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在聯合國有三個席位?為什麼另外兩個一直沒有公佈?

北玄武


美國真是上帝的寵兒,兩次世界大戰都在歐洲爆發,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在列強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快馬加鞭、開足馬力發展經濟;隔岸觀火的美國人成了最大的贏家,適時參加世界大戰,贏得了拯救者的美名,還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而在聯合國擁有幾項特權,就是他的最大收穫。

美國和中英蘇法等國打敗了德國納粹和日本法西斯,當然是贏者通吃,戰敗國失去了平等對話的資格,新成立的聯合國由戰勝國說了算,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要聽二戰幾個巨頭擺佈,說好聽的話就是贏者通吃,說不好聽點就是"坐地分贓"。

不過這個坐地分贓要加引號,因為畢竟是人類的正義戰勝了非正義,德日意等國是咎由自取,沒有什麼可委屈的,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嘛。

二戰結束後,二戰三巨頭美英蘇三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成為事實上聯合國的大家長。

除此之外,美國利用自己的老大地位,把聯合國總部設在了紐約,還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可謂是賺得個盆滿缽滿。

但當時不僅是美國獲得了這個特權,英國和蘇聯也有這個特權,斯大林是個一點虧也不會吃的領導人,而英國首相丘吉爾也不是省油的燈,英國為他的三個海外領地(印澳新)在聯合國爭取了三個席位,蘇聯多要的兩個席位給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兄弟。

要說作為戰勝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了,又擁有一票否決權了,佔便宜已經不小了;再有三個席位,一個屁股佔三個座位,的確有點過分。但人家是戰勝國,強者為尊啊。

作為二戰撿來的戰勝國,法國和一直艱苦抗戰的中國獲得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已經不錯了,對於其它三國獲得三個以上的席位,中法也沒有意見,提意見也沒用啊。這就叫名不正言不順,人微言輕,拳頭大就有話語權,誰讓自己當時國力不濟,那麼不爭氣呢?

英國獲得了聯合國的額外三個席位後,高興沒多久,發現是在為他人做嫁衣,人家一個個獨立了,獨立國家本也該有席位,無非是提前支取而已。

蘇聯人把自己的兩個席位給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那是因為這兩個所謂國家是鐵桿核心,是親兄弟,那些中亞斯坦、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搗亂的小國們連表兄弟都算不上,他們也不敢攀比。

二戰三大巨頭,就剩下美國了。

可是美國人似乎有點缺心眼,他們對此視而不見,無動於衷,幾十年過去了,就是沒有動用那兩個席位。

那麼擁有三個席位,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英國和蘇聯要急不可耐動用它呢?說來話長,當初最先提出這個建議的,不是美國而是蘇聯。

斯大林說,為了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我們蘇聯是傷亡最大,出力最多,應該多給我們點好處。大家一看沒辦法,斯大林說的也有道理,給人家點安慰吧。

於是,蘇聯當時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不是真正的獨立國家,也在聯合國有了兩個席位。蘇聯有了特權,丘吉爾心裡不痛快,於是英美也獲得了這項特權。

那麼,擁有這項特權到底有什麼好處?

主要好處只有一點,那就是可以擁有三張票,在聯合國對重大問題和重要議案進行表決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話語權。

比方說,村委會成員一人一票的話,你們家族有多名村委會成員,那你們家族肯定吃不了虧。

蘇聯和英國多出來的聯合國席位,大部分時間沒什麼用,關鍵時刻往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有時候一票之差就能左右投票結果。

蘇聯入侵阿富汗,聯合國決定製裁蘇聯的時候,蘇聯的兩票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是英國的多餘票沒有排上多大用場,因為海外殖民地一獨立,票也作廢了。

而蘇聯處心積慮爭取來的兩張票,也在蘇聯解體後不復存在。

美國雖然不是一個封建國家,但也有點講究迷信,他們一看,當初動用自己的兩張票的國家,一個走向了沒落,一個轟然解體,走向滅亡。看來這兩張票不吉利,我們還是不用的好。所以,美國至今都沒有動用那兩張票,不打算把它們分配給美國的哪個州。

以上這一句是開玩笑,事實上是,美國根本就覺得這兩張票沒用!

美國實行聯邦制,哪個州都不是乾兒子,大家平起平坐,憑什麼你可以有我不可以有?這不是製造內部矛盾嘛。

而且在聯合國建立之初,美國也不需要多餘個兩票三票,大部分國家都是他言聽計從小弟、夥伴,想在聯合國達成的心願,一般都會達成;由於蘇俄反對(人家有否決票)實在達不成的,就是多出二十票也達不成。

隨著時代發展,華約解體,敵人越來越少,夥伴越來越多,美國凍結的這兩票權利更是沒用了。

再說,必要的時候,美國就敢繞開聯合國,為所欲為。聯合國在它眼裡就是個擺設,人家也不在乎這兩票不是。


歷來現實


美國是目前在聯合國唯一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其中一個席位代表美國,另外兩個席位暫時空缺,且美國也並未使用。

當然,現在的美國也不敢使用三個席位的權力了,因為另外兩個曾經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都已經走向了分崩離析,美國如果也胡亂使用三個席位的權力,說不定美國也會隨之出事。

世界上第一個要求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是蘇聯,因為蘇聯的龐大,以及蘇聯在二戰中的損失和貢獻,蘇聯為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各爭取到一個席位。因此,在聯合國內,蘇聯是“一國三票”的國家,蘇聯也實際使用了這種權力。諷刺的是,導致蘇聯最終解體的主力,恰恰就有這兩個擁有席位的共和國。蘇聯解體以後,所謂的三個席位也成為了歷史。

蘇聯擁有聯合國三個席位的做法,得到了英國的支持。英國支持蘇聯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擁有更多的權力。因為英國在世界上擁有眾多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也就成為了英國索要席位的藉口。不過,英國比較悲催,在聯合國建立不久,印度以及其他殖民地就先後脫離英國了。因此,英國的另外兩個席位再也沒有了用武之地,連藉口都找不到了。所以,印度獨立以後,英國迴歸到了只擁有一個席位的正常國家之中。

當蘇聯、英國都要擁有聯合國三個席位的時候,美國也不甘心落後,要獲得同英蘇對等的權力。於是美國利用美國也是一個聯邦,以及美國擁有菲律賓殖民地為藉口,也索要了三個席位的權力。不過,遺憾的是,美國還沒有使用這個權利,菲律賓就獨立了。此後,美國為了避免各州權力過大,擁有更大的權力而脫離於美國的情況,於是開始擱置擁有三個席位的權力。因此,美國從始至終也沒有使用這三個席位的權力,也不打算把這個權力分享給美國的任一一個州。



蘇綻


是夜,燈火通明,丘吉爾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決絕地說道:“我大英帝國必須佔有多個席位,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必須在聯合國佔有席位!不然這個聯合國我大英就不摻和了!”

丘吉爾說完,將高腳杯Duang的一下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插著腰不再說話。冬夜中,周邊的隨從感覺更加寒冷,這讓輪椅上的羅斯福竟無言以對,望著壁櫥裡的冷冷的爐火,將自己的大衣往上拽了拽。

斯大林輕輕摸了下自己的鬍子,示意侍者再開一瓶威士忌。砰地一聲,整個屋子裡都是酒香,丘吉爾也不由得吸了幾口。斯大林微微一笑,從侍者手中接過酒瓶,端起剛剛被Duang在桌上的酒杯,走向丘吉爾,隨手將斟滿酒的杯子回遞給丘吉爾:“來,喝完了我帶的伏特加,再來一杯威士忌。”丘吉爾也覺得自己有所失態,端過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口,面色也緩和了下來,屋內的爐火似乎也不再那麼冰冷,映在羅斯福眼裡,不斷地跳躍。

趁著這空檔兒,斯大林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說道:“這事兒我不反對,我也正有此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在打擊德國過程中付出巨大犧牲,完全可以以獨立身份加入聯合國。“

斯大林說完,朝羅斯福望了過去,而丘吉爾此時也將目光投向了曾經的小弟,現在的老大哥美國的那位小兒麻痺症總統羅斯福。羅斯福這個時候再也不能沉默,本來,他是堅持一國一票的,而且必須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英國非要好幾票,也沒跟他提前商量,這可正中了蘇聯的下懷,這可怎麼辦呢?...

羅斯福微微一笑:“好啊,我不表示反對,既然你們提了,那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也可以再增加兩個席位。”

丘吉爾被壁爐照的滿面紅光,高興地一飲而盡,並沒有留意到斯大林也是微微一笑。而羅斯福卻沒有那麼高興,他心裡在琢磨,這倆席位給誰呢?萬一真鬧獨立咋辦?就這樣,羅斯福望著愈來愈旺的爐火陷入思考之中,這一思考就是一生,而這一思考也跨越了千禧年,直到現在,美國也沒想好到底給誰。

而在這思考之中,大英帝國也變成了

英聯邦,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真的變成了獨立國,蘇聯也是轟然崩塌,烏克蘭、白俄羅斯都在蘇聯的塵埃中站了起來,成了獨立國家,而蘇聯本身也摔成了碎片,成了十五個國家。使得美國更加不敢真的真要使用它三個席位的權力,不然...英國和蘇聯就是前車之籤。


北玄武


當年聯合國給了美國蘇聯各三個創始會員國名額,蘇聯當年就用上了,分別給了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在聯合國成立初期一系列投票中,這兩個加盟共和國是反覆亮相,甚是惹眼😄。

至於美國為啥不啟用另外兩個投票權,我認為美帝是不敢用呀!美國的主要人口大州有加利福尼亞,馬薩諸塞,新澤西,紐約,德克薩斯等,各個州都有高度的自治權。你說選加利福尼亞和馬薩諸塞吧,剛好一西一東,一個經濟強一個一個歷史久😊但這一來還不把德州牛仔氣炸了?火爆脾氣還不得大規模去華府鬧事?新澤西紐約佛羅里達...估計也得投聯邦政府反對票。所以實在是選不出來合適的,為了不得罪各州,乾脆就不啟用。



用戶91950089752


建立聯合國的初始,蘇聯心想蔣介石,法國都站在美國一方,自己要吃虧,說蘇聯是聯幫國多要兩席位,一席給與鳥克蘭,一席給與伯我羅斯,美國同意了,也多要兩席位。實是狼狽為奸。所以美國在聯合國有三席位。為何另外兩席位一直未用,想想看、美國作為自身利益著想,肯用嗎?若要用的話只能在美國五十個州當中選兩個,選兩個州的話不就是自己承認這兩個州的獨立嗎?這就是根本原因。


光伏魚家


導讀:其實在二戰瀕臨結束,美蘇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兩股超級勢力在籌建聯合國過程中都在爭取到了三個聯合國席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三個席位是聯合國成員國席位,真正進入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就是中俄美英法五個席位。原蘇聯爭取到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個席位以及美國手中的而其他兩個席位並不包含在內。美蘇手裡的其他兩個席位僅僅是作為聯合國創始成員的普通席位存在,也僅僅是在聯合國大會中起作用而對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席位沒有任何影響。那麼美國擁有的另外兩個席位為何不對外公佈呢?有什麼作用呢?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籌建聯合國的過程中為聯合國成立以後的利益發生過激烈的爭執。最後勢力強大的美蘇兩國都爭取到了一國三票的特殊權利:蘇聯除了自身以外提出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同樣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拿到了兩票;而美國除了自身以外,也爭取了兩個席位但是始終沒有公佈(當時的菲律賓還沒有獨立,包含在美國範圍內相當於自治領之類的角色)。

兩個普通席位而已,至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費勁心思爭取嗎?

也許有人說作為五常中的兩個超級大國,都有大國一致原則的一票否決權還用爭取這額外的兩個席位嗎?其實這裡有個誤區,也就是說所謂的一票否決權只能在安理會內部使用。蘇聯對一票否決權非常滿意,因為作為當時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有些孤單。而有了這項否決權,等於給了它保護自己不被孤立圍攻的護身符。但是經過激烈的鬥爭,最終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只被限定在安理會的決議中,而聯合國大會經過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國表決通過的聯合國大會決議,常任理事國是不能否決的。


看到了沒有一票否決權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時候使用,在聯合國大會的時候不能使用。小編特意查詢了一下聯合國大會的官方網站,通過決議的規則是半數以上同意或者重大事件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過才可以。這樣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來說就脫離了五常一票否決的範疇。例如1971年我國重返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就是通過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的(聯合國大會簡稱聯大)。

這也許就是美蘇爭取聯合國普通席位的原因,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時候多一票少一票在關鍵時刻也許能頂大用。蘇聯為什麼立刻就指明瞭自己的兩個席位投入使用,那是因為當時蘇聯在國際上被孤立缺少盟友。而美國同樣也有兩票沒有使用,因為隨著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實行和北約的成立,美國有天然的盟友很多不必使用這兩票。


美國至今沒有公佈和使用另外兩票的原因推測

美國當時爭取和蘇聯一樣的一國三票也沒有特別的打算,估計也是不想吃空你有我也得有這待遇。蘇聯是由多個國家組成同聯盟國家,而美國是有各州組成的聯邦制遠比蘇聯的構成穩定。

當時的組建初期,二戰還沒有完全結束。東歐的蘇維埃政權國家還沒有大批的建立,更沒有華約組織了。所以蘇聯才感覺在聯合國內人單勢孤。而美國不同,他在二戰時期對英法等國的援助就有了一批天然的盟友;其次,戰後英法各國要想恢復經濟還需要美國的援助;當然最後美國成立了北約軍事組織,盟友關係就基本固定下來。美國自然不在需要這兩票來拉關係。


最後美國的屬地菲律賓後來獨立,剩餘基本都是美國本土的州。美國就更不敢隨便把這兩票拿出來了,唯恐50多個州為此鬧矛盾。因為本來類似得克薩斯等就有一定的獨立傾向。


小結:

綜上所述,美國雖然也具有一國三票的特權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使用過。也從未向外公佈究竟哪兩個州具備投票權。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大家知道,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是主權國家才可以加入的政治組織。

但是,在聯合國歷史上,美國、前蘇聯和英國卻各自擁有三個席位,也就是俗稱的“一國三票”。

這是什麼原因呢?這要從聯合國的成立說起。

當時,美英蘇商討成立聯合國,建立戰後新秩序,確立中美英法蘇五個常任理事國。蘇聯一看,十分的不爽,因為五個國家中西方國家佔了三個,剩下的中國,也是親美的國民黨政權。

於是,蘇聯人腦子一轉,提出自己共有16個加盟共和國,也理應獲得聯合國門票。

蘇聯的要求並非全無道理。因為根據蘇聯憲法,其加盟共和國在事實上擁有主權國家的地位,有自己的憲法、國籍、國旗,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有權退出加盟等等。既然聯合國是主權國家的組織,那麼這些加盟共和國也當然有權加入。

美國人當然不會同意,蘇聯人也根本沒指望美國同意,只是拿出來作為討價還價的資本。

沒想到的是,英國人倒是對蘇聯的方案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因為,英國在世界各地殖民地眾多。既然蘇聯可以這麼做,那麼英國也可以讓它的殖民地加入聯合國,藉此維繫自己老牌帝國的影響力。

這下美國人頭大了,連忙召集英、蘇兩國坐下來再談。談到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別爭了,每家三個名額,公平合理。

所以,一國三票是美、英、蘇妥協的結果。最終,蘇聯將另外二個名額給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隨著蘇聯的解體,它的“一國三票”也成了歷史。

而英國,隨著它屬下的自治領相繼對立,最終也沒把另外二個名額分配出去。

美國則是在開始階段就沒想好將名額給哪兩個洲,一直拖了下來。

時至今日,美國依舊沒有使用“一國三票”的權利。箇中原因,本人猜想有二個:

第一,當前的美國實力獨一無二,尚無必要使用“一國三票”。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獨霸全球,至今還沒能有其他國家挑戰它的地位。

第二,“一國三票”影響力有限。另外二個席位並非常任理事國,就美國角度來看,有如雞肋,沒什麼大的用處。

第三,“一國三票”可能助長分離主義。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洲的權力很大。一旦允許其登上國際舞臺,和中央政府平起平坐,可能會對美國整個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造成微妙影響。尤其是蘇聯解體的前車之鑑放在那裡,使美國不得不有所警惕。

以上就是本人對美國不使用“一國三票”權利的粗淺看法,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鄣南煮史


誰說的?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美國🇺🇸在聯合國有三個席位)這個說法呢。

在聯合國的席位分配上,曾經有一個國家卻擁有三個席位的特殊情況,而這個國家就是已經解體了二十八年的蘇聯,一個曾經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二號流氓惡霸國家。

(蘇聯國旗圖案。)

(蘇聯時期的白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圖案。)

(1995年至今的白羅斯共和國國旗圖案。)

(1991-1995年時的白羅斯共和國國旗圖案。)

(蘇聯時期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圖案。)

(現在的烏克蘭共和國國旗圖案。)

這話還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說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時,反法西斯陣營中的美國🇺🇸、蘇聯、英國🇬🇧、中國🇨🇳等國就商議,在戰爭結束後成立一個國際性的國家間組織——聯合國,以協調處理戰後世界各國國家間的利益糾紛和衝突。而作為同盟國的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這四大盟國,將會成為即將成立的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上述四國在安理會召開會議時,擁有對安理會討論處理的重大的國際問題一票否決的權利。在這裡我要說一段題外之話,法國本來是被排除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之外的,但是由於一者法國🇫🇷的死皮賴臉,二者是由於冷戰開始後,冷戰的對手們都不約而同的需要把法國拉進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上來,用它來掣肘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內的冷戰對手。於是,法國這個在二戰初期表現得連波蘭都不如的斷了脊樑骨的國家,就此成為了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當美國、英國和蘇聯在討論有關聯合國的成員國的代表權事宜時,斯大林對羅斯福二世和丘吉爾說:“由於資本主義國家佔據了聯合國席位的絕對多數,在有關國際問題的投票時明顯的對蘇聯不公正。因此,我在這裡認為我的國家應該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擁有三張投票權。”斯大林說完這番話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二世和英國首相丘吉爾都沒有表示反對。於是,在聯合國成立後,蘇聯這個國家就擁有了在聯合國的三個席位——蘇聯中央政府、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白羅斯加盟共和國;三張投票權——蘇聯中央政府、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白羅斯加盟共和國。

可是後來,天意弄人。隨著蘇聯的解體,烏克蘭和白羅斯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自由的從此在聯合國發出自己的聲音。而蘇聯在聯合國及其他的國際組織中的席位,則是由它的繼承者羅剎(就是俄羅斯🇷🇺)行使繼承。聯合國中一個國家擁有三個席位、擁有三張投票權的奇特現象,也劃上了句號。

(沙皇時期和現在的羅剎國旗圖案。)

(蘇聯時期的羅剎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圖案,圖片來源於網絡。)


孤獨的人712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合作組織,其規定必須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目前美國在聯合國只有一個席位,但是卻保留著增加兩個席位的權力(如今已經沒人承認了)。

(目前在聯合國大會中都是一個國家一個席位,美國也是如此)

聯合國是美國牽頭建立的,當初參與制定聯合國架構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蘇聯、英國,因為這仨個國家是反法西斯同盟中實力最強大的三個國家,所以聯合國的一切規則都是由這三家制定的。(二戰後的世界格局就是由這三人決定的)

不過在討論聯合國運行的具體細節時,美英蘇也是發生的激烈的爭執,尤其是在安理會的權力分配上,美國和蘇聯是矛盾重重。

根據美國和英國的安排,聯合國安理會有5個常任理事國,除了美英蘇以外還有中國和法國。然而斯大林對這個規劃並不滿意,斯大林最初只同意有三個常任理事國,就是美英蘇三國。如今又拉上中法,這會大大擠壓蘇聯的權力。而且當時中國明面上還是個資本主義國家,如此一來就會讓蘇聯在安理會十分孤立。

其實英國也不想讓中國加入,但礙於美國的堅持,英國和蘇聯都勉強同意了美國的想法,不過出於權力制衡的考慮,英國最後又把法國給拉了進來。

原本美國還想把巴西給拖進來,羅斯福認為拉美地區應該有一個自己的代表,但在英國對此是堅決不同意,一百個不同意,丘吉爾明確表態這是安理會,不是菜市場,你拉這麼多人進來啥事都討論不出來。

而且這時候斯大林表示想讓自己的15個加盟共和國都加入聯合國,其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進入安理會。這個要求直接遭到了英美的否定,美國表示自己也是聯邦制國家,那麼美國旗下的48個州(當時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還沒有正式加入美國)是不是都可以加入聯合國?

經過一番討論,斯大林放棄了讓自己加盟共和國進安理會的想法,但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力,蘇聯人發明了一票否決權,即任何一項議案,五大國中只要有一個國家不同意,那麼這項議案就不得通過,通過這項權力可以保證蘇聯不至於受到圍攻。

(今天的五大常任理事國)

對於蘇聯提出的一票否決,美英兩國都感覺不錯,於是愉快的答應了蘇聯的要求。

不過在聯合國大會中,美英還是對蘇聯作出了讓步,同意了蘇聯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加入聯大,這樣一來蘇聯在聯合國就擁有了三個席位。

當然蘇聯既然有三個席位,美國和英國也擁有同等權利。隨後美國將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拉入了聯合國。而英國則把當時還沒有完全獨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都拉入了聯合國。總之美英蘇三國都是拖家帶口,儘量把自己的小弟塞進聯合國。

不過雖然菲律賓的獨立,美國理論上還有2個聯大席位,但是這兩個席位給誰是個大問題。在1959年之後美國共有50個州,這2個席位分給誰都不合適。並且隨著聯合國成員國的日益增多,這2個聯大席位也變得無足輕重,因此美國一直沒有使用這兩個席位。

但是今天美國國務院網站在介紹聯合國的創建過程時,依然明確寫道:“美國至今仍保留在適當時候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的權利”。但是現在這項權力估計已經沒人承認了。


千佛山車神


原因很簡單,美國從未真正動用過在聯合國的另外兩個席位。“一國三席”問題,源自聯合國創始時蘇聯對於聯合國席位分配的異議。二戰結束後,蘇聯作為四大盟國之一理所當然成為了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但在聯合國的席位分配問題上蘇聯與西方國家分歧嚴重。

原來,西方國家在二戰前曾普遍不承認蘇聯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只認為蘇聯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聯合體,這種情況在二戰期間發生了改變,不料卻被蘇聯在聯合國席位分配問題上鑽了空子。

蘇聯堅稱作為自身二戰期間反法西斯陣營的主要國家,在對德作戰中各加盟共和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因此其15個加盟國都應該具有聯合國會員席位——當然了,傻瓜都明白這只不過是蘇聯為了防止美國在聯合國一家獨大而開出的價碼。對此,美國當然予以反對,而英國卻基於與蘇聯相同的目的對蘇聯表示支持。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蘇聯為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兩個加盟國爭取到了兩個席位,而作為對等措施美國也獲得了三個席位(美國的理由是作為一個聯邦制國家,美國擁有菲律賓這個殖民地,然而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就脫離美國統治成為獨立國家了)。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美國各州州權一律平等,因此美國無法將另外兩個聯合國席位分配給任何一個州。而除各州以外,美國還擁有關島、北马里亞納群島邦、波多黎各自治邦、美屬維爾京群島和東薩摩亞這五個海外領地,其中波多黎各在領土範圍和人口規模上相當於一個小型國家,而關島作為美國最東端的領土地位較為特殊,理論上美國為這兩個海外領地分配聯合國席位沒什麼問題,只不過這同樣會牽扯出一堆麻煩事——對於美國國內來說,如何解釋海外領地的席位分配、特別是說服國會通過相關法案是個讓人傷腦筋的問題;對於國際社會,美國謀求增加聯合國席位,勢必會遭到很多國家的反對和顧慮,這難免令美國陷入外交被動。因此,美國根本不會自討沒趣地動用另外兩個聯合國席位,也就無從談起“公佈”另外兩個席位的所有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