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季紅蟲、蚯蚓等活餌效果比商品餌要好?

鉤癮


題主的說法有點武斷,事實上每年到了這個時間點,使用蚯蚓和餌料的都會爭一爭誰到底好用一點。這個問題事實上還真沒有一個切確的答案,因為它們是各有優勢,要不然也不至於年年都吵。小黑就從鯽魚的吃餌習慣和餌料、蚯蚓的不同優勢來說一說吧。

冬天鯽魚的吃餌習性

進入冬天之後的鯽魚為了應付氣溫下降,會主動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來減緩能量的損耗。但另一方面它們又會採取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來獲取能力來源,所以在這個時間段高蛋白的東西相對來說就比較好使了,畢竟魚也要算一下,吃這個東西到底值不值。

餌料

明白了鯽魚的吃餌習性之後,冬天餌料的搭配就可以圍繞兩點來進行,一個是魚動作輕緩,一個是人家需要蛋白質。針對這兩點餌料的配置蛋白質含量就要高一點,另外比重需降一降。要求雖說只要兩個,但對不少釣手來說仍舊是個挑戰,弄砸了起到反作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優勢:餌料的優勢在於它具有的霧化和強烈的味道,也就是說在搭配合理的情況下它的誘魚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但一味的追求霧化有時就會起到反作用。

劣勢:餌料的蛋白質成分是不如蚯蚓、紅蟲那般純粹,而且非常看釣手的搭配。對餌料缺乏一定見解的釣手,很容易犯錯誤。例如比重弄得太大了,缺乏霧化性、蛋白質比重不夠等等,當然了霧化性太好也是一個新手常犯的錯誤,這很容易讓魚找不到餌料。

活餌

紅蟲和蚯蚓都是屬於活餌的一種,著名探險家貝爾•格里爾斯曾經高度評價過這類東西:“它的蛋白質是牛肉的五倍”。這句話或許有點戲謔的成分,但紅蟲、蚯蚓的蛋白質含量就是如此之高,尤其是前者更是被認為是最優良的活飼料之一,被大量釣友臺上冬釣神餌的寶座。

優勢:活餌最大的優勢肯定是來自於它超過的蛋白質含量,以及活餌那獨特的動態誘魚能力。

冬天的魚活性會差一點,蚯蚓和紅蟲等活餌對這點有顯著的提高作用,這是餌料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劣勢:活餌本身的劣勢就在於它沒有餌料那種範圍誘魚力,窩點有沒有魚這點非常重要,想靠著蚯蚓、紅蟲幫你把遠處的魚弄過來幾乎是不可能,所以用蚯蚓釣魚一定要有一份好的窩料來配合。

總結蚯蚓和餌料之間沒有絕對的贏家,從兩邊的優劣勢來看,很明顯餌料需要比較多的經驗來進行處理。這就造成了有人認為和感覺冬天調鯽魚這蚯蚓比餌料好使,因為蚯蚓掛上就行餌料處理不好還有反效果。


小黑的漁途


本來魚冬季活動就少,也可以這樣理解,就算有味道的商品餌也比活餌差點,其實這也是一部分,

我自己感覺不管是活餌還是商品餌,其實都差不多,選好地點比什麼都強,

我自大小就喜歡釣魚,釣了差不多10來年的魚,釣魚我還是喜歡比較傳統簡單的方法來釣,

有悟性的就是越簡單了越好,理解最好,

最後有不懂的可以在問我,我還是那句話,釣魚越簡單了越好,


強強火箭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冬天鯽魚的生活習性,以及吃食習慣。這個問題是直接體現冬季紅蟲,蚯蚓比餌料好的原因。


冬天的鯽魚由於寒冷水溫低,雖然他們也有攝食的慾望但是由於天氣的問題導致它們活動性小,吃口特別輕,主要還是為了保存體力。

但是為了保存體力又不得不吃東西,這個時候的餌料對它們來說就有很大區別了,像紅蟲,蚯蚓這類的高蛋白才是它們的最愛。在加上蚯蚓,紅蟲在水裡慢慢的蠕動對它們進行挑逗更加增進了它們的吃食慾望。

可是餌料對他們的誘惑力雖然也有,但是畢竟是工業加工的所含的蛋白質肯定是沒有蚯蚓和紅蟲的高。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水裡形成不了動態效果,降低了魚兒的吃食性。


結合以上觀點所以說冬季蚯蚓和紅蟲的使用效果還是要比餌料要好很多。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在對應複雜的魚情時學會及時改變釣法,現在釣魚魚不復雜,複雜的是釣魚人的心。我們要不忘初心,娛樂開心,交朋友釣魚,釣魚交朋友。我是釣魚人松哥,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點贊關注。我會繼續分享我的釣魚心得給大家,謝謝!


釣遍天下野河溝


一般冬季溫度較低,而對於除了鯽魚外的其他淡水魚類外,基本都處於冬眠狀態,進食很少甚至不進食,而鯽魚隨著冬季溫度的降低,活動量也變少,為了提供體內需要的大量能量,高動物蛋白含量的紅蟲、蚯蚓就成了鯽魚的主要食物,相比於商品餌,蟲餌動物蛋白含量更高,蟲餌的腥味在水底的穿透力更強,味道持續性更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蟲餌到水底後是活動的,起到一個動態引魚的作用,這也是商品餌不能比擬的,畢竟冬季相對其他季節來說小雜魚還是很少的,這樣用紅蟲、蚯蚓等蟲餌的效果就比商品餌效果好多了。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多點贊,多關注我[呲牙]





微巡紀水視界


你好,我是二十歲釣民 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首先我也是一位釣魚愛好者。 所以在釣魚的路上少不了對釣魚方面知識的學習。

首先我們一定要了解魚類在每個季節的活動性與它的飲食習慣,除了冬天來說 ,其他季節魚口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好的。當然選餌料也是分不同季節的。 紅蟲 蚯蚓就是冬季釣魚的最佳魚餌,因為冬季的魚口是非常輕的,正好紅蟲在水下會不停的活動,可以引誘魚吃餌,相比而言冬季釣魚紅蟲蚯蚓才是最佳選擇。

還有許多人用商品餌垂釣,商品餌的好處還是挺多的,當你將商品餌放入水中它會慢慢的溶解,當你多次上餌投餌,水裡的餌料會越來越多,正好起到了打窩的作用。其次就是不停的上餌會比較繁瑣一點,不過可以吸引更多的魚類到窩裡來。 此時正好可以搭配我們的蚯蚓 紅蟲進行垂釣。

經過我釣魚多年的經驗,給大家普及了商品餌和活性餌的區別與用法。大家就一目瞭然的明白了。可參考! 發表你們的意見,共同進步。覺得對你有幫助就轉發,讓更多釣友知道。 2020祝各位釣友大鯽大鯉!爆筒


二十歲釣民


由於紅蟲蚯蚓體內富含豐富的動物蛋白。這對於在寒冷的冬季,急需補充體能以越寒冬的魚兒來說,無異於一道大餐。加上紅蟲蚯蚓,在水中能夠自然蠕動翻滾,能夠激起魚兒的攝食慾望,喚醒魚兒原始索餌本能,改善魚口。所以無論是活體蟲餌直接掛鉤或是蟲拉或夾饃在冬季深受釣友喜愛的原因。

由於紅蟲、蚯蚓的比重較輕,在使用靈浮類浮漂調高目時,恐出現鉤餌壓不下去浮漂目數,鉤餌不能到底的現象。解決此類現象,我們可以通過空鉤半調平水,釣低目,或一鉤搓餌(拉餌),一鉤蟲餌的形式來加以應對。

雖然紅蟲、蚯蚓是魚類喜愛的食物,但是由於其在前期誘魚進窩時並不能起過多作用。還有就是由於蚯蚓身上有一層粘液,滑溜溜的,掛鉤時不好拿捏。我們可以通過蘸阿魏粉或丁香油,一鉤蟲餌,一鉤餌料和商品顆粒窩餌來彌補這類不足,揚長避短 ,誘釣結合。

在寒冷的冬天,當天然的美味的紅蟲、蚯蚓在水中自然蠕動,滾騰,會使魚兒喪失警覺,難擋誘惑;紅蟲,蚯蚓足可讓魚兒消除戒心,安心大膽地來咬鉤。





魚不開口咋整


你好。

為什麼冬季紅蟲、蚯蚓等活餌效果比商品餌要好?

冬季釣魚用餌很關鍵,餌料的味型多種多樣,既有商品餌料,也有動物性餌料。冬季有些地區溫度比較低,這些地區的釣友很喜歡用蚯蚓紅蟲釣魚,總覺得紅蟲、蚯蚓比餌料釣魚效果要好,為什麼比商品餌料效果要好呢?光頭覺得要了解幾點:

  • 蚯蚓紅蟲的生長方式

  • 餌料用什麼製作而成

  • 為什麼魚兒喜歡吃蚯蚓紅蟲

  • 為什麼冬季使用蚯蚓紅蟲效果好

  • 為什麼冬季使用商品餌料效果差?

只有瞭解蚯蚓紅蟲的生長方式,才能知道魚兒為什麼喜歡吃蚯蚓紅蟲,瞭解餌料的製作方式,冬季溫度低的天氣對於開餌有什麼影響,才知道為什麼使用商品餌料效果差。

一、蚯蚓紅蟲的生長方式

蚯蚓生長在泥土裡,我們釣魚的時候使用的紅蚯蚓,很少有人挖蚯蚓釣魚,一般都是養殖的。紅蟲生長在水底的汙泥中,釣魚使用的紅蟲也是買來的。

1、紅蟲:

紅蟲是搖蚊幼蟲,是淡水水域中底棲動物的主要類群之一,是魚類天然餌料,營養價值很高,也是世界公認最優良的熱帶魚飼料,紅蟲生長在水底的淤泥中,在一些老河道老池塘,這些水域內淤泥很厚,紅蟲在水底大量繁殖生長。

2、蚯蚓:

蚯蚓品種很多,釣魚用的蚯蚓一般是紅色,顏色比較鮮豔。蚯蚓在泥土裡生存,靠植物的落葉、各種瓜果、分解有機物為食物,蚯蚓通過取食、消化和掘穴等活動對土壤過程的物質循環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對多個決定土壤肥力的過程產生重要影響的土壤無脊椎動物類群,被稱為“生態系統工程師”。

蚯蚓以植物的落葉或者各種腐爛的植物根莖為食,在泥土裡生存。紅蟲以水底的腐殖質或者各種微生物為食,它們的共同點是顏色鮮豔,味道比較大能夠吸引魚類捕食。

二、餌料用什麼製作而成

餌料是有什麼製作而成的呢?餌料分為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基礎餌基本都是一樣的,主攻餌就是各種味型,狀態餌就是能調整餌料的狀態。

1、基礎餌:

基礎餌料是一切餌料的根本,一款餌料中含基礎餌料最多,由各種穀物製作而成,比如:高粱、玉米、紅薯、小麥等,這類餌料磨成粉或者製成各種大小不一的顆粒,這些粉狀物質、片狀物質、粒狀物質也就成了餌料的基礎。

2、主攻餌

主攻餌味型比較大,各種味型都有,我們搭配的時候只看餌料的味型就可以了,香、腥和香腥等都屬於主攻餌,味型很大能夠在水底快速散發,從而達到誘魚釣魚的目的,具體選什麼味型要結合溫度和魚情來決定。

3、狀態餌

狀態餌在餌料中比例最少,但是它能決定餌料狀態,決定餌料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根據我們餌料使用的狀態,決定是減輕餌料的比重,還是增加餌料的粘度,根據不同的魚情選擇合適的狀態粉。速攻、雪花粉、輕麩,粘粉、拉絲粉等都屬於狀態粉。

一款完整的餌料是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搭配合理,突出一個味型,誘魚效果、釣魚效果、餌料的適口性好,才能收穫更好

三、為什麼魚兒喜歡吃蚯蚓紅蟲

那麼為什麼魚兒愛吃蚯蚓紅蟲呢?蚯蚓生長在陸地上,紅蟲生長在水底的淤泥裡,魚兒能吃到蚯蚓紅蟲嗎?答案是“能”。

1、魚兒吃紅蟲的原因

魚兒什麼吃紅蟲,這要從魚苗說起。魚卵在水草內孵化以後,以水草的莖葉為食,也會吃各種浮游生物和小動物,稍微大一點就吃水底的紅蟲和水蚯蚓,水底紅蟲和水蚯蚓的數量龐大,魚類小時候都是以它們為食。

2、魚兒吃蚯蚓的原因

水底的水蚯蚓是魚類的食物,陸地上的蚯蚓和水蚯蚓的味道相差並不大。在加上下雨的時候,地面的雨水增多,泥土裡含水量增加,蚯蚓受不了這麼多水,從而爬出地面,被水流衝入低窪處直至進入河內,這些蚯蚓進入河內後也就成了魚類的美食。

紅蟲是魚類從小的食物,魚類很喜歡紅蟲的味道,它們喜歡吃紅蟲也就理所當然。魚類經常在水底吃水蚯蚓,水蚯蚓的味道和蚯蚓味道相近,而下雨後蚯蚓隨著雨水進入河道,也就成了魚類的美食,這也是魚類喜歡蚯蚓紅蟲的一個原因。

四、為什麼冬季使用蚯蚓紅蟲效果好

為什麼冬季使用蚯蚓紅蟲效果好?除了這是它們平常能吃到的食物外還有什麼?光頭覺得有兩點,一是味道、二是活力。

1、味道

蚯蚓紅蟲的味道更大,在水底散發的更遠,魚兒對於蚯蚓紅蟲的味道很敏感,冬季雖說水溫比較低,魚兒活躍度比較差,魚兒聞到蚯蚓紅蟲的味道還是會開口覓食。

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發現,即使在夏季魚兒不開口,或者魚口很差。確定窩內有魚但是魚不吃餌,用蚯蚓釣魚還是能釣到,這也是夏季老釣友釣魚也會帶著蚯蚓的原因。

2、活力

冬季水溫比較冷,魚兒活力很差,不願意開口,但是蚯蚓紅蟲在水底呈現蠕動狀態,能夠吸引魚兒捕食,這也是釣友冬季釣魚的時候魚兒吃鉤慢,提竿逗魚引誘魚兒吃鉤的原因。

蚯蚓紅蟲的味道是魚兒經常能夠吃到的味道,能夠吸引魚類開口吃餌;即使魚口很差,蚯蚓紅蟲在水底蠕動的狀態也能吸引魚類捕食,這也是冬季使用蚯蚓紅蟲效果很好的一個原因。

五、為什麼冬季使用商品餌料效果差?

冬季釣魚為什麼商品餌效果差?光頭覺得商品餌料效果並不差,只是冬季溫度比較低,有時候沒辦法用商品餌料而已。

1、溫度低餌料不好開

冬季溫度比較低,有些釣友開商品餌料的時候還和夏季一樣,醒餌時間比較短,餌料沒有充分與水融合,總感覺拉絲粉比較少,在餌料裡添加大量拉絲粉,造成餌料粘度很大,霧化很差,適口性不太好,魚兒吃餌緩慢。這也是很多釣友在溫度低的時候提前用溫水開餌的原因。

2、溫度低餌料結冰了

有些地方溫度很低,即使用溫水開好餌料,在用的過程中餌料結冰,餌料結冰後肯定不好用,用都不能用,怎麼釣魚?

3、餌團過大,魚兒開口小

冬季魚兒的活躍度很差,開口比較小,即使餌料的味型比較好,但是魚兒不活躍,吃餌速度也比較慢。有些釣友總覺得誘釣結合,拉餌餌團比較大,餌團大魚兒吃餌需要的時間也就比較長,等於魚口也就慢了下來。

冬季商品餌料效果也是可以的,只是魚兒的活躍度比較差,冬季魚兒開口吃餌的速度沒有夏季快,餌團也比蚯蚓大,魚類吃餌的速度也就慢了,可能餌料霧化的剩一點後,或者魚兒把餌料吞吸的剩一點後才會吃餌,造成魚口慢。

綜合來說:冬季釣魚蚯蚓紅蟲確實上魚快,但是商品餌也是有效果的,只是說商品餌料的效果在有些時候不如蚯蚓紅蟲而已。

1、為什麼冬季蚯蚓紅蟲效果好?

蚯蚓紅蟲是魚類從小的食物,並且是它們經常能夠吃到的食物;蚯蚓紅蟲的味道更能吸引魚類吃鉤;蚯蚓紅蟲在水底的蠕動能夠吸引魚類捕食,這幾點也是為什麼冬季蚯蚓紅蟲好用的原因。

2、為什麼冬季餌料不如蚯蚓紅蟲?

餌料雖說味型比較大,但是餌料的狀態調整不好對於魚口影響很大;冬季在有些氣溫比較低的地區餌料容易結冰,結冰後很難用;溫度低餌料的狀態不好把握;魚兒不活躍餌團比較大的時候魚兒吃鉤需要較長時間。

這幾點綜合在一起在冬季餌料確實沒有蚯蚓紅蟲上魚快,但是事無絕對。在小魚比較多的水域,或者溫度不太低的地區使用餌料效果還是很好的,這裡說的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這是光頭對於冬季為什麼蚯蚓紅蟲比餌料上魚快的理解,不對之處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頭一一改正,希望對釣友有所啟發,大家覺得有用的話可以收藏,點贊,轉發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光頭魚司令》謝謝大家。


光頭魚司令


冬季釣魚使用活餌的效果比商品餌更好,這種規律確實是存在的。我想從冬季魚的食性特點以及活餌與商品餌的屬性差異等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冬季魚的食性特點

冬季由於水溫降低,魚的食慾會明顯減弱,但是為了獲取足夠的能量來維持生存,魚依然會有覓食的慾望。食慾減弱、食量減少,但同時又要覓食,這就意味著魚會更加挑食,更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

魚類的食物總體來說分為葷素兩大類。常見的葷食包括蝦、蟲、螺、蚌以及各種家禽、牲畜內臟等等,常見的素食包括各種穀物、糧食、蔬菜以及植物果實等等。葷食的蛋白質以及脂肪含量會比素食更高,所以冬季魚會更需要葷食。

魚分辨葷素主要依靠嗅覺,素食所呈現出的氣味主要是各種香味,包括穀物香、麥香、果香等等,葷食所呈現出的氣味主要是腥味。所以冬季使用帶有腥味的餌料和窩料對魚的誘惑力更大,有更多的機會誘魚進窩並誘使魚吞餌。

活餌與商品餌的屬性差異

很顯然,蚯蚓、紅蟲等活餌都屬於葷食,但是很多商品餌中也含有大量的葷食成分,例如蝦粉、魚骨粉、紅蟲粉等等,所以這些帶有明顯腥味的商品餌也可以被認定為葷食。雖然活餌與商品餌同為葷食,二者在屬性上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 營養成分差異

活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有的營養成分,但是商品餌為了避免在短時間內變質,所以會對原料進行脫水、脫脂、膨化等工藝處理,這樣一來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就會大量流失。另外,很多商品餌生產廠家為了壓縮成本,也會減少使用肉類原料的比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人工合成香精、添加劑。這也是造成商品餌營養價值不及活餌的一個重要原因。

  • 新鮮程度差異

活餌與商品餌在新鮮程度上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活餌的水分充足,新鮮程度高,魚通過嗅覺就能聞到活餌的鮮腥味。但是商品餌經過脫水和脫脂處理後早已沒有任何新鮮度可言,如果商品餌生產廠家不對原料進行嚴格把關,甚至還會參雜進一些已經變質的原料成分。新鮮的食物更受魚的喜愛,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 動態差異


魚的視覺能力遠遠不如嗅覺靈敏,處於靜態中的物體很難吸引魚的注意力,所以魚會對動態的食物更感興趣,特別是掠食性魚類,例如鯰魚、鱸魚、鯧魚、黑魚等等,垂釣這些掠食性魚類的時候即便魚餌不具有任何味型,只要保持較好的動態性,就能夠吸引魚咬鉤。

以蚯蚓、紅蟲為代表的活餌具有較好的動態性,活餌在水底會不停的蠕動,魚進窩之後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發現它們,並且開口覓食,商品餌則完全不具備這種動態性。

總結:活餌與商品餌的靈活使用

活餌雖然在品質上優於商品餌,但並不意味著活餌在任何時候都更有優勢。冬季釣魚之所以更適合使用活餌,除了上述幾點因素之外,小雜魚較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由於活餌鮮腥兼具,小雜魚覓食活餌的積極性比大魚更高,所以在夏季水溫較高,小雜魚數量較多時使用活餌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由於夏季魚的食量大、食慾好,所以食性也更雜,使用素食類的商品餌也依然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且素食類的商品餌還能夠避免被過多的小雜魚圍攻。所以,活餌與商品餌應該根據氣候和魚情來靈活使用。


眼鏡哥說魚


1、首先像蚯蚓和紅蟲這類活餌比重很輕。商品餌雖然可以通過狀態餌來改變比重,但很多人在減輕比重的同時忘記了附鉤性,導致餌料還沒完全到底,鉤上就沒有東西了,自然釣不上魚

2、蟲餌入口性非常好。就蟲餌的適口性來講基本沒有一款餌料可以比擬,如果有那就是拉拉糊。蚯蚓也好紅蟲也好,都是細細的,而且本身就有粘液,這使得魚兒吸食非常方便

而餌料呢,本身入口性就沒蟲餌好,加上天氣冷出絲慢,大家為了拉餌方便就一個勁加拉絲粉,導致了鉤上殘留物增多,不但使餌料比重增大,也減弱了入口性

其實1、2兩點是雖然是兩個概念,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也許在夏秋季節你感覺不出餌料的狀態帶來的影響,那是因為夏秋魚活性高,吃餌時嘴巴張的大;冬天魚咬鉤的時候基本只是微微一張而已,吸餌的力很微弱。餌料狀態不好是很能感覺出來的

3、動態誘魚。活餌還有個好處就是“活”,在水中會有一些擺動、逃竄的動作,這也大大提升了魚的活性,激發了他的攝食慾望。釣友們也應該有感覺死蚯蚓肯定沒有活蚯蚓好用(和變質沒有關係)

很多人說魚是近視眼,這個是正確的,但近視眼不代表瞎,要是距離很近還是能看見的,不然就不會有逗釣一說。用餌料釣有時候也能發現輕輕一逗就能獲得咬口

4、活餌自帶特殊腥味。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有人說魚愛吃活餌是因為他腥,這是不完全正確的。紅蟲、蚯蚓是帶點腥但卻不是特別腥,不信的話你去聞聞,很多濃腥商品餌或者小藥的味道遠遠要蓋過這些蟲餌

可為什麼魚就偏偏喜歡呢?因為活餌他本身帶的這種腥味是很特殊的,商品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模仿:另一個就是他比較天然,魚兒的戒心會比較小

不過冬天有的時候蟲餌效果也沒那麼好,為什麼呢?

歸根結底是誘魚性差,蟲餌不霧化是他本身唯一的缺點,魚要是不進窩你拿什麼釣都沒用

這就要求我們先得找到魚的藏身之處,然後打下合理的窩料把他誘進窩子,然後再用蟲餌去釣,或者一鉤蚯蚓一鉤餌料,既有霧化又有好的效果

碰上極端的天氣極端的魚情怎麼辦?窩裡有魚就是不吃,咬鉤信號小?

這都是魚活性差的表現,我經常在冬釣時遇到這樣的情況,感覺魚就在邊上但對於鉤上的餌料表現出很隨意,偶爾吸一口也是軟弱無力,浮漂微微震顫或者下滑

我的方法是:用麝香藥酒或者其他藥酒在餌料上噴一點(蚯蚓就泡一下)再釣,效果很好

如果還是不吃,那就改成蘸粉末類的小藥釣(蝦粉、赤尾青也可以)。因為粉末的濃度一般比液體要高,而且也更容易附著在餌料表面。

方法是正常拉餌,然後放入帶有小藥的瓶中晃動兩下,使餌料包裹上小藥即可

你不要擔心會死窩,因為這種方法小藥只是蘸在餌料表層,入水後很大一部分就會散開,到位後也僅剩一點點而已(並且此方法也是在極端情況下使用,反正沒口你還怕啥?)


懷念囬不到從前了


很多釣友在用餌方面經常會發愁,尤其是到了冬天,釣友們更加在餌料上面花心思,那麼問題來了,在這種季節,到底是用蟲餌好還是用一直被普遍使用的商品餌好又或者是自制餌料比較好呢?最近就有釣友問我冬天釣魚用拉餌還是用蚯蚓餌,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釣魚的人都知道鯽魚是雜食性魚種,不管葷素,統統都不放過!但隨著季節與天氣的變化,它們的食性以及攝食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所以冬天應該注意餌料的味型以及狀態。雖然拉餌比較小,誘魚效果和適口性都很好,而且上餌速度較快,由於霧化效果太好,也容易吸引小魚,不過還好,冬天雜魚比較少,但如果只是純粹的想釣大鯽魚,餌料的狀態就不能忽視。儘量做到少加拉絲粉,因為這東西加多了會擋口,沒有適口性可言,所以此時,不妨添加新四季或者其他狀態餌。

說到這,可能有釣友就會反駁了,覺得還是蟲餌好用,別急,話題還沒結束呢?拉餌雖然是好,上魚速度快,但細心的釣友會發現,冬天裡用蚯蚓釣上來的鯽魚,個體比拉餌釣的比較大,其實這就是兩者之間的第一個差別。

另外一個便是冬天魚的活性不強,需要通過作釣方法來彌補這一缺陷,所以就有不少釣友採用“逗釣”的方法來對付,雖然拉餌霧化性較強,狀態好,但是在水低的聽留時間較小,經不起“逗釣”。而蚯蚓紅蟲根本沒有霧化這一說,所以冬天釣魚還是蟲餌更勝一籌!

當然,這是單獨拎出來比較分析,我們在實際作釣過程中仍然需要考慮魚情天氣等因素,結合二者優缺點來進行選擇。還有一種能把兩者一起合起來用,用上鉤拉餌起霧化,下鉤用蟲餌做釣餌,但實際效果還沒有去嘗試,大家有條件的不妨去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