有效果,那麼我們只能主動尋找魚的藏身之處。冬季晴天,陽光溫暖,魚喜歡在背風向陽處活動,淺水溫度相對舒適,可以選擇水深2米左右的地方。

2、裝備的選擇

根據冬季魚的活性和對食物的需求可知,魚吃餌的動作較為輕緩,在線組和浮漂上都要追求靈敏度,這樣才能及時捕捉輕微的信號,所以,在滿足釣重的情況下可以用0.4+0.8的細線(具體根據目標魚個體來定),吃鉛量小於1.5的浮漂,不僅如此,浮漂自重越輕越好,這都是提升靈敏度的方法。雖然上文中建議釣淺水,但淺並不等於近,一般情況下離岸越遠水面受到的遮擋越少,魚竿可以選擇5.4或者6.3為佳。

寫在最後

對於釣魚人來說,冬季是非常漫長且難熬的,為了能夠過過釣魚的癮,經常會盼著天氣晴好和溫度回升,這個季節其實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圍繞冷做文章,只要相對溫暖舒適的深淺、天氣、釣位都是出魚的好機會。

當天氣晴好溫度回升時,魚會離開原有的泳層,上浮到溫暖舒適的水層,建議釣遠和釣離底,具體還需要結合目標魚的生活習性來定,如果是鯽魚可以選擇水深1.5-2米的區域,直接釣底,但如果是草魚,建議選擇4米左右的水深釣2米為佳。


工作之漁


作為一名“釣癮”很深的野釣愛好者我來回答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是年二十九啦,我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今天的天氣是小雨,下了兩隻魚竿,5.7+3.6!

最近已經連著釣了兩個月的魚了,下面我說說我對冬季釣魚的看法

1.提問者的意思是天氣為晴天,溫度一度到八度,這種天氣看你主要想釣什麼魚,鯉魚的話還是要釣深水,鯽魚不需要太深的水,一米五到兩米這個水深我覺得比較合適!

2.要看天氣:如果這幾天連續的都是晴天,那就可以釣近些,如果今天晴天,明天雨天,後天陰天的,個人覺得還是要釣深!

3.溫度:如果持續幾天都是差不多這個溫度,釣淺水的效果會比深水好!當然潛水處如果有水草能夠讓魚兒藏身那是最好的!哪怕水深只有四五十公分,照樣上大板鯽!





浙南漁瘋子


今天武漢的溫度應該就在這個區間,我釣的地點有荷葉梗,下點毛毛雨,打了一點窩,水深在80公分左右,3個小時應該有5---6斤魚左右


用戶68512955509


一、選位。冬季晴天的時候,溫度在1度到8度,此時作釣,我們應該選擇背風處且全天有陽光照射,水位相對較深的水域作為釣點,但是深也要有一個度,2~3米左右最為適宜。水底有水草或者雜物的地方,是魚兒藏身聚集的最佳區域,在此處作釣定會有不錯的收穫。

二、打窩。由於冬季的溫度相對較低,發窩比較慢,我們應提前1~2個小時作窩。窩料可以選擇穿透力比較大的酒米或者蚯蚓、紅蟲顆粒等。首次作窩量不能太大,打入50克左右的窩料即可,在隨後的作釣過程當中發現魚口變稀,可適時的補窩一把,如此反覆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穫。


三、餌料。由於較低的溫度,魚兒急需大量高蛋白的食物來補充體力,此時我們可以使用蚯蚓、紅蟲等活餌來作釣。如果使用商品餌作釣,我們可以用富含高蛋白的腥餌加入紅蟲粉、蚯蚓粉等輔助餌料來提高餌料的腥味,增加對魚的誘惑力。加入輕麩類的狀態餌,可以有效減輕魚餌的比重,增加適口性,提高魚吸食餌料的入口率,從而增加魚獲量。

四、線組。冬季的魚兒攝食慾望比較低,開口較小,此時我們必須搭配比較精細的線組來作釣。選擇使用0.4~0.6號線徑的魚線作為主線,0.2~0.3號線徑的魚線作為子線,搭配2號左右的袖鉤。選用吃鉛量比較小,靈敏度比較高的細尾浮漂,調平水釣1~2目,此時雙餌臥底,子線彎曲,可以更好的增加魚吸食餌料的入口率。


總結:

陽光照射背風處,水深兩米有雜物。酒米顆粒早做窩,魚口變稀再補窩。蚯蚓紅蟲是首選,餌料濃腥狀態輕。線組精細浮漂小,雙餌臥底入口好。

釣無定律,我們還要在具體作釣過程當中,根據當時的水情,魚情,溫度,氣壓等相關因素來合理的調整我們的垂釣方式,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魚獲。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釣方式,請在下方回覆,謝謝。


悠然小釣


魚的習性影響魚的覓食及分佈

水溫是影響魚習性的重要因素,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如下:

一、魚的活性:如眾多生物一樣,一旦偏離適宜的適宜溫度,各種不適反應就會出現,而魚具體表現為行動緩慢、呼吸頻率下降,覓食慾望受到抑制。所以冬季與其他季節相比,魚情較差,垂釣有難度。

二、魚的分佈:魚有趨溫性的特點,既不趨低溫,也不趨高溫,而是向“最適宜溫度”的水域遊弋。比如鯽在16℃—25℃範圍內活躍度最高,感知水溫變化後,便有有利於它的水域遊動,或有水草地方,或陽光輻射強的地方,或水深處。

冬季不同水層的溫度是如何變化的

水的比熱比大氣大得多,且熱傳導慢,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溫度上升的小,且提升緩慢。冬季的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提高,據測量當水的表層溫度在4℃時,水下1米的位置大約 4.5℃,水下2米大約5℃。所以當氣溫在1℃-8℃時,水深與水溫的變化大致如下

1、如前文所說,水溫比空氣溫度有明顯的滯後性,當空氣溫度達到最高8℃時,大約2個小時之後,水溫提升,事實受多重因素影響,水溫仍有不少差距。

此時,水溫隨水深的增加而提高。同理當表層氣溫是1℃時,水溫隨水深增加而提升,幅度比8℃時低一些。

2、隨水深增加水溫逐漸提升, 但是有限度的,陽光輻射、及其他熱量來源有限,尤其是淡水湖泊,水的密度在4℃最大,因此當某個水層溫度達到4℃時,將會沉入水底。

冬季在1-8℃到底釣深還是釣淺

如上文所述,筆者建議釣深,而深度是相對的:比如某個河流最深處是兩米,那隻能釣兩米。如果最深達到4米,也可嘗試。但是深度在長,也要考慮釣具,如用手竿,提竿問題,可用海竿等代替。另外,除去釣深外,冬季的水草處也是可以考慮的,因為水草隔絕冷空氣的侵蝕,起到很高的保溫左右,因此長竿短線釣草窩常有大鯽魚斬獲。

寫在後面

綜上所述,冬季釣魚關鍵是看水溫,水溫高、溶氧量大、各條件適應,魚就活躍、覓食慾望就強。當然水溫高的時候,也並不一定就有好魚情,這也是為何說魚情多變的原因了。


野釣分享


冬天晴1-8度,屬於溫度比較低的天氣,溫差變化不大,魚不容易起浮,所以還是釣深釣遠長杆為宜,線組儘量精細,如1.0主線,0.4-0.6子線,餌料紅蟲蚯蚓等活餌,適當打點酒米顆粒做窩,還是能取得非常好的釣效的。這樣的天氣釣獲大鯽魚的可能性大增,適當提下杆尖逗釣,效果不錯。




拋竿入水


冬天雖然氣溫很低,但還是有不少垂釣愛好者堅持去河邊釣魚。我們都知道釣魚要靠技巧,靠運氣釣魚是很難會有收穫的。那麼冬天釣魚水深多少才合適呢?冬天釣魚是釣淺水好還是深水好呢?

1、釣點選擇。

一般冬釣的最深水位,應考慮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釣很深釣點,情況又會不一樣。深淺交界是好釣點,冬天淺水很難釣到魚,冬天小雜魚也會在深水開口。深水魚有安全感,而且冬天深水的溫度高於淺水,所以魚冬天喜歡在深水區,但是淺水區食物來源多,所以深淺交界的地方,是魚在深淺之間巡遊的必經之地,即使是冬天,也是好釣點

如果超過5米以上,水底就必然暗淡無光又缺氧而且食物也少,魚兒不會在此水域中居留,因此要選水深適度,適合冬魚棲身之處為上。

2、時間。

冬釣時,只有選擇陽光燦爛的大好晴天,最好是午間(9~16時)及下雪前的頭兩天才好。因為這時天氣會很快變暖,水溫偏高魚活躍。魚兒天性知曉這一好景不長,它們需要抓住機遇積極攝取食餌,好補充自己營養和熱能,以抵禦嚴寒惡劣天氣而安然越冬。

3、釣餌。

“冬葷夏素”乃是前輩釣者根據不同季節和魚的不同食性規律總結出的有效經驗,但在實際運用中也不排除素食餌料的有效性,採取以葷為主,葷素交替試釣為佳。葷餌用小紅蚯蚓、蛆蟲、紅蟲、小蝦等為釣餌實為冬釣餌料的最佳選擇。因為這些佳餌不僅色香腥味濃、體小肉質嫩,而且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而受魚青睞,只要穿鉤方法得當上鉤率就高。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了,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或更好的方法,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哦





蘇北釣魚郎


釣深水還是釣淺水,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弄清楚淺水和深水的水溫差異。在氣溫1℃至8℃的冬季,我認為還是應該釣深水,接下來詳細說一說我的分析和判斷。

水溫受氣溫影響的規律

氣溫對水溫的影響是最明顯的,但是不同的深度水溫受氣溫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淺水區通過水麵與空氣直接接觸,所以受氣溫影響最直接。深水區保溫性會比淺水區強很多,受到氣溫影響的程度比較小。

我們都知道水溫降至0℃以下的時候就會開始結冰,冬季水溫最低的是水面處,但是水面沒有結冰,說明水面的水溫和氣溫基本持平,也就是1℃至8℃。而深水區的水溫會比水面的水溫略高,估計在5℃至12℃左右,所以釣深水肯定比釣淺水更好。

風力對水溫的影響

雖然淺水區在白天受到陽光照射之後水溫會略有升高,但是由於淺水區的保溫性較差,再加上冬季持續刮北風,因此淺水區的水溫小幅上升之後很快就會因為颳風的原因再次導致水溫下降,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冬季的陽光能夠讓水溫明顯上升,其實在風力的抵消作用下淺水區的水溫上升的幅度是非常有限的。

風力對魚的影響

冬季由於水溫太低,所以魚會想盡辦法節省體力,一方面會減少活動和覓食,另外一方面魚會選擇沒有水流和風浪的水域過冬,因為水流和風浪會讓魚在水中難以停留,消耗更多的體力,因此較為平緩的深水區才是魚類聚集的地方。


眼鏡哥說魚


冬季1一8度釣深水區或者有水草蘆葦能藏魚的區域,大晴天中午可以釣深淺交接處。

"四季春秋好垂釣,入冬季寒主釣鯽"。

在冬季作釣選擇晴天,絕對釣鯽魚的絕佳天氣,冬季風大、陰冷天氣不適合出門釣魚,風大水溫低的情況下魚基本不開口,不想空軍就選好天氣出釣。

冬季魚會聚集在一起,形成魚群,我們到了水邊,不應忙著打窩,要找背風、向陽、深水區、能藏魚群窩點,早上應多打窩點找魚群,到中午去釣,中午太陽照射的水面,水溫比較高,深水區魚往淺水靠,這時候的水溫魚也比較容易開口,當氣溫下降改釣深水,另外有陽光照射旁有水草雜物能藏魚的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就是要注意掛底,只要我們找到魚群,就不怕收穫不到大板鯽。

天冷水溫低,魚群的活動範圍也小,魚的活性不高,掙扎力也小了很多,吃口也很輕,選擇釣鯽魚非常好用的2號-4號袖鉤,這時我們線組搭配選擇要細,傳統釣單鉤通線用0.8一0.6,臺釣主線:1.0一0.6,子線:0.6一0.4,主線搭配細線魚咬鉤浮漂動作明顯,讓我們更清楚抓住魚口動作,提高提竿中魚率,浮漂吃鉛1g左右,選擇調低目釣高目(釣鈍),抓小口,提高中魚。

冬季打窩用酒米效果比較明顯,酒在水中穿透力強,活餌首選紅蟲、蚯蚓,餌料在水溫低的情況下效果不佳,要想使用餌料作釣必須是晴天,氣溫不低與5度,高於10度以上,風2-3級,以腥香、濃腥為主,而且需要搭配霧化效果好的餌料,開餌時應多加雪花粉、輕麩減輕餌料比重,讓餌料入水後膨脹霧化效果好,使魚更容易把餌料吸進口中。

釣無定律→出釣時,蚯蚓、紅蟲、餌料必帶,避免魚情變化,方便做調整,遠離空軍!

釣友們有什麼好的釣技、釣法、釣餌、窩料可以互相交流。



野釣丿丿灬秘訣


冬天晴天一到八度,適合釣淺水。只從有陽光和氣溫,並不能決定窩點位置,還要結合釣點地形,風向風力來判斷。

釣魚行為是一種綜合因素。如睛天無風,釣點地勢平坦,沒有遮檔物。最適合的釣位是近岸草洞或向陽位置。如東北角東面東南角屬於向陽。西北也是向陽。如果有風,二級以內陣風,可以忽略,也可以結合釣點地形,是窩風還是隻要有一點風,水面就會有風浪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最好不要迎風。

如果釣點凹陷,即使風力稍大,釣點無風或輕微小風,也不會有什麼不妥。

冬天釣魚,大家需要明白一點,醒窩的時間比較長,通常情況下,就算你去的早,還是需要發窩時間,至少二到三個小時,如果釣點有些滑口,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相當於是上午打窩下午釣。如果當天無風,陽光好,到了下午,邊子水溫上來了,如果像有的人所說的,釣深水,鯽魚都到邊子來找吃的或者曬太陽了,請問此時的深水起什麼作用。而且近岸天然的食物也多,風吹的草籽等,微生物都是在邊了水溫高的區域,所以釣邊是最好的選擇。

我釣魚,一年到頭以淺水為主,即使是夏天,只要有草,就在有草的地方打窩,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晴天有風,風大,比如風力達到三級及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要找釣點比較窩風的水域,窩風,即使當天有風,此水域也會有風,但風並不是很大,有時風力小了,甚至能達到無風的境界。像這樣的釣位是最好不過的了。

有的水域是有水蘆葦的,無論是什麼風,總會有背風的一面,風給雜草給擋住了,相當於是無風或微風,同樣也是很好的釣位。

我曾經在一個釣點,當天的風力大,三級左右,南風,我就在蘆葦的北面打窩,此時是有風,但部分風給擋住了,也小了很多,稀稀拉拉的蘆葦是擋不住陽光的,在邊緣處的窩點,鯽魚都在蘆葦叢中,見有美食在此,特別的香,又暖和。時間長了,自然就會進入窩點。得魚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冬天釣魚,有陽光,以陽光為主導,迎陽背風,如果再有草洞等天然障礙物的掩護,就是最好的釣位。

對於究竟是釣深水還是淺水,以當時釣點的氣溫來判斷。深與淺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標準。

即使是釣點沒有草,也是可以釣淺水,哪怕只有幾十公分,如果窩點近,怕影響到鯽魚進窩,人要側站在釣位的一側,因為在距離上遠了一點,不會在收伸杆子時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到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