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餌和搓餌有什麼區別?用於野釣如何?

酸酸80


相對於搓餌來講, 拉餌霧化比較好到達底部時,經過上層霧化只有很小的一點餌料粘附鉤上,在釣小鯽魚和輕口魚的時候,效果比較好。

但是拉餌需要一定的開餌經驗。在保證霧化的同時,又要保持附鉤性。

對於拉絲粉的添加,一半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間。

主要是根據水深,水越深比例越大。防止小魚中上層啄食乾淨。

增加更大粘性保留餌料到底。根據使用餌料的特性。

比如說大顆粒餌料和粉狀餌料的比例,酌量添加。

根據比例也要適量添加雪花粉。也可以添加一些留魚的小米,或大顆粒餌料。

搓餌就好掌握一些,根據水流情況,保證搓餌的硬度,或柔軟度。適量添加粘粉。

保證附鉤性就好。拉餌開不好,要麼,絲太多,會擋口。要麼絲不夠,霧化太快,附鉤性不好。

魚鉤到底,鉤上已無餌料。要開好拉餌必須掌握好拉絲粉的比例。霧化,附鉤,適口都要好。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霧化誘魚的效果。拉餌相對於搓餌,重量較輕。

下落滿,鬆散,霧化好,下落過程中,比較比較容易被中上層魚截口。

在雜魚比較多的,水庫,河道。搓餌比拉餌更適合釣底層魚。另外,拉餌比較緊實,霧化慢。

到底之後鉤上,餌料比較多。所以釣大體形魚,永搓餌比較好。

就這兩種狀態的餌料,黑坑和野釣都一樣使用。大概就這樣了。








戶外彬哥


野釣,搓餌的作用跟打窩一樣的。能誘魚留魚,卻大大的減少了中魚率。用不好空軍。

野釣正確的方法是拉餌,重要的是要拉的小。一般野釣鯽魚追求什麼一號鉤,二號鉤,鉤小不檔口。往往忘了拉出來的餌團大小才是重要的。

為什麼說拉出來的餌團才是重要的? 不論一兩的鯽魚。還是半斤以上的鯽魚。一2斤的鯉魚。起初吃食都是從小餌,碎餌開始。有時候你作釣一天,窩裡滿魚你都釣不上來。它還是吃掉下來的小餌。帶鉤成團新餌,碰都不碰。為什麼?不是因為檔口。因為魚很警惕。看下圖

就是用搓餌,平時也能釣上魚。也有幾秒就上魚的。為什麼? 一般情況是底下魚很多。還很餓,搶著吃。還有一種就是這個餌料很熟悉。魚餓的時候,魚成群的時候。你的搓餌,瞬間就散了,霧化了,可能在那一瞬間,好幾條魚吸,在魚吸的過程中,魚身體不動,浮漂信號幾乎看不出來。後面一條魚吞。浮漂是小動作,然後大動作,這一連續浮漂信號其實經歷了好幾條魚。 這是搓餌中魚的一種表現,還有更多的情況。

總的來說,不可能天天碰上好魚群,平時釣魚時間也就兩三個小時的。不要打大窩,窩前期會嚇跑附近單獨的魚。附近要是隻有五六尾,你打個窩,我保證魚全跑。比扔石頭厲害多了。平時搓三四團小葡萄大小誘魚,拉小餌作釣,是最佳選擇,你一定比別人早上魚。

我只是把平時作釣觀察到的講一下,可能還有更多不同水域不同情況。

下圖是我碰到的情況,作釣總共六小時。魚總是用尾巴無數次的把餌料打散了。然後吃的乾乾淨淨。別看圖片餌料這麼少。 滿屏搓餌,全用尾巴掃散吃光。剛剛下去的搓餌,魚嘴碰都不碰。只會尾巴掃,一天下來都沒口。




賢龍可視釣魚


野釣在多數時候都會用到搓餌,拉餌在野釣中適用的魚情相對比較少,更多是用在黑坑和競技比賽中。搓餌和拉餌的主要區別如下:

蓄窩效果區別

拉餌比較小,所以蓄窩效果比較差,使用拉餌必須有其它的補窩手段,否則很難把窩子裡的魚留住。搓餌比較大,所以蓄窩效果比拉餌更好,如果採用搓大的釣法是能夠起到一定的蓄窩效果的。

適口性區別

拉餌體積小而且比重很輕,所以拉餌的適口性比較好,魚只要輕輕一吸就能夠把拉餌吸到口中。但是錯餌體積大,比重大,只有在魚的活性較高,吃口比較生猛的時候才能把搓餌順利吃進嘴。

比重大小區別

拉餌由於比重比較輕,所以使用拉餌的時候鉤餌下沉的速度比較慢,誘魚的效果更好,容易引起魚離底之後接餌。搓餌比重較大,所以使用搓餌的時候鉤餌下沉的速度比較快。

總結:根據拉餌和搓餌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小雜魚鬧窩時適合使用搓餌,因為拉餌沉底的速度很慢,非常容易被小雜魚在半途中截住。使用搓餌就能快速沉底,避免小雜魚在半途中截餌。

(2)魚口快的時候適合使用搓餌,因為魚口快說明窩子裡魚的數量較多,魚會形成搶食的狀態,吃口會比較生猛,所以使用搓餌不用擔心適口性不佳的問題,而且使用搓餌能有更好的蓄窩效果,有助於把魚長久留在窩點裡。

(3)釣大魚的時候適合使用搓餌,因為大魚的嘴大,吃口比小魚重很多,不會出現吃不進嘴的現象,並且釣大魚使用錯餌還能夠有效防止小雜魚鬧窩產生較多的假信號。

(4)冬季釣魚適合使用拉餌,因為冬季水溫較低,魚的活性比較差,吃口會比較輕,所以使用拉餌能夠讓魚更順暢的把餌吸入嘴。


眼鏡哥說魚


小的不才,江湖混名--快樂垂釣丹江口劉小拉,簡稱劉小拉!本地有一點點小名氣!

從我的名字上應該可以猜得出來,我是拉餌釣法的忠實粉絲!

我個人非常推崇拉餌釣法,就像我跟我的釣友們說----拉餌絕對是目前最先進最科學的釣法,拉餌比搓餌的優勢多太多太多!(我知道這句話出來肯定有無數人懟我,但是我只想說你們先看我分析完然後捫心自問有沒有資格懟我)

拉餌和搓餌雖然只是一個上餌方式的區別,但這包涵了配比的變化,調釣方式的區別,靈敏度把握的不同,狀態的差異…………

那麼我來講一下我個人觀點的拉餌比搓餌先進的地方!

我個人意見,拉餌最先進的地方在於我用拉餌可以知道我窩子裡面有沒有魚,什麼魚種,魚層位置!

1/我拉餌下去,沒有口空杆起來之後如果有殘留那麼就證明這一個沒有口的空杆是沒有魚吃的!換句話說就是窩子在這杆拋下去的時間內是沒有魚進來的!

2/我拉餌下去,沒有口空杆起來之後如果沒有殘留那麼證明有魚高位截殺,在鉛墜到位之前已經有魚吃鉤,這時候要根據經驗判斷截口魚種魚情

3/我拉餌下去,有口空杆起來如果有殘留就要根據殘留大小判斷魚種或者蹭線

4/我拉餌下去,有口空杆起來如果沒有殘留就要考慮是不是調校出問題了

5/我拉餌下去有口空杆根據雙鉤的有無殘留+吃鉤頻率來判斷魚層

以上這些,作為搓餌都是沒有辦法做出判斷的。因為搓餌是不能也不會有殘留的(開出帶殘留的搓餌的玩家如果要懟我的話我只能說你是初級玩家)

至於另外的玩法比如打浮打行程打定層打分層這些對於拉餌無壓力的玩法,如果換成搓餌的話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很難做到的!

而且拉餌更多的是動態誘魚,所以基本上能做到全泳層全魚種,這些優勢也是搓餌無法企及的!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在常規釣魚過程中,搓餌釣的個體明顯要大過拉餌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那麼,仁者見仁吧!謝謝



劉小拉專治釣魚網球肘


現在商品餌料很流行,按照狀態一般又分為拉餌和搓餌兩種,這兩種狀態的餌料在使用上都是講究的誘釣合一。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些區別的。


拉餌和搓餌的區別:

1,餌水比例不同。

餌水比例,一般買來餌料袋說明上都會有標識的。搓餌一般餌水比例是1:0.8/0.9。拉餌是1:1/1.2,通過使用不同水的比例來開出不同的狀態。

2,上餌手法不同。

搓餌,顧名思義用手搓好再去掛餌。拉餌是魚鉤放在餌料下,通過不同的角度拉出不同大小的餌團。在上餌速度上比較,拉餌要稍快些。

3,餌料狀態和水中霧化時間上不同。

搓餌的狀態看上去比較夯實,一般呈現水滴或者圓柱形,而拉餌看上去比較鬆軟,狀態不是很固定。

由於加水量的不同致使拉餌和搓餌自重不同,在水中的霧化時間不同,停留在魚鉤上的時間不同,搓餌較拉餌稍長些。



4,餌料用量不同。

這個就好理解了,因為餌料的狀態和自重不同,拉餌要比搓餌省餌料啦!

5,選擇使用上有所不同。

搓餌多用於,流水水域做釣,走水情況下,小雜魚鬧窩時,守大魚時,垂釣水域較深時等情況下使用。

拉餌多用於,“發窩”釣頻率的情況下,釣中上層魚種的情況下,釣中小型魚種時,無走水,無流水的情況下,釣行程時等情況下使用。

野釣如何?

商品餌講究的就是誘釣結合,在水廣魚稀的野外垂釣時很適合的。

隨著商品餌越來越被認可,商品餌和穀物等餌料的結合上越來越廣泛。不管是拉餌還是搓餌,很多釣友在商品餌裡摻加了酒米或者碎穀物顆粒,不但誘魚效果好,還可以很好的留魚的作用。

但凡事有利有弊。比如:魚兒有追逐活餌的習慣,不管是拉餌還是搓餌在這點上,和蚯蚓紅蟲等活餌相比較還是有點欠缺的。

另外,現在很多商品餌裡面的添加劑很多,造成餌料味型不夠自然,在這點上對於習慣自然味型的大魚,倒不如穀物之類的味型好。

寫到最後:

不管是搓餌還是拉餌,在使用上還是有所不同的。不過,現在很多釣友把搓餌和拉餌結合使用,效果也是不錯的。總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吧!發揮這兩種狀態的餌料優勢才是上上選。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籲釣魚謹遵“留大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並分類放置。


石頭煮生活


拉餌和搓餌的區別只是餌料的水比問題,是狀態。無論拉還是搓都可以野釣!只是針對魚的體型不同。

拉餌的優點:

霧化更好!對於小魚種的入口性較好!上餌更快捷,如果有小魚連竿,肯定拉餌更合適。

拉餌料的缺點:

換餌頻率高,易驚魚,不利於作釣大體型魚種!


搓餌的優點:

有一定霧化效果,但是換餌頻率低,餌球較大,更容易中獲較大體型魚。


搓餌的缺點:

不利於釣小魚種,以及快魚。搓餌的上餌時間,要比拉餌更慢,拉白條,釣小魚,都不適合。作釣大鯽魚、鯉魚、草魚等更合適!


現在的餌料,基本都可以做到可拉可搓,只要調節水比就可以,例如,一款餌料1:1的水,就是拉餌。1:0.7,0.8的水比,就可以做搓餌。


野釣主要看你針對的魚種,大魚用搓,小魚用拉。也可以先開成拉餌,快速招魚,如果小魚較鬧的話,就改水比,變成搓餌。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還有不明白的,可以評論留言。


仙客釣魚


拉餌和搓餌是釣魚人常用到的二種上餌方式,它們的製作和用途有一定的區別:

一、在拉絲粉的用量上,拉餌比搓餌用量多;

二、在餌水比上,拉餌比搓餌用水量大;

三、在餌料霧化上,拉餌比搓餌霧化快;

四、在餌團控制上,搓餌比拉餌容易控制;

五、在聚窩效果上,搓餌比拉餌要好;

六、在誘魚效果上,拉餌比搓餌要好;

七、在上餌速度上,拉餌比搓餌要快;

八、在餌料下沉速度上,搓餌比拉餌要快;

九、在魚的適口性上,拉餌比搓餌要好。

野釣時,拉餌和搓餌的選用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釣深水時用搓餌;

二、水流比較急時用搓餌;

三、釣大魚用搓餌為主;

四、釣底以搓餌為主;

五、防止雜魚乾擾用搓餌;

六、釣浮用拉餌;

七、釣雜魚(白條、馬口等)用拉餌;

八、釣小魚以拉餌為主。

釣無定法。在垂釣過程中,對於拉餌和搓餌的選擇和運用要因地制宜。只有善於思考,不斷調整,才能找到合適的上餌方法。願釣友們魚獲滿滿,大鯽大鯉!如果我的回答能給你以幫助,請幫忙點“贊”和“關注”,同時也希望大家參與評論,相互切磋,共同提升。謝謝!


康樂


大家好!我是休閒野釣飛揚。

搓餌和拉餌:

拉餌:

拉餌是在面餌的散粉基礎中加入有黏合作用的拉絲粉,加水調和後的餌料,經過魚鉤在餌團下,抽拉後放在水中膨化後的霧化狀態非常自然,能形成立體式的霧化區,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同時加入有黏合作用的拉絲粉後,增強了面餌在魚鉤上的附鉤性,使面餌不容易從魚鉤上脫落,狀態非常自然的面餌極易被魚兒吸食,所以拉餌尤其在競技比賽中被青睞和慣用,能大大縮短上餌的時間和極大的提高誘魚效果以及中魚率。野釣過程中拉餌誘魚快,留魚持續,中魚率高,常用於魚兒密度大的情況下,有一個缺點就是小魚的搶食,而不容易釣上大魚。

搓餌:

搓餌把摘下的餌團搓在魚鉤上,是為了保持良好的入水狀態,經過搓的餌團入水後,可以快速的下落,到達釣層後不至於沒有多少餌附鉤,根據搓的程度來保持在水中附鉤的時間,搓餌常用於魚兒密度小以及釣深水的情況下。野釣過程中搓餌的優點是附鉤性好,落水速度快,有效的避免小雜魚的搶食,而且使用搓餌容易釣到大魚。缺點就是是霧化效果沒有拉餌好,誘魚效果也沒有拉餌好。

簡單的說,魚兒密度大的情況下使用拉餌可以提高拋竿以及中魚的頻率,多中魚、釣小魚的情況下常用於拉餌;搓餌則被用於魚兒密度小、避免雜魚鬧餌、釣深水、釣大魚的情況下。





飛揚小哥哥566


臺釣傳到大陸的時候,只有搓餌,所以那時候很多人都要專門的練習搓餌的上餌速度。

直到一個大師發現了麵粉中的小麥蛋白可以起到網狀包裹商品餌的作用,從而發明了拉餌。

拉餌一開始的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上餌速度的問題。

所以拉餌對比搓餌最大的優勢就是上餌速度快。方便!!

拉餌對比搓餌有以下優點:

1、霧化效果更好,能更好的誘魚。

2、餌料更輕,適口性好,中魚率更高。方便輕口、滑口魚就食

臺釣在大陸發揚光大,現在基本上野釣大家都是用拉餌,尤其是釣小體型魚,用拉餌的幾率遠遠大於搓餌。

我只在以下幾種情況使用搓餌:

1、釣鯉魚

2、釣大體型魚類

3、水太深

4、走水

5、鬧小魚

1、釣鯉魚

為什麼單獨把鯉魚列出來,因為自然水域中鯉魚多,鯉魚是拱食的,如果餌團太小。比如拉餌,可能吸引不了魚兒的注意力,所以釣鯉魚儘量餌團搓大一點。

2、釣大體型魚類

理由同上,同實可以有一定的效果避免小魚鬧鉤。

3、水太深

拉餌有一個優點就是霧化效果比搓餌好。同時餌料更輕。所以到底的時間更長。可能沒有到底就霧化完了,浮漂就位後可能勾上就沒有魚餌了。這種情況就需要用搓餌了。

一般2.5米深以上的水深我就考慮用搓餌了。

4、走水

走水,用搓餌,因為搓餌的比重大,到底後可以起到一個錨定作用。同時不懼水流的沖洗。留底時間長。

5、鬧小魚

拉餌霧化好,適口性好。小魚鬧鉤起來就很麻煩。這個時候搓大餌可以做到小中取大。以及順利到底水底,直擊底部目標魚。

隨著各大魚餌品牌的發明,現在也有很大的拉大球,可以用拉餌來釣鯉魚。一般野釣我們這邊都是拉餌用得多。

因為方便!!方便!!上餌快,霧化效果好,誘魚好,通過高頻率拋竿,起竿後掉落的餌料可以起到留魚聚魚的作用。


鉤癮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搓餌和拉餌在狀態上有何不同。搓餌的餌水比一般在1:0.6~0.8,拉絲粉相對較少,附鉤性較差,是用手把餌料搓在魚鉤上,上餌速度較慢,在手搓的時候,由於手指的壓力,導致餌料的密度較大,入水後餌料霧化散落較慢。拉餌的餌水比一般在1:0.9~1.1,拉絲粉比較多,附鉤性較強,由於上餌時是把魚鉤放在餌團下方,拉動魚鉤,餌料掛在魚鉤上,上網速度較快,此種上餌方式鉤上的魚餌呈棉絮狀,入水後餌料霧化散落較快。

在野外垂釣時,根據目標魚體的大小不同,我們所使用的上餌方式有所不同。作釣目標魚為大型魚類時,我們通常的上餌方式為搓餌,搓餌可以把較多的餌料包裹在魚鉤上,從而更加適合大魚的進食習慣和進食量。如我們的垂釣對象魚是小型魚類,比如鯽魚時,通常我們的上餌方式為拉餌,由於拉餌呈棉絮狀,入水後霧化散落較快,入口性好,上餌速度快,所以是垂釣小型魚類的最佳上餌方式。



如果垂釣水域的小雜魚鬧窩嚴重時,我們就不能使用拉餌來作釣,因為拉餌的霧化和散落性較好,會進一步加重小雜魚的鬧窩。選擇搓餌來作釣,往鉤上搓餌料時可以稍微用力壓緊,以增加餌料的硬度,減少餌料入水時的霧化和散落,從而有效避免小雜魚的搶食。

在有流水的水域作釣時,搓餌是我們的首選上餌方式,因為搓餌的餌水比較小,用手搓餌料時,相應的把餌料搓緊一些,增加餌料的硬度,可以有效對抗水流的衝擊,提高釣到水底目標魚的幾率。如用拉餌在有流水的水域作釣,由於拉餌呈棉絮狀,散落和霧化較快,在水流的沖刷下,餌料會很快脫落,導致鉤餌分離,會降低魚獲量,甚至空軍。



釣無定律,我們還要在具體作釣過程當中,根據當時的魚情、水情、溫度、氣壓等相關的因素,來合理調整我們的垂釣方式,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魚獲。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釣方式,請在下方回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