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有人說安徽是長三角不可或缺的成員這種說法?安徽的加入對長三角有多大貢獻?

用戶8619188575851


安徽是長三角不可或缺的成員?小編並不認同。長三角原本的核心區域只是蘇南+上海+浙北,安徽部分城市被納入長三角也只是近年來的事情,之前沒有安徽,長三角不也發展得很好?所以安徽怎麼成了長三角不可或缺的成員?

當然,安徽納入到長三角,這也是一種合作雙贏的局面,對原來長三角地區的江浙滬以及目前的安徽的經濟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對於原來的長三角江浙滬來說,安徽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它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安徽是人口大省,因為江浙滬地區經濟更發達,收入更高,因此大量的安徽勞動人口往長三角江浙滬地區發展,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安徽是長三角的腹地,為它們後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資源,江浙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向安徽進行轉移並同時完成產業升級……



對於安徽而言,相比長三角,安徽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省份,想要實現崛起,就必須更加主動積極的融入到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安徽可以承接來自江浙滬的產業梯度轉移,產業快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而且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安徽是長三角的一部分,必然也將得多重點扶持。所以加入長三角,對安徽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總之,加入長三角,這樣可以做到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對安徽以及原來的長三角江浙滬來說,都有很大的好處。最後,還是祝願長三角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錦繡中源


安徽加入長三角是國家決策,是經過統籌考慮的,在國家層面認可:安徽加入長三角是不可缺少的。

民間有人酸安徽加入長三角是目光短淺的人,必定視野所限,在網上噴安徽,嘲諷安徽。安徽人要抱著一種理解的態度,必定這些人鼠目寸光,何必與這些噴子交勁,沒意義,走好自已的路。

安徽保育皖南新安江生態區,對浙江有很大好處。千島湖號稱天下第一秀水,可這裡大部分水是從安徽境內流出的。千島湖給杭州人民提供優質水源,安徽有很大貢獻,安徽皖南一黃山地區沒有汙染企業,抑制了工業發展,對浙江是福。

安徽與江蘇邊界線最長,靠的最近,也是曾經的一家人,聯繫很廣泛,江淮文化,是安徽與江蘇的共同文化,安徽受災,江蘇也會受連累。南京的都市圈建設,就將安徽四個地級市劃入,可見南京與安徽四市是一個整體,互贏。

上海與安徽的聯繫也一直很緊密,在中國,上海除了與江浙是聯通緊密度高,另外一個就是安徽了。

安徽加入長三角有人才,科技,人力的優勢,另外有資源,煤,鋼,銅的優勢。安徽合肥有科技源創優勢,江浙滬有資金優勢,合作會雙贏的。


用戶951997351737


一切酸安徽的人都是狗眼看人低,安徽常年給長三角提供能源,人才,外出外來務工人員,每次發大水,安徽都是在自己區域洩洪,害了多少損失,人在做,天在看,很多人得了便宜還賣乖,有很多酸安徽的人,血液理就留著狗眼看人低,勢利眼的細胞,希望不要酸別人,謙虛使人進步,都是中國人,要有禮貌和素質


秋戀木


安徽硬要加進來,唯一的作用就是拉低原先江浙滬長三角地區的整體水平!


Mr-養樂多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安徽不是長三角不可或缺的成員。長三角最早是一個地理概念。後來把它和傳統的江南概念混同起來,於是又從地理概念變化成了一個經濟文化概念。後來又進一步向外擴展,變成了一個較為純粹的經濟概念。講的有點拗口。通俗的說,長三角最早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也就是長江在入海口,通過泥沙衝擊所形成的一片平原。從地理層面上說,長三角其實只包含從鎮江和揚州以下的長江航道內的沿岸城市。後來又和江南這個中國歷史上,非常獨特的經濟文化概念混同了。這樣的話就覆蓋了從南京揚州以下長江航道所有沿岸城市以及杭州灣沿岸城市。再後來又擴展到了江浙滬兩省一市的所有行政範圍,最後又擴展了安徽。在這兩次的擴展過程當中。已經放棄了原有的江南地區文化認同,所以就變成了一個單純的經濟合作概念。從長三角的這個擴展過程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安徽始終是一個最外圍的區域,並不具備不可或缺性。

安徽在加入長三角這樣一箇中國較高水準的區域性經濟合作機制之後,會形成一定的互惠互利。從安徽方面來看,其經濟發展水準顯著落後於江浙滬。存在較大落差。在這種情況下,安徽需要江浙滬地區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實現產業發展。這是安徽加入長三角之後獲得的最大好處。對於江浙滬來說,當然也是有是好處的。最主要體現在進行產業升級迭代的時候可以把一些低端產業轉移到安徽。安徽的用地價格和人力資源成本都比較低,對這兩個因素比較敏感的企業,在轉移到安徽生產之後,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當然,這種經濟合作也未見得都是好處。江蘇的化工企業多次發生嚴重的生產安全事故,所以江蘇現在開始對於中小化工企業進行淘汰。這勢必會引發此類企業轉往安徽生產。其實浙江跟上海也有類似情況。這些企業在短時內,可以為安徽帶來GDP和稅收,不過從長遠來看,也會造成汙染。打游擊式的發展,後面會帶來非常嚴重的惡果。除了化工企業以外,某些高汙染,高能耗的企業,也可能因為江浙滬地區的產業發展政策遷移往安徽發展。而在尋求產業轉移的過程當中,由於安徽的經濟相對弱勢,很難有主動選擇的權力。

從整體上看,由於自身經濟實力弱小,安徽在長三角內承擔的主要還是一種輔助性的角色,不會承擔主導責任。實事求是的說,這種協作帶來的效用是兩面性的。要趨利避害,不是那麼容易。


用戶4325101516


1.安徽的資源,人口優勢。長三角的發展需要時間,更需要空間。安徽北部的淮南淮北資源型城市,阜陽的人口,這些都為長三角的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持。

2.產業轉移的需要。正如國家大方向的產業轉移升級一樣,在長三角的局部區域,江蘇浙江上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向安徽進行轉移並同時完成產業升級。

3.提升中部發展,在中部六省中,鄭州、武漢是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在政治地位上就高於合肥,長沙已是萬億俱樂部成員。而合肥只是省會城市,通過將合肥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進而通過合肥的輻射作用,提升全省的經濟發展。

4.歷史原因。歷史上安徽常年和江蘇作為江南省,其省會設在南京,導致很多安徽的地市比如馬鞍山就在向南京靠攏。

綜上所述,安徽是長三角不可或缺的成員,並對長三角的發展發揮著自己應有的作用!


愛貪吃的姚某某!


平民百姓還是關心一下自己每天能掙多少錢養家餬口吧!是不是長三角跟你們有多大關係!操的不是心!


135354936


講一體化互通共享共贏,卻近在咫尺還講究省界市界小家子氣的口號式紙上文字式遊戲,前怕狼後怕虎沒氣魄和大格局眼光如南京市最近處離馬鞍山市約二三十公里都不優先建軌道地鐵,放著倆市同臨綠口國際機場的戰略地域的近水樓臺都不知利用有點浪費資源是吧?看著南京比同級杭州小近一萬平方公里面積資源的明顯硬傷不顧,不補償,還說其首位度不夠,給個特大城市的帽子,面積全國屬特小,好奇怪的待遇,試問有關分配的專家這科學公正合理嗎?不能實在地為南京名城增加面積(合併馬鞍山市和同邊最近地區)?增加投入和優惠政策嗎?南京過去幾十年因面積太小委屈虧損巨大,但貢獻不小(上繳中央,省裡稅收不亞於杭州多少)其中重要原因是綜合優質資源潛力巨大,但也經不起如此長期虧待,正確分配資源應是大人穿大衣服,小孩穿小衣服吧?亂穿不配套浪費資源,誤事啊。建議民主徵求多方意見科學配置。有時選擇比努力還重要,相信為南京這樣歷史名城增大體量充分發揮深厚資源優勢帶動周邊共同發展進步就是較好和睿智選擇,古人和世界眼光巳為此提供參考和研究的方向。相信南京必定會為國家的繁榮做出更大貢獻,成為新時代奪目的明星城市。


大鵬鳥187359532


安微本來就是長三角的主角。經濟發展因循序漸進,未來安微長江流域一定會伸展上海與武漢。


-144003983


歡迎安嶶加入長三角,以前都是江南區域,上海安薇籍人也不少,同是江南人共同發展大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