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宇航員飛行前,明知飛船有203個故障,為何還執意送死?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明知飛船有203個故障,卻執意送死?這種新聞基本上是謠傳,宇航員並不是工程師,對自己接觸的設備試驗能大概知道其可靠性,但卻難以知道飛船的所有故障信息。

這則傳言中的宇航員就是曾在初中課本中出現的課文《悲壯的兩小時》的男主,而這篇課文曾遭致多方批評,因為其嚴重地脫離現實,墜落的飛船不需要兩小時才會墜落地球,宇航員在飛船墜毀時也難以給地面打電話通視頻。故事的背景是前蘇聯的聯盟一號航天項目,是蘇聯為與美國競爭登月而進行的絕密行動,失事犧牲的宇航員是科馬洛夫。聯盟一號發射前曾進行了兩次無人試驗,一次試驗中飛船墜毀,另一次試驗中飛船著陸時沉入了10米深的水中。在後續的檢查中發現有聯盟號艙口問題,降落傘艙的外殼太粗糙,主降落傘不會展開,備用降落傘也存在設計缺陷,這是導致聯盟一號最後墜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存在宇航服問題,由於各種因素,前蘇聯難以為聯盟計劃所有的16名宇航員提供量身定製的宇航服。至於聯盟號到底存在多少問題,個人沒有查到明確的數據。

聯盟號計劃的執行中,相關的工作人員認為聯盟號需要繼續多次試驗,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主要是要和美國太空競賽),最後負責人還是強行地執行了這一飛行計劃,而科馬洛夫就是選中的宇航員,他可能也知道聯盟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大概率無法知道飛船的所有問題,因為他不是工程師,而且這一項目本身是絕密的,宇航員能接觸到的信息大概也比較受限,最後還是執行了這一航天項目。聯盟1號從入軌的一刻起就發生了一系列故障。地面跟蹤站通過分析飛船發回的數據發現,飛船的一個太陽能電池板沒有展開,45K太陽敏感器也不能工作。這使得電池將很快耗盡,而太陽敏感器失靈使飛船隻能依靠手動控制再入。蘇聯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對接計劃。最後在返程的時候,由於降落傘沒能順利打開,和飛船纏在了一起,使得聯盟一號飛船最後墜毀,科馬洛夫也在這次事故中喪生,是載人航天史上第一個在返程階段犧牲的宇航員。

前蘇聯的早期的一些航天項目,由於要和美國太空競爭,的確有一些激進的航天項目,科馬洛夫就是因為前蘇聯和美國的天空競爭中喪生。而這也不是他“執意送死”,在那種背景之下,科馬洛夫也並沒有多少選擇的權利,所有的故障信息,也只有在事後分析中才能全部確認,因為在試驗中一些設備並沒有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