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簡單易懂的意思,哪位大師能解釋一下?

佔吉


什麼是知行合一這個簡單,不簡單的是怎麼樣做到知行合一,在大部分人的認知當中,我們對一個事物是先知道,然後慢慢的做到,按照這樣的話,知和行就是兩件事了。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本是一回事,中國思想自古以來注重實踐,論語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學習就是為了實踐。歷代賢人都注重知和行,法制和行比喻成車之兩輪了之雙翼,是非常重要的兩件事。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把知和行,說成一回事,也就是說你知道一件事,你就一定能做到,你做不到的話,就不能算作知道。王陽明自己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關鍵的問題來了,我們生活當中知行為什麼不能合一?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活當中知行不能合一怎麼辦

1.並非真知,只是瞭解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末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能行。我們在學習很多理論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對所學的事物瞭解一個大概,知道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就像我們學習王陽明的思想一樣,所有人基本都知道王陽明的思想,心既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你知道以後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其實你並不是真的知道,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

方法論:當你學習一個理論,你發現你知道,但是不能做到的時候。的追問為什麼?在追問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出現新的問題,不斷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你的追問,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沉,你對所學的這套理論會變得越來越完善,你學習一個東西足夠深刻以後,更本不用你時刻提醒自己我要去實踐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已經融入到你的思想當中,變成了你的一種本能,直接影響你的行為,孔子其實隨心所欲而不欲拒,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但是也不會超出仁的範疇,孔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仁內化到自己的思想體系裡面。把剛開始反本能的東西,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本能。這個時候知行就就能合一。

2.知行不能合一的第二方面,被私慾阻斷。

今天中午吃完飯,你突然想看一下書,學習學習上,沒看兩分鐘拿出手機來開始刷抖音,刷著就停不下來了,看書這回事被忘到九霄雲外。等你刷完兩個小時的抖音又覺得有深深的愧疚感,感覺我怎麼會這麼頹廢呢?你也知道看書好看書能夠增長知識,但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就是堅持不下去,被你心中的私慾所阻斷,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天理和私慾,而且天理和私慾在你的內心當中不斷的較量打架,當天理占上方的時候,你就能秉除私慾去看書,當私慾站上方的時候,又去刷抖音去打遊戲,抓抖音打遊戲會分泌多巴胺讓你很爽。

方法論:這時候你需要格物,格除私慾,保存天理。存天理去人慾。

3.知而不行,對你影響不大

假如你和你仇人兩個人站在懸崖邊上,你心裡知道你再往前走到邊上去,你仇人一定會把你推下去,那麼試問這個時候你會往前走嗎?我想絕大部分人不會,為什麼這個時候你知道你立馬就能做到,知行能夠合一,因為這個時候知而不行,對你的影響極大,甚至會讓你沒命。

方法論:知而不能行的時候,就想一下不行的後果,以結果倒逼過程,


知行至善


我不是大師,也只是個王陽明心學的仰慕者。“知”是人天生就存在的分辨是非善惡的良知,“行”是用實際行動去檢驗,兩者是合在一起的一種概念,不是分開來說的,這就是“知行合一”。王明陽心學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

一、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出現。

在1508年,王陽明經過了從立志到學習,從學習到入仕,從入仕到貶謫,從貶謫到悟道,這之間整整經歷了25年,終於在貴州龍場驛突然頓悟,被稱為“龍場悟道”。每一個聖賢在成聖的道路上總是經歷無數的磨練,默罕默德在顛沛流離的放逐過程中才參透了大道,最後創建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的名份,度過無數艱難困苦的歲月,才在菩提樹下悟道,開創了佛教,就連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唐僧,也是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修成正果,少一難都不行,可見成聖的道路多少的艱難。王陽明經過二十五然後的持之以恆的艱苦磨練,終於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這個道理,意思是聖人之道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有自己才能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要遵循自己的良知,就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 的境界。

二、心學第一階段—心即理。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朋友圈馬上都知道他這個偉大的感悟了,便陸陸續續趕到王陽明這裡聆聽他的思想。王陽明對朋友們說:“是非善惡的良知一直存在於我的心中,因此一切的道理都在我的心上,心即理。”朱熹和陸九淵認為通過經書或者靜坐,得到天理,然後才能去實行,知行是有先後順序的,而王陽明則認為知與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那怎麼樣才能做到呢?據此王陽明也給出了方法:雖然通過靜坐得到天理作用巨大,但純靠靜坐還不能徹底根除私慾成為聖賢,而且靜坐有可能引發弊端,走入枯禪之境。於是便提出了方法論,就是在事上練。人須要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才有益處。 事上練,就是要廣泛開展實踐,在紛復的事務中鍛造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以此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這是心學的第一階段。“事上練”是王陽明心學的頂級方法論,它不是陽明心學的補充,而是和陽明心學理論息息相關,渾然一體。事上磨練,練的到底是什麼?很簡單,事上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練心,煉得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三、心學第二階段—致良知。

有了方法論以後,如何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二階段“致良知”。什麼是“致良知”呢?人的意念一經運轉,就會出現善和惡的意念,若不能及時明白和區分它的性質,就會將是非善惡弄的混淆在一起,這樣的話,若想讓意念始終真實純潔,是做不得到,因此想要將意念變的純正,就必須在致知上下功夫。致知就是指達到我本心具的良知,這和孟子提倡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同一種道理。這種知不需要思考和學習,就能知道,因此稱他為良知。良知存在於我們的意念之中,無論它產生的是善念還是惡念,我們心中的良知都會明白,天下一切事,都是良知的事。“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在良知的前面冠上一個“致”字,就恰如其分地點出了核心。

四、心學第三階段—四句教。

什麼是四句教,在王陽明平定廣西的路上,距龍場悟道20年後,王陽明在“心即理”、“事上煉”的基礎上,提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這是王陽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我們簡單舉例說明:我們坐在步行街旁看美女,這時突然發現一個小偷正準備對一位美女下手,我們的心馬上就會靈動起來,這就是“意之動”,它會產生兩種意念,一種是“善”,一種是惡,善的意念告訴我們,一定要去制止這個小偷,這樣才是心中良知的做法,惡的意念告訴我們,小偷偷東西關我什麼事,我只需要在這裡看熱鬧就行了。如何知道哪種意念是善,哪種意念是惡呢,因為我們心中本身就有明辨是非的良知,所以我們能分辨出哪是善哪是惡,因此我們就要去“為善去惡”,我們必須去提醒那個美女或者是制止那個小偷,這就是煉心,將自己的心煉成仁者的心,那樣我們就無敵了。

綜上所述,其實“知行合一”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驗證自已心中的天理,做該做的事,做善良的事,摒棄惡的意念,存天理去人慾,這就是知行合一。


清悠初見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簡單講就是知和行是一件事的不同階段,不是兩件事。

泛泛而談可能不好理解,拿身邊的事情舉例:

1、中學你學習了勾股定理,老師一講你似乎明白了,但是你做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用,或者單個知識點簡單計算你會了,但是幾個知識點混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又懵逼了,這情況是知還是不知?很明顯,你還是不知,沒學會。如果真的知道了原理,你怎麼能不會用呢?不管題型怎麼變,你都一眼能看出這是考的哪個知識點,應該用什麼思路去破解,這才算學會了。啥叫知行合一?學瞭然後去用,就叫知行合一。

2、紅燈停、綠燈行這個曉得吧?你做到了嗎?有交警有攝像頭的時候你可能做到了,沒有的時候你做到了嗎?幼兒園的娃娃都知道的道理吧,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的人有多少?為什麼你做不到?還是內心對此事並未真知,行動才是檢驗知與不知的唯一衡量標準。啥叫知行合一?知道條款並一絲不苟的去執行,就叫知行合一。

3、喝酒不開車瞭解吧?沒有現在的高壓政策的話,你能做到嗎?即便有了懲罰措施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為什麼存在僥倖心理呢?不被抓住就等於沒發生嗎?抓還是不抓或者抓沒抓到是你做不做這件事的判斷標準嗎?知行不是兩張皮,是一件事,你沒做到就等於你不知道。

不再多舉例,生活中實例比比皆是。

多說一句,王陽明講致良知,你所有的行動都在良知指引下,假如你不知道你內心良知真正想要啥,那就分析你自己的行動,看每一件事你是如何做的,你嘴上說玩手機太長時間不好,但還是玩到凌晨一點多,這說明良知認為你嘴上說的是錯的,玩到半夜才是你內心真正的需求。當你的行動總是與嘴上說的心裡想的不相符,那說明良知已蒙塵,該去修煉了,從每一件小事練起,你做的事不說100%,即便能達到50%的知行合一幾率,那你就是個相當了不起的人了。


居高而遠


我很想分享哲學,但哲學是系統的認識,不是一句話可以理解的,故最好是關注一下吧!理論簡單又複雜而重在應用!

知行合一有兩個層面。據我所知,絕對多數人只理解到一個層面。即說到做到,就是理論知識和行為的統一。從這個理解上相當的成功者具備了這個素質,實踐和理論知識的互相幫助,從而得出結論成功的人更重實踐,而不是誇誇其談!

相對於失敗者的認識就是知行合一的另外一個層面。如重言語的人通常是認識不到成功的要素的。故他們也是言行一致的認識,只是認識不到成功才不會行動。相對於這個層面了還有一個意思是言行不一的辯證關係。即通常理解的說一套做一套。我們要看透其本質是內心的認識在行為的統一。並不因為其言語不同就否定了知行合一。這裡有兩個例子,對外表現可以是虛偽,對內表現可以是人格分裂。這裡不包括為行採取的策略。

最後就是任何人都是知行合一的踐行者,此理論是統一於我們每個說的,就是失敗者如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樣。成功是成功的認識,失敗是失敗的認識!

唯一的不同是幾率和能力!至於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論知識知為良知,則有巨大的理論缺陷造就了知行合一理論的虛無縹緲或者難以理解,是另外一個問題。


路上有長生果


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探究的內容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尋求知行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人生痛苦的重要根源是知行不合一:知道的做不到,本來可以做到的卻不知道。

怎樣解決這個人生中的困境?

哲學家們找到了解決這兩大困撓的基本方法,那就是:知易行難,找方法;知難行易,找導師。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果你遇到了這兩大難題,就按上面的方法去嘗試一下吧!

常言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有一個學生是程門後人,他跟我分享了程門兩兄弟分為兩派的故事,程頤一支實踐先知後行,是謂“知行派”;程灝一支實踐先行後知,是謂“行知派”。

王陽明先生對知行合一的最大突破性貢獻就是致良知,因為如果不是良知,知行合一可能會誤入危害人類的歧途。

近代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實踐知行合一的過程中發現行重於知,便把原來的陶知行改為陶行知,被傳為歷史佳話。

知行合一對於人生意義深遠,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入探究箇中奧秘。


寫作與語言密碼


不好意思,我不是什麼大師,我也只是試著把我理解的「知行合一」的意思說出來,不一定對。

其實,就我所瞭解,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揭示人的一種基本行為方式,是客觀事實,所以沒什麼神秘的,每個人做的事情都符合「知行合一」,只是有的人沒意識到而已。

就像王守仁自己常舉的例子一樣,你遇到一個糞坑,心生厭惡,掩鼻疾走。或者,你遇見自己喜歡的女生,心生歡喜,會偷偷看她。

這兩個例子說明,你心生厭惡或者歡喜時,你所變現出來的行為方式跟你內心是對應的。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種。

他還舉過例子,就是關於“孝”。如果你真的孝順,那你所表現出來的,也一定能體現出“孝”。如果你內心沒有“孝”,即使你表現出來孝順父母,那也是不會長長久久的。內心的“孝”是根,表現出來的“孝”就是枝葉。根不穩,枝葉也不會長久。這也是「知行合一」的體現。

看過另一個網友總結「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但是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

其實,這個可以解釋很多事情,比如你讀了很多成功學的書,你就是不能成功。你知道了很多大道理,還是潦倒一生。為什麼?你沒真的理解成功學,沒真理解那些大道理。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再舉個例子,你去學開車,不是學了理論之後,你就會開車了。你不僅需要知道怎麼操作,還需要去實際練習才能真的會開車。

再說一個「知行合一」的例子,杜甫的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大家都懂這句詩的意思。可是為什麼有的會說,你能讀懂詩卻讀不懂詩人?其實,這句詩所表現出來的心情,你是不懂的。“萬金家書”這種心情,你沒經歷過,所以不會懂得。我理解的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種。

如果錯誤,就當我胡說八道好了。有大佬肯教我就更好了。哈哈


用戶6635957324


大道至簡:

知行合一,就是四個字,

但核心是一,知與行為二,

如何合於一?

合於一者何?

一,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

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所以行之者,一也。

一,大體來說是道丶純丶全丶貫丶基等義。

第一個層面:儒家重天,人乃天地和合之靈,人稟天賦,性相近(性本善),才有偏差(得氣之不均),習相遠(繼天性則成賢聖,反之愚不肖)。如良知良能,所謂不學而知不慮而能者,正是乾易知坤簡能之化也,知能即知行,是以合於天地之德,歸於太極之一,

第二個層面:心即理,知即行,皆在於天理之存於心,合一即合於心之理(天),與前面還是一致的。

一個是向外求,一個是向禸求,似乎不同,其實乃一;

知似乎內行似乎外,但是不行非知不知非行,還是歸於一。

違於天理即不一也。



我是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作用在於格物致知,才能知行合一。

事上的事,從根本上講,無所謂對錯!對錯只是人們心中的幻像而已,,也無所謂是非,是非也只是人們某些群體,之間的利益取捨博棄而已。道德是世俗的約定俗成,,,

那豈不是什麼也不是了?

不!人們心中有天生的善,仁,義之內心平衡!也有眼裡的,心裡的事物的客觀規律!和一顆認識和了解客觀世界的心!

六祖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正是以上此意。

四季是輪轉的,白天夜晚是交替的。世間萬物是陰陽對立,相互轉換衍化的。人分大人小孩,男女,年青,年老,至死亡,又出生,,,

人生在世,儒家講仁義禮知信,對國家講忠,對父母兄弟講孝悌。這就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們關係規律!

人有貪嗔痴,有愛恨情仇,有恩恩怨怨!但,這一切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利益交換和利害之取捨關係!人都有所出生,又所環境。這決定了其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眼界,興趣愛好等等,,,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儒家與佛家的,儒化結合體認識論!它缺少道家的,清虛靜氣的,清靜無為的大勢!和從容自然之境!過份的強調,入世,人為之意!這也是明代知識分子,在中華文明認識體系中,前文化傳續斷代後,造成的缺陷的悲哀!

為免,有些急功好利之嫌!這也是明代權貴之鬥爭之現實反映!在王陽明身上之結果,,,

這也是明代滅亡之因索,,,

也就是後面清代漢人士子們心中,隱隱之痛,而不能將之發揚光大!且清庭也不會允許之,,,

反而在日本之社會變革的社會環境中,對其推祟!(日本人不信道教的,他們只有天皇類的神道教。韓國,信道教,但早已變性失數易之理,空有其相,與道家是兩回事)


非才


我們這代人,接受的都是唯物主義的教育。儘管早知教科書及有關評論,都對王陽明的心學定義為唯心論並加以批判過。個人還是對王陽明在中華文化的深度求索精神讚賞有佳,非常崇拜!



忘了那位先賢曾說過,人類有三個主要關係一定要解決:一是人與物質世界,二是人與人類社會,三是人與自已內心。做為一個讀書人,王陽明在歷史上功過是非,歷史自有公論。可他能用有限的生命去求索思考人類的重大問題並有所悟,不管所悟結論是否接近真理與否,還有待在現實社會中繼續檢驗,但其執著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後來人的典範!

最近網上有大量介紹王陽明及其心學的文章,某些網友直接將王陽明吹成千古聖人,五百年獨一無二。 這不嚴謹,有草率對待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聖人標準之謙,也不是客觀公正對待王陽明的應有態度,對弘揚繼承傳統文化不是好事!

世界到底是先物質還是先精神?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大意識形態爭論的焦點,亦是亦非至今還在討論。我們漸且擱置起點和終點,那麼這個世界就是人心靈對物質加精神的訴求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價值所在。

最近網上在熱銷《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在後記中有一段話;"我是用王陽明自己創建的心學來解構他本人的一生,從而得出的結論應該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生存“天理”。因為他說了,人心是古今中外相同的"。學習王陽明及他的心學,學什麼?怎麼學?恐怕直到今 天很多朋友們都和該作者說的一樣,繞著王老先生的心學理論打轉吧?我很贊成作者的觀點——

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理論,而是一個工具而已。

個人對知行合一理解——用禪宗的說法,叫明心見性,立足當下,一切現成,而起心動念;用現在通俗的話說,叫做實事求是,理論連繫實際之近義吧!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但願天下上至君子聖人,下至凡夫俗子,每當起心動念之剎那,尚能“知我心眾心之天成",共同營造更美好人間世界!


夢寄鄉情


不一定按王陽明的思路來解釋知行合一,我認為知是知識是道理,行是做和去做的決心。首先我們要去明白世間的道理,不去弄明白道理就沒有靈魂,世間的道理太多太難,王陽明是聖人還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才弄明白,至於我們能弄明白自然好,弄不明白就去學習,使自己總是處於進步的路上才好。至於行是按照知識與道理規範自己行為,由於懵懂時期養成的壞習慣,在懂得道理以後也很難在行為上有實際行動,何況大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大道的涵義。真知很難,真做更難,知行合一是更不用說的難。然而,如果真的悟了道,就會有對應其意志力的品質來使之行,之所以做不到其實還是因為不懂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知和行是同一境界的兩個表象,它們是合一的。這個東西強求不來,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的緣分來品味人生,而每個人之間又相互影響、關聯,聖者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在這個塔型結構中,每個人因緣分遊走在各個位置,一念放下你就是頂端的聖人,一念貪婪你就是輪迴的旅者,做聖人其實也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