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深溝在大量“吞水”,地表的水是否會被吸到枯竭?

流淚谷


這一發現源自於世界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

根據科考發現,馬裡亞納海溝竟然悄悄地在偷“喝”海水,而且口渴難耐,每年有超過30億噸公斤的海水被馬裡亞納海溝“喝掉”,在最近100萬年內,光馬裡亞納海溝就喝掉了300億億公斤水。

如果你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中,還可以聽到地球在“吞嚥”海水時所發出的聲音。

原因是馬裡亞納海溝正處於板塊的交界地帶,這些海水隨著海床一起“俯衝”進了地幔之中。

那麼,這些水最後的成了什麼?它們很可能被吸入高溫高壓的環境之中,併發生了某種反應,然後變成了地幔的一部分。

如此說來,地球上的水,會不會哪天被類似於馬裡亞納海溝的各種地殼運動而“喝”光呢?

實際上完全相反,海面不但因為海水被“喝”掉而海平面變低了,相反,卻因為溫室效應等原因,海平面不斷的上升。

其實,這些被吸入地殼中的海水會通過海底火山爆發等途徑,重新進入海洋之中。

所以,海水敞開了喝,海洋也乾涸不了!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先說結論,不會。

不可否認,海溝深處那些距離地幔最近的地方確實在吞噬著大量的海水,但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地表的水會被吸乾,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部分水只佔到海洋微不足道的一少部分,就算它不斷吞噬,吞到猴年馬月也吞不完整個海洋。要知道太陽風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剝離地球的大氣層,可幾十億年過去了,地球的大氣也沒見減少很多,更何況大海中吞噬的這一點點。

其次,這些水進入了地殼內部,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參與了地質運動。我們都知道海底"吸水",但大家一定也聽過海底"冒水"的情況。深海有許多的熱泉,源源不斷地噴出高溫高壓的水,補充在海水中,因此,這個過程實際上屬於一個動態平衡。相比較海洋這樣一個巨大的體量,這點變化根本微不足道。



此外,海底和陸地的火山噴發也攜帶出了大量的水分,這部分水分或者直接在大海中凝結成了水,或者進入大氣層,變成雨水再度進入海洋,總而言之,這部分水是不會消失的。


因此,即便深海的水不斷被吞入地球深處,海洋中的水也不會增加和減少。這似乎和我國神話傳說中"歸墟"的意思如出一轍。看來我們的老祖宗思想也很超前呀。

歡迎關注"張家小智兒"看更多科學知識的交流溝通。


張家小智兒


所謂“大量”其實可以忽略不計,況且它們還會返回大海。

這個深溝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科學家在考察中發現大量海水正通過海溝縫隙進入地球內部,粗略計算每年會有近30億噸。於是傳言四起,說地球上海洋水的總量約為140億億噸,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只需要5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海水就會被吞噬殆盡。...

這種說法太片面,有點譁眾取寵的意思。要知道大海每年被太陽蒸發的海水量大約是50萬億噸,而從陸地流入大海的水大約是4.7萬億噸。相比之下,每年30億噸簡直不值一提,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更何況進入地球內部的海水,最終會形成新的循環,以其他方式重新再返回大海。所以地表的水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更不可能被吸乾。


冬哥譜科


海底深溝在大量“吞水”,地表的水是否會被吸到枯竭?

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物質之一,地球水體總量約為13.86億立方千米,相比海底深溝“吞水”現象而言,地表水分蒸發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但人們對此並不擔心,因為這些被蒸發的水分最終會成雲致雨降到地表。那麼被海溝“吞掉”的水最終去哪裡呢呢?

題主所說的這個海底深溝就是馬裡亞納海溝,其吞噬海水的現象是科學家在對這個海溝進行科學調查時發現的在這個近萬米深的海底發現了一種奇怪的聲音,經過分析後認定這種奇異“悲鳴聲”是海底的海水經過海溝的裂縫進入到地球內部時與空氣的摩擦所引起的,是海溝“喝水”排氣的表象。

前面我們講到了地下徑流指的是沿潛水層或隔水層間的含水層,向河流、湖泊等地勢較低之處彙集最終流向大海的地下水水流,是水的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溝所吞的水並沒有憑空消失,而是進入到地殼或者地幔內部彙集。據統計,這條全長約2550千米、平均寬約70千米的馬裡亞納海溝每年可吞進30億噸的海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海溝並不像貔貅一樣是個只進不出的傢伙,而是當水量彙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隨著海底的地質活動如海底火山噴發或地震等被釋放出來,最終維持著地球的水體平衡。

雖然海溝“吞水”現象看上去比較可怕,但比較最終還是會釋放出來。而海溝吞噬海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馬裡亞納海溝是太平洋板塊俯衝與亞歐板塊相撞所形成的,處於消亡邊界,地質活動較為活躍,因此附近的島嶼有被“吞噬”或“滑入”海溝的危險。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答,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物質之一,地球水體總量約為13.86億立方千米,相比海底深溝,吞水,現象而言,地表水分蒸發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但人們對此並不擔心,因為這些被蒸發的水分最終會成雲致雨降到地表。那麼被海溝⺀吞掉″的水最終去哪裡呢呢?


張老頭227265040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兩個方面的。第一地球的構造,第二水在地面的循環路徑。

地球的構造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地球的水存在地殼表面洋殼層,由於地質在不同的深度,它的壓力是在不同層面的,由於水的密度因素和地殼壓力的決定,水只能停留在地殼的表面,只能在表面循環流動。
這個就是水的循環過程。由於熱力的影響和地球引力的影響,水只能在地球表面和空氣中循環。
雖然地球的海溝很多,但海溝也屬於地殼的層面。所以地球表面的水是不可能被吸的枯竭的。


啊Q與三毛


馬裡亞納海溝是西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的匯聚型板塊邊界。西太平洋板塊的大洋地殼俯衝進亞洲板塊的大陸地殼之下。海溝吸水應是局部現象,也不可能吸太多水,除非存在有進有出的水循環通道。

地表水不太可能深入地殼太深,地下10公里處正常地溫梯度就會達到3百攝氏度,何且海溝又處於地溫高異常帶,地下10公里處溫度可達4、5百度,有裂隙通道的話,自由水是待不住的。

大洋地殼中所攜帶的水會在俯衝消減帶中集中到局部熔融岩漿房中,通過島弧火山再噴發釋放到大氣層中,從而完成海水—沉積水—岩漿水—大氣水的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