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沒有除掉張廷玉?

夢幻之星V


雍正帝是清朝歷史上非常重視加強皇權的一個皇帝,因此在年羹堯和隆科多威脅到他的皇權統治的時候就被毫不猶豫的幹掉了。而張廷玉之所以能一直得到雍正的信任和恩寵,甚至成為清朝唯一能夠享太廟的漢臣,千戶君在瞭解了張廷玉的生平和看過《雍正王朝》以後,認為歸根到底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個人方面—恩師之子,關係近;學問優長,有才幹;為人謹慎,知帝心

張廷玉的父親是在有名的“六尺巷”典故的主人公張英,同時也是雍正的恩師,在感情上來說和雍正比較親近。而且張廷玉很有才學,雍正每次口授旨意,他當場可以草擬出來,即便每天十數次也是一樣,可見他的文思敏捷超乎常人。最關鍵的還是張廷玉為人謹慎,能夠洞悉帝王心術。在康熙朝的時候,他持身甚正,沒有參與到皇子爭奪帝位的黨爭之中,到了雍正繼承皇位的時候就對他青眼相加。再加上雍正上位以後,大力加強皇權統治,排除反對勢力,下達的政令張廷玉全部承命應辦。雍正自己也說“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沒有分離過。我和你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由此可見張廷玉深知帝心,甚得雍正的器重。

二、治國方面—順應帝命,加強皇權;改革弊政,造福百姓

雍正在即位初期皇權不穩,為了加強皇權,建立自己的核心勢力,重用張廷玉可以依靠他的漢臣身份以及他的學識權威,拉攏有用之人,為他所用。張廷玉瞭解雍正心思,後來還完善了奏摺保密制度和建立軍機處,大大加強了皇權統治和君主權威。同時,他還向雍正建言實行保甲法,安撫流民,寬限賦稅,整頓刑律等一系列造福百姓的政策,都得到雍正同意,大大維護了社會穩定,進一步鞏固皇權地位。

綜上所述,千戶君認為和雍正結下深厚“革命友誼”、忠心耿耿維護雍正皇權統治的張廷玉沒有也不會被除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有更多觀點的小夥伴,歡迎留言評論。認同千戶君觀點的小夥伴也可以留言點贊關注轉發哦,Thanks♪(・ω・)ノ!


蕭千戶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堯和柯隆多,為何沒有除掉張廷玉?關於這個問題小姐姐先給大家透漏三點原因,然後咱們再詳細解說。

1,張廷玉身為文臣,不像年羹堯和隆科多一樣擁有實權,手握重兵。

2,張廷玉之父是雍正的師傅,在身份上,張廷玉算的上為親信之人。

3,張廷玉自身勤勤懇懇,對雍正忠心耿耿,又不恃寵而驕。



從康熙在世時,張廷玉就已經展現了自己的才能,開始嶄露頭角了,到了雍正皇帝繼位的時候,更是深受重用,還曾被雍正立詔宣佈死後可以享有太廟,是清朝唯一一個可以擁有自己太廟的漢人,由此可見他的受寵程度了。至於自己為什麼會如此受皇帝寵信?其實,張廷玉自己已經有答案了。


張廷玉曾在《澄懷主人自訂年譜》中記述了雍正皇帝相中他,並對他寄予厚望的原因:一,“氣度端凝、應對明晰”,有才幹,其實就是指張廷玉學識淵博,氣度不凡,有謀略,有才幹;二張廷玉為張英之子,而張英曾教習雍正四書五經,為其師傅,所以,張英對雍正來說是一個可以為之重用的難得的貼己之人。而雍正能登基為帝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登基後的雍正就開始大力扶植自己的勢力,培養親信,而在這時,張廷玉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總的來說,張廷玉後來能步步高昇,並一度成為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全是賴於雍正的一手栽培。


(張廷玉劇照)

儘管張廷玉深受重用,但並沒有因此恃寵而驕,作出不恰當的舉動來,這一點從雍正對其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雍正可是在九子奪嫡中獲的勝利的那一個,對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使用的手段都相當殘酷,可以說是一個殺伐決斷,心狠手辣之人,眼中也是容不得半點沙子,在這樣一個人的手底下討生活,可以說容易也可以說不容易。一方面,雍正對那些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還是不錯的,看初期的隆科多和年羹堯的待遇;另一方面,雍正眼裡又容不得沙子,是不可能允許有功高震主的人出現的。看隆科多和年羹堯後來的境況。


(年羹堯劇照)

而張廷玉這個人,雍正卻對其十分的好,要不然也不會在臨終前選派他輔佐新帝。據史料記載,雍正帝在臨終前,命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顧命大臣在古代是指帝王臨終前託以治國重任的大臣。也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其權勢應在當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而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做事也都比較小心謹慎。除此之外,雍正還留下遺詔許張廷玉在百年之後配享有太廟。

再對比下年羹堯和隆科多,他們雖然都是輔佐雍正登基為帝的肱骨之臣,可後來卻仗著自己是有功之臣而為非作歹,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況且他們手裡還把有重兵,雍正皇帝自身疑心也比較重,他們兩個還不知道收斂自己。

所以他們的存在嚴重威脅著雍正的皇權,還有就是他們跟隨雍正多年,知道他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雍正就殺了他們滅口。


小姐姐講史


我是飛越滄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雍正其實並不是個殺人狂魔,他統治時期強制執行的官紳一體化,讓官員、士紳們也要納稅賦服徭役,這得罪了許多讀書人,因而被這些讀書寫文章的群體妖魔化,以致留給後世人的形像並不是太好。

雍正雖被稱為冷麵君王,卻是個容易真情流露的人,他對待年羹堯、張廷玉的一些行為,是歷代君王所沒有過的。他的真情流露出來實在容易讓人肉麻。

年羹堯和隆科多從寵臣紅人最終禍至而身死,更多原因還是他們自身出現的原因而導致的。

第一寵臣年羹堯,不作死便不會死

年羹堯是鑲白旗人,在康熙朝時就被康熙賞識,並被納蘭明珠拉攏,成為明珠的孫女婿,幾乎成為八爺黨。在康熙後期,年羹堯率軍平定西藏和青海的叛亂,成為手握重兵的封疆重臣。。

年羹堯逐漸成為四爺黨是在康熙四十八年,這一年,康熙把鑲白旗劃歸雍正下屬,並在康熙五十年時,把年羹堯的妹妹嫁與雍正為側福晉,有了這雙重關係,年羹堯才正式成為四爺黨。

由於有了年羹堯這樣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支持,雍正在九子奪嫡的激烈競爭中也是有了底氣,在登上大位時,也才能從容的瓦解異己力量。雍正對年羹堯也是寵幸有加,聖眷不斷,先是任川陝甘陝總督,又是封撫遠大將軍,一等公爵,太子太保,年家一大家子都被封了爵位,而年羹堯也是成了西北名符其實的土皇帝。

雍正大小事都要和年商議,西北地區上至總督下至知縣的官員任免都是徵詢年的意見。年有個頭疼腦熱,雍正不惜千里之外,都時常下諭派人去問候賞賜醫藥,有了好吃的,像荔枝,為了讓年吃到新鮮的,都命快馬運送到西北給年羹堯品嚐。甚至不怕肉麻的說道,“要我如何來疼你”,還感嘆沒能擁有十個像年羹堯這樣的人來幫自己治理天下,雍正甚至還在諭中說,“希望能和年做個君臣相互知遇的千古楷模,”

在雍正幾乎沒有下限的恩寵下,年羹堯卻是越加的狂妄而不知收斂,在西安行轅的時候,年羹堯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竟然大搞排場,吃飯的時候稱“用膳”, 給人東西叫“賞賜”,而且轅門和鼓廳居然還畫上了龍的圖樣,連總督、巡撫迎送他都要跪拜。

在他回京述職時,雍正用高規格來迎接他,文武百官不僅出城郊迎,而且王侯以下官員都要跪迎。年羹堯騎在馬上對百官是眼睛都沒掃一眼,只是對向他行禮的王公們微微點了點頭。見了雍正也是大馬金刀的坐下,毫無君臣之禮。

雍正對年羹堯的狂妄是一再容忍,也在給年羹堯的諭旨中不斷提醒和警示,年羹堯對雍正的警示視若無睹,仍然我行我素,不守人臣之禮,最終雍正忍無可忍,抓住年在上表中顛倒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以藐視君上為由開始懲治年,最後調憑為杭州將軍,最後下獄賜自縊而死。年的死更多的是自己在作死。

隆科多之死,與年羹堯有些類似

隆科多,一等公佟國維第三子,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從給康熙當侍衛起家,先是被授為一等侍衛,又被提拔為鑾儀使,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在康熙五十年時,被任為步軍統領,掌握北京的警衛力量。

隆科多並不像年羹堯那樣早早的就是四爺黨成員,反之,他一直是遊離於四爺黨之外,直至康熙去世前一刻才成為雍正的支持者。隆科多由於掌握的是京師的兵權,也一直成為各爭嫡派系爭取拉攏的對象,而隆科多也一直是持璧而估的態度。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也。”

這是雍正即位之初寫給年羹堯的硃批,由此言語可見,連雍正自己都不知之前隆科多會擁立自己。

在康熙死後,隆科多宣佈的康熙遺詔,由雍正繼承大統,這才結束了奪嫡大劇。外有年羹堯,內有隆科多,都是手握重兵之人,才讓雍正得以壓服諸派不服的勢力,得以坐穩皇位。

隆科多擁立雍正登位後,雍正也是投桃報李,封他一等公爵,加太子太保,總理事務大臣。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還在對他的詔書中,親切的稱呼其為舅舅,這也是開了諸朝皇帝對外戚之先河,可見隆科多之受寵幸,成為和年羹堯一樣炙手可熱的寵臣。

但一切在雍正三年風雲突變,隆科多開始失寵,先是罷免了他的步軍統領,接著又是削去太保及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職,到雍正五年時,最終被幽禁於暢春園旁,一年隆科多便幽憤而死。

雍正處置隆科多,在於隆科多和年一樣,得寵後也開始恃寵而驕,專橫妄為起來,吏部司官對他“莫敢仰視”,唯命是從,以至於時人稱由他主持的銓選為“佟選”。 在清算“八爺黨”的問題上,隆科多為與他交好的人開脫,這讓雍正極為不滿。在年羹堯獲罪被調任杭州將軍時,隆科多又與年有暗地勾連的舉動,這讓雍正更是大怒。

隆科多甚至有參與弘時與弘曆的太子之位之爭,這是觸了雍正的大禁。這也是隆科多從寵臣一舉成為棄臣的原因。

反觀張廷玉,為人臣楷模,知進退懂收斂

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是雍正的老師,這也讓他們的關係更為親近,張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進士,在康熙朝時就受到賞識。雍正繼位後,對這位能臣也是寵幸有加。先是提攏為禮部尚書,又調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

雍正帝在臨終時,任命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還遺詔,讓張廷玉有配享太廟,這可是終清一朝,唯一享此殊榮的漢臣。

張廷玉與年羹堯、隆科多同為雍正時的寵臣,不但完滿度過雍正一朝,在雍正臨終時還受重託,享受到更隆重的恩賜,這是因為他懂得收斂知道為臣之道,知道如何迴避君王的猜忌。

首先,張廷玉能夠完滿的配合雍正的工作,雍正為政時細緻繁瑣,對文字工作也要求極高,張廷玉又是個出色的文秘高手。由於工作配合融洽,君臣感情關係也好,一次張廷玉生病,休息了兩時,病好後進宮,雍正對近侍說,“你們知道朕連日臂痛嗎?”近侍一臉懵逼,雍正解釋道,“

大學士張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這不就是我臂痛嗎?”。雍正這種真情流露,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都有過。這也說明,雍正對身邊的近臣還是很交心的。這就要看這些得寵的近臣會不會處理好這種關係了。

在雍正十一年時,張廷玉回家省親,走了幾天後,雍正就開始想念張廷玉,寫信給他說:“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沒有分離,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

雍正和張廷玉的關係確實是超超了一般的君臣關係。

而張廷玉也很是知道進退,做人是一向謹小慎微,不事張揚,他這種性格也很合雍正之意。他的大兒子張若靄考取了一甲三名探花,張廷玉卻請求雍正降低其兒子榜上名次。他的理由是“天下人才眾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應占天下寒士之先。”雍正聞後自是龍心大悅,讚賞張廷玉的高風亮節。

一次,雍正突然要賞給張廷玉兩萬兩銀子,張廷玉連忙跪倒謝恩辭謝,雍正卻頗動感情地說:“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領賜勿謙。”在拉幫結派走門串親混雜的朝廷關係中,對張廷玉的評價是,在朝中多年“無一字與督撫外吏接”。

這樣的張廷玉,對自己毫無妨害,又怎會讓雍正去處置他呢?


飛越滄海新史觀


做人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

在雍正做皇帝的13年當中,年羹堯和隆科多一直為他盡心盡力。但是由於兩人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使得雍正覺得這兩個人如果不除的話,肯定會威脅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就將兩人除掉了。但張廷玉卻躲過了一劫,這到底是為何?

小心翼翼,做事謹慎

有關於張廷玉是否觸動了雍正的逆鱗,想必大家也不太清楚。但是他這個人是特別謹慎的,特別是一件事兒,乾隆對於他有點不太喜歡,於是就派人搜了他的家,看一看這個文人有沒有寫什麼不滿的東西。結果最後什麼都沒有發現。所以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辦事兒特別小心。

出身低微,沒有勢力,可放心的用

他這個人是漢族人,在當時社會地位很低。無論他作為一個文人怎麼厲害,但是還是不能比得上旗人出身的將軍。還有就是對於雍正而言的話,這樣一個人可能說得上是一個好幫手,況且他又不會帶兵打仗。所以也就放過了。

恪守禮法,遵守為臣之道

他作為一個漢族臣子,在康熙39年的時候中了進士,後來就一直小心翼翼的再給皇家做事,所以想想看,他在康熙雍正身邊都做過事。所以也算得上是一個老臣。並且他也沒有做過什麼犯上的事,所以雍正對於他還是很喜歡的。

雍正之所以殺了年羹堯和隆科多,主要還是兩個人得意忘形,漸漸忘了自己是誰。張廷玉之所以能安穩的活下來,除了小心之外,最主要的是不會做越矩的事。


說古明今


真是歷史上的張廷玉在康熙年間的地位並不像電視劇《雍正王朝》所描述的那樣,是什麼上書房大臣。實際上,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張廷玉的身份還僅僅是一個吏部左侍郎,副部級官員。加之又是漢臣,其實際擁有的權力其實非常有限,壓根兒就沒有資格涉足儲位之爭。張廷玉的真正發跡,其實是從清世宗(雍正)即位之後才開始的。



張廷玉,康熙十一年生於北京,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二十八歲的張廷玉以進士身份入仕。此前一年,其父張英正式成為文華殿大學士,位列宰輔。但是,康熙四十年,張英便以年邁多病自請致仕,退休了。之後張廷玉一直在中樞系統工作,充當秘書之類的角色。康熙五十五年,四十四歲的張廷玉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成為副部級官員。之後,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張廷玉一直在禮部、刑部、吏部等多個部門的副職上輪轉,始終沒能更進一步。



但是,多年中樞系統的秘書生涯練就了張廷玉過硬的文案功夫,成為了其後來發跡的優勢之一。據說,張廷玉每每代筆擬旨,皇帝隨想隨說,內容非常散、亂,且以白話為主。但是,張廷玉憑藉過硬的文案功夫,通常情況下,皇帝的話剛說完,張廷玉以正式行文的格式擬出的聖旨也已經寫完了,而且幾乎全部都合乎皇帝的心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來的。



正因為這過硬的文案功夫,張廷玉最終進入了剛剛即位的雍正眼中。加之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和雍正又有師生之宜,張廷玉的性格也非常對雍正的脾氣。而且,張廷玉也的確有兩把刷子。因此,雍正即位之後對張廷玉大加重用。最終,張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學士,位列宰輔。並且成為了清朝最早被授予伯爵的文臣之一(清初,文臣授爵者很少,且爵位偏低,就連范文程這樣的文臣領袖最終也只是得到了精奇尼哈番,也就是子爵的爵位),而且還成為了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到這裡提問中的問題就明瞭了。為什麼雍正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卻沒有除掉張廷玉。因為雍正初年,張廷玉的地位並不高,而且也沒有涉足康熙末年的儲位之爭。正是雍正對他的重用,才使得後來張廷玉成為了文臣領袖之一(另一位是滿洲官員鄂爾泰)。那麼,雍正為什麼要除掉張廷玉呢?雍正之所以除掉隆科多和年羹堯,說到底還是他們手中握著兵權,加之位極人臣的地位和高調的行事風格,已經對皇權造成了掣肘、甚至威脅。張廷玉作為文臣,首先手中根本沒有兵。而且,張廷玉從事的基本還是中樞系統的文職工作,對雍正的皇權非但沒有產生掣肘和威脅,反而起到了幫助和補充作用。試問,雍正為什麼要除掉張廷玉?



再者,張廷玉和另一文臣領袖鄂爾泰一直面和心不和,漢臣和滿臣以二人為中心,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黨爭之勢,而這一點正好可以達到中樞權力平衡的作用。如果雍正除掉張廷玉,必然會使得鄂爾泰一家獨大,這絕對不是雍正願意看到的。那麼,雍正就更沒有除掉張廷玉的必要了。



此外,張廷玉在雍正朝的十三年裡,是非常低調的。否則,以雍正的性格,張廷玉如果過於高調的話,是很難生存下去的。但是,雍正去世之後,形勢急轉直下,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清高宗(乾隆)對於張鄂黨爭本就反感,加之老臣當權已然對乾隆的權力造成了掣肘。張廷玉最終還是遭到了乾隆的無情清洗,被乾隆折騰得死去活來,甚至罷免了雍正賜給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但是,乾隆對張廷玉過往的功績應當說還是認可的,整歸整,卻沒有要了他的老命。而且,張廷玉死後,乾隆最終還是給了他配享太廟的殊榮。


農民工歪說歷史


雍正皇帝之所以收拾年羹堯和隆科多,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這兩人都威脅甚至險些動搖他的統治利益。保留張廷玉,亦是為了自己和大淸的江山社稷。

張廷玉,大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他進士及第四年以後,就入值南書房,進入了國家的權力中樞,可謂仕途順遂,扶搖直上。當然,張廷玉之所以官運亨通,肯定得益於他的大學士老爹張英,但也不完全是,自身卓越的才華才是他的制勝法寶,畢竟是國家的中樞機關,沒有兩把刷子,只是拼爹肯定不行。

張廷玉不僅才能突出,為人還很低調,從不結黨營私,貪汙腐敗,一腔熱血撲在了朝政上。這個優秀的品質被雍正皇帝高度讚賞,稱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次張廷玉請了病假在家休息,雍正皇帝對身邊的太監說自己的胳膊有些疼,太監問是不是風寒所致,雍正說是因為我的左膀右臂張廷玉病了,所以我的胳膊感覺有些疼。一件玩笑之事,可以看出,兩人除了冷冰冰朝堂之上的君臣關係,內心應該是惺惺相惜的。

這樣低調又有內涵的張廷玉,雍正皇帝肯定是要大用特用的,當然他也沒有讓雍正失望。八王議政逼宮的時候,要不是張廷玉據理力爭,雍正險些下不來臺。他在軍機處改革、賦稅改革等方面也是功勞卓著。

這樣一個為了大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重臣,於公於私,雍正皇帝也不會除掉。


斜槓小石


雍正殺掉年羹堯和隆科多,不能看作是簡單的“卸磨殺驢”,在一定程度上年羹堯和隆科多“咎由自取”。

年羹堯和隆科多可以說是雍正能夠順利繼承皇位的兩位最大功臣。

先來說說隆科多。

毫無疑問,隆科多的功勞絕對是要排第一位的。隆科多作為康熙的外戚,同時在當時擔任著九門提督的職務。康熙去世之時,在康熙身邊陪同的人員中,只有他不是康熙的皇子。而就在康熙去世後,隆科多隨即關閉九門,在北京實施戒嚴長達七天時間。

要知道,康熙去世的時候,雍正正在天壇祭天,從雍正得知康熙去世的消息,到雍正來到暢春園,中間憑空消失了十多個小時,在此期間,只有隆科多能夠順利出入皇宮和暢春園,而康熙臨終的安排也只有他知曉,將這些結合在一起就不難發現,之所以雍正登基能夠留下如此眾多的歷史謎團,答案實際上全部都在隆科多身上,也就是說,不管雍正是“遵詔繼位”、“矯詔篡位”還是“無招奪位”,決定性的因素完完全全都歸結於隆科,因而隆科多說是雍正繼位的第一功臣,一點不為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登基之後稱呼其為“舅舅隆科多”,更是將其評價為“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

年羹堯作為雍正的藩邸舊人,又是雍正的大舅哥,從一開始就站在了雍正一邊。而在康熙去世的時候,身為陝甘總督的年羹堯極大的牽制了出任“大將軍王”,在西北統領十萬兵馬的十四阿哥胤禵,進而幫助雍正穩定了外部局勢,也藉此成為了雍正繼位的大功臣。

而年羹堯對於雍正最大的貢獻在於,在雍正剛剛繼位時,青海的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年羹堯前後用時三個多月的時間,已非常小的消耗和代價平定了叛亂,幫助雍正穩定了皇位,雍正也同樣把年羹堯稱為自己的“恩人”。

而隆科多與年羹堯被雍正所殺的原因,也幾乎是如出一轍。

首先是居功自高,目無君主。

隆科多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雍正皇帝的“舅舅”,不僅一次的炫耀自己在雍正登基之時發揮的作用,甚至還把自己比作諸葛亮,來炫耀自己的功勞。

年羹堯也是把自己當成了雍正的“恩人”,且不說“用膳”、“翻牌子”這些在《雍正王朝》劇情中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確有其事,他甚至在雍正面前盤腿打坐,完全沒有把雍正放在眼裡。

其次是二人結黨營私,把持朝政。

兩人逛街黨羽,並且利用雍正皇帝對於他們的信任與器重,控制官員的任免和升遷,進而有了朝中六部官員的“佟選”,以及地方官員的“年選”。

再次就是貪汙腐敗,網羅財富。

隆科多和年羹堯此時已經是非常的貪婪,不僅貪汙腐敗,收受賄賂,並且生活奢靡,鋪張浪費,引得雍正對於二人的極大不滿。

由於年羹堯和隆科多的行為直接是在挑戰皇權,挑戰的是雍正作為帝王的威信,功高震主,只知進而不知道退,落得問罪被殺的結局,也就在所難免。

歷史上的張廷玉,在康熙朝時期以及在雍正朝初年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年羹堯和隆科多。

張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進士,與年羹堯是同一年考中,並且同年羹堯依靠父親年遐齡的背景進而立足於朝堂的情況類似,張廷玉最初也是因為他的父親張英的關係,逐步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開始擔任六部官員。

但是與此時擔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以及擔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相比,張廷玉是地位和影響力還是非常的有限,根本沒有辦法左右“九子奪嫡”的進程。

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登基之後,雍正內閣總理事務大臣,掌握核心權力的是怡親王胤祥、滿洲首席大學士馬齊、八阿哥胤禩以及隆科多。張廷玉是在八阿哥胤禩、隆科多、年羹堯等人先後被處死,馬齊被雍正攆走之後,才開始崛起,並且真正為雍正所重用是要到雍正成立軍機處之後。此時的張廷玉充分發揮了其在文秘專業上的過人之處,為雍正所倚重,成為了雍正的股肱之臣,進而在雍正去世前,不僅安排其成為乾隆朝的輔政大臣,委以“託孤”重任,還賜予了其配享太廟的殊榮,成為大清王朝歷史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漢族官員。

張廷玉在康熙、雍正兩朝為官謹慎,勤政清廉,因而不僅沒有為雍正所記恨,反而受到了極大的信任與重用。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張廷玉在乾隆朝受到了乾隆皇帝瘋狂的打壓,最終淒涼而終。

作為漢族官員的代表與領袖,張廷玉在乾隆年間也開始與鄂爾泰為首的滿洲官員進行黨爭,而乾隆皇帝在鄂爾泰死後,為了加強自身的權力和影響力,開始瘋狂的打壓張廷玉。

在張廷玉請辭回鄉之後,張廷玉依然沒有逃過乾隆皇帝的打擊,自己也受到學生的牽連,為乾隆抄沒家產,最終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張廷玉病死在家中,享年八十四歲。乾隆帝最終還是遵照雍正皇帝的遺詔,命張廷玉配享太廟,也算是對張廷玉以及他的父親雍正皇帝有個交代。


雍親王府


不需要啊。

不管年羹堯還是隆科多,共同特點就是掌握軍權的權臣。張廷玉只是一個漢族官員,毫無兵權在手,只是擔任大學士時間長,在漢族進士出身的官員中有影響力而已。

年羹堯隆科多還涉及更深層次的東西。

雖說一般認為雍正是正常繼位,但雍正在處理八阿哥九阿哥過程中,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肯定參與了,知道很多宮闈秘密。所以不能留隆科多的性命。

年羹堯在擔任撫遠大將軍後,聽命壓制十四舊部,本人驕橫跋扈,貪汙截留軍餉,任人唯親,令雍正起了殺心。

重要的是,張廷玉很聰明。當然,乾隆時期的時候,張廷玉為了配享雍正廟的機會三番五次地提示乾隆——或者這也是張廷玉想故意激怒乾隆,好早點安然退休。


四川達州


雍正帝又怎麼會除掉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不結黨又低調做人的張廷玉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之所以被殺,是因為恃寵而驕,威脅皇權,犯了皇帝的底線。怎麼回事?



1、隆科多

隆科多是雍正帝的舅舅,又是九門提督,相當於北京城的衛戍司令。在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奪嫡”中,隆科多是支持四爺雍正帝上位、有擁立大功的功臣,所以,深受到雍正帝的寵信。



雍正帝不僅直接親切的喊隆科多為“舅舅”,而且予以顯赫地位、高官厚祿,以及各種榮譽,物質上精神上的都沒有虧待他。從合眾表現來看,雍正帝還是很感恩這位曾經助自己登上皇位的舅舅的。

怎奈隆科多恃寵而驕,飛揚跋扈,縱容家人作惡,劣跡斑斑,已觸犯了雍正帝的忍耐底線。這樣一來,只能把大恩弄成了大仇,任你隆科多有天大的功勞,最終也會被衝散的無影無蹤。

2、年羹堯

年羹堯,與隆科多有很多類似之處。年羹堯,官拜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曾是雍正帝最得力的左膀右臂,紅極一時,非常受雍正帝寵信。



原因也是在“九子奪嫡”中,作為雍正帝的鐵桿親信,手握重兵的年羹堯,是雍正帝順利即位的有力後盾。同時,也是監視與制衡“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軍事力量的有力保障。

雍正帝時期,年羹堯可以說權勢熏天,總督川陝地區,負責西北諸省的軍政要務,有權自行選拔任命官員(時稱“年選”),並且有時還插手其他外省的官員任命,任用親信,可謂軍政民一把抓,已是名副其實的“西北王”了。

雍正帝本想和年羹堯“做一會千古君臣典範”,怎奈年羹堯也犯了恃寵而驕的毛病,在西北大搞個人權威,擅作威褔,生活奢靡無度。據說蒙古王公、地方官員,都必須要跪地迎接年大將軍。



年羹堯還專門搞了自己的廚師團隊,白菜只吃菜心那一點,其餘的全部扔掉。並且就連在雍正帝面前彙報工作時,也是君前多有無禮,跋扈之態溢於言表。

同時,年羹堯的奢靡無度,也與雍正帝的厲行節儉相違背,並且年羹堯飛揚跋扈、不知收斂、招搖過市、越權行事等種種,已觸犯了雍正帝的皇權和帝王尊嚴。那麼,死也是他自己作死的。

3、張廷玉



張廷玉是三朝老臣,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張廷玉是個漢臣,同時也是唯一配享太廟的漢人。張廷玉在雍正帝時,才真正成為股肱之臣,是雍正帝倚重和重用的心腹大臣。

張廷玉對雍正忠心耿耿,同時也是雍正帝很多新政舉措的擁護者和執行者。可謂一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受到雍正帝的高度讚揚和寵信。所以,雍正帝允諾張廷玉,死後可配享太廟。這是當時清朝人臣的莫大榮譽了。

在雍正朝的科場舞弊案中,皇帝出題被洩露,雍正帝一怒之下殺了張廷玉的弟弟主考官張廷璐,而對張廷玉也只是責備和訓示(也有警告張廷玉不要結黨擅權之意),可見雍正帝對張廷玉的倚重和感情。

張廷玉是雍正帝的堅實擁護者,為人收斂低調。同時張為漢臣,雖身居高位和中樞,但從未結黨也不擅權,不存在黨朋之禍,而且對雍正帝是死心塌地,雍正帝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殺他。


峰子奇觀


首先雍正皇帝又不是瘋子,其次收拾張廷玉的不是雍正,而是他的兒子乾隆。

雍正皇帝其實是皇帝裡面很少見的直男癌,特徵就是勤勉,務實,愛才,直接。

你看看他批閱的那些奏摺就知道——

“朕就是這樣漢子”

不錯,這就是貨真價實的雍正的硃批。古往今來可能沒有哪個皇帝的摺子這麼可愛了。然而雍正在歷史上的名聲卻是殘暴——殺父親,殺功臣,殺兄弟。所以可能就給大家一個感覺,雍正是個和你玩著玩著就把你拖出去殺了的暴君。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怎麼可能收拾得好康熙晚年國庫空虛的爛攤子,又給乾隆留下作一輩子的幾千萬兩白銀的資本?

首先說殺父,雍正百分之一千是合法繼位的,不存在弒君奪位一說,康熙遺詔說得很清楚,就是要傳位給皇四子胤禛,滿漢蒙三種文字,可不是你改一個傳位十四爺成傳位於四爺那麼簡單的。

但即便就是這樣子合法繼位,雍正也怕,怕自己說不清楚。如果他像康熙,乾隆那樣正大光明的被傳位,那自己也一定很驕傲很自信,而自己偏偏是一個太子不行了,臨時替補上去的,還是秘密定位,這個說出去就很不驕傲。

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李世民,朱棣這樣直接就是帶兵反了的,誰BB砍誰,大多數不是正大光明繼位的,事情都不好做。而康熙死之前,就沒有公開宣佈過自己對雍正的承認,而雍正又不能帶兵到處砍不服的,所以這個皇位坐著,是隨時擔心有人質疑自己合法性的。然而他做的事情又是要得罪滿清貴戚利益的,漢人、臣子說你來路不正沒關係,但是如果黃家這些兄弟們也這麼說,那自己的合法性就真的完了,這個一旦受到質疑,話語權,行政能力就算完了。

再來說兄弟,你做了皇位我就做不了,更重要的是,我不但做不了皇帝,還要被逼損害自己利益去改革,所以拼命造謠,而這樣造謠一定損害雍正的合法性,所以必須收拾。

其中,隆科多就算是皇親貴戚,他是康熙皇后的兄長,雍正的舅舅,雖然說他是親雍正的,但是當雍正把其他反對派兄弟收拾殆盡,那麼隆科多這裡就是一家獨大,一家獨大又手握重兵,而且還勾結西北年羹堯,那隆科多就到頭了。

而年羹堯其實只是一個漢臣,最後被一擼到底完全是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作死咎由自取。但是年羹堯偏偏又必須作死。因為手上沾了太多鮮血,為雍正做事得罪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在外打仗得罪敵人,得罪地方,在朝內,作為一個崛起的漢臣手握大權,得罪滿清貴戚,自己如果不穩穩抓住權力作威作福,就會被人清算,但是自己抓權力太死,又會被雍正忌憚,所以年羹堯一開始就走的是不歸路。歷史上任何人做到年羹堯那個位子都是死路一條:

1. 不能主動退,退了的話,對手,敵人想碾死自己很容易。

2. 必須表現出貪腐奢靡,向皇帝表達自己其實就是貪戀名譽財富,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所以搞搞年選,見見蒙古公主,取一堆姨太太,這些都是正常封建官僚的做法,但是偏偏被雍正解讀成了年羹堯要學自己,做皇帝。

3. 結交隆科多,搞年選。因為年羹堯怕呀,所以他需要京城裡還有官僚系統裡有人給他通風報信啊。換成是任何人都會這麼做,但是這個被雍正理解為了年羹堯想謀反。

所以年羹堯本來不是皇家的人,去革人家皇家的命,最後的結果是不得善終,這是歷史必然。除非只有一種結果,就是戰死,或者累死在自己工作崗位上,那就是完人,但是也不保證人走茶涼樹倒猢猻散自己一大家子人被清算。

再來說張廷玉,張廷玉沒有碰實權,只是一個職業秘書而已,這個職業秘書就是幫雍正寫文件和演講稿的,有了軍機處以後,連做決策的權利都沒有,就是雍正口述,職業秘書寫諭旨然後安排發出去。張廷玉說好聽了是軍機大臣,說難聽點就是古代的人肉打字機,雍正如果把老張收拾了,那就自己寫工作計劃,寫郵件,發郵件,寄郵件,收郵件,回郵件吧。

所以雍正到死都是很像把這個很好用的帶有“人工智能”的人肉打字機帶到另一個世界去的,允許張廷玉這唯一的漢大臣配享太廟。

但是乾隆就不這麼看。

當張廷玉混到了乾隆朝,因為已經在康熙,雍正兩朝做得很好了,雍正也答應讓他配享太廟了,榮譽已經達到了漢大臣的極端,再往上走,就是犯錯誤,或者學年羹堯了。

張廷玉沒有那麼傻,希望見好就收,於是不停的給乾隆打報告——我老了,要回家抱孫子了,我給你們家幹了大半輩子了,還是想多領點養老保險!

但是乾隆這個自戀狂偏不放——給我爹幹就是幹,給我就不是幹?我哪點不如我爹?

乾隆需要張廷玉的存在,證明自己很牛逼,更重要的是,讓他和鄂爾泰制衡。張廷玉害怕成為年羹堯,努力要退出——我一個漢大臣,哪裡搞得過你們滿清貴胄。

於是就上演了乾隆一直就批評張廷玉,張廷玉就一直消極怠工不情願,兩個人打打鬧鬧給滿朝文武看。

張廷玉:你看,我真的沒有多少野心,就想抱孩子,還有點貪戀名譽——配享太廟說好了的哦。

乾隆:就不准你走,我是十全皇帝,比我爸我爺都有魅力,你就是必須證明我。收拾你,就是樹立我的權威。

所以張相爺辛辛苦苦一輩子精明,最後被乾隆收拾得差點晚節不保,如果再多活幾年,恐怕和年羹堯就是一個下場了。但是乾隆和雍正不一樣,作為一個泡在錢罐子里長大的皇二代,矛盾沒有那麼深重,殺機也不是太重。最後還是承認了張廷玉的一生功績。

中國的封建官場,可能是比《紙牌屋》複雜更多的權力遊戲。直接來不行,繞著彎更要注意,幹得太差上不去,幹得太好下不來。最後只要不撲街的,都是人中豪傑。

堅持優質原創,希望各位大佬們多多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