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系統地學習寫作?

鴻染


如今是全民寫作時代,很多人出於興趣、靠著寫作實現了財務自由,見此更多人也參與了進來,卻在要提筆時犯難:什麼是寫作?怎麼寫才算好?

如果要對寫作有比較系統性的認識,下面幾本書或許可以幫到你:

(一)《文心》



這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初中語文教科書,由教育學家葉聖陶、語文學家夏丐尊二人合著,放在現在來看,可以說寫作入門書籍。

這是一本專門講讀和寫的書,書中以一位剛上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周樂華為中心,通過描寫他及周邊的人在學習國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將中學生可能遇到或需要懂得的寫作、讀書的相關知識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語言生動樸實,對當代的學生乃至教師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看一本故事書,順便把寫作常識學了,寓教於樂,何樂不為?

(二)《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這本書是由全球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集聚全美傑出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

書中內容涵蓋寫作的各個方面,從尋找一個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撰寫和出版你的第一本書,不論你是單純想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做自媒體撰稿人,還是往更高處發展,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溫馨提示:書籍篇幅較長,乾貨特別多,需要耐住性子讀,多做筆記。

(三)《寫作課》



艾麗斯·馬蒂森是《紐約客》 《紐約時報》撰稿人,具有22年的寫作課導師經驗,她會在書中告訴你:關於寫作這件事,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

馬蒂森擁有作家與寫作課教師的雙重身份,瞭解寫作者最迫切的需要,書中所有指導性建議都來對真實作品的深入剖析,不似理論專著的枯燥,亦有深度與廣度,兼具趣味性、文學性和實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對女性寫作者如何寫作展開了一定篇幅,如果你對寫作感興趣,又恰好是女性,那麼這本書一定不要錯過。

最後老生常談幾句:面對寫作,你需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想靠寫作變現賺錢,光看書是不夠的,動手去寫,你才會對書中的理論提示有所感觸。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如果你在10年前錯過了,那麼現在開始提筆吧!


我是拾光,在讀書中拾取生命中的光芒,努力不辜負看過的每一本書。


拾光擊


《練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一一寫作是個十分辛苦的工作,如果要選擇,必須善於發現並有恆心。

系統地學習寫作不是幾句話能說完的,這裡只簡單介紹幾點。

(1)從寫日記開始。

如果沒一點兒寫作基礎,不妨從寫日記開始。每天發生的事兒,能讓你有想法的,喜怒哀樂,全可以寫,慢慢練就記敘選材(主次)和表達的方法(對話或直述)。


(2)選擇喜歡並擅長的。

能熟練用日記的形式表達一切後,可在小說詩歌、散文,評論(論文)等文學寫作方式中,選適合自己的練筆。選材以小為主,最好先練寫類似記敘文的故事,可以仿寫一些經典的缺文,最好的辦法是找一些初中的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來琢磨,因為它有分析有問題讓你思考,你可以借鑑它的方法練筆。

(3)練就善於發現的眼睛,練寫小詩或短文。

日常中的各種情景,只要你細心,都有可寫的,熟能生巧,堅持久了,你就收不住筆。


(4)表達方式的選擇。

比如在篇記事為主的文章中,你可採取直敘夾敘倒敘等,描寫議論、抒情對話,要恰到好處。

(5)反覆修改。

每篇文章寫完後通讀,刪除不恰當的語句,換掉不貼切的字詞,直到通順完整為止。

以上是個人總結的一點兒經驗,或能對初學者有所幫助。


遙遠的樹127


建議你先閱讀布蘭登·羅伊爾所著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這本書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整理出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更涵蓋了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寫作技巧,從而幫助我們寫出真正的好文章(針對非虛構類)。

從結構方面來看,我來談談我的理解:

①善用轉折詞。 一篇好的文章,包括“起承轉合”,它絕不會是單調的從頭敘述到尾,而中間沒有任何轉折或者遞進。若想讓你的文章出彩,就必須靈活的運用轉折詞。轉折詞不僅會讓你的文章表現出最合理的連續性,同時還能夠展現出你是否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②整合相似事物。一篇文章可能會包含不同的主題,這時我們需要對這些不同的主題進行歸類,先集中精力進行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

從風格方面來看,重點則在於用具體的例證來支撐你所說的內容以及是否能夠通過拆分長句使文章更清晰。

①用例證來支持你所說的內容。當人們在讀完一篇文章後,能長時間記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細節。我們在提出一個觀點後,能否加入具體的事例來使文章更加鮮活飽滿就成了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了。

②拆分長句使文章更清晰。有些時候我們看一篇文章,從頭讀到尾也不知道它究竟想表達什麼。其實這很有可能是文章中大段大段的長句所導致的。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我們可以把長句進行拆分,使其變為兩到三個短句。使文章更清爽。

最後是可讀性,寫作是一個創意和靈感輸出的過程,好的文章一定是經過反覆的推敲和修改才會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篇幅並不是很長,但書中的20條原則卻幫助無數人屬於他們的寫作之路,真心希望這個無數人裡包括你。





人生不過一期一會


比如新手欣賞誰的寫作風格,便要靠近那種風格進行閱讀,閱讀的同時學習了文學的語言,推進故事的情節佈局,及其表達的主題思想!

有些東西寫到這裡看上去挺難,但在閱讀過程中其實不由自主地就那樣進行了!有些非常經典的句子,段落可以不妨記記筆記,進行摘錄!

——我那時候讀書就是那樣做的,先是抄錄,以便過後再讀那些句子與思想,後來抄的太慢,直接用筆把一些表達思想的段落劃出來,讀到有些章節突然給了靈感,就索性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句子,甚至段落!以後再看那些句子的話,非常應景,挺好的!

我不知道現在學習寫作的作者們看什麼書,但最好看那些經典書籍,你看的那種類型的書籍,你自己寫作的目的和所要達到的成就才能向你正學習甚至模仿的前輩們看齊!

閱讀了比較多的好書以後,就開始寫作訓練,先從訓練語言的散文開始吧,等語言通順了,沒有病句了,甚至優美了,再試著去寫小說,去學習小說鋪排的小說情節,儘量留下懸念,抖開包袱,做到那種跌宕起伏!其中,還要較均勻的情節佈局,否則就有點龍頭蛇尾,草草了事!

訓練過的文章不要扔掉,過段時間再翻開看看,因為只要閱讀自己的作品,你才能知道每天是否在進步!如果頭幾天寫的文章你過幾天看,感到幼稚,使你臉紅,這就意味著你的進步很快!寫作就是一個不斷地否定自己以前作品的過程,當有一天你看著一部自己的小說,感嘆這種水平你已經再也寫不出了,那你靈感與才華的頂點也就到此為止了!

循序漸進,寫作是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要儘快地變現,就向影視劇和遊戲靠攏,你要研究當下什麼影視劇非常火,比如宮鬥劇什麼的!

能表達社會及其歷史的那種厚重文學要經過作者對各方面的歷練和考驗,甚至擔著巨大的風險,因為這種作品註定不可能是高產的,他很可能用幾十年寫了一本書,比如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用了二十年,曹雪芹的《紅樓夢》用了一生。所幸這些鉅著留下來了,可是沒留下來的呢?這就是他們人生所擔的風險!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社會甚至歷史給他們的待遇也不同!


草軒客


其實寫作就像學生寫作文一樣,我有幾點淺見僅供參考:

1,要有海量的閱讀,你只有多看書,細細的體味作者是怎樣構思這篇文章的,裡面有哪些好的用詞用的句子,是你喜歡的你可以抄錄在本子上,甚至要背下來,為你儲存寫作素材。

2,善於發現生活,寫作不同於編故事,要有真情實感,讓讀者與你產生共鳴,

3,選擇專業擅長領域,如果你是在頭條發表文章,要選擇你擅長的專業領域,不能今天寫這方面,明天又轉方向,你的專業是影響你的頭條指數 垂直度 的一個衡量數據。

4,勤於動筆, 要經常的多思多想多下筆,甚至可以帶個小本和筆,把一些在腦海中一閃現的畫面畫面或者文字記錄下來,


蝸行於文藝


新手如何開始寫作?我的回答很簡單,就直接開始寫。相信很多有寫作想法的小夥伴,都很糾結怎麼開始,我覺得有這個想法後,接下來的第一步就是開始寫,從每天300字或者500字開始,每天堅持,這是一種很好的練筆方式,等你進入到一個比較適應的狀態了,就可以慢慢增加字數,寫出整文。

至於怎麼提高寫作水平,我先說說個人的看法,大多數人都覺得寫作需要有很豐富的積累,還要寫很多讀很多才能看到效果,才能寫出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寫作是有套路可循的,像我們在公眾號或者別的平臺看到的一些軟文,其實都有自己的套路,也就是寫作的技巧,掌握這些技巧就可以寫出不錯的文章。

舉個例子,比如文章的結構,寫一篇文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把這篇文章的結構列出來,每部分需要闡述什麼內容,有什麼觀點,都分點列出來,然後再去尋找案例,尋找一些名人金句等等,把各個部分的內容豐滿起來,整篇文章的結構和脈絡就清晰了。

除此之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應該如何寫,開頭怎麼引人注意,結尾怎麼總結點睛,這些都是有技巧可循的。

當然這些技巧要自己摸索出來還是有難度的,建議是去報班系統的學習,掌握了寫作的套路之後,再慢慢對內容下功夫,經常練筆就會有效果,慢慢就會越寫越好。另外,還要多寫,多發出來讓別人看到,最好有人可以給你指點,不要一個人矇頭寫,公開寫作進步更快。

另外根據個人的經驗,要學會認真體會生活,對所見所感要有所感悟,爭取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那你的文筆就會越來越有溫度,越來越有感情。多讀多寫也是有必要的,那會讓你的文筆更有基甸。

再回到問題本身,如何開始?就直接開始寫,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開始就對了。另外要提高快的話,可以去培訓系統的學習,最後一個就是要好好生活,體會生活中各種真實的情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大毛0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1.不敢公開將作品公眾,覺得自己還沒達到公眾的水平

從小我對老師佈置的作文有恐懼感,步入社會後慢慢地喜歡看書,對別人發的作品滿是羨慕,自己試得寫寫又覺得不成體統,難以見人。怎能公眾?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態。就如歌唱家最初上臺時都是從聲音顫抖、雙腿打顫面對觀眾的,寫作也一樣,只有公開於眾,才能被“逼”上路,才能有表演的狀態,進步的才快。

大膽的展示自己,要像孩子學步一樣,跌倒在爬起,在跌倒中成長。

2.憑空瞎寫,沒有底層邏輯的概念

底層邏輯就是抓住事物的規律性,任何事情都有規律性,寫作也一樣。

我學寫毛筆字,剛開始照貼亂寫,明天寫好幾個小時,可以說是抄貼,一段時間後覺得實在沒有大的進步,慢慢地放棄了。後來在一位老師的指導下,先從基本筆畫開始練習,不求多,只求精,練好一個筆畫,再學下一個筆畫。這樣我的進步大大得得到提高。

寫作的底層邏輯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抓住讀者的內心,考慮讀者的感受,同樣要有同理心。

3.肚裡墨水不足,沒有針對性輸入

輸入就是對知識的攝入,通過讀書、看報、看電影、讀雜誌還有其它所有能讓你學到知識的事情獲取。像我平時所讀的書什麼類型都有,這樣就造成輸入面積太大,橫向發展,而不是針對一面向縱深鑽探。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寫作幫


寫作這項技能,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 像老師請教。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寫作水平,不能做出客觀的判斷,可能會高估了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就很難有大的進步。如果是低估了寫作水平,就會不自信,寫出的東西總覺得不夠好,總想著應該繼續練習,等自己的文章水平能夠與大號旗鼓相當的時候去發表,這種不自信,會讓自己錯過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向好的寫作者請教,或者是去在行上面約見寫作的行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專業人士給予指導,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第二. 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就是買十幾本,甚至幾十本寫作方面的書籍,然後學習名家的寫作方法。主題閱讀的學習方式是自學,因此需要大段的時間做支撐,以及需要自己能夠結合自身的狀況,做出判斷,然後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練習方法。

第三. 參加付費寫作社群。自媒體熱潮的興起,同時也應運而生了一些寫作培訓班,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社群。社群的好處是能夠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的社群也有集中的打卡,在環境的影響下,可以督促自己經常寫,避免了自學時容易懶惰的壞習慣。比較高端的寫作社群會有一對一的輔導,同時學費也會比普通的社群要高。一般的寫作社群,表現活躍積極的會得到老師的點評、輔導,如果你是一個潛水的學習者,就容易被老師和大家忽略。

寫作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寫作,或者是寫作的意義何在,只有找到問題的本質,我們才會堅持學下去。如果只是一時的興起,即便學習了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也很難堅持下去。

寫作不僅要系統的學習,更要持久的練習,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作者。


韓飛hanfei


新手寫作,應該先從基礎開始,可先試寫幾篇小故事,小小說和一些短小的文章等,千萬不可寫長篇大論和長篇小說之類的。因為你剛開始接觸,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沒有什麼多少寫作能力和一定的功底,是掌握不好其中的結構和素材及內容的,更寫不好。等你逐漸掌握了寫作知識,有了一定的功底和經驗,能力再去嘗試,可能會不費吹灰之力做好和寫精。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因本人也沒什麼經驗,也剛學寫作,只會仿照幾首小詩和回答一些簡單問題,並寫不好,也根本沒學過這方面上的有關知識,只是看別人的文章,領會一些,所以沒什麼好的經驗,只胡說到這,望不要嘲笑,關鍵在於你自己的用心和刻苦努力領會及靈活運用,別人的只是見解。

最後希望你努力,只到成功。


阿良160411010


關於題主這種問題我想很多人都碰到過,其實我本身作為一個新手碰到這種事情也是讓人抓狂,經常想寫東西卻又寫不出來。目前自己也在探索之中,在此想整理一下關於這個問題思考,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大神指正賜教。

1 多讀多看

首先我們多讀多看,書籍,影視或者動漫都可以,保證自己內容輸入的不間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如果連作品都未觀看過又如何去寫出文章予以評價呢?只有不斷的去讀去看才能有所收穫,努力提升自己的閱讀量總是沒錯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當看到的文章達到一定數量時,我們往往會產生自己的見解,靈感也會隨之而來,那時候想說的話,想寫的文字會逐漸在腦海裡清晰,原本看似互相孤立的書籍與材料也會在我們思維裡形成一個體系,產生關聯,有一種想寫作的衝動,當然,這種衝動更像心底是對寫作的一種熱愛,一種慾望的表達,比起被動的應付寫作來說,因熱愛寫出的文章更加能打動自己和讀者。

2 多寫多練

即使書籍讀的再多,如果我們平時不去寫作練習,靈感產生的一瞬間,也難以將靈感轉化成文字記錄下來。電影《後會有期》有一句臺詞:“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同樣適用於寫作,明明覺得自己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卻依然找不出合適的文字去描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一篇文章的基礎就是一個個文字碼出來的。

很多道理總是知易行難,我們的靈感和轉化為文字表達之間的差距是需要通過練習去彌補。

其實“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進行素材的積累,平常覺得寫的好的一些段落我們可以儲備起來,複習也好,修飾也罷,說不定以後可以用到。當再寫起文章方能得心應手,更加舒適。

3 多學習模仿

當我們讀了很多書,也經常寫作練習,能熟練的表達出自己內心想法時候,會感覺到哪裡不對,一看自己寫的段落觀點宛如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奇。這時候,我們就要沉下心去找優秀文章學習,比如說可以去找10W+爆款文分析其優點,去粗取精,對標模仿,學習套路。

文章方面我們也不要羞於模仿,因為很多套路都是是高手們經過大量實踐而總結的,過程中不斷迭代優化得出的結果。一旦運用套路,則可以用較短的時間輸出優質的內容。

為什麼在球場上有的人會被成為“萬花筒”?就在於其進攻套路多種多樣,讓看球的觀眾賞心悅目。

對於我們這種小白來說,學習套路的前提是自己不斷的去練習,進階之路上學習套路則是必然,只有熟練的掌握並運用套路,才能在此基礎上去創新,而不拘泥與套路本身。

當我們已經能熟練的運用套路時,就相當於修煉好了自己的“內功”,那時行文風格自成一體,寫起文章也是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

歸根結底,學習依然離不開上一步的“練”。

4 多總結

終於將一篇文章寫完了!自己身心由衷感到痛快,不亞於遊戲裡CARRY了一場高端局。

文章投出去後,發現反饋卻非常少,推薦量也不多,內心有些失落,彷彿就是在“自嗨”,這點我深有體會。

但仔細想想,我們不妨心態放開些,對自己要求也低一點。

寫出爆款文的作者也不能保證自己每篇文章都是爆款,何況流量時代,自媒體多如牛毛,魚龍混雜,寫手也是成批次的增加。我也只是這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員,還有那麼多高手和大神縱情揮灑著自己的才華,憑什麼我就能火呢? 對於“自嗨”總比沒得“嗨”要強吧。

回想自己寫作的初心,不正是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嘛!? 克服寫作困難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只要進步就是好的。

關於反饋少的原因,我們則要主動分析。

如果是文章自身出了問題,是寫作主旨不明確?亦或是語言需要錘鍊?

如果是運營方面的原因,加入圖文能否改善推薦,或者多投幾個平臺試試?

當然,關於運營這塊我也知之甚少,寫出自己的猜測恐怕會被專業人士貽笑大方。

總而言之,關於寫作的問題,讀和看是基礎,練和學是核心,多多總結才是進步的源泉。

永遠不要害怕寫作,當我們提起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戰勝自我了。

以上也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體會。

最後在練習寫作的道路上,願你我走的更遠,看的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