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簡單介紹了一下德國長柄手榴彈在一戰和二戰中的發展。在歷史上遠不止德國一家使用過長柄手榴彈,中國、日本、蘇聯、匈牙利、瑞士都有研發和裝備過長柄式手榴彈,除了我國的鞏式手榴彈外,其他國家的長柄手榴彈都不是很出名。本系列文章將以國家為單位逐一介紹一下這些“非著名”的長柄手榴彈。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一戰中的沙俄長柄手榴彈

沙俄是最早運用近代手榴彈的國家,俄軍在日俄戰爭期間就已經裝備制式手榴彈,給日軍造成了巨大傷亡,尤其在旅順要塞的攻防戰中,俄軍經常居高臨下用手榴彈雨“歡迎”日軍。當時俄軍用的手榴彈就已經加裝木柄來增加投擲距離,其發明時間比德國的M15式木柄手雷要早十年。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俄軍在日俄戰爭中使用的 Lishin式手榴彈

一戰中俄軍也裝備了長柄式手榴彈。主要型號有M1912型和M1914型兩種。M1912是一種非常笨重的武器,彈體是一個巨大的方形鐵盒裡裝有613克炸藥,與其說是手榴彈不如說是一箇中型炸彈裝了一個木柄方便揮出去。使用前要先取下彈體上的安全插銷,然後壓下木柄上的引爆壓板,就能引爆。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M1912型手榴彈

M1912型手榴彈性能數據

總長:250毫米

體長:109mm

直徑:70mm

重量:1200克

裝藥:613克炸藥

延時:5秒

M1912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過於沉重了根本扔不遠,在實戰上意義不大,所以戰爭爆發後俄軍很快就裝備了另一種長柄式手榴彈M1914型。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M1914型手榴彈

MK1914型手榴彈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金屬製造,彈體和握柄都是金屬焊接而成,所以重量相比M1912大大下降,僅有580克不到M1912的一半,實戰價值大大提高,因為其外形很像一個瓶子,所以又被稱為瓶子炸彈。其使用方法也是取下彈體上的安全插銷後壓下壓板。

M1914型手榴彈性能數據

總長度:235mm

直徑:45mm

重量:580克(帶破片殺傷環套780克)

裝藥:320克TNT

延時:3,5-5秒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壓板展開狀態

M1914的生產一直延續到30年代初,在偉大的衛國初期仍然能見到這種老式武器,蘇聯生產的M1914型手榴彈還能加裝破片環套,來增加破片數量和殺傷範圍。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M1914型手榴彈和其配套的破片環套

RGD33型手榴彈

RGD33型手榴彈是蘇聯在二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榴彈,產量非常巨大,一直到越南戰爭期間都還有援助記錄。該手榴彈整體外形簡潔,與我國在抗戰時期使用的鞏式木柄手榴彈很相像,但全部由金屬製成。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RGD33型手榴彈

RGD33型手榴彈性能數據

總長度:190mm

彈體體長:70mm

直徑:45mm(加裝破片環套52mm)

重量:500克(750克加裝破片環套)

裝藥:85克

RGD33又被稱為攻防兩用手榴彈,其破片環套為每個手榴彈的標配,而非德國M24那種按一定比例配發的加強配件。在作為防禦作戰時其破片環套不取下,爆炸後可以彈射出大量彈片,最遠可以迸射到一百米,而進攻作戰時則會取下破片環套,主要依靠炸藥的衝擊波來殺傷防禦工事內的敵人。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RGD33拆解狀態

RGD33手榴彈結構複雜 , 使用方法也很特別 , 平時引信和手榴彈是分離的,使用前再把引信裝入彈體中心。旋轉打開彈體頂部的引信管蓋片 , 插入引信管, 插到位後關閉引信管蓋片 , 打開保險後才可使用 。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引信和彈體分離的設計雖然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平時誤炸的可能,但也增加生產難度和使用難度,在戰況激烈時很有可能出現使用者忘記裝引信直接把手榴彈扔出去的可能,所以在生產和使用更方便的F1型手榴彈出現後,RGD33就逐漸被淘汰了。


長柄手榴彈可不止德國一家,長柄手榴彈大盤點——蘇俄篇

左為RGD33 右為F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