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宗皇帝詩詞欣賞(上)


大唐玄宗皇帝詩詞欣賞(上)

[唐] 李隆基 詩詞集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知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歷任衛尉少卿、潞州別駕。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經典詩作欣賞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譯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勞碌奔波,周遊列國,究竟想要做成什麼呢?

如今這地方還是鄹縣的城邑,你終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舊宅曾被後人毀壞,改建為魯王宮。

在你生活的當時,鳳鳥不至,你嘆息命運不好;麒麟出現,你又憂傷哀怨,感嘆世亂道窮。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兩楹間,接受後人的頂禮祭奠,正如同你生前夢境中所見的一樣,想必你也該稍感慰藉了吧。

此詩意在“感嘆”孔子的際遇。全詩以疑問入筆,表現出作者於孔子神像前謙恭行禮,心中感慨萬千,口內喃喃自語的情狀。作者著筆於“嘆”“嗟”“傷”“怨”,寫出了對己對孔子雖“嘆”實“贊”之情,立意集於以“嘆”代“贊”,既表達了自己對孔子一生鬱郁不得志的嘆息之情,又讚揚了孔子“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超凡脫俗的用世精神,發人深省。

此詩用典極多。首聯“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即出自《論語·憲問》:“微生畝問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歟?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疾固也。’”此句本是孔子的憤懣之言,孔子自稱忙忙碌碌,並非逞口舌之長,只是痛恨世人頑固不化,才著書立說,教化世人。作者化用此典故,抒發了自己的無限感慨,像孔子這樣的大聖人,雖終其一生於諸侯之間,勞碌不停,但最終也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作者的同情之心,一覽無餘。另一方面,孔子一生奔波勞苦,為的卻是天下的蒼生,雖屢遭誤解,仍孜孜以求,這又是無比可敬的。因此這一句詩便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功績和高貴品質,也表達了作者對孔子的景仰和欽服。

頷聯承接上句,依舊是引用典故,讚歎了孔子的舊居,孔安國《尚書序》載:“魯恭王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升堂聞金石絲竹之聲,乃不壞宅。”寫帝王諸侯想要擴建宮殿,也不敢妄動孔子的故居。表明孔子的功績即便貴為王侯也望塵莫及,旨在高度評價孔子的尊崇地位。這裡詩人借用此典故以孔子的舊邑故居因為其主人的威望,得以保存至今日,意在側面說明孔子受後世萬民的敬仰,故居尚且如此,何況孔子本人。含蓄、婉轉地表達了自己對孔子的敬重之情。同時,在這裡,詩人委婉地把帝王舉止和孔子功績結合起來,暗示讀者自己也希望入孔子般,承載萬民興衰於雙肩。

詩詞集

1《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2《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3《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譯文

你裝飾珠寶的高高的髮髻,最適合宮中流行的式樣。你的臉龐像蓮花一樣鮮嫩,肌膚白裡透紅散發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畫,天生雙眉入鬢又細又長。

不要倚仗自己有傾國之貌,應該嫁給一個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當青春年少,千萬不要辜負了美好的時光。

這是一首仿效民歌寫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愛的新詞。它強調了愛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選有情有義的郎君來嫁。當然由於封建帝王的審美觀,把一個美女寫得珠光寶氣,宮樣梳妝,脫離了民間姑娘的天生麗質。

上闋集中描寫女子的美豔過人。先寫髮髻,“寶髻”二二字透露出來的是精緻與講究。“偏宜官樣”是側寫其氣質不凡,蓋宮樣髮髻雖時髦好看,但非人人適宜,而詞中女子則天性合適,宛然定製。唐時妝飾風氣往往以宮女為典範,故髮型和服裝的“宮樣”意味著潮流和衛,如劉禹錫《贈李司空妓詩》“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書娘”即是指官樣髮型,而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詩“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屆細長”,韓《忍笑》“宮樣衣裳淺畫眉,晚來梳洗更相宜”則主要指宮樣服裝。

接下寫臉部,視覺上的臉嫩、眉長與嗅覺上的體香,襯托出一個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天教人鬢長”一句極力寫出了女子的天生麗質。這裡雖用了張敞的典故,但並非表現戀人或夫妻恩愛的意思,而是著力表現其超乎尋常的美麗而已。《西廂記》中張生第一次見鶯鶯,就這樣描寫道:“則見她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雲邊。”也是被鶯鶯長長的屑線所吸引。有學者認為“體紅香”一句乃是暗寫楊貴妃,因為《開元天寶遺事》“紅汗”條記載:“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但是否能由此將“體紅香”歸為楊貴妃的專有特徵,卻是要打個問號的。因為從結構上來說,整個上闋都是集中描寫頭部和臉部的裝扮,如果插入一句對身體的描寫,不免使文筆顯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紅妝及脂粉香用於臉部描寫也是常見的情形。

下闋轉入議論。蓋此女子因自恃其過人之艾豔,—般男子難入其眼。但真情可貴,青春短暫,故詞人鄭重勸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腸。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勸,雖有關切,卻無愛戀。

全詞語言生動、流暢,饒有民歌率真風味又不失含蘊。象“蓮臉嫩”的鮮活比喻,“體紅香”的鮮明生動描寫,眉黛的誇張,下半闋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暢,都是藝術純熟的表現。

4《千秋節賜群臣鏡》

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分將賜群后,遇象見清心。

臺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

5《千秋節賜群臣鏡》

瑞露垂花綬,寒冰澈寶輪。對茲臺上月,聊以慶佳辰。

6《過晉陽宮》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餘。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7《喜雪》

日觀卜先徵,時巡順物情。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8《同劉晃喜雨》

節變寒初盡,時和氣已春。繁雲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颯颯飛平野,霏霏靜暗塵。懸知花葉意,朝夕望中新。

9《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

節變雲初夏,時移氣尚春。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10《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澗泉含宿凍,山木帶餘霜。

野老茅為屋,樵人薜作裳。宣風問耆艾,敦俗勸耕桑。

涼德慚先哲,徽猷慕昔皇。不因今展義,何以冒垂堂。

11《野次喜雪》

拂曙闢行宮,寒皋野望通。每雲低遠岫,飛雪舞長空。

賦象恆依物,縈迴屢逐風。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豐。

12《送張說巡邊》

端拱復垂裳,長懷御遠方。股肱申教義,戈劍靖要荒。

命將綏邊服,雄圖出廟堂。三臺入武帳,八座起文昌。

寶胄匡韓主,華宗輔漢王。茂先慚博物,平子謝文章。

盡節恢時佐,輸誠禦寇場。三軍臨朔野,駟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雲臺先著美,今日更貽芳。

13《軒遊宮十五夜》

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關外長河轉,宮中淑氣遲。歌鐘對明月,不減舊遊時。

14《幸蜀西至劍門》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15《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草依陽穀變,花待北巖春。

聞有鵷鸞客,清詞雅調新。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16《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遊。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17《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

地有招賢處,人傳樂善名。鶩池臨九達,龍岫對層城。

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鳳樓遙可見,彷彿玉簫聲。

18《觀拔河俗戲》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19《答司馬承禎上劍鏡》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鑑表容質,佩服為身防。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20《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

乾道運無窮,恆將人代工。陰陽調曆象,禮樂報玄穹。

介冑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談延國輔,詞賦引文雄。

野霽伊川綠,郊明鞏樹紅。冕旒多暇景,詩酒會春風。

21 傀儡吟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22 送胡真師還西山

仙客厭人間,孤雲比性閒。話離情未已,煙水萬重山。

23 溫湯對雪

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慘烈。

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

24 題梅妃畫真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25 幸鳳泉湯

西狩觀周俗,南山歷漢宮。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聖功。益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鳴岐鳳,誰矜陳寶雄。願將無限澤,沾沐眾心同。

26 送賀知章歸四明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僚悵別深。

27 遊興慶宮作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

萬葉傳餘慶,千年志不移。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

鼓吹迎飛蓋,絃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

28 賜道士鄧紫陽

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

29 過老子廟

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

30 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

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

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復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31 春中興慶宮酺宴

九達長安道,三陽別館春。還將聽朝暇,回作豫遊晨。

不戰要荒服,無刑禮樂新。合酺覃土宇,歡宴接群臣。

玉斝飛千日,瓊筵薦八珍。舞衣雲曳影,歌扇月開輪。

伐鼓魚龍雜,撞鐘角牴陳。曲終酣興晚,須有醉歸人。

32 早度蒲津關

鐘鼓嚴更曙,山河野望通。鳴鑾下蒲坂,飛旆入秦中。

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春來津樹合,月落戍樓空。

馬色分朝景,雞聲逐曉風。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33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樓下風光晚,城隅宴賞歸。

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

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別賞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34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眷言思共理,鑑夢想維良。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誦論,阡陌勸耕桑。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跡易見,安貞德自彰。訟獄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惸且存老,撫弱復綏強。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

35 鶺鴒頌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

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

爰遊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36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天地猶驚否,陰陽始遇蒙。

存貞期歷試,佐貳佇昭融。多謝時康理,良慚實賴功。

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

英髦既包括,豪傑自牢籠。人事一朝異,謳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離宮。雁沼澄瀾翠,猿巖落照紅。

小山秋桂馥,長坂舊蘭叢。即是淹留處,乘歡樂未窮。

37 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赤帝收三傑,黃軒舉二臣。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子房推道要,仲子訝風神。

復輟臺衡老,將為調護人。鵷鸞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觴連北斗醇。俾予成百揆,垂拱問彝倫。

38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謁灊山仙祠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採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39 送趙法師還蜀因名山奠簡

道家奠靈簡,自昔仰神仙。真子今將命,蒼生福可傳。

江山尋故國,城郭信依然。二室遙相望,雲回洞裡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