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房子是會越來越便宜還是越來越貴?為什麼?

蝴蝶274388102


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眼熟了:“

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未來房子便宜還是貴,不敢說有什麼確定答案,只能逐個推論。


1、房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穩”為主。

自從國家住建部提出2019“穩房價”的工作目標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房價上漲趨勢都受到了遏制。隨著時間過去,“穩房價”並沒有在歷史中快速消散,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大眾眼前,“房住不炒”、“穩房價”已經成為一個長期的國家政策。

所以估計大部分地區都不會再出現大漲大跌的現象,或有少許漲價或下跌,一定在範圍之內。


2、什麼情況下房價會跌?什麼情況下房價會跌?

金融、土地、人口,其實可以算作一體,因為你金融發展好的地區,勢必會土地供應不足,同時也有大批人口進入。

“國家中心城市”、“推進城市群發展”、“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等等一系列政策出臺,人口、資源向大城市湧入的趨勢不止。


三四線城市留不住人口,留不住資源,沒辦法發展起來,於是未來你可能會看到偌大的城市空蕩蕩,像多年以前的農村一樣衰亡,這些地區的房價勢必會下跌——人都沒有多少,房價會漲?

“構築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需要依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
世界級城市群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海港樞紐、航空樞紐和郵政快遞核心樞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

這是近期出臺規劃的原文。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個地區定調於國內第一梯隊已經顯而易見,事實上,人口確實進一步在大城市集中。

大城市產生的虹吸效應不可謂不大,大城市和周邊城市群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系統,而其他區域的城市發展,客觀來說也許機會真的不是很大。


未來強的城市,應該會像國際一流城市進發,而其他城市,或發展旅遊,或發展其他的,假如什麼優勢也沒有,估計不好辦。


那房價呢?國內第一梯隊城市房價應該不會跌到哪去,人口湧入,衣食住行勢必要解決,即便不買房,也要租房,房租高了,房價也不會低。

所欲預估未來房價情況是這樣:

發展好的城市房價不會跌;發展不行的城市房價不會漲;特殊情況的城市(比如旅遊城市、養老城市等),能夠保持穩定,或略有上升。


我是老王談樓市,如果你對各種旅遊、養老、買房、投資等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各類乾貨為你送上!


老王談樓市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朝代,如果評論財富總是以有多少地,多少房產來衡量一個人或者家庭的富有。而且土地和房價一直隨著經濟總量呈現曲線向上的趨勢。也呈現熱點商業區比其他地方貴,城市又比農村貴的趨勢。

所以房價會走向兩個方向:

一,長期跟隨經濟趨勢

市場是發展的,變化的這是恆定的真理,那麼作為市場裡最重要的商品,房子。房子又跟我們人生需求的吃住行的住息息相關。那麼作為房產這樣的居住型,投資性,保障性,安全性,歸屬性的財產,雖然政策已經確定了不許加槓桿了,沒有暴富的機會了。但是我可以肯定,房產的價格放大到上百年看,定然會隨著經濟增長而持續增長,不會太落後與經濟發展的,除非經濟不發展了。

二,短期跟隨區域特徵趨勢走

如果房產價格就看這最近的十年,那麼區域性的價格特徵就是為了走勢,熱點城市,一線城市會繼續因為需求存在,漲價高於經濟發展。二線城市會因為區域經濟發展,但是土地不缺,所以房子會跟著經濟發展增長,不會高於經濟發展。其他城市經濟發展緩慢,人口流入太少,會迴歸理性,價格適合當地的大件商品消費價格,市場槓桿在起作用,會降低30%迴歸理性。

房價只會越來越貴,但是沒有暴富的機會了,除非你持有商業房產,獲取租金收益,因為:


一,房子屬於老百姓最大的資產

無論什麼時代,房子都是老百姓最大的資產,大家最大的資產,如果大幅度貶值,國民財富都會縮水,那同樣國家財富也在縮水。所以長期看房子必然跟著經濟發展漲價,這也是一個剛性產品應有的價格體系。

二,商業房產符合未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趨勢

未來人們吃喝玩樂時間越來越多,那麼大量的線下實體店將迎來春天,互聯網不再分線上線下,而是一體化的呈現。門面房將成為為了消費的主要場景。

總結:個人短期的房子要集中在一線城市裡,或者夠買熱點區域的門面房。這樣才是房產投資之道。如果你就不打算調整資產,那留給後代也是一筆財富,也許鄉村生活迴歸,你留下的房產可能是巨大的財富,房產持有定然是財富的象徵,你有多少房子?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三大板塊。創業導師、理財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首席講師。堅持終身每天花倆小時寫三篇文章,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偉說


首先,我不是專家,也不是什麼房企利益者。我是一個農民打工者,我說說我身邊真實的感受。2011年,我們農村很多家庭條件優厚的鄉村人,瘋搶鎮上房子,需要說的是,鎮上房子什麼產權證都沒有。那幾年在鎮上買房的人確實風光了兩年。我家庭負擔重,老的老,小的小,指望我4000一個月的工資養家,買不起!

到了2014年,我們那裡在外打工掙到錢回來的人又開始瘋搶定遠縣城房子,屬於商品房,在鎮上買房子的人剛花光手中積蓄,只能看縣城買房子風光!可我沒錢,依然觀望!過年的時候確實很熱鬧,剛過完年,一個縣城又冷冷清清,很多人買了房也就住過年十幾,二十天!過完年又去上海,蘇州,北京,廣東打工了!依然在外面租房,上學!

去年,縣城的房子茶餘飯後再也沒人提!今年又開始瘋搶滁州房價!我沒錢,依然觀望。

目前,鄉下偏遠地方在建規劃新農村;很多鄉下在外面打工的掙到錢的一個家庭,在鄉下農村有老房,鎮上有房,縣城也有房,甚至在工作的大城市又買了房!因為他們堅信,有這麼多房,就有很多錢!!!

我沒錢,依然在外面打工租房,一直在觀望,一個家庭一套房,住在一起,其樂融融,我不追逐虛榮名利,也不與別人攀比,我不擔心房價漲還是跌,重點是我去培養一個大學生比房價更重要,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比揹負了幾十年的房貸更重要,要冷靜的看社會的發展,沒有經濟能力就不要強迫自己負債累累!說不準青山綠水,空氣清新才是我們最想要的!






川渝龍行天下


  房子作為固定資產,長期越來越便宜是不可能的,但處於震盪波動狀態不可避免,即有漲有跌。

  從近期來看,起碼50年,房價總體還是向上的,哪怕突然遇到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突然下跌50%,但終有一日它還是會突破下跌之前的價格。

  房子的保值性與黃金的保值性差不多,都不能直接流通於市場,但是它是被人們不斷認可的事物。哪怕黃金堆在金庫裡,房子空著沒人住。

  那麼為什麼“黃金堆在金庫裡,房子會空著沒人住”還能保值呢?因為有需求的存在和信用貨幣本身處於不斷貶值的狀態。

  假如大量的黃金堆在倉庫裡,那麼流通的黃金就會減少,價格就會相應的上升,畢竟存在需求。而如果遇到戰爭或者金融危機,那麼可能就象徵著信用貨幣崩塌,而黃金作為傳統貴金屬具有一定的貨幣性,相應的價格就會猛漲,投資黃金也就不排除存在投機。而所謂的避險,就是在信用貨幣崩塌的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相對於信用貨幣購買力飆升。

  住房也一樣,即使大量的建造,未來的房子供給沒有如今這麼緊張,那麼對於信用貨幣來說,它也會成為像黃金一樣的儲備資產,哪怕房子空著不住。而如果大量的房子空著不住,又因需求的存在,房價依舊下不來,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人口不斷往裡擠,個人對住房面積需求越來越大(住更大的房子),而土地是有限的。

  而對開發商和政府來說,房子更像金融資產,開發商要賺錢那麼賣價必須要超過拿地價、建造成本和銷售成本等的總和。而隨著信用貨幣的貶值,一般這三者都會不斷增加(建造如果能用機器代替會相應的減少)。然而,政府為了產業持續發展,通常會把風險轉移到土地上,土地價格的上漲如同發行不用償還的債券,你見過政府債券越發越少的嗎?

  當然嘍,如果將住房作為金融資產,那麼它必然有波動性,而不是像過往的我國房價一樣一直高漲。也就說這個“以後”是指多久呢?房價終有一天會下跌的,但長時間越來越便宜是不可能的,更大的可能是急速下跌,然後慢慢反彈。


三人聚眾


房地產經過了這麼上升的黃金十年,可以想見,未來的房子只能會越來越便宜,不會越來越貴的。

第一,現在房子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漂亮。房地產市場已經飽和了,有的地方的房子就有可能過剩,供大於求的局面開始出現,那麼房價再上漲是很難的。

第二,以前的房子很貴,價格上漲得很快,很大一部分是被人為地炒上去的。現在房價那麼高,一些投資炒房的人也不敢炒了。相反,他們手中大量的存房也要拋售,這樣對房價就構成了一定的壓力。如果房價突然下跌,他們都競相拋售,那麼房價就會越來越便宜的。



第三,以後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或者是兩個子女,那麼現在父母家庭都有一套房或者是多套房子。一旦獨生子女結婚,就可能擁有幾套房。這樣購房的意願就進一步的降低,有的甚至於會處理掉一些房產,這也更進一步地打壓房價。

第四,隨著稅收政策的越來越完善,以後對房子可能開徵房產稅、空置稅或者出租轉讓稅等等。這樣讓有多套房子的人也不敢囤房了,房子都沒有人買了,不降才怪呢。

第五,人們的思想在轉變,投資思路也在轉變,以後房地產也不會像以前那麼熱了。所以從總體上來說,房價只能會越來越便宜,不會越來越貴的。

你說對嗎?


法重情深


未來房價的走勢短期之內有漲有跌,長期來看總體會上漲。

說到房價估計很多人都認為未來房價肯定會出現下跌,而且前幾天某位經濟學家也說北京的房價有下調10~%20%的空間。

但是我認為房價的價值是相對的,一方面房價是高是低,要跟大家的收入相比,另一方面房價是高是低,還要跟歷史相比。

如果跟現在相比,那房價肯定會上漲的。

我們拋開房價特殊的屬性不說,房子本身也是一種商品,既然是一種商品,那它就會受到市場貨幣供應的影響,市場貨幣供應多了,那市場上的商品總體價格肯定也會上漲的。

比如我國物價過去幾十年漲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在不斷提高,貨幣的供應量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從長遠來看,絕大部分物品的價格都會上漲。

比如下圖是過去10年我國m2的發行情況。



下圖是過去10年我國GDP實際增速。

從GDP增速跟m2的增速可以看m2每年的增速平均要比GDP多出6.3%左右,這個多出的貨幣量實際上就會轉化為通貨,也就是說過去10年,我國每年實際的通貨膨脹率大概是在6.3%左右。而這個通貨水平當中大部分都是轉化到房產上了,因為實體經濟所需的貨幣量消化不了m2的供應量,所以多出的大部分M2都會流入到房地產當中造成房價的上漲。

當然最近兩年我國m2的增速稍微降低一些,但是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m2還會保持一定的增速,這意味著商品的價格還會上漲,只要商品價格會上漲,那房價總體的價格還是會上升的。

再說房屋作為大家必須的居住權,是大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就算未來房子供應過剩,但房價也不可能說出現比其他商品更低的情況,比如現在深圳每平米的房價大概在53,000左右,一個雞蛋的價格大概在1塊錢左右,假如未來20年雞蛋的價格上漲到3塊錢,大家覺得深圳的房價會低於53000塊錢嗎?

所以從絕對量來看未來房價想要這樣的,我認為是不太可能。

但如果把房價跟大家的收入對比,那房價相對來說是會下降的,也就是房子會相對變得便宜。

我認為房價的高低不能單純的從數字上去判斷,而是要跟大家的收入進行對比。

目前我國的房價收入比大概是在7左右,部分大城市,比如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大概在40左右,這個跟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在4~10之間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目前房價相對於大家的收入來說肯定是偏高的,大家收入當中大部分的錢都用在購房上了。

但是未來隨著我國房子供應過剩,以及人口紅利的消失,房價的漲幅肯定會降低,大家的收入水平增速肯定會遠遠超過房價的上漲水平,未來20年大部分城市房價收入比可能會降低到5左右,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有可能從目前的40降低到20左右。

比如目前深圳的房價是53000平米左右,人均工資大概在8000塊錢左右,但是未來20年深圳的工資水平有可能會上漲的25000元左右,也就是說工資漲幅度是2倍左右,即便到時房價從目前的53000元上漲到80000元,漲幅也只有50%左右,所以房價的漲幅相對於工資的漲幅來說,那就是降低了,意味著房子變得更加便宜了。


貸款教授


未來房地產穩定發展,房價緩慢上漲。

土地拿價越來越貴了,房價會越來越便宜嗎?

在沒漲房價時上海人每月200左右工資,在上海買間小的後廂房也要60000元(6萬),如果現在你工資每月5000元,則房價按比例買間這樣小房子也要1500000元了(150萬)。

勞動力成本在上升,造房子的勞動力應該你都知道,即便房子造成後通水、通電、編排不能重複的門牌號、地暖………這些也都需要人力成本,故房子是不可能越來越便宜。

因勞動力、建築材料等成本在不斷增加,土地資源不可再生,土地越來越珍貴,越開發越少,所以房價穩定發展是趨勢。


春樹暮雲18


我不是房地產公司的人,也不炒房,只是一個普通的購房者,客觀的說,未來房子只會越來越貴,很難變便宜了。


我在天津,去年五月,天津公佈了海河人才羅湖政策,一夜之間有三十萬人申請落戶天津,房價瞬間飆升。距離北京比較近的武清、交通相對方便的濱海新區,就連相對比較偏遠的靜海,放在也在漲,就別說市內六區了,小戶型最受追捧。房中介那段時間就在火車站等著那些從河北、山東、北京的人來看房。

我在那段時間也在看房子,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房價的飆升,最開始準備買二手房,但是經歷了房東瞬間漲價二十萬,房東不願賣的情況,最終還是選擇了一手房。售樓處的人一副愛買不買的心態,因為他們從心底裡就清楚,根本不愁賣,價格還得漲。


為什麼說還得漲呢?咱們理性地分析下。

1. 從成本上講,開發商的拿地價在逐年升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子的售賣價格得上去。咱們都知道供需關係,現在空餘的地明顯是越來越少,但是居民房開發還在繼續,所以現在有些供不應求的意思,所以在競拍的時候,地價就上去了。

2. 開發商會根據市場行情適時地調整房價。其實那些開放商本質上是商人,他們肯定希望多掙錢,於是就有開放商在房市剛剛抬頭的時候就開始囤房,很多房子停止銷售,為的就是等待房子的價格上去。


通過我的觀察,我算是發現了,每年春天房價抬頭,一直到10月份,熱度都在,天氣最熱的時候,房市也是最熱的時候。這些房地產商人早就摸清,所以會根據行情調整售賣策略。

3. 國家宏觀調控職能管一時,不能管一世。經常看新聞報道,國家對各地的房產進行打壓,為的就是控制房價上漲太快,但是可沒說要強制必須落價,因為房地產商也不能賠錢。各地出臺的限購政策,二套房貸款比例政策只能暫緩這種壓力,從長遠角度看,不太現實。

所以說,有錢還是趁早買房,在價格低的時候買上,越到後面,需要的代價越大。


我叫鹽汽水


記得20年前,房價才800多,那時月收入5、6百,覺得太貴了,沒有買;再到後面房價1000多、2000多、3000多,一直都覺得房價漲得太高了,不會這樣持續的漲下去吧,所以,2005年買了第一套房,是自己住的,剛需必須買;因為房價一直在漲,覺得房價總會有個上限吧,不會這樣漲下去的,所以,有朋友建議可以買房來做為投資的一種方式的時候,沒有采納朋友的建議;結果,房價一路高漲,身邊有部分人的確通過炒房實現了財富的積累,現在的房價的均價在我們這樣的5線城市,已經漲到了8000多了

現在還可以投資房產嗎?未來房間會越來越貴嗎?

年輕人結婚,雙方父母至少都是各有一套房的,自己還會買新房,部分人手裡還有投資的房產,所以,當供大於求的時候,房產就沒有持續漲下去的動力了,未來的房產已經不是投資創富的最佳方式

自住是剛需,還是會有人購入房產

房產的單價還是會上漲的,這是站在絕對值的角度,一定會漲價,因為人均收入在提升、貨幣在貶值,即便內嵌的投資創富的紅利時代已經不再,但是,價格還是會上漲的


木木愛理財


未來的房子是會越來越便宜還是越來越貴?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決定房價的因素有哪些?首先,建安成本節節高升的情況下,房價會降嗎?其次,城市化正在加快,剛需決定房價很難下降?其三,人口增長雖然進入緩慢期,但人口減少更緩慢,房價會下降?最後,房產稅、房產空置稅會讓房價快速下降嗎?

1、建安成本節節高升的情況下,房價會降嗎?

隨著國家壓減建材產能的推進,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再加上短時間內土地價格只會越來越高。這樣下去,房子的建安成本肯定是越來越高的,這就讓減價空間變得有限了。10年前,一個建築工月薪不過3000元,現在大部分建築工一個月也就接近10000元了。更別說鋼筋水泥,都在漲價。更別說,房子裝修成本,那是翻了幾番。所以,指望短時間內房價下降幾乎不太可能。

2、城市化正在加快,剛需決定房價很難下降?

我國城市化還在持續進行,到2050年城市化基本結束的話,還有幾億人口要進城安家落戶,所以,房價下降的空間不太大。大家都知道,大部分農二代幾乎所有的農三代都要進城。因為,他們不會種地,甚至不習慣農村的生活環境。再加上,現在農村男多女少娶老婆難,在城裡沒有一套房子的話,基本上娶不到老婆。所以,剛需一直都在,房價下降的可能性不太大。

3、人口增長雖然進入緩慢期,但人口減少更緩慢,房價會下降?

雖然我國人口增加減緩,但我國人口峰值還未到來。應該是,短時間內房價下降的可能性不太大。據聯合國的人口預測,2050年中國人口數量還有13.6億。也就是說,我國人口雖然進入增長緩慢的時期,但老齡化使得人口減少也相對緩慢。那麼,在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的常識看,短時間內我國房價下降的可能性並不大。

4、房產稅、房產空置稅會讓房價快速下降嗎?

隨著房產稅、房產空置稅的逐步推出,會有一部分投機炒房客退出市場,短時間內,房價上升的空間不太大。但要談房價下降恐怕還為時過早,因為一部分房子雖然會擠出來進入市場,但需求旺盛。再加上,隨著房產稅、房產空置稅的逐步推出會對房地產開發速度有影響,市場上新建商品房少了,擠出來的部分正好添補。不存在房子供養過剩大幅降價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